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内江的历史篇一:内江市自然资源

内江概况

内江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故乡,位于成都、重庆之间,沱江下游中段。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名汉安、中江,隋代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现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县、资中县、威远县,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现辖三县二区,即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111个乡镇,2070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25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425.6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7.19万,农业人口338.42万,男性219.72万,女性205.88万,人口密度为790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11.27‰,死亡率7.38%,自然增长率3.88‰,耕地16.46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387公顷。因种蔗、制糖历史悠久,素有“甜城”之称。

自 然 地 理

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其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的粮田。泥质中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主要以耕地为主,其它用地为园林、林地、疏林草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特殊用地及部分难利用土地。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全年分为干季和湿季,干季从十一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长约五个月,雨量仅95.7毫米,占9.4%;湿季雨量高达926.3毫米,占90.6%。

沱江是市区内主要河流,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度,现已开发的水能资源仅占可开发量的21.7%。同时,由于沱江纵贯南北,流域较长,积水面广,雨季时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自 然 资 源

土地资源:

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0.3474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0815万公顷,商业用地0.0563

万公顷,住宅用地0.0536万公顷,绿化用地0.045万公顷,其它用地0.0862万公顷。

矿产资源:

我市已知矿产资源有20余种,但具有开采价值的有以下19种:1、能源矿产:有煤、天然气、油页岩3种,主要分布在资中、威远、隆昌三县。以煤和天然气勘探程序最高,是我市开采量最大的矿产资源。2、建材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陶土砂岩、页岩、沙石8种。前5

内江的历史

种分布在资中、威远、隆昌三县,后3种全市都有分布,是我市开采量较大的矿种。3、化工矿产:有卤盐、岩盐、绿豆岩3种,分布在资中、威远两县,但只有资中在开采卤盐。4、金属矿产:有铁矿、铝土矿、铜砂、沙金4种,前两种分布在资中、威远、隆昌三县,铜矿分布在东兴区、沙金产于沱江。5、矿泉水:分布在资中、威远、东兴区。只有威远在进行开采。

森林资源:

内江市现有林业用地1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9.14万公顷,疏林地900公顷,灌木林地60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400公顷,苗圃地35公顷,无林地3.36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34万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3.16万公顷,林木总蓄积364万立方米。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全市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林木树种共有60个科,119个属,194个种。历史上森林植被屡遭破坏,现演替为以马尾松、柏木为主的常绿针叶林,阔叶林零星分布。经过多年的林业建设,全市森林资源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由毁林最严重的70年代的2.71%增加到现在的22.96%。

水利资源:

全市水资源不丰,径流较为贫泛,分布不均。地表径流仅占地表水资源总量(254079万立方米)的29%,其余为外来江河过境水,为四川盆地径流低值区,属全省瞩目的老干旱区。全市有地表水资源总量254,079万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7立方米,为全省人均的19.40%,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885立方米,为全省亩均的22.60%。另外地下水贮量也较低,仅2.2亿立方米左右,且具有分布普遍、埋藏浅等特点,为贫水区。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4,817处, 其中水库342座(中型9座,小㈠型63座,小㈡型270座),山平塘31385处,石河堰1592道,电力提灌站11543处,机电井345眼;蓄引提水能力8.41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水量7.52亿立方米,全市农业人均243立方米,耕地亩平292立方米;农田有效灌面146.91万亩,占耕地总量的50.9%, 农业人口人均0.42亩;旱涝保收面积88.39万亩,占耕地总量的30.6%,农业人口人均0.26亩。

旅游资源:

内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故乡。以“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名享誉全国。全市现有旅游景区28处、旅游景点180多处。其中资中重龙山──白云峡、隆昌古宇湖两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资中县为成渝沿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该县的铁佛镇、罗泉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市内张大千纪念馆、西林寺、圣水寺、三元塔、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长江森林公园,资中文庙、武庙、清代一条街,隆昌牌坊群、云顶寨,威远三湖──白牛寨等风景区及名胜古迹均驰名省内外。内江又名“甜城”,盛产蔗糖、蜜饯、果脯,并有资中冬尖、威远七星椒、酱萝卜、隆昌板鸭、美陶制品、藤编制品、夏布工艺品等一系列土特产品及工艺品名扬中外。

内江现有旅游企事业单位60多家,有各类星级饭店及旅游定点饭店9家,有各类旅行社8家,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接待功能。

技术条件

内江农业概况

内江市下辖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等五个县区,共114个乡镇和办事处,2078个村民委员会,乡村户数10.18万户;拥有人口41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7.2万人,占82.7%,乡村实有劳动力187.10万,其中农业劳动力129.07万;现有耕地282.2万亩,其中土138.56万亩,占49.1%,人均占有耕地仅0.67亩;2000年全市GTP140亿,人均GTP3427元;农业现价总产值达到30.60亿元。当年,农、林、牧、渔的产值比重为55.85:1.13:38.45:4.57,粮经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36.4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72.79万亩,总产152.15万吨,经济作物中的油料面积达61.79万亩,总产6.7万吨,其中油菜4万吨、花生3万吨、甘蔗10万吨、水果12万吨、豆类3万吨、蔬菜95万吨。生猪出栏达到185万头,年产肉类19万余吨,禽蛋3万余吨。年产水产品30万吨。由于农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传统农业较为发达,在全省占有中等偏上水平,粮、油、果、水产及畜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农业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内江市城市建设情况:

内江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河畔,现有城市人口32.3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4.4平方公里。近年来,内江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使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增强。新建和改造了双苏入城线、玉溪路、东桐路、西林一号路等数十条道路,新建沱江防洪堤3.2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173万平米,人均道路面积4.5平米;整治公园河, 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和亮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3.6%,人均公共绿地达2.8 平米,城市路灯数量增加了3倍;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日处理200吨的城市垃圾处理厂, 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5%;投资1亿多元新建了日供水能力达10 万吨的第二自来水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8升, 城市气化率达65%,万人拥有公交车11.5标台;全市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正在实施的大洲广场建设、 滨江东路和罗家嘴片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将使内江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内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必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内江市交通建设情况:

内江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辅以水路,素以“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 而闻名遐迩。内江是成渝、内昆铁路,成渝、内宜高速公路的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成渝、内昆铁路是连接西南各省、市的主要途径,且高速公路距省会成都仅172公里,距直辖市重庆168公里。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乡乡通车,其中一半以上的乡级公路达到了硬化,95%的村通车。目前,成渝、内宜、隆纳三条高速公路在内江汇合成“T”字形,并有国道成广路(成都—广州)、省道遂筠路(遂宁—筠连)、资泸路(资中—泸州)、隆雅路(隆昌—洪雅)等干线公路通过,42条县道公路将全市两区三县串连在一起,132条乡道公路纵横交错于全市111个镇(乡)。到1999年底,内江公路里程已达2359.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3.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9.2公里、国道主干线288公里、县道872公里、乡道1023公里;拥有桥梁345座。

内江的历史篇二:内江市概况

内江市概况

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通自贡、宜宾、泸州,北到遂宁、南充,是川东重镇、四川省规划建设的8个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耕地18.56万公顷。现辖市中区、内江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共3县2区、87个镇、24个乡,2001年末总人口420.06万人,其中城镇聚居人口73.49万人。

内江历史悠久。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行政区划进行再次调整至今。由于历史上盛产蔗糖,制糖业发达,素有"甜城"之称。

内江交通优势突出。内江地理位置优越,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境内有成渝、隆泸、内昆铁路和成渝、内宜、隆纳高速公路,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2921公里和184.3公里,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内遂铁路、内遂高速公路、隆黄(贵州黄桶)、隆大(贵州大方)高速公路建设,必将使内江在川、渝、滇、黔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内江农业基础扎实。内江属浅丘陵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56.9毫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是四川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内江既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市和四川省水产产业化试点城市,也是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内江猪"的生产地。所辖隆昌县是国家级水禽基地县。市中区、内江区的蔬菜、水产养殖,隆昌的水禽、夏布,资中的枇杷,威远的柠檬等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方兴未艾。

内江工业门类齐全。内江是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初步形成了较具支撑性的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工食品、医药化工和机械工业等支柱行业。有实力较强、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方向光电川威钢铁、威远建业、白塔集团等企业集团,还有巨安置业、内江华润蓝剑、内江正大、内江发电总厂、四川松林丝厂重龙股份等一批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一大批优势拳头产品,如液晶显示器、钢铁、柴油机、玻璃球、水泥建材产品、稀土制品、高支高密棉纱棉布、医药、丝绸等,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而且远销国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全面推进,工业将在内江经济中起到更加重要的支撑作用。

内江商贸市场发达。内江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是四川的重要商埠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江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种类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现代物流全面引入,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领域日益拓展,初步形成了城乡并重,内外并举的商贸流通格局。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7.23亿元,比上年增长9%。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教育家董均、宋代理学家陈抟、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画家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四大将军之一的喻培伦大将军等都是内江彪炳史册的杰出代表。境内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47所,其中大专院校1所、中专6所、中师4所、普中281所、职中26所、小学1111所,在校学生76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高考上线率、录取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市内有科研机构3所,各类高中级专业人员2万余人,从事技术开发科研人员4000人。近年来,一大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内江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旅游景区28处,旅游景点180多个。其中资中重龙山----白云峡、隆昌古宇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资中县为成渝沿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该县的铁佛镇、罗泉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佛教圣地西林古刹、"中川第一禅林"圣水寺、资中文庙、武庙、隆昌牌坊群、三元塔、张大千纪念馆、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和长江森林公园,"清代一条街"、云顶寨、古宇湖、威远船湖----白牛寨等风景区均盛名远扬、驰誉中外。

内江城市设施完善。内江电力优势明显,每年可转供40亿度电,是川南电力基地和四川两大电力输出网之一。通讯事业发达,2001年全市电话机设备总容量达到39万门。供水供气系统先进,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日供水10万吨的市第二水厂建成通水,供水质量明显改善,供水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达272.6万立方。城市路网完善,实有道路长171.1公里,面积210.7万平米,城市防洪堤长度达8.3公里,尤其是3.32公里、宽40米城市Ⅱ级干道的建成通车和占地210亩的城市广场----大洲广场的投入使用,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城市公交便利,营运线路网长度达170公里,客运总量超过7302万人次。特别是省级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方向光电、禾嘉集团、内江正大等一批企业的迁入,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底,内江市区建成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

内江发展势头强劲。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0.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四川第3位;现价工业总产值79.6亿元,同比增长35.6%,增速列全省第1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99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2070元,同比增长5.8%。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内江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内江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内江将构建大城市框架。2010年,内江将建成为"老城繁荣、新城崛起、三桥相连、沿江观景",具有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山水园林大城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3.2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5%、46%和39%,城镇化水平达到40%,建成区面积达到40方公里。对此,内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内江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级工业、县域经济、城市建设为重点,做好农业突出"特"、工业突出"活"、商贸突出"兴"、城建突出"快"、个体私营经济突出"多"五篇文章的工作思路,随着农业稳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快速推进,内江强市富民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内江山好、水好、人更好,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内江人民将在内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将以更优惠的政策、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良的信誉,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胆、有识、有志之士前来内江观光考察,投资开发,创办实业。内江人民愿与您携手并肩,共乘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开创繁荣昌盛的未来!

内江的历史篇三:内江三大名人及其文化传统

内江三大名人及其文化传统

陈 涛

关于文化的两组概念

第一组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部人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

历史文化

凡是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文化,我们称之历史文化。

内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巴、蜀两国的军事重镇,东汉时期建县时名为?汉安?,北周时期内江称为?中江?,隋代时改为?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内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分两类:

一类指历史上曾有过的但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失传的文化,比如内江曾有过?木棉袈裟?,自元末明初资中宁国寺一场大火之后,木棉袈裟失踪不知去向,失传了;

另一类指仍在民间传承的历史文化,这一类称之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1

现代文化是当今内江人正在创造的文化。内江山水钟秀,地杰人灵,俊才辈出,具有丰富的文化创造力。

内江天宫堂拦河坝筑成,自此内江段的沱江变成了?甜城湖?。套用毛泽东诗句: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截为三段,一段留?源?,一段赠?湖?,一段还?长江?。有此?甜城湖?,内江的沱江不再枯竭,永远清水粼粼,碧波荡漾;有此生态条件,城市沿江景观以及?大千龙舟节?等新的文化创造应运而生。

现代文化是未来的历史文化,因此其命运也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辉煌一时,最终湮没于历史尘埃,成为历史文化;

一是充满活力,被一代一代人传承,成为传统文化。

第二组

?传?名人的品牌

?传?名人的文化

?传?名人的文化,指传承,开掘,发展,创新名人开创的文化,由此形成地域的文化传统。

施耐庵《水浒传》有一个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本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在故事发生地----山东清河县却?传?下了文化传统:县内仅一江之隔的潘武两家从此不再通婚。

施耐庵后人施胜辰得知清河县这不良的文化传统,专程去清河向武、潘后人致歉,并在武植祠堂里留下一首诗:

杜撰水浒施耐庵,潘武无端蒙沉冤。

2

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

武植祠里断公案,施家欠债施家还。

?传?文化名人的品牌,指的是名人本身是一种文化,后人以名人的文化品牌创造一种与名人所创的文化不相关的文化,形成新的文化传统。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开道,政治先行?,就是属于这种文化模式。

内江在今年端午节举办的?2010中国内江〃大千龙舟暨经贸文化节?传的就是文化名人张大千的品牌。

龙舟文化起源于屈原,与张大千并无关系,但内江冠以?大千?品牌,大千龙舟节便成为内江的新的文化。

内江文化名人有很多,甘光地先生的《内江赋》中列举:

?三师?---苌弘、李石、丈雪,

?三相?---杨准、赵雄、赵大洲,

?三元?---范金卿、赵逵、骆成骧,

?四位巨匠?---喻培伦、张大千、范长江、晏济元,等等。 在内江形成文化传统的只有三人,那就是:苌弘、张大千和范长江,故称之:

内江三大文化名人

教育:苌弘文化传统

苌弘(前575-前492),出生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边境与资阳市相邻一带。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现存有?苌弘祠?、?苌

3

弘读书台?遗址。

据《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

《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孔子在齐国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前往周国(今洛阳市)造访苌弘,求教音乐。

孔子问苌弘: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

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孔子蒙教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孔子传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其中?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类似苌弘所达到的成就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苌弘成为文化名人?

苌弘之成为名人,就在于他是?万古之师?----孔圣人之师。 4

现代史上的藤野先生,他本是日本仙台医专一个普通的教师,比他强的教师有很多。

但是,他当过?新文化旗手?鲁迅的老师,鲁迅对他有过深切的怀念,故藤野先生成为了世界文化名人。

苌弘的文化传统是多方面的,最重要就是资中文庙站立的孔子像。

孔子像历来是有站的也有坐的,站坐本来无关紧要,关键是内在的文化意义。孔子像站在皇城天子脚下与站在资中,两者是不相同的。苌弘故里,孔子老师的故里,孔子像站立起来,表现的是尊师重教文化传统。

孔子像的站与坐,如果在曲阜,孔子后人都会把它列入孔子的文化传统;然而,孔子像不在其他地方站起来,只在内江站起来,内江人就很自然把它归入苌弘的文化传统。

在资中,孔子像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资中文庙始建于宋太宗雍熙年间(公元984年),庙内供奉的孔子像就是站立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资州古迹条记载:此?古夫子像……相传三国时石工为之。?

因此,可以说苌弘的尊师重教、勤学进取的文化传统由宋代开始发掘,并从此代代传承。内江地方历来书院发达,学子勤奋学习、读书取仕蔚然成风,与苌弘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据史料统计,在中国科举时代,?全国历代文科状元共为591名,四川只有14名?。

5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