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商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当代企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晋商于明清时期崛起,在商界纵横五百余年,创造了无数的商业辉煌,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现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与晋商当时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晋商创造出来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当代商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晋商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展开分析,从而得出对当代企业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晋商;经营管理;经营理念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14-02
自古以来,晋人善商,最早的山西商人可以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大地是名噪一时的商业繁荣区,如像上党地区的“太行之路”成为当时的物资集散地,以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吸引了广大商人,与此同时,晋国涌现了猗顿、计然等富商大贾[1]。晋商真正兴起并成为一支地域性的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晋商在这一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获得“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美誉。晋商注重信义,重视员工的道德教育,并首创了“两权分离制”“联号制”“顶身股制度”等制度。对于晋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商业发展规律,对于当今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晋商的经营理念
1.以义制利,诚信至上。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晋商深受其影响,把“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作为自己行商的标准。同时,关公文化对晋商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因为关公是山西人,更因为关公精神所带给山西商人的无形力量。晋商在行商过程中始终坚守关公的“忠”和“信”,通过神■的威慑力,来保证商人的经商规范、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信义为本,禄利为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在晋商中深得认可。在他们的经营理念方面,信用二字受到高度关注。任何时候都讲究诚信经营,有时哪怕亏本,基于信誉保障所需,也要把生意做下去,这就是晋商的基本宗旨。其也就深得公众信赖,获得了更多利润。光绪时代,盛极一时的山西票号大德通发生“贬值事件”,原因主要是战火导致晋钞贬值严重,承兑率一度降至25:1。而山西当地人占了大德通储户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的钱财都在外省运行。此时的大德通并未浑水摸鱼,而且调用历年积攒下来的公积金,弥补储户的币钞贬值之损,保持了良好的信誉。由此可见,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买卖,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才能立足于商海。
晋商的诚信不仅表现在对待顾客,也体现在对待同业者。在进行贸易往来中,经常提到“相与”,所谓“相与”是晋商对生意伙伴的统称。对“相与”进行选择时,对方信用和诚信最受关注,“相与”一旦失去信用,必然会被扫地出门。所以,在选定“相与”前,他们要经过认真的了解,认为可以共事,才会与其进行金钱往来。
2.避亲用乡,择优保荐。“以人为本”一直是晋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人才更为重要,晋商深知“得天时者事业兴,得地利者境遇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山西商人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且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拔、使用以及培养人才体系,有效促进了晋商的迅速发展。
晋商选拔人才多采用“避亲用乡,择优保荐”的方法。“避亲用乡”的意思就是在选用掌柜的时候,要从同乡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担任票号的掌柜,之所以这样选拔,是因为同乡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不但可以方便交流,维持亲情。而且山西商人的“乡土”意识十分浓厚,同乡对掌柜的选用一定有感激之情,定会踏实工作。晋商“择优保荐”的经营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选择学徒上,择优保荐使晋商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了学徒的违规行为。山西票号选择同乡人做生意伙伴,多用重托制,以此相互委托处理事务。但选择经理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信誉但保,发生任何胡作非为之事,责任由保人全部承担,没有任何商量余地[2]。由于保证人的责任相当重大,如果没有特别的关系,并不容易寻找到合适的保证人。假如保证人破产,无法继续担保,或者自己要求撤保,被保证人必须要求迅速寻找,否则有被停职的可能。所以,员工们在入号都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因为自己出了问题不但自己要接受处罚,还要使担保人的名誉和利益受损。
在职业道德的训练,内容包含多方面,主要培养员工“忠诚”“信义”“仁爱”“克己”等高尚的道德品质。总号资深员工负责训育新进员工,道德上,戒奢华、喜辛苦、薄嫉恨、奉博爱、鄙利己、贵忠诚、敦品行、节情欲、除虚伪、重信用等;技术上,练习记账及写信、抄录信稿,背诵平码,习字、打算盘等。平常则会对学徒本人的综合素质展开不定期的考核、考察,以此确保他们的业务娴熟、品质高尚。在学徒的培养过程中,都是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培养他们敬业守信、踏实肯干、品行高尚的优良品质。这些考核通常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可以考察伙计们意志是否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是否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
二、晋商的制度创新
1.两权分离制。晋商在发展初期,采取的是“自东自掌”的模式,掌柜和伙计是同一个人。随着晋商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资本积累越来越多,“自东自掌”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营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升发展空间,东家必然要请人来代替自己掌管商号,即选拔和聘用掌柜来管理。“两权分离制”是在晋商中间普遍推行的一種经营管理体制,这一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立在东家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两权分离制的本质特点表现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心仪掌柜一旦被东家选中后,东家会让其全权管理票号的人事、资金,不干预其任何管理经营行为。因此在号内,掌柜对所有事务有全部决定权。老板把资金向掌柜全权委托由其管理,让掌柜承担无限责任,只待年终报告。平常根本不干扰掌柜任何经营行为。但一到约定决算周期(3年4年不等),掌柜会以聚会名义,和老板一同处理决算事宜。凡涉及红利分配、员工赏罚、业务拓展,多由老板拍板。经理为建议首席,听其咨询。太谷曹家曾聘任一名经理,在前两次的经营中,赔掉了全部本金。但在掌柜对事实进行解释之后,老板根本未怪其什么,相反却继续注资,让掌柜的经营不受影响,最终把前两回赔出去的本钱悉数赚回,此外利润也极为可观[3]。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