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背景,分析了宁波大红鹰学院与中东欧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提出了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提升策略。要加强文化理解;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 宁波;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一、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背景
1、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背景
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受“16+1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影响,开启了宁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篇章。
“16+1合作”机制2012年在华沙成立,合作重点体现在政策沟通、经贸合作、互联互通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地方合作和科技合作创新等六大方面。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旨在促进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全面发展。[1]“一带一路”倡议由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主要建设内容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和对话,尊重市场规律,实现互利共赢。[2]“一带一路”沿线共有51个国家,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1/4。“一带一路”组合现有的双多边合作机制,但并不包括“16+1合作”,两者拥有独立的办事机构和机制平台。“16+1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并存,足以见证我国对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高度重视。
宁波伫立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的最前沿,定位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首选地。近年来,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的双向贸易额占全国前列,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蓬勃发展,宁波是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的主办地点。
2、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目前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已经在宁波顺利召开四届。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开启了多层次、宽领域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宁波市各级各类院校已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66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或姐妹学校关系,两地教育合作项目总数达76项,每年有200余名中东欧国家学生在宁波学习交流,师生双向交流年规模突破500人,建立了中国-中东欧物流与服务联合学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启动了与瓦尔纳自由大学合作建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保加利亚开设“经济管理与中国文化”本科项目,启动了2项欧盟伊拉斯姆斯交流项目,获批了2项与中东欧院校合作的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2017年6月,在中国-中东欧教育合作交流活动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峰论坛上,启动了“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和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两个联盟的建设,实质性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教协同、高技能人才和商贸人才培养领域的战略合作,签署了11项教育合作协议,斯洛伐克教育科研中心、捷克语言文化中心、罗马尼亚中国艺术合作中心、教育交流中心分别举行挂牌仪式,[4]为中国与中东欧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为两地推动深层次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校概况
宁波大红鹰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于2001年,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创办领先的、有改革创新示范价值、特色鲜明的民办大学。在办学规模上,学校目前有两校区,11个学院,两个部,共有32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5]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目前已与美、英、德、澳、韩、日等1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5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级合作关系。[6]国际化办学模式包括“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国(境)外交换生和交流生培养模式、教师进修与访学模式等。随着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宁波大红鹰学院目前已与黑山、波兰、保加利亚瓦尔纳、斯洛伐克等国家高校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二、宁波大红鹰学院与中东欧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
1、克服语言短板
中东欧地区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包含有16个独立国家,在宗教文化上各有特點,语言也不尽相同。相较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而言,中东欧地区多样的语言种类和复杂的文化背景成了横亘在两者中的交流障碍。不克服这道交流障碍,势必造成文化隔阂,无法实现中国与该地区国家民心相通的目标。中国与东欧国家高校之间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在文化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开展,也会促进双方之间的文化信任,克服双方文化恐惧和猜疑,实现民心相通。加强文化信任感的首要突破关口是语言相通。不同的语言既是影响交流与合作的障碍,同时也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切入点。[7]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打破了语言壁垒,中国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中东欧社会、经济和文化,中东欧国家学生也会加大对中国的了解和信任,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宁波大红鹰学院以语言培训为交流与合作的抓手和出发点,由外语系牵头,开办中东欧小语种培训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语言学习机会,旨在打通与中东欧国家高校交流的语言障碍。学生和教师的跨境学习是高校国家化发展的实质性环节,也是指标性内容。目前,宁波大红鹰学院已经与黑山地中海大学开展两批次为期半年的学生语言学习交流项目,取得了较好的交流效果。学生和教师赴中东欧国家开展暑假夏令营活动也在有序进行,夏令营活动的主要项目为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同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也相应展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孔子学院的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将是本校国际化发展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2、打通专业合作渠道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专业的对接和合作,合作高校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上采取开放性的视角和国际化的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开发更多适合于双方交流与合作的专业以供学生选择,更大程度扩大合作范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