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亟需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育环境;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使信息技术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有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全力以赴,克艰攻难,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设;重在发展
明溪县城关中心小学,始建于1941年,距今已有70余年历史。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目前承担着城关乡辖区9个行政村、雪峰农场及瀚仙镇辖区的岩里、洋龙、坪地、王陂、大焦等地学生的就学任务,也是明溪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随迁就读的指定学校,同时还承担着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目前学校有中心校1所,村完小2所,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走教点1个,特教班1个。在校学生数900多,教职员工100余名,其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36名。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现已达到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和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在上级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先后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专用多媒体教室、自动录播室,实现了“普通教室班班多媒体、学生计算机一人一机”的现代化配备。学校现有网络教室3间,普通多媒体教室32 间(含幼儿园),专用多媒体教室5间,自动录播室1间;已实现校校通、班班通。拥有办公及教师备课计算机98台。近2年上级又专门配备17台教学电脑、23套云白板系统。教师达到人手一台办公电脑,教室全面覆盖触摸白板教学系统。目前已基本实现宽带光纤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和教师人人通。接入光纤宽带的学校,均建有校内局域网,并配备了专用资源共享服务器。现有存储空间3TB硬盘,校本课程资源33G,配套影音图资源236G,办公管理资源159G,基本能满足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需求。
我校的校本资源库建设,是采用网络映射盘文档服务器。硬件方面:一台普通服务器,500G以上硬盘,采用油冷散热方式,只要电源稳定即可;软件方面:安装windows服务器系统,无需另外安装其他软件系统;知识技能方面:只需windows的网络设置、系统设置方面的知识即可。可以让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无需上传下载,做到随时随地随取随用。可以说,这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原生态、技术门槛低的建设方案。
除了教师办公电脑、班级多媒体、专用室多媒体外,我们的网络教室学生机和学生宿舍也连接了服务器,学生也可以享用校本资源带来的便利。甚至手提电脑、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WIFI访问校本资源,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学校还将老师上过的公开课课件资源,统一存放于资源库相对应的学科年级包中,达到“一人成果,人人受用”。近年来,还鼓励教师制作微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制作微课,形成微课包,按学科、年级进行存放,以便大家共享。这样几年下来,资源库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进、充实。老师们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只要是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时打开学校的服务器进行资料查找、文件传输,进行办公或打开课件、微课进行教学,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使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真正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二、多管齐下,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效度
(一)立足校本,多管齐下
一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每学期分期、分批开展课件制作、电子白板及触控一体机使用的专项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校本通识培训。每一次设备更新,就会有培训;每一次教育方法技能变革,就会有培训。服务器里有各种培训讲座资源,不只有PPT、文字,还有视频资源,使老师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为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服务,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备课、听课、评课、公开周、片区教研、课件制作评比、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以赛代训,内外兼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实效。学校开展全员参与的“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开展系列的学科课堂教学比武、评课、说课、演讲、课件制作等项评比,老师们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三是利用录播室与县远程互动系统,开展全县网络教研展播活动。如在我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暨第二片区教研活动”中,李林英、罗桂兰、尤泽俊、张雨薇四位老师在第二实小录播室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教学成果。此次活动面向全县,通过网络互动进行听评课及交流研讨。同时,我们还将教师的公开课、岗位练兵、课题活动、片区教研活动等,都进行录像并上传到学校网站上,让每位教师都能随时随地进行观看,使学校教研彻底摆脱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
(二)借助课题,扎实推进
近年来,学校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先后承担的课题研究有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7个。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开展集体备课、评课、月汇报课,每个课题组教师都能精心制作课件,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能力不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升。特别是省级课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县级课题“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有效性探究”“借助各种资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等,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课例教学、课件制作比賽等均取得好成绩。近年来,学校教师分别获省级奖项6人次、市级奖项3人次、县级奖项2人次。尤其是在县“中小学微课制作”评选活动中,陈红、沈崖老师获一等奖,陈秋兰、沈崖老师获二等奖,李林英老师获三等奖;在市“向上向善”中小学生邮集贴片制作和教师微课教学竞赛中,李林英老师获三等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