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保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环保篇一:历史环境的由来
吉首大学
环境之我见
年纪: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一、 环境的历史由来。
百度百科上面是这样解释环境的: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等为
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
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而在我认为环境是一个人生活的周围的一切。有生命就有环境。
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
种群。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
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对化学或生物化学来说,是指发生化
学反应的溶液。从环境保护的宏观角度来说,就是这个人类的家园地球。我就像
说说环境——人类的家园地球,这一个方面。
在35亿年前,地球诞生了,随后衍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殖。
对于地球这个唯一的我们的家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离开了她,我们又该何去
何从?在那个时候起,环境就逐渐有了。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环境这个概念。
相较于古代于环境的和谐相处,近代、近现代则是对环境的无止境的剥夺与
毁坏。古代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略过。奴隶社会开始出现
各种比较复杂的手工业,人们开始开采自然资源,在商代中国人就可以用木支护
开采铜矿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蜀山兀,阿房出的句子,虽有夸张之嫌,
但也说明了秦代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可见此时对自然影响加深,但还没有达到
污染的地步。之后中国历史历次战争对人口增长起到了遏制作用,大的战乱如三
国和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口都出现过增长放缓甚至短暂减少的情况。然而自宋代
以来,中国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至明代后期已经出现人口问题,一些地区人多地
少现象突出,所幸有从南美传入的甘薯玉米等作物,粮食问题还得以解决,到清
代时,江南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今天所谓的乱砍乱伐现象。一些山丘的树木被全部
砍伐用于冶炼和修建。一些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被种植了农业作物,使得生态环
境恶化。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晚期已经出现环境问题,但是并不严重,空气质量一
般,水质清澈。
我也这样认为的,有些人乱吃得了结石病,通过药物治疗,比较大的结石,
药物也没办法,一般就只能在痛苦中等死啊。而且那时候又不搞手术什么的,因
此死亡率很高啊。但是古人由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生活又不想现代社会这么
大的精神压力,该睡时就睡,该起才起,不用赶车打卡,如果正常生存下来、长
大且不遇到战争、灾害、饥荒、瘟疫,人的寿命可能高于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
2 / 6
认古代的生存环境的确更加利于我们的生存。然对于现如今这种环境越来越差,
而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这十分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我们只着眼于
现在的自己却没有看到我们的子子孙孙。
直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寂静的春天》,
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
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
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
的标志性起点。才有更多的人们关注到环境问题,一步一步迈上关注环境的道路。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
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中国从对环境的掠夺慢
慢地回到补偿的正路上来,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中国历史上的有《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的记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是强调对资源的利用“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宋代欧阳修的诗文---他强调自然界中的鸟儿应该和人一
样自由地生活,这是最原始的对环境的保护。也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就是大同社
会的。我们的家园就是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希望能爱护。
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是一点一点出现的,人类到工业革命为止是早期的环
境问题,从工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为止是近现代的环境问题,引
起世界环境论潮到如今,环境问题也得到了缓解,但是形势依旧严峻。依旧需要
我们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 关于环境被破坏的历史事件。
1930年碧利斯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碳和粉尘污染导致一周之内将近60个
人死亡,千人以上患呼吸道疾病。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病事件(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造成大量居民神经中枢中毒,死亡率高达38%。1955年日本富山县神川流域,也是因为重金属中毒到时128人死亡。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最终受害的始终是人类自己。由日本为例,在工业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看不到环境一步一步的走向不适宜,尤其1986年原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大量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铭记在心,在前几年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爆炸然后核泄露,后来中国食盐被疯抢的事情记忆犹新。时至今日,切尔诺里核电站还是一个恐怖的传说,不被人提起,哪里从外面看上去就是 3 / 6
与普通的地方无异,可是却是死亡之地,中心的腹地不会有人的存在,在外围也有圈禁圈,不允许人随意进进去。
如今,各种污染层出不穷,不光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又有新的
光污染??最近全国出现的雾霾天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一种。人们纷纷住段子调侃过雾霾天气,“有一个白内障病人在做完手术的那天,拆完纱布往窗外看,强烈要求医生在给他做手术,原因就是窗外的雾霾天气。现代的我们其实深受这种雾霾天气的困扰。而全球也列出来了10大环境问题,这都是当务之急啊:分别有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深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这大部分都是我们能深切体会到的,就那今年夏天湖南五十几天连续高温来说,真的是一大折磨,就很可能以后在湖南这个地方就看不到雪了。然酸雨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许许多多的建筑物都受了腐蚀。对于深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其实都是我们队深林的砍伐造成的。
1980年代初,国宝熊猫濒临灭绝,当局的说法是“竹子大面积开花导致它们没有东西吃”。人家熊猫在中国呆了几百万年,期间碰到了多少次竹子开花,怎么一碰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就要完蛋了?后来看了《神秘的自然-大熊猫会灭绝吗》,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通过实地考察证明,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人类侵占了熊猫的生活地盘,也就是大规模砍伐森林导致的。详情参考《昨日的谎言——1980年代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1980年代发生了大兴安岭火灾,当时全国上下莫名惊诧,几乎就相当于一场战争了。说实在的,以前兵荒马乱的时候都没有听说发生此类事情,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就发生了呢?显然,是在胡乱砍伐森林导致的。所以写了《大兴安岭火灾,社会背景乱猜》。
长江中上游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森林资源以前保存得很好。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1000多公里的森林迅速消失!在30年的成就,超过了几百年、几千年啊。所以吾忍不住写文章质问:《多少钱能够换回长江上游一千公里的森林》。
跟随森林资源的破坏,全国河流的水量大幅减少(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常常断流),水土流失、沙漠化在媒体鼓吹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急剧恶化。这应该跟大量修建高楼大厦、大肆开挖矿产资源破坏了水脉紧密相关。
总而言之,迫害环境的是我们自己,保护环境的也得是我们自己。
三、 环境的治理。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严格控制人口出生口数量以减少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 4 / 6
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比如我县的部分企业的空气排放是不是也应该加强管理和治理。
3、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应该将这样的地方放在空阔,空气流通,人口密度相对稀薄的地方。
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
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5、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行秸秆气化工程、沼气工程、秸秆发电工程等,禁止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秆。
6、是提高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在减量化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以卫生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成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努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总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关乎子孙后代长期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绿化造林这一工作已在库尔勒市全面开展,使我市周围的近万亩荒山现变成了一座座绿树成荫的避暑胜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同时净化了空气,固定了黄沙,美化了环境,使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和美化城市。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有很多,通过大家的努力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 / 6
历史环保篇二:历史与环保1
落魄与新生:肮脏了一个多世纪的“泰晤士老爹”
1983年8月31日,伦敦垂钓者拉塞尔·多伊格意外地获得了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颁发的一只银杯和一张190英镑的支票,奖励他从泰晤士河中钓到了一条鲑鱼。英国媒体纷纷报道此事,说这标志着泰晤士河在因污染死寂了150年之后复生了,人们又可以重睹“泰晤士老爹”昔日的神采了,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
的确,英国人戏称的“泰晤士老爹”(Old Father Thames),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是举世闻名的鲑鱼产地,也是水禽栖息的天然场所。多少年来,豪门宴饮,水产几乎尽数出自泰晤士河。可是19世纪初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增加以及造纸厂、肥皂厂、制革厂的建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其他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流入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及至伦敦附近,泰晤士河更加污浊不堪。到头来,英国人心目中“最高贵的河流”却成了“最卑贱的臭水沟”。
伦敦的公共污水沟
1836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前,有人描述了泰晤士河的糟糕状况:“这样,上帝为了我们的健康、娱乐和利益而赐予我们的高贵河流,已变成伦敦的公共污水沟。每天,大量令人作呕的混合物随水而入,而这水,就是欧洲最文明之都的居民的日常饮料。”1848年7月,《笨拙》刊登了一幅名为《肮脏的“泰晤士老爹”》的漫画,将泰晤士河描绘成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汉”。19世纪50年代,泰晤士河污染更加严重。整条河满是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这时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道阴沟。这条露天下水道,即泰晤士河散发出异常的恶臭。那臭味笼罩着整个伦敦城。上流社会的人士纷纷逃离。恶臭发生时,正值英国议会召开期间,扑鼻而来的臭味使议员们不得不离开紧挨着河边的会议室和图书馆。恶臭发生期间,在泰晤士河附近工作的工人出现恶心、绞痛、喉咙痛、头昏眼花、暂时性失明等症状。一时间,泰晤士河沿岸地区腹泻流行,河里成千上万的鱼类死亡,河上的船只生意萧条。
1878年,在泰晤士河上还发生一起惨案。一艘名为“爱丽丝公子号”的游艇在泰晤士河沉没,船上游客纷纷跳河逃生,结果还是有640人死亡。事后警察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不小。原来大多数落水游客并非溺水而亡,只因中了受污染的河水之毒才命丧黄泉。
那时,人们也清楚泰晤士河的污染源是什么。1866年,皇家河流污染调查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是这样描述泰晤士河的:“泰晤士河从克里科雷德到伦敦排水系统端点这一段河道,因沿途城镇、村庄与住户排放的污水不断注入其间,使得河水总是污浊不堪。有不少的造纸厂、制革厂等工厂企业的废水也流入了泰晤士河。不仅流入泰晤士河的地表水未经任何处理,而且各种动物的尸体顺流而下,直至腐烂而成垃圾。这一区域的所有污染物,不管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全都进入了泰晤士河,泰晤士河也就无可阻挡地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同样是这一河水,在受到如此严重的污染之后,却又被抽取,用沙过滤后,输入伦敦供家庭使用。”这份报告表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包括动物尸体在内的固体废物,是造成泰晤士河污染的主要因素。
“要钱还是要命?”
受污染的水不仅多次造成霍乱,而且给伦敦居民带来了腹泻和伤寒。“在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人们认为,泰晤士河的污染以及来自泰晤士河的水在这一传染病的传播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1840~1910年的伦敦,由水传播的传染病中,伤寒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1850~1870年间,伦敦平均每天有四人死于伤寒。这些疾病扩散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所有的社会阶层,甚至贵为亲王的维多利亚女王之夫阿尔伯特,也因染上伤寒而撒手人寰。
这幅漫画是用来讽喻“大恶臭”的,它将死神描绘成泰晤士河上的划桨者,向那些污染泰晤士河的人索要性命。
要钱还是要命?要繁荣还是要纯净的河水?污水源源不断地产生,如何解决这些污水的去处,如何将“臭河”恢复成洁净的河流,这是些十分棘手而又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问题。那么,19世纪的英国人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他们是怎样对待河流污染的呢?
应该说,在19世纪,尤其是下半叶,英国在泰晤士河污染的治理上,不管是议会、政府,还是个人和社会组织,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议会方面来说,由于习惯法所提供的一些防御河流污染的措施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议会便通过立法手段来处理水体污染事宜。1876年议会通过了《河流防污法》(The Rivers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1876)。根据该法的规定,无论哪个人将任何固体废弃物扔进或倾入,或故意允许他人倾入河里,妨碍了河流的正常流动,或污染了河水,都将被视为违法;无论哪个人使得或故意允许阴沟里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流向河流,都将被视为违法;无论哪个人使来自工厂的有毒、有害或造成污染的液体,或来自矿山的大量的固体物质和有毒、有害或造成污染的固体或液体流向河流,都将被视为违法。这部法律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规。直到1951年,它一直是英国关于河流污染的基本法。
除议会立法外,政府的作为主要是在市政建设中加强排污系统的修建。建立一个下水道网,用河堤将伦敦的主要排水系统连接起来,并将伦敦市的下水道或污水渠的污水拦截下来,以便将伦敦所承载的人畜粪便及工业垃圾的巨大负担,远远地向泰晤士河下游转移,当然也就将污染转嫁给了下游地区。这一下水道网络是伦敦的主要排水设施,在减少伦敦水生疾病的概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19世纪以来英国人治理泰晤士河污染的成效不明显,没能控制住污染恶化的势头。因此,有人总结道:“河流污染的治理必定被看成是维多利亚时代公共卫生史中令人最不满意的一章。”到20世纪,泰晤士河的水污染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20世纪20年代以后,与泰晤士河相通的各条大河沿河口岸的工业更加集中,工业废水连同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泰晤士河,致使这条河流严重缺氧。到20世纪60年代,泰晤士河终于变成了一条大臭水沟。
人与水的协调
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此时,英国的河流污染防治真正走上了健全的法制轨道。政府通过立法,先后制定了《河流法》[the Rivers
(Prevention of Pollution)Act 1951, 1961]、《水资源法》(Water Resources Act 1963)、《水法》(the Water Act 1973)、《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 1974)等。譬如“污染控制法”,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对各种违规行为的司法监察或经济制裁等处罚规定,对控制污染河流及其他水环境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时期,英国水资源经历了从地方分散管理到流域统一管理的历史演变。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对河段实施统一管理,把泰晤士河划分成10个区域,合并了200多个管水单位,而建成一个新的水务管理局——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在环境部的管辖之下,负责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泰晤士河管理局有权提出水污染控制的政策法令、标准,有权控制污染排放,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的独立性。更为关键的是,泰晤士河管理局有专门的研究部门,水务局的雇员中有20%的人员从事研究工作,可以研究和随时处置种种紧急问题。在河水治理的过程中,管理局积极发展和协调与各个部门以及公众的合作关系。正如一位官员所说的:“水,看起来很简单,但供水和水的处理却很复杂,其中涉及许多人和多种技术。因此,我们致力于建立一种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认真倾听、反应灵敏、解决问题和转移技术。”泰晤士河水资源全流域管理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泰晤士河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而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看来,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综合决策和协调手段的流域管理机构对于整治河流污染是必不可少的。
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泰晤士河治理的有力举措。泰晤士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始建于19世纪中期,至1955年共兴建了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厂。20世纪60年代起,全流域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小型污水处理厂得以进行技术改造与合并,污水处理厂大型化是近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不仅如此,污水处理厂还对市民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使公众对政府在污水处理系统方面的巨大投资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使公众看到自己厨房里的污水如何出现在污水处理厂,使公众意识到,节约用水既节省资源,也减少污水排放,同时也削减家庭支出。
同样重要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现在,有3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泰晤士河的保护和恢复工作。这些组织计划把课堂搬上轮船,讲述关于泰晤士河的奥秘和历史知识,以加强人们与泰晤士河的联系,让人们更加珍惜、爱护他们的“泰晤士老爹”。
“泰晤士老爹”,作为英国的一条最具人文色彩的河流,所曾流淌的污秽与死亡记录了英国昨天的辉煌背后的惊人代价,被视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典事例。英国人为整治泰晤士河,前前后后共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泰晤士河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历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关于河流的例子。(作者:梅雪芹)
历史环保篇三:历史学与环境保护
历史学与环境保护
人文学院
xx学类xx班 蓝海深影
5000xxxxx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是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世界各国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字:历史 环境保护 发展
正文:
我们人类都居住在同一个星球——地球上,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不管你的肤色是什么颜色,我们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环境污染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环境保护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现如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水污染、光化学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这几年形成的,而是由于人类长期对环境的破坏和索取所引起的,由来已久。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现时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问题。环境保护不是几年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全球所有人的长期的共同的努力。
一、现今环境状况与历史的关联
1、我国的环境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族人民辛勤劳做,用智慧的双手创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进程逐步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特定环境条件的矛盾凸显,一些地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例如西北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水资源剧减,许多河流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质量下降,森林不断消失,固体废弃物数量不断增加等等。这些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环境问题不是几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时间的流逝而堆积成的。在明清以前,中国的环境还是很好的。虽然当时也有了一些环境破坏,比如乱砍乱伐,但这些毕竟不是很突出,所以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但明清以后,随着战争的增加,我国在历经几次战争的洗礼后,整体环境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凸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致力于发展国家的工业。由于我国工业刚起步,需要引进国外资金,资本主义国家趁机将那些重污染的工厂转移到我国内,转嫁污染。而国内工厂由于技术问题并没有处理污染的能力,只能重发展轻污染,我国的环境变越来越差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工厂迅速发展起来,经济不断腾飞,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加剧。我国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2、国际的环境状况
中国环境问题突出,国际环境问题也不可忽略。近几年,世界热带雨林面积
不断减少,导致温室效益越来越严重。其中,巴西、印度尼西亚、刚果(布)国内的热带雨林遭受破坏最严重。热带雨林的剧减不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还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让英国民众深恶恶绝。至今,英国的大气问题依然不可忽视。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主要表现在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方面。而因为工厂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水俣病”更是轰动了世界。“水俣病”不仅使日本民众深受残害,还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环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除了这些各国自己国内的环境问题外,我们还面临着全球的环境问题。近几年,不断出现在国际论坛上的话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北极冰川融化、海岸线上升,酸雨,淡水资源危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堆,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我们不仅仅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更是时时受到全球环境的威胁。同样的,这些问题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涌出的,它们不会马上或者自己消失,需要人类的努力和防护。世界上每个人的行为时息息相关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环境产生多多少少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反作用于我们人类自身。而这些反作用又是常不利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人类只有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星球,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因为它,我们人类才能繁衍生息,不断发展进步。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只有这个家园。为了让我们人类今后能更好的生存发展,我们要摒除种族偏见,国家局限,一起联合起来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世界上因环境污染而丧命的人类不计其数。与此同时,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各种疑难疾病也盛行肆虐大地,带给人们无法挽回的伤痛。环境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如此严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环境保护不仅是对地球的负责,更是对人类自己生命安全的负责。环境保护不仅是为了我们现在的发展,更是为了以后子孙们的生存发展。
环境保护已经被世界各国政府列入发展国计民生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
一。环境保护这话题也经常出现在国际会议上,成为争论的热点。国际因此做了许多的努力,如国际环境法的颁布。系统的国际环境保护法,是1972年在瑞典斯备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才真正形成的。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领域。国际环境法是由各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缔结的一系列条约组成。除此之外,各种保护环境的公约毕业相继出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该议定书的修正;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防止因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的海洋污染的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上进行干涉的议定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国际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南极条约等。
世界各国也相应出台了各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15部。1996年以来,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
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水、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草原和畜牧等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职权,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和颁布了规章和地方法规660余件。不仅如此,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的环境保护事业,积极为环境保护做贡献。日本政府也与1993年11月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96年又相继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扩大了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日本政府还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研究。1970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环保局,负责协调和监督全国的环保工作;并于同年颁布了“全国环境政策条例”。该条例至今仍是美国最重要的联邦环境保护法律之一。除了政府机构之外,美国也有许多民间的环境保护组织,如“美好地球基金会”等。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英国于1974年出台了《污染控制法》,1990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1995年又颁布了《环境法》。最近,英国的新环保法将过去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废弃物处理等各分类法汇合成一部完整的法律。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各国都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但是,仅仅是几个国家的奋斗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的是全球人们的共同努力。我在此希望各国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如今严峻的环境问题,一起保护地球母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