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盗墓的历史篇一:中国历史上12大盗墓名人

中国历史上12大盗墓名人

在中国,历朝历代对掘坟盗墓行为,皆视为大逆不道,要处酷刑的。就制度上来说,明朝不只帝王陵寝规制有了创新,保护陵寝的制度也是最为完备的,而且量刑很重。

据《明会典刑律条》:“凡谋反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凡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 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人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下条准此)。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合计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只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从上面的规定看,对谋毁山陵(盗墓)的惩罚是相当相当严厉的,共谋者要被一块一块割肉,即“凌迟”处死,父兄、妻女,甚至连堂兄弟都要遭殃,一块跟着死,最宽容的也要“流三千里”,罚去荒凉的边疆服苦役,永不得回原籍。 实际上,对帝王陵不要说盗了,就是偷了其祭祀物品,也是“十恶”之行为。民国时出版的《明孝陵志》(作者王焕镳)中称,“盗大祀神御物者为大不敬,二者皆在十恶之科”。明朝这些制度都是参考了过去朝代增补制订的,在汉、唐的法律中,都有详细的规定。汉朝规定“窃盗者刑”、“发墓者诛”;《唐律疏议》规定,“若无故登山陵,亦同入太庙室坐罪。”从中可以看出,连沾了帝王陵的边,都是不被允许的,一不小心误入陵区都是要坐大牢的。

但是,从有土葬习俗、陵墓中附葬有价值物品开始,掘坟盗墓之事就开始了,从没有断过。特别自春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后,盗墓开始作为一种发家致富的途径,而成为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虽然有砍头之险而不禁。直至今天,这个古老的职业不仅没有衰败的迹象,反而呈蓬勃发展之势。而且,借助科学,手段上越来越现代化,连遥感、磁感技术都用上了,不再仅仅是洛阳铲。

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十二位人物最有影响,其行为在中国的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来说,这些人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当然更是狂人!

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本来就是一历史名人。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受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本为楚国人(家在今宿迁市来龙镇一带)。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伍子胥与中国历史上多位名人有联系,如越王勾践、孙武、范蠡、西施等。孙武精通兵法,是伍子胥举荐为吴国将领,从而名闻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与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当时伍子胥建议杀了越王勾践,结果好色的吴王不听,范蠡遂使出“美人计”,献西施给吴王,离间吴王与伍子胥关系,导致伍子胥被杀。亡了吴国。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杀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止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另有一说,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对其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此事《史记》上亦有记载,但司马迁觉得伍子胥的行为过分了,称“怨毒之于人甚哉”。现代学术界还引发了“鞭尸”、“鞭坟”之争,认为伍子胥当年根本未鞭尸,仅是鞭了梁平王的陵墓。楚平王墓现在已无存,史书上对此事记载又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与伍子胥相比,项羽的盗墓显得理由更充分更正义一些。伍子胥是为了报“家仇”而盗掘陵墓,是私心;三百年后,项羽为了“国恨”,掘开秦始皇陵,天下所愿。秦始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什么陵?中国帝王陵寝中的“第一陵”(见《盗墓贼眼里最值得冒险的三座帝王陵》一书),敢对这样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项羽,牛!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秦始皇在位

时实行严酷的统治,仅为他修陵就调运用了70万囚犯。由于残暴不仁,在陵尚没有完全建成时就出乱子。公元前209年前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当代官方史书认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D?D陈胜吴广起义。秦陵修筑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在秦始皇病死后,因为江山不稳,秦陵是虎头蛇尾,后期草草收尾,可以说秦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半拉子工程。

对于项羽掘秦陵,班固的《汉书》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记载得更具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作物不能窜,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分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刘去为西汉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东相连区域,原为信都国,后称广川王。据说,刘去当年名声很差,做事不靠谱,吃喝玩乐样样精。

据晋人葛洪编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宋代李?P奉敕编修过一套五百卷的大书,专收野史、传记和小说,因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遂定名为《太平广记》。这部书里对刘去盗墓有较详细的记录。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椁,中间置放石床,石屏风。为防盗掘,入口用铁水灌注,刘去派人凿了三天才掘开。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刀根本砍不动,刘去则让人用锯子锯开。石床上放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金器。刘去看上其中一把铜剑,当场就拿起来带在身上。

晋灵公生前荒淫暴虐,民怨沸腾,宰相赵盾屡屡进谏劝说无效,史称“晋灵公不

君”。死后几百年,晋灵公遭到报应,出现了冤家对头,他就是“不王”的刘去。晋灵公墓在今山西绛县境内,墓冢如馒头状,系五花土堆成。刘去进去时看到,墓室豪华富丽,四角都放置用石头雕刻成的鹰犬,上刻有壁画。在棺椁两边,有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什么的站立在周围。虽然棺椁已经朽烂,但尸体还没有坏,晋灵公的九窍之中都放有金玉。刘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

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大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大的空间,陪葬品该有多少啊。史上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而让考古专家不

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得这些财宝的?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掘墓,盗墓都是一种罪过。项羽盗掘让刘邦找到了攻击的理由,曹操则让袁绍抓着了小辫子,成为挨伐的一大罪状。袁绍在攻伐曹操前,让手下很有才华、后世称“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起草了一份讨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立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就是这份檄文,让后世了解到了曹操盗墓真相。

顺便说一下,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史又称,曹操实际葬在高陵,又称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让考古界困惑的一个谜团。看来,曹操防盗墓与盗墓都很专业。

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之风到西汉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历史上,陵墓在100至200年内被盗的占80%以上,据此,汉代以后必定形成一个盗墓高潮。史实证明,这推测是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不同的是,董卓没有曹操那样专业,但董卓手下能人多,规模亦很大,东西两汉的帝王陵墓多被他盗掘了,与其为人一样,“恶”名在外。

董卓原为汉时河东太守,曾带兵征讨黄巾军,官至西凉刺史(相当于省部级行政首长)。公元189年,即汉少帝昭宁元年,董卓在大将军何进授意之下进京铲除宦官,可何进却被杀了,让董卓得了一个大便宜,借机收编何进部队。又采李儒之计赠赤兔马,收伏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由此而来。从此,董卓称霸朝野。不可一世。董卓生性残暴,滥杀生灵,最受史学家指责的是废汉帝一事,当时少帝刘辩登上龙座仅五个月,就让董卓废为弘农,改立刘协为献帝,朝臣碍于淫威也敢怒不敢言。与历史上最毒的盗墓者伍子胥死于女人之手一样,董卓最后也中了“美人计”,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所害。司徒王

盗墓的历史篇二:盗墓之迷:揭秘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四大盗墓门派

盗墓之迷:揭秘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四大盗墓门派

和武侠小说中那些管理严密的所谓门派不同,历史上的盗墓门派和弟子之间并没有强制依附关系,只是由于他们盗墓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不同,而被人归于不同的门派。

1、摸金派

摸金派出自三国时期曹操设置的摸金校尉。史书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为了扩充军备,曹操组织专人负责挖掘坟墓,搜罗财物。

和其他门派喜欢团体行动不同,摸金派大都是单打独斗,除非困难极大,才会逐渐五人以下的盗墓团队。摸金派主要有这样几个规矩:其一,鸡叫之后就不再摸金;其二,进入墓室后在东南角点一只蜡烛。蜡烛熄灭,就意味着“鬼吹灯”。一旦蜡烛熄灭,必须立即撤退。其三,秉持做事留有余地的原则,进入坟墓只能拿走一两件东西;正宗门徒会佩戴摸金符。(下图据说是摸金校尉专用的玉刀) 2、发丘派

发丘派的起源比摸金派稍晚,他们主要也是依靠风水和星象之学确定坟墓方位,但是在技术上比摸金派要 差一些。

发丘派在行事作风上有独特的风格。比如一般以当铺掌柜或者古董商人的身份作为掩饰;注重合作,行事稳妥,利用团队的力量和周密的计划行动;一般不出手,一旦出手,必然是重大项目;最重要的地方,据说正宗发丘派都会有祖传的一枚铜印,上面刻有“百无禁忌”字样,此铜印具有神秘的力量,往往可以克制诸邪。

据说,因为发丘派和清朝政府合作,被众人鄙夷,最后流落海外。

(下图据说是发丘派的神奇铜印)

3、搬山派

搬山派的历史很早,或许比摸金派 还要早。所谓搬山派,和摸金、发丘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强力取胜,往往以“开喇叭”的方式进行盗墓,打通墓葬使其通风,从而降低进入坟墓后的风险。但是,这种做法会对墓葬有着极大的破坏。因此,这种方式为其他几个门派所不齿。

另外,由于不懂得什么风水、星象学说,搬山派专攻爆破技术,以弥补不足。于是,搬山派也就成为盗墓贼中的爆破专家。对于古代墓葬来说,搬山派造成的危害最大。

搬山派的另一个优势,是精通武术以及一些机关阵法。在实战当中,相比其他门派,搬山派对付僵尸、怪兽的能力较强。 4、卸岭派

据说,卸岭派的祖先曾经得到仙人传授大力法门,三国吕布就是其门徒之一。吕布曾经帮助董卓盗墓,使得一手漂亮的方天画戟也和他是卸岭派弟子有关。

卸岭派对风水和机关阵法都有一定了解,不过,他们最大的特点是鼻子特别灵敏。他们将铁钎插入地下,凭借带出的土壤气息,就可以对地低坟墓中的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据说,历史上的卸岭派弟子曾经试图挖掘成吉思汗陵墓,以破坏其风水,推倒元朝的残暴统治。因此,整个元朝时代,官军想尽办法剿灭卸岭派。因此,卸岭派 在那个时代就逐渐淡出中原,或者远走西域,或者下南洋避祸。

盗墓的历史篇三:中国史上有哪些名人盗墓案

中国史上有哪些名人盗墓案

在中国,历朝历代对掘坟盗墓行为,皆视为大逆不道,要处酷刑。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12位人物最有影响,他们的行为在中国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

汉朝规定“窃盗者刑”、“发墓者诛”;唐律规定,“若无故登山陵,亦同入太庙室坐罪。”《明会典刑律条》:对盗墓者要“凌迟”处死,父兄、妻女,甚至连堂兄弟都要跟着死,最宽容也要“流三千里”,罚服苦役,永不回原籍。但是,从有土葬习俗、陵墓中有附葬品开始,掘坟盗墓之事就从没有断过。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职业不仅没有衰败的迹象,反而呈蓬勃发展之势,不再仅仅是洛阳铲,而且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连遥感、磁感技术都用上了。纵观古今,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下面12位最有影响――

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逃吴国,发誓要报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仇机会。

据说,伍子胥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用鞭子一直抽了300下才止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另有一说,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对其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此事《史记》上亦有记载,但司马迁觉得伍子胥的行为过分了,称“怨毒之于人甚哉”。现代学术界还引发了“鞭尸”、

“鞭坟”之争,认为伍子胥当年根本未鞭尸,仅是鞭了梁平王的陵墓。史书上对此事记载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与伍子胥相比,项羽的盗墓显得理由更正义一些。伍子胥是为了报“家仇”而盗掘陵墓,是私心。项羽是为了“国恨”,掘开秦始皇陵,天下所愿。秦始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什么陵?中国帝王陵寝中的“第一陵”,敢对这样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项羽,牛!

秦陵修筑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因为江山不稳,后期草草收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半拉子工程。对于项羽掘秦陵,班固的《汉书》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史记》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而现代考古探测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只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且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宋《太平广记》记录,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椁,为防盗掘,入口用铁水灌注,刘派人凿了三天才掘开。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刀根本砍不动,刘去则让人用锯子锯开。石床上放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金器。刘去看上其中一把铜剑,当场就拿起来带在身上。

晋灵公史称“晋灵公不君”,死后几百年遭到报应,出现了冤家对头,他就是“不王”的刘去。晋灵公墓室豪华富丽,虽然棺椁已经朽烂,但尸体还没有坏。刘去看上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被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盗墓多了也害怕,在掘开且渠墓时,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被吓得半死,他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重新封好。

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盗掘办公室”的,最早应该是曹操。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据说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打起盗墓的主意。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有北京“十三陵”4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墓室总容积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亲临现场指挥取宝,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3年。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的?曹操防盗墓与盗墓都很专业,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史称曹操葬在高陵,但高陵在哪儿,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董卓原为汉时河东太守,生性残暴。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是最大罪人之一。茂陵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在掘开长陵陵区内刘邦皇后吕雉的墓穴时发现,吕后的尸体历经那么多年仍如刚死不久,有兵士动了邪念,竟然奸了尸。到东汉末年,同为军饷发愁的董卓盯上了茂陵。虽然之前已让赤眉军光顾,但吕布进去后发现陪葬品仍是堆放满地,进入后吕布为何要乱翻刘彻的棺椁?

据说,董卓有个孙女叫董白,聪明伶俐,但却天生哑巴。董卓极疼爱她,遍请名医都治不了。听说刘彻陵中有失传秘方,所以要吕布注意寻找。可没有翻到秘方,却找到了一卷黄绢,上书“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子。不得生。”原来这是一句咒语,不就是一个“董卓”“不得生” 吗?董卓一怒之下欲把刘彻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后经蔡文姬之父、一代名儒蔡邕的苦劝方罢。有意思的,想取代汉帝做皇帝的董卓十分迷信,怕弄坏地脉风水,坏了霸业,竟然又派人将搬出来的部分陪葬品放了回去。

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黄巢屡试不第,遂以贩卖私盐为生。唐懿宗、唐僖宗时期,连年灾荒,饿死人无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军纪律严明,还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公元880年占领洛阳,次年拿下京城长安,并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3年后黄巢兵败自杀,唐亦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黄巢虽粗通笔墨,但和曹操相比,没有盗墓常识,加上他左右多为没有文化的农民,对盗墓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开,故称其为最蠢的盗墓者并不为过。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连武则天在内,唐朝共有21位皇帝,其中19位皇帝的陵都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号“关中十八陵”(武则天与李治同陵),但其中17座都被盗掘了。而第一祸首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节度使温韬。而乾陵保住不被盗掘,要感谢奇异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在盗掘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温韬把许多珍贵的文物给毁了,所以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中国历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温韬在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陵后,看上的却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扔了。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帖。

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北宋皇陵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刘豫本为北宋臣子,后降于北金政权。降顺变节,本已不义,合伙盗掘陵墓,则更加不义。降金的刘豫被金国立为“大齐皇帝”,当了傀儡皇帝的刘豫学起了曹操,设了专门的盗墓机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豫还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淘沙官”。

据记载,刘豫盗墓很有一套,小墓直接揭顶,大墓则从陵台一侧挖洞,得手后不留痕迹,还放火焚烧,陵墓地上部分和附属建筑全都烧毁了。当时,偏居杭州的宋高宗赵构闻讯后大惊,急命河南镇抚使翟兴和民族英雄岳飞北上,赶走金兵,修复了皇陵。但不久又让金政权控制了。北宋皇陵与汉、唐帝王陵相比,陪葬品并不是十分丰富,但刘豫与粘罕仍视之如宝库,这里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北金政权有意借毁皇陵之计,刺激南宋政权和汉人神经,而刘豫在其中充当了一个很可耻的角色,为后人鄙视!

杨鼙真珈――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盗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杨辇真珈的西域和尚(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无道行。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记录: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辇真珈带人到陵区,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杀了罗铣。被杨辇真珈盗走的宝物有,徽宗陵的“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高宗陵的“真珠戏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齿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云琴”、“金猎晴”,度宗陵的“玉色藤丝盘”、“鱼景琼扇柄”,还有大量金银。 在毁陵盗物之外,最令人发指的是,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南宋皇帝至死也无

盗墓的历史

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遭陵毁尸抛。时人唐珏看不

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帝后尸骨。史书《南宋诸陵图》记载,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皇陵。

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盗墓盗到了自己主子,打起当朝皇帝祖宗陵墓的主意,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样的荒唐事在明万历年间偏偏就发生了。陈奉为太监,万历二十七年奉朱翊钧旨意去湖广征收矿税,陈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无恶不作。《明史》称他是“剽劫行旅,恣行威虐”。

陈奉盗墓歪念是受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启发,将荆州境内坟墓全都盗掘了。巡按御史玉立贤上奏,大学士沈一贯上言,朱翊钧全都置之不理。显陵是朱翊钧曾祖父、恭睿献皇帝朱祜杭和曾祖母蒋氏的合葬墓。显陵规模宏大,陪葬不薄。陈奉以开矿作掩护进行盗掘,两年后离开湖广时,运载财宝的舟船首尾相连,长达数里。一个宦官敢盗掘当朝皇陵,当然是得到了朱翊钧的默许,为皇帝敛财,不然陈奉的荒唐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有人称,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掉,也是一种报应。

乾隆――权力最大的盗墓者

盗墓与一朝之君联系到一块,或许不少人都可得觉得意外?在古今盗墓者中,乾隆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一位盗墓者。乾隆盗墓对象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汉人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据说是乾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恩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殿拆毁。经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头。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永陵的大殿,换下该殿的楠木,用于建设自己裕陵。

清朝皇帝自顺治始,多有“盗木”习惯,用于修筑宫殿、陵,康熙、雍正都干过拆毁明代建筑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则只有乾隆。乾隆的裕陵后来遭到孙殿英的盗掘,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

孙殿英――最现代的盗墓者

民国初年的军阀盗墓,加重了盗墓之风。孙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战功也无,但赌技超群,盗墓时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后被讥为“盗墓将军”。当时,孙殿英以剿匪换防为名,进入清东陵搞“军事演习”,用炸药炸开慈禧的东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盗得宝物无数,装了30车。仅从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翡翠西瓜”,估价在白银500万两。

相关热词搜索:盗墓 历史 有关盗墓的历史故事 历史盗墓古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