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课程改革这一词语出现的频率增加了,虽然教学改革这一词语仍然在继续使用,但是,课程改革分明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各学科均是如此,体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课程改革與教学改革又有什么区别?了解这种变化对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有著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由教学改革向课程改革的历史转化
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课程改革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从此以后,课程改革逐渐的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
我国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几次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例如,20世纪60年代,曾出现过上海育才中学的改革经验,当时报刊的标题是“认真贯彻大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把教学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解放以后,我国师范院校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教学论”,没有较好的传授“课程论”;我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开展的是“教学改革”,没有积极的提倡“课程改革”;结果造成我国建国以后历次教学计划修订和教材编写总是停留在修修补补的水准上,而课程改革上没有较大的突破。在这一问题上,我国著名教育学专家刘拂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经做过评述,他指出:“我国自建国以来也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先后编写了五套中小学教材。可是,不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如何更改,有一点是不变的,它是全国统一的,不论什么样的地区,什么样的中小学,都要用的统一教材。教师只能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不可能编制出适合本地区或者本校条件的教材。因此,对他们来说,研究编制课程、教材是没有意义的;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单位也是没有意义的。长期以来,课程论在我国没有受到重视。”
刘拂年教授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中国建国以后也开展课程改革,但是编制课程是教育部领导的事,课程改革也是教育部领导的事,作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他们的职责只是“认真执行大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只要进行教学改革就可以了,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更多的权利对课程编制发表自己的意见。建国以来,我国曾一度在不重视课程论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改革,这种改革只能在内容和内容排列上作出修正,因此改革是不彻底的。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课程改革逐渐就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为了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当时的原国家教委在何东昌的主持下提出并制定了新的政策,提出了“一纲多本”和“编审分离”的制度,国家教委还并在山东召开了教材改革规划会议,决定有计划的编写多套教材,即适合普通水平的教材,面向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地区的教材,适合老、少、边、远地区的教材,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权限首次由中央扩大到了地方。这标志着中国的课程改革实质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启动。
中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共工作会议以后了。进入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础上,修订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的课程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论课程改革不仅仅肯定了“一纲多本”和“编审分离”的教材编审制度在继承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学校和教师参與课程设计提供了条件,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由教学改革转向了课程改革。
二、体育课程改革與管理体制的变化
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心是教学改革,但课程改革也同步进行着。当时认为课程编制由国家承担,课程实施由学校和教师承担,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只要开展教学改革就可以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是承担课程实施任务,开展教学改革。在1 985年以后,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实行新课改以后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理解,这就是课程编制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国家,同时也包括了地方和学校,最终完成课程实施方案的是教师,教师由一个教学大纲的机械执行者转化为了课程方案的设计者。这一变化转变意味着课程改革也是全国广大教师的职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课程改革也就理所当然的要求教师应该主动参與到课程改革之中。
对课程改革认识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对课程管理模式的变化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范式:一步到位、分步到位和全权委托。
(一)一步到位
我国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前,各历史阶段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具有详细的规定:提出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和时数比重;进一步对不同学制阶段的具体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作了说明;对教学计划和考核作了交代进行了明确。作为广大体育教师只要照章办事、对号入座就可以了,只是对以上规定更好的执行,要制定好的仅是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实施教学。这就是一步到位的范式。这一范式的缺点是对教师的约束力过强、灵活性不足不够,标准化和程化的方案使课程模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與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实现。
(二)分步到位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实质上实施的是分步到位地方法。第一步,由国家制定体育與健康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理念、目标、实施要求等;第二步,实现“一纲多本,编审分离”的教材编写制度;第三步,学校选择教科书,确定教材的范围,提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第四步,教师根据本校条件最后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包括教学计划。
(三)全权委托
课程管理的另一种范式是全权委托,例如:美国没有制定全国的课程标准,作为各种课程方案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专家制定,体育教师不仅可以从中选择,而且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大幅度的修正。这种全权委托的途径的优点是极大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但缺乏国家对教育的基础标准要求,并且对教学条件及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步到位的范式使教师只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至于“教什么”基本上是统一规定的;二分步到位的途径是教师不但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至于全权委托的途径方式,虽然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均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在中小学阶段实施起来尚有困难。
在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分步到位”的范式,在这样的条件下体育教师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