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角度,必须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哲学思维。高校大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要贯穿于专业课教育始终。尤其是文化素养比较薄弱的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从哲学思想的层次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效地促进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8-0098-03
  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这已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哲学修养问题。大学生只有学习哲学,认识规律,才能顺应规律,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避免大学生在毕业后“有知識没智慧,有文化没修养”。目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较文科院校学生来说更加薄弱。因此,要加大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是简单地开一门素质教育课和教学生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书籍的问题,更不是刻意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而是要侧重于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哲学思维能力。
  一、高校大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哲学思维,是人们通过追寻具体事物的更深刻、更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并以此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高层次思维活动。
  首先,哲学教给大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认识问题、看待生活, 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我们知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决定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观点和态度,支配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以及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它贯穿于人的生活理想、信念之中,体现在人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像对幸福、苦乐、荣辱的追求,乃至对恋爱、婚姻、家庭和职业的向往等。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教育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不仅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也能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找出解决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反之,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出现偏差,知识越多,很可能使得他们办坏事的能量越大。
  其次,哲学教给大学生怎样做事。哲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对各种学科都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发展史而言,一切学科的最初源头与最终归宿,也往往都是哲学。
  作为对各种学科具有指导作用的哲学,它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的共同规律,它可以使人变得聪明,从而大彻大悟。所以,无论是现代的欧洲人,还是古希腊人,他们都把哲学当成一门智慧的学问,能够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例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许多人的学位是哲学博士,以物理学奖为例,像伦琴、布劳恩、欧尼斯、普朗克、玻尔、康普顿、海森堡、狄拉克、安德森、劳伦斯、布里奇曼、丁肇中、高锟等人都是哲学博士获得者。他们正是由于认识了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树立远见性观点,使人根据过去、现在,进而可预见未来,古人云“料事如神”,无非就是人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也就具有了预见性。同时,哲学让人的认识具有深刻性,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看问题能入木三分。
  二、高校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要靠学校整体环境
  高校对大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整体环境,包括以下3个方面:1.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校园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具有外围性质且渗透力极强的方面;2.社会实践活动,是起着基础性作用且不可或缺的方面;3.大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其中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这是最核心、最符合其特点的方面。简而言之,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其实就是校园环境、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教学综合作用的系统工程。
  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营造校园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因为人的素质培养只有通过各方面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能够养成,任何急功近利的灌输说教式教育都难以奏效。培养哲学思维,不能仅仅靠几门哲学课程,组织几次人文讲座,更不能在教育计划中硬性规定大学生读书和实践的具体要求,走专业课教育的套路。高等院校要调动全员力量,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和服务人员都要有育人意识,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置身其中,每时每刻耳濡目染。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大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也会成为高素质人才。
  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一方面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的机会,还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这个环节,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其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当然,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还是课堂教学,所以,哲学思维的培养也必须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除了几门专门的哲学课程以外,大量的专业课程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哲学思维培养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寓素质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这二者融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要贯穿于专业课教育始终
  目前在我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还不可能是“通才教育”,仍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专业课程教学备受学生重视。从时间上来讲,专业课程教学占用了学生一半以上的学习时间,我们如果把这部分时间看成是纯专业性的,而不与哲学思维培养融合在一起,那么,哲学思维培养就难以渗透,也难以持久。而教专业课的教师一般在学校占相当的比例,如果把这部分教师排除在对学生进行哲学思维培养工作之外,对学生进行哲学思维培养这项工作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将哲学思维培养贯穿于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课教育中,是使素质教育得到持续、深化、提高的重要一环。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中大 思维 哲学 培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