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木兰的历史篇一: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
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
说起花木兰,人们便会想起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历史有无花木兰其人?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正史无记载,辞典无条目,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实有其人。二是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描写真人真事有之,木兰又被封为孝烈将军,木兰是确有其人。笔者赞成后一种看法。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木兰,一名花孤,姓魏氏,亳州东魏村人。”亳州人说:“花孤即花姑,是木兰的乳名。后人不知,便由“花姑”之名而误传以为木兰姓花。其次,关于木兰是亳州人之说,除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外,均还有以下九处史籍记载: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完县志》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据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姓苑》一书认为花木兰姓木,乃古代端木氏之后;
湖北《黄陵县志》说花木兰姓朱。关于花木兰的姓氏,在古代颇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花木兰为亳州人姓魏氏之说最多,以上诸多史籍对此都有记载。
木兰的历史篇二:历史上有花木兰其人吗
历史上有花木兰其人吗?
中国历史故事网
说起花木兰,人们便会想起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正史无记载,辞典无条目,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实有其人。一种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描写真人真事有之,木兰又被封为孝烈将军,木兰是确有其人。
笔者赞成后一种看法。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木兰,一名花孤,姓魏氏,亳州东魏村人。”亳州人说:“花孤即花姑,是木兰的乳名。后人不知,便由“花姑”之名而误传以为木兰姓花。其次,关于木兰是亳州人之说,除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外,均还有以下九处史籍记载: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完县志》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据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姓苑》一书认为花木兰姓木,乃古代端木氏之后;湖北《黄陵县志》说花木兰姓朱。关于花木兰的姓氏,在古代颇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花木兰为亳州人姓魏氏之说最多,以上诸多史籍对此都有记载。
木兰的历史篇三:“木兰”究竟姓什么
“木兰”究竟姓什么?
“木兰”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而归的传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兰”忠孝双全、机智勇敢、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我们现在说的“木兰”,通常是指“花木兰”,即木兰姓“花”。然而,《木兰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木兰诗》里的“木兰”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而根据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录《木兰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古今乐录》里“木兰不知名”的记载来看,民歌中最初传唱的“木兰”,不过是个笼统的称呼罢了。既然连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兰”的真实身份,那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是从何而来的?“木兰”究竟姓什么呢?
千百年来,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源于对木兰的深切爱戴,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美木兰,文人墨客在《木兰诗》的基础上,对原有人物和情节不断地进行润色、加工和改造,以至于在民歌本身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近似《木兰诗》的“仿作”,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种种“差异”,也便形成了历代关于木兰姓氏的诸多争论,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兰姓“花”,此说始于明代。明末文学家徐渭在杂剧《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中,第一次给木兰冠以“花”姓,戏中唱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作品中,徐渭不仅将木兰本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连家庭成员的情况也介绍得非常详尽,父亲花弧,母亲姓袁,“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称为花木莲,“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叫花雄。由于史料上缺乏相应的佐证,“花”姓木兰显然是徐渭“改编”而来的。给木兰取“花”姓,为的是突出戏剧中木兰女性美的艺术效果,这一观点在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中得到了证实:“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秦腔、平剧、川剧等20多种,特别是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木兰的历史)再说“朱”姓木兰。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山上,山上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据《黄陂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得一女,十八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征战十二载??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也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木兰应姓“朱”。
“魏”姓木兰之说则源于碑刻记载,在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内,现存有记录木兰生平故事的古碑刻两通。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木兰的身世和历代修祠情况,此碑立于元宁宗时期(约公元1332年前后),经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这也是目前发现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碑刻;另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立于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碑文上言:“营廓镇北二里许孝烈将军祠,乃隋末魏氏女,讳木兰,未字真人,闺阁奇英者也??”上世纪90年代,虞城县开始举办中国木兰文化节,与会专家在分析了《木兰诗》和现存碑刻后认为,木兰应姓“魏”,故乡在河南虞城。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木兰”究竟姓什么呢?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也就是说,木兰具体姓啥,至少在今天仍然还是个未解之“谜”。的确,《木兰诗》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真实的身份呢?仅凭一些地方县志或碑刻记载,便一口咬定木兰姓甚名谁、家乡何处,看似是为木兰找到了“身份证”,却不免陷入了附会和争抢名人的怪圈当中。有鉴于此,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来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