【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最根本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的新亮点。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概括起来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三者相互联接,辩证推进,共同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其核心就是在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并以执政党建设规律指导党的建设的实践。把其中的规律用规则的形式固化下来,就是科学的制度。
  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战略路径。什么样的制度是科学的,以及怎样才能科学化,值得深思和探讨。
  
  制度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
  
   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科学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制度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文化大革命”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在执政条件下运用革命党的思维来搞党的建设,习惯于搞运动整党,而不是靠制度建设党。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多次强调党内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还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还是制度可靠些”、“还是法制牢靠些”等等,这些重要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简而言之就是“一条主线,五大建设”。这种概括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因为它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长期以来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它进一步明确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重大创新成果;因为它体现了党的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党的制度怎样才能科学,首先是因为党的建设有这样一个科学的布局。在这个科学的布局中,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协调统一,全面推进。
  党的建设科学布局中的五大建设并非是处于同一层面的简单并列关系。制度建设因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比如,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归根结底要依托于制度建设,否则势必落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必须要用制度建设固化和规定,才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
  
  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制度
  
  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必须要深刻理解制度如何制定才科学,什么样的制度才是科学制度。在理论和认识层面,我们强调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实践上我们也大力加强和推进制度建设。可是,在现实中,有了制度,有些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比如,在反腐倡廉方面,我们也制定了许多制度、规则,但是腐败大案时有发生,“带病提拔”现象屡见不鲜,腐败金额不断上升,似乎腐败问题愈来愈甚。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在我看来,不是没有制度,而是缺乏成熟、科学的制度体系。从实践看,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高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之前我们制定了很多制度、党内法规,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有些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加以调整和修改。二是制度之间的连接还不够紧密。中国当代史学大师钱穆在分析中国历史时指出:“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制度建设,不仅要注意制度要素的建设,而且要注意各个制度之间的有机连接,防止“脚疼医脚,头疼医头”,搞单兵作战,力防陷入“钱穆制度陷阱”。三是执行制度的程序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程序本身也没有得到完全公正地、不折不扣地执行。
  必须承认,近年来,我们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制度程序建设。如果制度不健全,程序不科学、不完善,又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那么真正发挥制度的功能,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就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总结了近几年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党的制度机制创新做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比如,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内事务听政咨询制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察制度等等,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强调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进一步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要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重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反腐倡廉建设等等。
  这些重大制度的具体部署,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的高度自觉性,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民主潮流、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新觉醒。落实和全面贯彻这些重要制度和机制,对于提高制度治党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大制度建设的执行力,把科学、成熟的制度运用于党的建设实践。
  
  必须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抓手
  
  民主与科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光辉旗帜。对于党的建设而言,民主与科学相辅相成,须臾不可分离。党的建设科学化,离不开党的建设的民主化。只有在民主的环境里,科学的制度才能得到培育和完善,反过来,只有科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促进民主的进程。科学的制度必须要着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大命题,把党内民主建设摆到了执政党建设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对待。党的十七大也提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这一观点,并详尽地阐述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实质、思路和基本路径。比如,提出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强调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就表明基层党内民主依然是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推动党内民主的重点和基本路径。
  基层党内民主是建构整个党内民主的基石,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执政大党来说,没有基层党内民主这一牢固的基石,整个党内民主无异于空中楼阁。
  党内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来自基层现实实践的推动和创新、新的理论和理念的指引,同时也需要完善的制度供给。这种制度供给就是要认真总结基层党内民主实践的经验,使经验制度化、固定化,体现出规律性,并加以推广和运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探索,民主精神竞相迸发、硕果累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在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提出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等等。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上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等等。而且,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因此,着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一环。(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建部)

相关热词搜索:党的建设 科学化 水平 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制度建设以什么为重点 以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为统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