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最终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面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教学效率低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在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模式优势明显。分析对分课堂模式及其优势,并对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分析及阐述。
[关 键 词] 对分课堂;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74-02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教学效率低下是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堂普遍存在的不良现状,但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充分认知、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广大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应该从转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做起。对分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时代”融合了討论式教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学课堂实践当中,对降低新知学习难度、减轻中职学生学习心理负担、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以及促进中职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在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上的成功实践。本文对什么是对分课堂模式、对分课堂模式的优势所在、在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介绍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一、对分课堂模式简介及其优势分析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在2014年提出并亲自实践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在对分课堂包括“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在内的四步教学中,一半的时间是属于教师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半时间,结合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讲授;而另一半则留给学生在独学内化吸收的基础上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强调先教后学、先讲授后学习是对分课堂和传统课堂的相似之处;注重构建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讨论式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是对分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区别。对分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教师“教”的权利以及学生“学”的权利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构建起基于交互式学习的生本课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教育”在中职学校改革当中的具体运用,为对分课堂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交互性强的优势让学生的“学”更具有主动性。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有针对性的讲授集中解决难题,然后学生通过独学完成对知识的吸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在课堂讨论、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及运用。总之,对分课堂这种全新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学教学面临着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学课时数相对减少、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要求提高的多重问题。中职教师必须秉承“有教无类,不论贤愚”的教学思想,立足于中职学生当下的水平逐步提升学生能力,这是每名中职教师的天职。为了引发并强化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在中职学前教育学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模式的运用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现状,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对转变学生传统、被动学习方式,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对分课堂模式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互助学习,加速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并内化的过程。在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要将包括课堂讲授环节、内化吸收环节以及课堂讨论环节互相联接、有机整合起来,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我校学前教育学课程安排,每个班每周只安排两节连堂课的特点,把学前教育学对分课堂的教学流程安排为课堂讨论(40分钟)—教师精讲(20分钟)—学生内化吸收(20分钟)。
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处理和讲授能力,“精讲”“留白”相结合,以精讲助益中职学生的知识掌握,以留白引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教师讲授环节中,教师将知识框架加以梳理,对本次课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理论、教学重难点进行集中讲授。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关键处“留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他们的独立思考、内化吸收预留足够的空间。
在对分课堂的独学内化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作业的布置对“对分课堂”十分关键,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要力求保证学生理解基本内容,同时为深入、有意义的小组讨论做铺垫和准备。针对中职生学习动机不强、知识基础较差的实际,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场景性问题、引入学前教师资格考试的问题、社会上教育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注意问题的难度阶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适当放缓教学节奏,布置中职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少量作业,并预留足够的时间供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由于学前教育学两次课之间相隔一周,为学生的内化吸收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在此期间,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多途径查阅文献资料,提醒督促学生继续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及时消化、深入理解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督促学生完成“亮考帮”作业,将自己学习过程当中感觉受益最大、给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总结出来(“亮闪闪”);可以针对自己经过独立思考弄懂了,但是感觉别人可能依旧存在困惑的地方设置问题,考考别人(“考考你”);对于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记录下来,留待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向别的同学求助,让别的同学帮帮自己(“帮帮我”)。对分课堂作业的“亮考帮”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还为他们的课堂讨论奠定基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