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矢志不移的追求 矢志不移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午,住在安顺市委招待所。这个招待所记者7年前曾入住过。现在显得陈旧了些,洗手间马桶找不到盖子,电视机接收不到信号。没有车辆喧闹,透过树阴吹来习习清风,比较容易进入沉思状态。
想起同样是关于宾馆的几个采访信息。一个是在黄果树瀑布节期间,安顺游人爆满,碰巧某颇具实力的港商到安顺洽谈一大型投资项目,接待方将其安排在年代久远的国营虹山宾馆,第二天,港商就此为安顺的投资环境表示了不信任,使引资过程陡生波折;另一个是香港万鸣源集团看好安顺旅游蕴藏的巨大发展前景,投资5.5亿,在安顺建造第一家五星级国际大酒店――阿波罗?星远,工程进展迅速。
也许,类似的对比会给我们认识安顺提供视角切入。
安顺人会常常不自禁地将试验区成立的开初三年从20年的整体中割开来讲。在这三年里,改革试验区创造了“建立基金,择优扶持,记国家股,暂缓分红或分红再投入”等经验,新增集体企业112户,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97户,工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49%,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1991年,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议在听取安顺试验区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安顺试验区“方向正确,政策对头;好在自费,贵在探索”,要求在全省推广安顺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开创贵州城市经济改革新局面。
安顺人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1996年,贵州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安顺地区10个县市中发展基础较好的4个县市归由贵阳市管辖,留下的6个县市有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安顺的经济实力由全省前三位降至倒数第一位,并一度成为全省最困难的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中,安顺的资源禀赋结构使其不能很容易就走出“黔中塌陷”的阴影。
“顶云经验”拉开中国农村改革沉重幕角,小商品市场一度辐射全省甚至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在全国最早成立万吨白酒集团企业,在贵州乃至中国西部最早以地方法规性文件明确建立私营企业协会,“山鹰精神”、“罗仙精神”、“板贵模式”……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安顺,却在现代商业文明大潮下略显沉寂。全省大城市建设布局中,安顺在贵阳与六盘水之间,藏于阑珊处。
经过20年的艰难和成功,2008年的安顺站在一个应该回溯历史、深刻思考的节点上。了解其生发背景,弄清其发展脉络,看清今天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是安顺重新出发的起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同志指出,总结试验区的经验,是一次机遇,将为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新发展和新跨越。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的吴敬琏先生认为,30年间中国最成功的三件事,一是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商品经济明确为改革的目标;二是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议,跨出了全面改革的步伐;三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最激昂旋律的改革,印证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运行方法,跌宕有致、曲折起伏,并非处处完美,也不是所有问题皆能设定。安顺的试验主题与此高度切合,也同样是一步步巩固和探进。
U字形经济发展轨迹是安顺的完整答卷。20年来,安顺改革试验区围绕主题,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拼搏进取,使改革试验积蓄的能量不断释放出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活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一度被挤出发展快车、处境艰辛之后,安顺近年来再次强劲抬头,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并进而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
石宗源同志对此进行了符合政治视角和历史逻辑的解读,“在当时全国最贫困、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方搞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探索精神。”“20年的实践证明,这场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经历过丰富实践和曲折艰辛的安顺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大力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和谐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欠发达、欠开发、欠账多的安顺市,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尤其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措施、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加快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和谐发展的新模式、符合安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改善民生的新办法以及地方行政管理和运行的新体制。
一连串的“新”,出于安顺对发展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淡看成绩的归零心态,同时也准确道出安顺在新起点上阔步跨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安顺在贵州历史性跨越的征途上,需要扮演的角色是“黔中崛起”。
相关热词搜索:矢志不移 跨越 追求 跨越,矢志不移的追求 矢志不移 矢志不移的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