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韶关历史篇一:七下韶关历史

韶关历史(七下)

选择题

1. 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宰相是

A.张九龄 B.余靖 C.廖燕 D.张发奎

2.粤北学校教育兴盛于

A.唐代B.宋代 C.明代 D.清代

3.兴学重教是韶文化的重要特征。下列书院为韶关古代最高学府的是

A.孔林书院 B.涵晖书院C.湘江书院D.丞相书院

4.被称为“布衣文人”的韶关籍名人是

A.余靖B.廖燕 C.张发奎 D.薛岳

5.韶关的风度路和风采楼分别是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余靖、张九龄 B.张九龄、六祖慧能 C.侯安都、余靖 D.张九龄、余靖

6.慧能是中国佛教南派禅宗的创始人,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下列关于慧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 B.他的讲经说法被汇编成《坛经》

C.

D.太傅庙是他讲经说法的主要场所 1。②张九龄还是一位诗人,世称“岭南诗祖”。《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就是他的诗《感遇二首》。他的著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脍炙人口。③韶关风度楼是北宋时为纪念张九龄而建的。④张九龄主持开凿的我国古代连接南北的主要通道是(梅岭驿道)

2、余靖,韶关曲江人。①余靖,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②明代时,韶州建风采楼纪念(余靖)。③北宋时期,被尊称为“四贤”的是(余靖、范仲淹、欧阳修、尹洙)

3、廖燕,韶关曲江人。清代文学家,一生未做官,(廖燕)被称为“布衣文人”。著有《二十七松堂集》。

4。

5、薛岳,乐昌人。北伐先锋。抗日战将。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6、,南雄市人。是抗战后勤保障领导人。是共和国少将,我党我军出色的“。

7、粤北学校教育,始于(东汉);韶州的书院、府学、县学,兴起于(宋代)。

8

9、韶州古代的相江书院创办于(南宋1254年),(相江书院)是韶州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广东四大书院之

一。它是今天韶州师范学校的前身。

10利玛窦。

11、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传播者。

12、在韶关市曲江区的曹溪河畔,有一座佛教古刹,它就是南华寺。它是佛教禅宗南派的发源地,是六祖惠能发迹和埋骨之所,故素有“祖庭”之称。

13、(慧能)是中国佛教南派禅宗创始人,在世界思想界享有崇高地位,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大圣人”,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14、慧能的讲经说法被其弟子编成《坛经》,这部书被称为“中华佛经”。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谁之口?(慧能)

韶关历史篇二:韶关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 ,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 、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 ,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 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2.学习新课

①自主尝试,点拨授法。

a.请同学们首先讨论一下,了解一个奴隶制国家,我们应首先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情况?

b.大家阅读教材,找到大家所要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相关情况。

c.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共同回顾,夏、商、西周发 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朝代更迭的过程。

②自主探究,鼓励释疑。

a.经过阅读,大家对夏、商、西周都有所了解,你认为这三 个朝代,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独特之处?

b.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能从本课中找到史实来充分验证这句话吗? c.研究历史,以古鉴今,你认为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历史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③自主检测,巩固 评价。 列出夏、商、西周的大事件表,并能熟练说出。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以及他们的更迭过程,从三个 朝中,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4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它的建立者是 。

2.商朝的建立者是,西周由 建立。

3.商朝文化的辉煌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使我感受最 深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们会经常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古文古句,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往往没有一种意境,让他们产生认同感,致使他们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而已。而在这节课里,我让学生去寻找史实来验证这两句话,通过大量真实的史实,有理有据,学生就更加深切领悟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认同了这样的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历史课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根深蒂固。

八、备课组点评

这堂课思路非常清晰,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这一目的,较好地发挥了历史 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 的优势。通过史实让学生感受历史,学古鉴今。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对教材处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 标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课积极转变了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要的教学效果. 篇二: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班级:2011级历史学一班 学号:41103011 姓名: 秦宏玉

a.教学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

的加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及具体内容,

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及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以及史料,用归纳与比较的方法掌握

基本史实以及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君主专制对中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自己对中西方的了解,认识到君主专

制积极的影响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阻碍。

b.教学思路

1.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突破方法:阅读课文,归纳总结,用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呈现。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突破方法:对比宰相制与内阁制,用表格的方式呈现;联系实际,与

西方对比,归纳出君主专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教学立意: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史料,归纳总结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的措施,通过对比得出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及君主专制加强的影

响;了解到对比与归纳法的好处,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能够灵活运用。

c.教学设计

1.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分发准备好的史料以及问题。

(2)学生准备:阅读史料和教科书。

2.课程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汉时

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丞相赐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

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

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

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认真阅读材料,思考:

(1)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时,礼仪有什么变化,这种

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官员上朝时的礼仪由站着(两汉)→坐着(隋唐)→跪着(明

清)。这种变化说明皇帝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而官员地位

(包括宰相)在逐渐下降。到明清时,君权更加突出,君主专制空前

加强。

(2)材料中的主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

么?

答:汉时是丞相,隋唐时是宰相,宋时是宰相,明朱元璋起是众官,

清朝时是官僚。从汉至宋主体都是丞相和宰相,但从明朱元璋起主体

就变成了众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导入新课,因为朱元璋废

除了宰相制度。

设计意图:(1)让学生认识到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及君权与相权

的矛盾;(2)让学生发现明代以前的材料对象是宰相,而自朱元璋起

材料对象就变成了“众官、官僚”,让他们思考,从而引入我们的新

课——宰相制度的废除。

3.讲授新课:

a.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太祖时,胡惟庸为右宰相,在位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

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

上呈。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

(2)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

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史纪事本末》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胡惟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明太

祖认为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废除丞相制后,明太祖如何调整中央权

力的分配?这样做的直接政治影响有哪些呢?

理由:(1)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擅权。

(2)历史原因: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

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阅读历史纵横)

(4)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权力分配: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

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直接政治影响:废丞相,权分六部,事权分散,皇帝总揽事务。

设计意图:利用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总结,这样更有利于

学生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过渡到内阁出现的背景。

b.内阁的出现:

(1)最忙碌的皇帝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

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

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

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明太祖可能是历史上最忙碌的

皇帝)。

设计意图: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的工作量空前鹏张 ,通过日常事

务的多、杂,引出设置内阁的必要性。

(2)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票拟和批红:“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教学立意:这里需要给学生解释一下,让学生理解票拟和批红的区别及联系,可以用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

司礼监 内阁司礼监 (批红) 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对皇权构成威胁。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对比: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阁和宰相制度的区别,并且表格一目了然,便于加深记忆。

(3)史料补充:

皇帝??命那些大学士在每一个奏章或案件上,签注意见,写出对该事的分析和应如何反应的建议,甚至皇帝颁发命令的草稿,都一并拟好呈上。——当时术语称为“票拟”和“条旨”。皇帝即根据这些签注,加以批示。于是,不久之后,大权遂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也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义的中书省。

篇三: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历史

韶关历史

教学设计方案

各国的历史背景不同,由于人文背景、文化的不同,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教学的时候,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在历史领域的知识面,并要善于把历史观点与当代社会实际相联系,本文主要以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为切入点,阐述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历史人文素养。关键词:课改 教学设计 专业素养提高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结合本人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我就如何上好历史课对教师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

一节历史课的优劣,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在新课改的洪流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独立思考,以开阔的视野,人文的情怀给学生以多元的历史视角,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智慧与魅力。许多历史教师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尚有不足,尤其是在教师设计上历史视角窄、短、历史观点浅,缺乏适当的拓展能力,更缺乏历史教材与现实社会热点结合的意识,如果历史老师的观念陈旧,惟教材与教参为蓝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势必造成教学设计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教学环节机械呆板,目标落空。

常规的历史学案设计均从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影响→评价展开,用平面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解释立体联贯的历史现象,拿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设计案例来说,在这种设计思路的指引下,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几乎一样,没有特点,在不少学校听课、评课,以及在省、市观摩一些教师的优质课时,就明显地看到这一点。这样的设计,非常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不清,认识模糊,思维混乱。

人教版九年级“美国的诞生”这一课来说,前后我听过数十名教师讲解过

这一课,一般的教学设计不外乎按照教材的内容设计流程:原因→导火索→战争的引发→《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大捷→英国宣布投降→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这样来,而对华盛顿的评价则着重强调其领导独立战争获胜这个层面上。所谓出新的一些设计亦无非是课件做得花哨一些而已,其设计思想无任何新意可言。而这些课要想上好,我认为历史老师醇厚的专业素养就非常重要了,各国的历史、人文背景、文化均不相同,教师在讲美国历史时绝对离不开对美国本土独特的人文色彩的审视,美国的开国者在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新大陆的同时也就创造了充满生机的美国文化,首先就体现的个人至上为价值核心的“美国精神”,美国人的骨子里沁着一种牢固的道德观念,“人们必须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加强自我支配、自我控制”美国人一直都视个人的独立、自由看作高于一切的事业。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漫长的八年抗争,给养缺乏,屡败屡战的美国人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了。

因此,在这一课的设计时重点应落脚于对两个文件的诠释即:《独立宣方》和1787《美国宪法》以及对华盛顿的评价。

首先教师要认真剖析《独立宣言》的内容,在教材中不仅有北美13个州脱离英国独立的内容,更有“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这个“一切人”包括白人、黑人、北美各阶层人,它让所有不能自由独立的人都看到了希望,这也是大陆军处劣垫但依旧能够坚持斗争的主要原因,而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其实是《独立宣言》的部分实现,它的颁布,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宪法》颁布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期间有修改和订正,至今仍

保存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政体上创立了三权分立这样一种先进的政体,关键在于它授于政府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的同时,对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施切实的保证,宪法在限制了政府的权力的同时,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力不受侵害。实行分权是为了减少多数人剥夺少数人权利的可能

性??,是这两部文件的诞生,才真正地孕育出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人文文化,我认为教师在设计一课时应该尤其注意。而对华盛顿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他在八年战争结束后,为美国的民主、宪法的制定而努力这个层面上。他拒绝当皇帝,他主动开创了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在奉行的先例,谢任后,主动归隐农庄,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以说,对于美国的成立以及以后的发展,华盛顿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

韶关历史篇三:韶关历史复习提纲

韶关历史复习提纲

1.韶关全市300多万人口中,70%以上是客家人,是我国内地客家人四大聚居地之一(闽西、赣南、粤东、粤北)

2.中原移民迁居岭南,共有五次大规模南迁,尤其是大庾岭新道开通以来,便成为了最重要的“入岭之驿”。韶关在岭南客家迁徙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第一次南迁以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流,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人之众。

4.珠玑巷位于韶关南雄市城北九公里的沙水村,是海内外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祖居地。是广东省少有的宋代古巷,有“广东第一巷”之誉。(原名:敬宗巷)

5.韶关客家民居以方楼、围龙屋、四角楼等为代表。而客家小吃以农事季节有关,如正月元宵节吃汤圆、二月二吃米糕、清明吃艾糍、五月端午节吃粽子、八月中秋节吃月饼、九月重阳节吃九重皮、春节吃糯米做的油果等。

6.韶关的岑水铜场是宋代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铜场,在北宋货币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岑水铜场采用的“淋铜法”是世界首创)

7.北宋仁宗时期,韶州设铸币工场——永通钱监,是当时国家投资规模最大、铸钱能力最强、铸钱最多的钱监。

8.韶粉,指白色粉末状的铅粉,是古代韶州发明的碳酸铅制品,广泛用于古代制药、化妆、颜料、香料等领域。是韶关人民的独创和首创。

9.韶关市有12种矿产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居全国第二位,银和锌居全国第三位。2009年韶关市被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锌都”荣誉称号。

10.韶关著名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韶关钢铁厂、大宝山铁矿、韶关冶炼厂、大岭冶炼厂、凡口铅锌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韶关铀矿开采和全国第一座土法铀水冶厂的建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贡献。

11.粤北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分为“盘瑶”、“过山瑶”、“排瑶”等,韶关市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主要是“过山瑶”。

12.瑶族以盘瓠为图腾,盘瓠又被称为“盘王”或“盘古王”,拜盘王是瑶族传统的仪式,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盘王节。瑶族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耕山(种植旱粮)和耕田(种植水稻)。

相关热词搜索:韶关 历史 韶关历史天气 韶关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