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是我国著名的转折之城 [遵义:“转折之城”迈出产业升级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娄山关大捷后写下的豪迈诗篇,已然成为740多万遵义老区人民不断开拓创新执著秉性的生动写照。在红军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激励下,凭着自强不息、锐意改革、敢为人先、排难勇进的精神,遵义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2007年,遵义市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实现了总体小康并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经济资源化、重型化特征明显,经济增长过度倚重于能源、资源,遵义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新世纪新阶段,当知识经济汹涌澎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席卷全球的时候,遵义应如何应对世界潮流和时代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区域协作和全国视野下,遵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如何利用其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城市差异化、个性化品牌?如何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告诉记者,遵义市决策层经过重新审视后认为,深入挖掘红色经典“转折之城”的时代特征和经济价值,凭借良好的人文、生态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会议之都”,发展会展经济,重振并带动贵州白酒业的勃兴,构建核心竞争力,可望成为推动遵义新一轮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抓手和战略选择,其所演绎的深刻内涵正是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和谐交响。
  
  提升“转折之城”,塑造城市新品牌: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若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上的伟大转折,唯有“遵义会议”独享其名;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命运转折地,遵义以其唯一性、垄断性被世人所共识且盛名远播。提升遵义“转折之城”无形资产的美誉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品牌价值,进一步打造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的。城市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或者说是有文化的。正因为如此,才有“音乐之都”维也纳、“服装之城”米兰、“奥运之城”雅典、“牡丹之城”洛阳等,她们以其非常鲜明的个性而被世人铭记和向往。纽约因其繁荣令人生羡,北京因其古老令人景仰,贵阳因其生态良好被称为“林城”,六盘水因其气候温和被誉为中国“凉都”,个性十足的城市,令向往者络绎不绝。
  城市品牌对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亮出城市闪光点和个性特色,成为遵义破围而生的战略抉择。那么,遵义市的个性化品牌该是什么?其差异化发展的支点又在哪里?
  多数贵州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外界对贵州的知晓来自于遵义会议的影响。谈到遵义,不管是黄皮肤还是白皮肤、黑皮肤,多数人会两眼聚光,马上脱口而出“遵义会议”来。
  遵义的主题,非长征文化莫属,非遵义会议莫属。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
  今天的遵义人欣喜的发现,在中国现代史上,若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上的伟大转折,唯有“遵义会议”独享其名;若论中国命运的转折地,唯有遵义最具影响力,并以其唯一性、垄断性被世人所共识且盛名远播。“转折之城”便是这座英雄城市苦苦寻觅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
  慕德贵说,“如果说遵义会议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话,‘转折之城’的美誉则是遵义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提升‘转折之城’、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品牌价值,对于加快建设黔北综合经济区、打造会议之都、推动红色旅游和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遵义而言,无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升‘转折之城’,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打造“会议之都”,会展经济前景可观:会展经济与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依靠遵义会议“转折之城”历史内涵的巨大影响力,依托遵义作为山水园林城市、避暑之都的优势,形成旅游及会展经济生态链。
  
  多年从事政策研究的遵义市委副秘书长龚永育说,遵义明确了“转折之城”的特定历史内涵:因遵义会议而成就其美名,因“四渡赤水”而充满传奇色彩,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激励世人拼搏奋斗。体现“转折之城”的时代价值和经济意义,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形象载体,“会议之都”的城市个性定位无疑具有充当这一形象载体的功能。从遵义的条件来看,从“会议之都”突破,应是提升“转折之城”最有效和最现实的途径。
  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经济发展有强力的拉动作用,可以带动旅游、商业、物流、通讯、餐饮、住宿、广告、装潢等产业受益。为此,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慕德贵满怀信心地说,会展经济是高收入、高盈利的经济,其利润率一般都高达20%以上。另外,会展经济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新就业机会。会展经济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加快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
  在我国,会展经济每年增速达20%,2007年全国会展约4000至5000场,相应的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会展城市。南有广(广州)交会、北有哈(哈尔滨)洽会、深圳有高交会、北京有科博会、大连有服装节、青岛有啤酒节。
  据了解,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二是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一定知名度;三是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四是有发达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
  遵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1℃,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遵义交通便捷,川黔铁路贯穿南北,兰州至海口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新舟机场即将启用,北上兰州、南下广州的城际快速铁路不久将开工建设,是西部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要道。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国酒文化名城”,遵义旅游资源富集,长征文化旅游堪称绝版,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古朴神秘,白色国酒文化旅游内涵丰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城市品位独特,森林覆盖率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是“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也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
  在已取得11张城市名片的基础上,遵义正在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让遵义成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也会再来”的城市。
  按照“紧贴黔中经济圈、融入成渝经济带、参与泛珠经济区”的思路,遵义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遵义拥有以凤凰山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并有多次举办会展和大型赛事的经验。
  慕德贵告诉记者,“转折之城”从精神层面意味着“福地”、“圣地”、“吉祥之地”,意味着“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充分挖掘“转折之城”的内涵,全国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都来遵义开会办展,举办各类工作会、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和专业性展会。在这里接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洗礼,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中得以深刻启示,有助于事业发展。
  他认为,当前遵义在打造“会议之都”过程中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办事,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让企业和消费者真正成为会展经济的主体;积极培养会展人才,培育展览公司;加快培养会展业策划人才,提高会务接待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育专门从事会展工作的名牌展览公司,使会展经济早日向专业化分工协作迈进。
  
  挖掘“转运、转顺”历史内涵,红色旅游助推资源联动:遵义长征文化独具特色,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闻名于世,令人向往。提升“转折之城”,将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捆绑联动,必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遵义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社会资源三大类景点共300多处。这里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长征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赤水、乌江、湄江山水等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见证过红军当年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激烈,打上了永不泯灭的红色印记。
  遵义市旅游局局长黄天舜说,发展遵义旅游就是要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王牌,利用红色的知名度,把游客带进遵义,再向其推介其他旅游产品。近几年来,遵义将丰厚富集、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捆绑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征文化旅游”品牌,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2005年,遵义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有8大景区项目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经典名录”。近几年来,遵义市投入资金近4亿元,先后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四渡赤水战斗遗址等进行保护和建设。
  遵义还与重庆、广安、贵阳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联合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条线路上有红军长征时的息烽、乌江景区、娄山关景区、四渡赤水纪念地、誉满全球的遵义会议和红岩文化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乡等中国革命时期重要遗迹,人、事、景几乎涵盖了中国革命史的“关键时刻”和“关键人物”。
  据了解,红色旅游已成为遵义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石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市有旅游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2003年至2007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累计收入180亿余元,分别年均增长40%和36%,其中红色旅游人次和收入占总量的40%和38%。据悉,自1998年全面启动红色旅游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产业还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对建材、交通、金融、信息等20多个行业产生了较大的拉动效应。
  提升“转折之城”,塑造“旅游遵义,从此顺利”、“转运、转顺”的目的地形象,不仅是遵义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城市指纹的最佳概括,并且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形成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独特性、唯一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这一提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满足游客讨个“好口彩”的心理需求,让遵义与广大消费者产生紧密关系,心生非来不可的欲望!
  在长征文化形成强大主力品牌的基础上,再分步推出其他旅游品牌,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保持持续的吸引力,使遵义生态旅游资源、酒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都产生更大的联动开发效应。
  遵义市旅游局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遵义南临省城贵阳,西与四川毗邻,北面紧靠重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贵遵、遵崇等高速路的开通,遵义至北京、上海、广州三趟始发列车运行,遵义机场启动,遵义至茅台高速路的建成,这里的红色旅游必将产生飞跃,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打造名酒基地,酒博会掀开会展经济大幕:“茅台是王侯,黔酒是贵族”,时下全国白酒市场面临消费升级,“国酒之乡”抢抓机遇,发挥历史、文化、资源、技术方面的独有优势,建立创新品牌,推动名牌化进程,积极打造黔酒尖端品牌群和酱香型白酒基地是遵义乃至贵州重振酒业的必然选择。
  
  荟萃华夏佳酿,展示名酒精华。金秋九月,桂子飘香,“2008中国(遵义)酒类博览会”在遵义举行。由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支持,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商务厅、遵义市人民政府、中国贸易促进会贵州分会承办的酒类博览会,被专家们解读为遵义发展会展经济的开篇之作,同时标志着承载着“振兴黔酒,再创辉煌”的遵义拉开了打造名酒基地的大幕。
  遵义酿酒历史悠久,集中了贵州绝大多数的白酒企业,可以说,遵义白酒的兴衰代表了贵州白酒的业态。然而,多年来,这里白酒业态并没有达到与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质等酿酒条件相匹配的地位。
  中国白酒信息通报显示,全国白酒百强企业除茅台酒厂外,贵州只有茅台集团麾下的习酒公司榜上有名。作为国酒之乡和白酒生产大省,却没有第二家达到上亿元产值的白酒企业,其衰落可见一斑。2007年,全省白酒产量14万余吨,销售额为8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其中茅台集团销售总额达到70亿元,利润总额为30亿元。扣除茅台集团的业绩,贵州省42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销售总额为12亿元,几无利润可言,与“邻居”川酒的集团强势形成巨大反差。
  在遵义市经贸委副主任吴键的记忆中,贵州白酒今天的业态与上世纪80年代“发酒疯”后的萧瑟不无关系。当时,贵州可谓全民“皆酒”,几乎县县有酒厂,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上规模的酒厂在百家以上。在茅台酒、董酒的品牌带动下,涌现出习酒、珍酒、鸭溪窖酒、安酒、湄窖等贵州老八大名酒和一批新兴名优酒。1986年,贵州评出的45种名优酒中,遵义市就占了23种。
  然而,全民“皆酒”并未给贵州酒业带来无限春光。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贵州酒业便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对此吴键遗憾地说,当时贵州白酒业滑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宏观调控从紧,贵州企业不仅没有敏锐地意识到这点,反而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后续投入和生产乏力;二是酒业已进入买方市场,省外白酒企业得风气之先,不惜花血本在央视等媒体上大打广告做宣传,占领大片市场,而贵州企业仍埋头拉车,错失良机从此不振。
  专家认为,当前贵州尤其遵义重振白酒产业正逢其时。原因之一是白酒生产经过市场洗礼,除国酒茅台、习酒、董酒、鸭溪窖酒等老牌名优酒外,又涌现出金士酒业、糊涂酒业、云峰酒业、酒中酒业等一批新兴名优酒,发展势头强劲;二是与上世纪相比,贵州酒业已完成体制上的锻造,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白酒消费面临新一轮升级,商机无限。四是与其他一些香型白酒酿造方法不同,贵州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完全源于原生态纯粮酿造,绿色且环保,喝后不上头,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近年来,贵州省相继出台《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酒类生产流通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推动、指导和规范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确立了“在支持国酒茅台做大规模的同时,大力培育二、三类品牌,以形成品牌梯次”的振兴黔酒战略决策。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一大十星’名优白酒企业,着力打造、提升遵义名酒地域品牌”的白酒工业发展举措。
  所谓“一大”即指茅台酒厂有限公司,“十星”指茅台集团麾下的习酒公司和董酒、鸭溪窖酒、湄窖、珍酒等5户企业,以及在仁怀市新发展起来的酒中酒、金士酒业、糊涂酒业、云峰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等5户企业。今后要大力发展壮大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茅台做大做强,推进茅台酒每年新增2000吨以上技改扩能,加快有机高梁基地建设,力保2020年前达到每年4万吨的生产规模;积极支持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加快发展,打造贵州浓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形成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发挥赤水河谷酒业发展潜力,培育一批新的白酒知名品牌,形成4至5家上规模、有市场的骨干企业;振兴董酒、珍酒等知名品牌;配套发展包装、印刷产业,形成名优酒产业群。
   据了解,此次酒类博览会吸引了全国数千家酒类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参会。参展参会企业总数达1015户,其中生产企业215户,参会企业800户,省外参会企业673户,省内参会企业342户,酒类企业签约及销售金额达110亿元。
  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希望,遵义市正在沿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阔步前行。“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跨越,必将为遵义奏鸣生态经济的和谐交响。

相关热词搜索:遵义 之城 迈出 遵义:“转折之城”迈出产业升级新步伐 遵义转折之城新长征 转折之城的转型之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