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一)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分析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为日后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文章通过分析马其顿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结合中国与马其顿的合作经验,为今后中国和马其顿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二十一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马其顿
  一、马其顿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马其顿的高等教育分为本科、硕士与博士三个阶段。2017年,马其顿的总人口数为207.45万人,其中女性为103.56万人,男女比例相当[1]。2012-2015年,马其顿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升,且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国毛入学率(见表1)。但从整体来看,2015年,马其顿的高等教育全国毛入学率为41.14%,尚未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高等教育仍有潜在发展空间。
  (二)本科毕业生概况
  2017年,马其顿的本科毕业生数量为8545人。有约54%的学生取得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学位,宗教科学、生物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科领域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占比较少,分别为1%、4%、5%(见图1)。
  如图2所示,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基本上超过21岁,只有极少量本科毕业生的年龄低于22岁;而在26岁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
  (三)硕士毕业生概况
  2017年,马其顿的硕士毕业生①数量为1851人。由图3可知,2017年,各学科领域的硕士毕业生人数占比差异悬殊,其中,有63%的毕业生选择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而选择医学(1%)、生物技术科学(2%)、自然科学与数学(4%)等学科领域的毕业生人数较少。
  根据图4,2017年的硕士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9岁及以下,其中,25岁及以下的人数最多,30岁及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少。
  2017年,马其顿共有男性硕士毕业生768人,女性硕士毕业生1083人。从学科领域分布来看,医学、人文科学学科领域的女性硕士毕业生人数分别约为男性的5倍、2倍,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女性硕士毕业生比男性多251人,只有技术科学与生物技术科学学科领域的男性硕士毕业生数量稍微多于女性(见图5)。
  (四)博士毕业生概况
  2017年,马其顿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为209人。有约48%的学生取得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生物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科领域的博士毕业生人数占比少,分别为2%与6%。结合图1、图3、图6可以发现,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占比均为最高;医学博士的占比是医学硕士占比的22倍,换言之,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硕士生相比,医学硕士生继续深造的比例更大。
  图7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年龄基本上超过了30岁,只有极少量博士毕业生的年龄低于30岁;而在40岁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数量最多。
  图8显示,2017年,在209名博士毕业生中,有123名为女性。从学科领域分布来看,医学、人文科学学科领域的女性博士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男性博士毕业生的3倍;但在技术科学、生物技术科学学科领域,男性博士毕业生数量略高于女性。可见,博士毕业生的性别及学科领域分布特点与硕士毕业生类似。
  综合分析2017年马其顿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就读专业发现,唯独本科阶段设置了宗教科学学科领域相关专业,而其他6个学科领域均在本科、硕士及博士3个教育阶段开设。
  (五)高等教育机构师资特点
  马其顿的高等教育機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院(Faculty),以教学、科研为主,另一种是高等学校(Higher School),主要提供职业教育与教学服务。学院构成了马其顿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学院教师职称主要包括教授、副教授与讲师。2017年,马其顿一共有2961名教师,具有教授、副教授与讲师职称的教师为2833名,占教师总数的96%。从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数量角度分析,2017年,马其顿一共有20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的教师数量最多,共计1782名[11]。此外,除5所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数量在100人以上,其他15所的教师数量都低于100人,表明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教师规模差异明显。[12]
  二、中马合作关系的发展
  (一)中马两国政府积极开展政治、经济领域合作
  马其顿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于1991年11月20日从原南联邦宣布独立,并于1993年10月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3]。自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合作关系密切。1997年6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联合公报》;2007年12月,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关于深化互利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14];2011年11月,中国向欧洲国家马其顿援助校车[15];2014年12月,中国、马其顿等四国签署了通关便利化合作框架协议[16];2016年9月,中国与马其顿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旨在促进互联互通建设[17];2017年9月,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杭州宣言》,并签署了相关合作计划与备忘录[18];2017年11月,中国再次确定向中东欧国家提供优惠贷款,马其顿总理称“一带一路”倡议为该国带来巨大投资前景[19];2018年5月1日起,海南省实施马其顿等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20]
  (二)中马两国高校积极开展语言及信息技术领域合作
  中马双方除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开展了长期友好合作以外,两国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了马其顿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塔吉克语[21]。2010年8月,马其顿科技代表团访问东北大学信息学院,旨在促进两校间的师生交流[22];2016年4月,马其顿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学与兰州交通大学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备忘录,同年6月,两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揭牌[23];2017年6月,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课题组访问马其顿斯提普-戈采德尔切夫大学(Goce Delchev-Stip),两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24]

相关热词搜索:二十一 高等教育 沿线 发展趋势 现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