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制造业转移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 当前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份额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区域制造业转移表现出东出西进、就近转移和空间集聚等诸多特征。以往有关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争论往往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对立起来,本文则从理论上指出两者是分别代表区域内相对优势、区域外绝对优势的互补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显示性和潜在性比较优势对区域制造业转移均有影响,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要素和2个变数也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某些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细分行业中略有差异。本文不仅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非此即彼的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经验证据,而且对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分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转移;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空间计量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48-2018(06)-0107-12
一、引 言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肇始于赤松要[1]提出的“雁型模式”,山泽逸平[2]将其拓展并指出产业转移存在“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出口”5个阶段。雁形理论论证了后进国家引进和消化先进国家技术,并利用自身劳动力等资源实现经济起飞的可能性。刘易斯[3]认为,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Vemon[4]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如何从产品研发经过发展成熟直至衰落,最终转移到落后国家的过程。由此可见,经典理论大多从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角度探寻产业转移的动因。Duning[5]则指出,东道国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是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波特[6]认为,要素状况、市场需求、辅助行业、企业战略4种因素和机遇、政府2种外部力量构成的“钻石模型”决定了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竞争优势,而作为一个动态体系,钻石模型内部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产业转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在规模报酬和垄断竞争背景下,即使在相同的均值空间下产业转移也会在市场接近效应、市场拥挤效应所构成的凝聚力和扩散力相互作用下发生。
国内经济及地理学者对我国产业转移也开展了大量研究。比如,冯根福等[7]通过区域产业份额增减变化来定义产业转移,并发现我国产业出现了相对转移的特征。陈建军[8]、原嫄等[9]发现制造业转移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转移路径主要是自东向西、由沿海到内陆;卢根鑫[10]從产品构成价值出发,指出产品技术相似而产品价值相异是产业转移的动因;陈建军[8]认为,市场份额、生产效率是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刘新争[11]发现,东部地区逐渐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西部的要素禀赋优势逐步显现,产业转移紧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就实践层面而言,我国区域间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现实背景。我国政府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自1999年以来还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间产业转移更多的是一种市场主体带动下的自发现象,政府作用不过是顺势而为且是值得检验的外部因素之一,区域制造业转移具有多因性甚至在转移初期存在某种“偶然”,因而不能仅仅通过一种理论来解释。更多有关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挖掘和发现。
由于地区比较优势不是静止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中,同时各地区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的改变,使得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结合赋予了要素资源禀赋全新的含义。加之,当前产业转移不局限于低端价值链的制造环节,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涉及到技术研发和服务环节,由此出现产业主要围绕产品价值链的转移。传统要素禀赋理论难以解释这一产业转移新现象。且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在区域内有选择地推动更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参与分工和竞争,所有行业和产品都参与形成全面的竞争优势反而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和极大化收益。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对区内所有行业的取舍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相反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的区内市场需求、辅助行业和企业战略等原则,则是企业和区域在选择行业时有用的参考原则[12]。因此,竞争理论为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此,本文在整体把握1988—2015年间我国区域制造业转移整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影响区域制造业转移的理论假说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二、理论分析与区域制造业转移特征
胡安俊等[13]指出,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拥有企业区位变迁数据,因此将产业转移定义为企业的空间布局,相应研究的是绝对产业转移。而我国缺乏企业区位变迁数据,研究的是相对产业转移,即产业份额或从业人员比重和区际贸易量的增减变化。基于同样原因,本文采用区域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份额的变化作为因变量,来测度区域制造业相对转移的程度。事实上,转入地产出份额增加和转出地产出份额减少正是宏观角度观察产业转移的本义,实证分析中解释变量的变动引起区域制造业产出份额的增减变化恰恰反映了区域制造业转入与转出的内在机理。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转移
“雁行模式”经过赤松要[1]、山泽逸平[2]和小岛清[14]等人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主要解释了日本如何借助动态比较优势完成经济赶超的过程。蔡昉等[15]指出,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国际上,同一国度内部也可以有产业的有序接替。由于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各地区要素丰裕度随时间变化,产品在不同阶段对要素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因此地区间产业分工也在不断变换。加之产业转移是一种典型的契入型经济,必须与承接地的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所能支持的技术相吻合;若承接产业与当地经济联系密切、前后关联程度高,则易于专业化水平提高和规模经济的产生;相反,若承接产业不能与当地比较优势融合,则会水土不服,甚至面临企业亏损甚至搬迁的现象。因此,如果每个地区都大力推进比较优势产业的增长和向区外输出产品,减少比较劣势产业的生产并依靠区外产品输入来满足本地需求,专业化分工和区际贸易就能让各地更好地利用资源禀赋、增进国民福利。正如我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不同行业进行取舍、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区域间产业转移现象就自然发生。由此可见,比较优势理论不但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益,也暗含着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诱因,即比较优势的差异。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