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拒绝颁奖 [拒绝应届生考公务员是功利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据《东方早报》4月13日报道,今后,上海市级机关的公务员将“不直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提出的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等12家单位已着手试点从区县和街道的优秀公务员中选调公务员。
而促使上述“要求”出台的,源自于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研。这项调研认为,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导致应届生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也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极易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很难做到关注民生、贴近实际。
笔者认为,这种“要求”不够具备科学性。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人才选拔的“大典”,一直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六字方针”为基准。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由人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等藩篱,更在于它为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公正化提供了一个范本。它在为广纳贤才提供保障平台的同时,也起到了肃清用人选人歪风,改良畸形人才观的作用。
现实中,许多单位都只招“熟练工”,都要求求职者有“工作经历”。这种“拿来就用”、“即插即用”的人才观,事实上是功利主义人才观的表现,其本质上是拒绝人才的培养成本,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有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遇挫有近七成人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
当前,我们正面临这样的困惑――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有实践经验或工作经验,而所有的用人单位又都拒绝给求职者一个实践或工作的机会。对此,我们的诘问是,如果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只招“熟练工”,新人没有“熟练”的机会,那么“熟练工”又从何来?只有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勇于承担人才培养成本,我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熟练工”。国家机关拒绝应届生,就是拒绝人才培养成本,就是拒绝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这不是一个责任政府应有的表现。
公务员考试设置门槛,拒绝应届生,这是用人机制功利化的表现,也是功利主义人才观泛滥的表现。笔者以为,真正明智的做法,不是一概封杀应届生,而是通过制度引导,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动力,并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同时加大对新招公务员的培训和培养。对此,一些机关要求新人到基层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功利 应届生 公务员 拒绝应届生考公务员是功利的表现 非应届生考公务员 应届生考上公务员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