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建设也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这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域出发,以大学英语教育作为研究内容,浅析二者存在的关联,并论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育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育;启示
一、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英语所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几年来,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更是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然而高等英语教育却未能彻底达到“国际化”的水平。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英语教育展开研究、论述。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影响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英语人才的定义
关于高校培养英语人才的目标,向来都是模糊化的概念。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英语教育的目标被正式确立。培养国际化人才,将是未来高校英语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与重心。具体而言,高等学府的英语教育将重新改革。从教材出发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直至最后的综合评估,将紧扣着“国际化”的新理念。传统的英语人才在于应试技巧的高超,而国际化的人才在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突出。总之,“新型英语人才”的综合表现为具有超水平的国际竞争能力。纵观全国高等学府,许多重点大学对英语教育也纷纷采取了新措施,如设置国际化英语科目、派遣留学生等等。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英语教育的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追根溯源也在于经济基础,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使然。加入WTO,我国与国际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新型人才的理念也应运而生。而新型英语新型人才已然成为一种社会资源,社会对人才资源需求急剧上升,然而当前高校的英语教育对人才的输出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鉴于此,以为社会输出合格的新型人才为目标,高校需要不断地对英语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调整。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高校需要竭尽全力地让学生的水平向国际化的层次接轨,对英语将从听、读、写、译这些方面做深入的拓展。同时,高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 当前高等英语教育所存在的弊端
(一) 教材设计的弊端
随着高等教育的走向国际化,高等院校的英语教材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为实习阶段,因此英语的课时相对不足。针对这一方面,高校采取的措施是在教材方面充实英语内容。近些年,许多高校都相继尝试“全英授课”新路线。然而在教材上却因为改革的不彻底而让学生无法适应全英授课的教学方式,如,教材笼统地沿袭通用英语模式。教材对学生的英语训练方式重在应付“四级”“六级”考试,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另一方面,在高中时期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主在单词、句子,形式过于刻板,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薄弱。而步入大学之后,学生难以适应“通用英语”教材,对全英授课课堂更是茫然失措。其实,高校亟待解决教材的衔接问题。唯有教材衔接得当,学生才能够跟得上国际化英语教学模式。学生才会更加有信心、感兴趣地投身英语的学习中。
(二) 英语教育改革流于表面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高校越发重视英语教育的改革。教育者能够意识到英语教育不能够为“应试”所耽搁,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为主旨。但是,当前高校教育者对英语教学活动的改革未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学生的英语能力依旧落后于国际化的英语水平。总之,高校英语教育未能为国家输出大量的高质量英语人才,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在于英语改革表面化。高校对英语教育的改革只是着眼于多元化的课堂,甚至大部分的教育者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代替学生的实践交流的训练,这些是目前高等英语教育改革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英语教育的改革启示
(一) 完善教材设计、教学评估
在高等院校,英语这门课程是每个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英语教材的设计不能过于笼统,切忌“一刀切”。首先,對于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学生,教材需要侧重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适应“通用英语”教程。再者,在学生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教材则是需要以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实现全英授课模式。此外,教材还需要具有针对性,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适度增加课程。另一方面,教学评估,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学改革重点,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估调整其授课进度、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估侧重学生的应试技能,而新的教学评估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列入考核的范畴,再者,教学评估需要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总之,教学评估需要涵盖听、说、译、写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唯有如此,英语教学才能够迈入国际化的标准。
(二) 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实战”往往比“纸上谈兵”更为有效。高校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只有“多说”,学生才能够理解英语在具体语言情景中的运用。创造语言实践机会,高校可以以“全英交流”模式举行主题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运用英语交流。另外,高校可以通过访问外国友人,为学生创造跨文化交流机会,同时,高校可以联合外贸公司,让本校学生实习“翻译”工作。总而言之,高校需要结合“虚拟”与“现实”,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言英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影响下,高校将重新定义英语人才,并且根据此调整英语教育的方向。然而当前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却存在着弊端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一方面是英语教材的衔接性的缺失;一方面是英语教育改革的不完善。针对此问题,要跟得上国际化水平,高校需要对英语教材、教学评估进行完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唯有如此,高校的英语教育才能够培养具备国际化水平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汪静静.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5-167.
[2]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4.
[3]李明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2):116-120.
作者简介:
郑丹,重庆市,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