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哲学”使命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之道、人生哲学,任何一个专业也存在属于本专业的专业智慧,并从总体上和根本上建构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的合理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学科及其专业和教育行业及其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哲学”使命。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育学;专业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2-0228-03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专业哲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发现,探究的是物性的、自在的世界;而哲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把握世界的智慧之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发现,探究的是物性的、自在的世界;而哲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把握世界的智慧之学。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就曾把人类文化史分为神学时代、哲学时代、科学时代三个时期。但我们还是认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为哲学是对人与自然共在的整体世界的根本认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哲学是其他一切科学之母”。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学说,是教育智慧;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智慧;哲学家李石岑认为:“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观的哲学理论。从人生实践到哲学的反思、理论的总结和概括,再从哲学指导人生实践,实践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这就是从人生到哲学,再从哲学到人生。”人生哲学不同,人生的态度也不同,就好比“好死不如赖活着”、“得过且过”和“为梦想努力拼搏,才不枉一生”两种人生追求反映了人的不同的人生哲学。生活哲学是关于人的生活问题的哲学学说,是生活智慧;生存哲学是关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哲学学说,是生存智慧;专业哲学是关于专业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专业智慧,是一种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把握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的专业智慧,专业哲学关于专业发展“整体命运”、“普遍规律”的认识是以人们对专业认识的反思为前提的;专业哲学是以哲学的方法研究专业合理性的学问;专业哲学所爱所求的专业智慧,是每个专业人应该去探究和渴望的。任何一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随便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不随便。人的生命历程有两个层次,首先是生存,然后是生活,生存是生活的基础,但人要想更像人,要想成为高质量的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生存这一层次。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之道、人生哲学,正是因為每个人的“道”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属于本专业的专业智慧,并从总体上和根本上建构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的合理性,专业哲学研究的是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的“整体”和“命运”。专业哲学是专业理想与专业现实的矛盾,专业现实规范着专业理想,专业理想引导着专业现实,正是在以专业理想对专业现实的引导和观照中,激发了人们的专业哲学反思。专业哲学不同于哲学专业,哲学专业也存在属于自己本专业的专业智慧。专业哲学并非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专业,专业哲学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但部分专业和学科却肩负着专业哲学的使命,承担着专业哲学的责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和建设中的“专业哲学”使命和应有的“专业哲学”地位。
2.学科与专业。人们经常容易混淆学科和专业这两个既紧密联系却又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因此理清二者的内涵、分析教育语言进而获得对相关意义的新的表达、更新人们的理解方式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古代就使用过学科一词:“咸通中,进士皮日休进书两通:其一,请以《孟子》为学科。”这里学科一词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学业和科目。学科一词的英文表达有:branch of learning、discipline等,其中learning有学问、学术、知识之意,所以branch of learning具有学问的分支、知识的分类之意。国外的一些著名辞书,如萨美尔的《英语词典》、《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以上是在中英文语境中理解学科一词的意义。笔者对于学科一词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的分类,是相对稳定又独立的知识体系;二是教学、科研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定义,笔者“偶然”发现英文表达学科一词的“discipline”有规范惩罚之意,可以将其理解为:因为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知识具有两大本性,即伦理本性和能力本性,知识的伦理本性是形成、应用知识的价值和道德理想追求、根据及其逻辑,是在各层面知识中蕴含的道德理想追求、道德规范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正是知识中蕴含的规范、要求决定了discipline一词具有规范、惩罚之意。
中国古代也使用过专业一词:“愿精选五经博士,增其员,各专业以教胄子,此风化之本。”指的是专门从事某种学业。当今社会对专业一词的界定,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潘憋元等人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专业一词的英文表达是profession,有职业、专业之意。本文对专业这一概念的理解借鉴了郝文武先生的学术思想,即专业有行业专业和学科专业之分,学科专业更多地从属于学科知识体系,行业专业更多地从属于劳动性质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
二、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学
“原“是会意字,指水流的起始处。在《说文解字》中,原指:水泉本也。有根本、根由之意。理是道理和情理的统一,是目的和规律的统一,是自在和自为的统一,原理即最初的(不仅指时间先在性,还指逻辑先在性,这里的“最初”是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统一)、根本的道理(规律)和情理(目的)。可见,教育学原理就是这门学问最初的、根本的道理和情理,是这门学问根本规律和终极价值追求的统一。那么这门学问又是什么样的学问?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揭示并建构教育合理性的学问。教育存在不仅包括人们普遍视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学是一种人学,人是任何形态的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学要研究人就不能只研究人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现象,还要研究人的思想,否则就不是研究完整的人,就不是研究人的全部。教育是形成人的活动,正是因为人的复杂性、矛盾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矛盾性。人是自然的存在,人生就是自然,任何一个人都有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另一方面人又是超自然的存在,是智慧的存在,人既能继承又可以创新,既能分析又可以综合,既能归纳又可以演绎……所以教育作为形成人的活动,既要把握人作为自然存在的一方面,比如人生理机能的发展规律;又不能忽视人作为超自然存在的一方面,比如人的价值理想追求。也就是说教育的合理性必须要靠人的自在自然性与自为自觉性的统一才能实现。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所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基础。教育学原理属于基础研究,是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育学原理作为学术性的理论研究就是要透过教育现象看教育本质。既要透过教育活动本身的现象看本质,又要透过教育思想反映的教育的现象看本质,作为教育学原理主要研究方向的教育哲学还要透过一般的教育本质看教育的绝对本质,一般教育本质即教育的相对本质就是一种教育和另一种教育相区别的本质,教育的最高本质即教育的绝对本质是使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活动的本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