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学的三个层次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语文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同于数学等理科学科,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加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人文素质修养。语文教学有深浅之分,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决定了教师上课的深度和熟练程度,因此语文学科教育也被分为了三个层次:一是教师仅仅扮演者传授知识的角色,乏味枯燥;二是教师按照备课照本宣科,毫无扩展;三是一堂有深度有思想有灵魂的课。本文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三个层次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科教育 教学层次
引言
语文简化来说,或许只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但是它却突出了非惯性思维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质量能够直观的影响到学生们的发展,并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素质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有深浅之分,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决定了教师上课的深度和熟练程度,因此语文学科教育也被分为了三个层次:[1]
一、乏味枯燥的课
很多教师不擅长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总是死气沉沉的一片,教师的讲课内容也是枯燥乏味,小学生有极容易走神,因此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备课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有将教材的深度挖掘出来,只把自己当成了普通读者,单纯了解了文章讲的是个什么故事,课后要求有哪些。而教師对自己课堂是没有具体规划的,更不用说怎样将课堂进行得生动有趣。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更是单纯停留在字面上,毫无深度可言,不能准确地明白文章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对于课后的问题,更是照本宣科罢了。[2]
二、学生被动接受
第二个层次是教师不单单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也从一个教书者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了分析,算得上是结合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对整篇文章有了一定见解,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把握,理清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而这样的课堂,教师是没有与学生站在一个层面上的,就好像教师是站在讲台上的表演者,学生只扮演者倾听的角色。整个课堂的主体完全是教师,学生显得十分被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一做,有困难的,可点击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由教师主宰,问题由教师提出,答案由教师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站起来回答的问题,大部分书本上有明显的答案,不需要太多思考,不会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完全迎合教师,陪衬教师。课结束了,教师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如释重负。因为该讲的我都讲了,会不会全在学生;学生熬到了下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跑了一节课,很累。老师讲了那么多的内容,学生努力想记住,可左耳朵进去,右耳多出,印象太浅了,忘记的多,留下的少。[3]
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消极的学习者,缺少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和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的机会,没有思想的碰撞,他们的思维和个性得不到发展。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无法在课堂上和学生引起共鸣,由于教师本身过于传统或经验不足,自身的知识面较窄,无法挖掘出课堂的深度。[4]
三、有思想有灵魂的课
这也是相对最高的层次,教师在分析教材和设计备课时,一定对教材进行深刻解读,解读出读者在文章中隐藏的个人情感,分析出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吧整篇文章吃透,才能更得心应手地为学生讲解。其次,教者要明确教材中的学习重点及相关要求,明白自己在这堂课上需要重点讲解哪些知识点,需要落实什么目标,需要注意的点在哪,比如应该在什么地方稍作停留,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适合让学生开展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只有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才能在上课时更加得心应手,保证教学质量。最后,在备课时,教师要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次检查自己的备课情况。加入自己是学生,能否与教师的讲课引起共鸣,在什么地方会陷入瓶颈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才能豁然开朗,课后留下的思考问题学生会如何作答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备课,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最重要的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创造一种主动浓厚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值得思考的工作。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化繁为简。该语言的幽默很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因此,教学语言应该尽可能生动,幽默,简洁,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有趣的课堂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正常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情绪准备。语文课是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可以依靠后天的培养。教师应该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在设计之初,学生可以熟练地进入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我们可以在课堂开始设下悬念、做好铺垫,用一个生活中的小事情、历史故事等方式埋下伏笔,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产生想法,探索有问题的思维,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主动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自己的疑惑困难,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也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5]
结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备课方面必须下足功夫,挖掘出课堂的深度,使课堂变得更有思想更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迫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求学求知,使他们对学习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感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6]
参考文献
[1]姜伟.小学生以课外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24).
[2]沈志雄.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4).
[3]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和使用[J].江苏教育研究,2009(35).
[4]李文涛.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
[5]徐金燕.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教纵横,2010(12).
[6]李香敏.多媒体教学系统组件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