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与拟人的区别 [比拟]

发布时间:2018-12-2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紫藤萝瀑布)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相关热词搜索:比拟 借代 对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