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企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困惑与联动途径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高考改革将回归“人之本性”,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输入应逐步结合时代命运,精准定位需求,与高校联动培养人才、合力发展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翻转课堂;校企联动
  2018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次,超过2017年毕业人数25万人次,高校毕业人数创造历史新高点。与此同时,天津、河北、海南等地也开始了多元引进人才的政策与方案,多地呈现出大量用人需求及“用人荒”的状态。2018年因此而成为了“就业难”与“用人荒”较为纠结的年份。面对“就业难”与“用人荒”的态势,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原因,但我们也不得不追溯到教育之根本——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我们应从人才输出的高等教育和人才输入的企业需求两方面联动思考。
  一、高等教育回归人之本性
  当高考改革的钟声全面敲响时,大学的教育与改革是否能够息息相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专业人才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大会也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由此,加强高校学生德育教育、文化自信和实践能力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这为高校的转型与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曾讲到:“教育不仅是知识,还应该是爱、是真、是善、是情、是美,是生命活力,是人生智慧,是家国情怀,是崇高理想。”笔者对近250位已就业人才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的抽样调查。其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占比63.79%,且大部分通过自我阅读学习;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数占比75.31%;传统文化对于工作的积极影响占比79.42%。从数据表明,其实很多就业人才已经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自身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且渴求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善、美”的优秀人才。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从未离开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每一个成长阶段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践行应是不断进步和提升的。以此反观高等教育,应该逐步从”真、善、美“,人之本性为立足点,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先展开改革与实践。中国正在以高速发展的态势彰显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大学生应与国家命运、家族命运、个人命运仅仅相连,但现如今大学生活已有了非常强烈的危机感,电竞游戏、微商生意、手机伴侣在不断吞噬着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因此,加快大学生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刻不容缓。
  大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要“修心、修德、修业、修力”,读大学首先要读懂自己的责任心、好奇心、敬畏心和感恩之心。《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带着自己的责任心修好自己的品德和性格,这是增加生命温度的力量。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曾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带着好奇心、求索心和敬畏心学习知识,修得学业,这是增加生命厚度的力量。《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福勒说过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修力”,就是要与时代结缘,修好自己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这是增加生命深度的力量。读好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走出大学,走向社会。要用学习的力量,学习的能力去做富有创造力的事情,这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当今学生的精髓与前进动力。
  二、“翻转课堂”,能力优先
  哈佛大学认为“对于人类与科学,人类需要的最基本的就是能力。结合直觉和理性去感知世界的能力,去理解不仅是方法而且是意义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革新的核心,也是大学的核心。”《斯坦福2025》计划重新定义了人才教育目标:掌握知识、训练能力、培养个人和社会责任、开展适应性学习。该计划认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更迭,“翻转课堂”把教育教学各类要素进行颠覆性改造,旨在將“先知识后能力”翻转为“先能力后知识”,实现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之地位的翻转,以此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完美洽接。不难看出,这一计划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改革,在这信息化大生产的时代,高等教育应培养“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学生。我们也应逐步认识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如何应对变化和分析、预测变化的人才,而不是仅掌握理论知识的人才,是需要大学培养出实践和理论能够互相补充和不断创新,体现出对知识的灵活与综合运用的人才。
  以能力为导向,先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这与高考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学生通过实践,学会探索和总结归纳实践规律,逐渐形成从实践中得真知的习惯,教师通过观察和引导,强化理论知识,与学生共同互动实践学习,会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翻转教学,逐步培养出具备科学分析、定量推理、社会调查、道德推理、审美解读、沟通有效性等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三、校企联动,人才培养共同体
  高校与企业的人才接洽有困惑,第一,高校存在“闭关锁国”式发展,人才培养不能适配企业的用人需求;第二,为精准定位企业人才需求,完全搭建实践平台,以“实际操作”展开教学,混淆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功能,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能循环融合;第三,就业时学生的专业能力暂时适配,但职业素养和工作创新能力欠缺。
  企业招聘大多数是从学生即将毕业时期开始招聘,以面试和笔试为主,遴选优秀学生,但这样招录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即使专业对口,但是仍然认为能力达不到基本要求,这就会产生:“大学培养的专业学生是否能胜任职场一线工作”的疑问?也会对高等的教育教学及师资能力产生疑问。造成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哑巴误会”或者深陷“零基础育人”的鸿沟。倘若我们的大学要以文化和知识驱动能力,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创新能力,则仍需要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教育命运共同体,真正将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发展这一人才成长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一)搭建“人才培养”论坛平台
  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应搭建”人才培养“论坛平台,甚至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人才的培养必将要有人才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精准定位人才需求。论坛平台可针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专业的精细化教育尽兴交流与互动,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案例和用人情况与需求,高校教师真对案例和相关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田野观察,深入实践
  高等学校与企事业的联动,搭建教师实践通道。高校教师深入企事业一线工作,进行田野观察,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人员工作状态进行长时间观察,体悟工作中的流程与问题,依据实践观察,时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且可对自己培养的学生进行工作中的田野观察,发现教学环节的问题,做实时指导和改进,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教育命运共同体的体现。无论学生毕业与否,教师陪伴和教育将永无止境。
  (三)人才定制,定向培养
  今后学校与企业均是人才培养和教育命运共同体的主力军。以本科教育为例,企事业单位可改变大四年级的招聘形式,从大三年级开始遴选,并与学校开展一年的联动培养,逐渐引入项目,实行项目制教学,使得学生在大三时就开始有了职业方向,定制自己的职业规划,逐步适应工作需求与发展。
  四、结语
  当我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好自己的心力、德行、学业和能力,坚持真理,和善待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演绎出美丽人生。同时,高等教育应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增加塑造职业角色和职业素养相关课程,良好的文化积淀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共同把脉人才需求,共同培养人才能力,共同发展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卓,吴占勇.绕轴翻转: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教育的理念革新与范式转型[J].现代传播,20118,3:158-162.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联动 困惑 途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