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长春的历史篇一:长春历史简介

一自然环境 位置面积

长 春 厅

自清乾隆朝以来,山东流民违禁踰吉林柳条边外进入郭尔罗斯草原,他们潜居下来,披荆斩棘,垦荒为田。又呼亲唤友源源而来,形成了200多个自然屯。到1791年调查,分布在伊通河、饮马河、沐石河两岸的汉族、回族,有233O户,开垦出来的耕地约有26.5万余亩。郭尔罗斯札萨克向这些农民收取租粮,每亩4升,折银二分六厘。

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第八辅国公恭格刺布坦,奏报形成的事实。这是清代哲里木盟1O个旗中第一个奏请开垦蒙荒情况的报告,这份奏折内容涉及了蒙古王公领地解禁、蒙古地域安置流民、地方行政管理等一些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理藩院和户部对发生的事态表示震惊和审慎,经过7年踌躇,1798年通知监督郭尔罗斯前旗政务的吉林将军秀林,要他合同哲里木盟长

旺扎勒多尔济亲王,到该地域对该事进行勘查。根据勘查报告,理藩院认为,流民垦种蒙荒多年,难以驱逐;民蒙确立了租佃关系并相安已久;蒙旗收租利于该旗生计。于是清政府根据户部、理藩院和吉林将军的报告,做出如下决定:不究治该旗辅国公违令开禁的责任:同意该旗容留流民,“借地养民”;流民继续向蒙旗纳租;蒙旗今后不得再招民开荒;在开垦地段安官设治,加强管理。

1800年7月8日(清嘉庆五年五月十七日),吏部将上述决定通知该旗和吉林将军。礼部铸发“吉林长春厅理事通判之关防”。首任通判是蒙古镶蓝旗人六雅图,正六品。长春厅是吉林将军境内第2个建治单位(第1

个是吉林厅),是清代东北地区建立的第14个行政单位。长春厅只管理民人事务,“弹压地方,管理词讼,承办命盗案件”,地租由蒙旗自行收取,长春厅署协助。长春厅境内的蒙古族及事务归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管理。长春厅境内的满洲八旗事务与长春厅无涉,归吉林将军署辖理。这就是“借设地治、”或“借地养民”的含义。

1800年8月15日,设置长春堡巡检,从九品,印信全文是”长春厅巡检之印”,职掌是看管囚犯,巡缉境内贼匪等事务。首任巡检浙江人治的区域,是汉族、回族、蒙古族和满洲八旗杂居的地方;其二,“借地设治”是一时权宜之计,非正常的楷置,具有临时性和过渡性。所以设厅而不设县,但厅与县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单位,厅的主官职掌不如县的主官完整。长春厅初设时的治理范围:

东至沐石河(今九台市境内) 19O

里与松花江接界;西至巴彦古鲁克山(今大屯富丰山)40里与科尔沁达尔罕王(今怀德境内)接界;南至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15里;北至吉家窝堡(今农安县巴吉垒乡附近)172里与郭尔罗斯前旗接界。长春厅区域东西长23O里,南北宽18O里(以上皆是华里).在这个区域内设4个乡、

43个甲,甲下设牌,掌事者分别称乡约、甲长、牌头。4个乡的划设基本是以河流为界的,在伊通河之西到新开河之间设恒裕(合隆)乡,有15个甲;在伊通河东岸、雾开河西岸设抚安(万宝〕乡,有11个甲;在雾开河之东、饮马河西岸设沐德(双庙子)乡,有8个甲;在饮马河之东设怀惠(大房身)乡,有9个甲。建治长春厅时,清廷严令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今后不准“多招一户,开一垄”。可是历史的发展并不服从皇帝的谕旨,事实上,不但早落居的人扩大了开垦面积,而且新流民一批一批落居开垦。设长春厅后的11年间,人口增加到

11781户、61755人,增加5倍多。到1824年(清道光四年)不得不开放西夹荒,增设一个乡(农安乡),有3

个甲。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人口增加到23975户、92125人,较1800年增加9倍、多。清政府所说的不得多开一亩、多增一人变成了一纸空文,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春厅地域在扩大,长春厅在发展。

长春地名起源有三说:一说是源于长春花,说设治地方盛产长春花,故移用地名。但此说无实据可查。二说是移用辽朝长春州名中的“长春”两字。辽朝所设置的长春潘玉振。到此,完成了长春设治的法律程序。

设治后,在伊通河东岸选址修建衙暑,所选定的地方定地名新立屯,在新立屯修建厅衙署和厅巡检衙暑,周围筑上圃墙。今尚能见到长春厅衙署遗址,在新立屯南有一片略呈方形房舍基址,高出周围的稻田地0.3米左右,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当地农民叫“衙门地”,在此东南3O余米处,有一处略高于地面的基址,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是巡检衙署址。新立屯建厅衙暑时,街东西长约一里,有小杂货店、手工作坊等数十家。倒光年间,街道两旁长约百余米,排列着杂货、药富铺,各种手工作坊四十余间房,发展成座小集镇。在衙暑遗址周边还能捡到清代的砖瓦碎片。1994年长春市政府在新立城镇南星村,占地12万平方米,仿古重建长春厅衙署,供人们仿古参观。

清代的厅分两类,一是直隶厅,隶属于省,与府同制;另一类是散厅,隶属于府,县同制,长春厅是散厅,与县同制,当时吉林境内尚未设府,长春厅宜隶于吉林将军。设在多民族杂居的地域,或设在距省城较远的偏僻地方。长春建治时设厅而不设县,两个因素,其一,设治的区域,是汉族、回族、蒙古族和满洲八旗杂居的地方;其二“借地设治”是一时权宜之计,非正常的楷置,具有临时性和过渡性。所以设厅而不县,但厅与县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单位,厅的主官职掌不如县的主官完整。

长春厅初设时治理范围:东至沐石河(今九台市境内)19O里与松花江接界;西至巴彦古鲁克山(今屯富丰山)40里与科尔沁达尔罕王(今怀德境内)接界;南至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15里;北至吉家窝堡(今农安县巴吉垒乡附近)172里与郭尔罗斯前旗接界。长春厅区东西长23O里,南北宽18O里(以上皆是华里).在这个区域内设4个乡、

43个甲,甲牌,掌事者分别称乡约、甲长、牌头。4个乡的划设基本是以河流为界的,在伊通河之西到新开河之间设恒裕(合隆)乡,有15个甲;在伊通河东岸、雾开河西岸设抚安(宝〕乡,有11个甲;在雾开河之东、饮马河西岸设沐德(双庙子)乡,有8个甲;在饮马河之东设怀惠(大房身)乡,有9个甲。建治长春厅时,清廷严令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今后不准“多招一户,多开一垄”。可是历史的发展并不服从皇帝的谕旨,事实上,不但早落居的人扩大了开垦面积,而且新流民一批一批来落居开垦。设长春厅后的11年间,人口增加到

11781户、61755人,增加5倍多。到1824年(清道光四年)不得不开放西夹荒,增设一个乡(农安乡),有3

个甲。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人口增加到23975户、92125人,较1800年增加9倍、多。清政府所说的不得多开一亩、多增一人变成了一纸空文,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春厅地域在扩大,长春厅在发展。

长春地名起源有三说:一说是源于长春花,说设治地方盛产长春花,故移用地名。但

此说无实据可查。二说是移用辽朝长春州名中的“长春”两字。辽朝所设置的长春州遗址在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乡八郎乡塔虎城村,长春设厅时长春州早已成为废墟,与长春设治时间相距7OO多年,中间历经金、元、明三朝,长春州遗址与长春洽署直线距离200多公里,把这两个地方拉到一起说是长春地名起源,文献资料不充分。三说是移用当地自然屯长春堡名中的“长春”两字。长春堡(今隶属于永春乡)是清乾隆朝中叶流民开辟的屯落,长春两字寓意吉祥如意,长存久安,是当时一个较大的自然屯。郭尔罗斯辅国公向朝廷奏报被开垦的区域时,用“长春堡地方”5个字做开垦地域的代用词,清廷文件也使用这种代用词泛指开垦地段,例如委任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直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说明长春之名直接源于长春堡地名。长春厅正式建置衙署时,并没有选在长春堡,而是在伊通河东岸,距长春堡10里的地方修建厅衙署和巡检衙暑,定地名新立屯,但长春两字仍是厅名,后来礼部踌发的关防印信都用“长春”两字。目前已知吉林全省用长春两字做地名者,至少有5个行政单位以上。

建治长春厅一事,在漠南蒙古产生了巨大反响。当时在哲里木盟1O个旗草原上,几乎都有流民开发蒙荒,而在开发地段上安官设冶长春厅则是首例,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和处理原则,载入《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则例》、《理藩院则例》等文献内,它极大地引起了10旗王公的往意,其后他们纷纷奏请朝廷允许招民开荒,在已开发的蒙地区域内设治,清廷不得不顺应潮流,应蒙古王公之请,仿长春厅事例,在开发的地段建立府厅县,这类的行政单位在清代东北三省共有19个。因此说,清朝对内蒙古地区解除封闭政策始于长春厅设治。

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衙暑向北20里迁徒到宽城子。其因有二:一是新立屯位于五乡之南端,距五乡的人口、田亩偏远,交通不便;二是新立屯自然环境差,地处低洼,伊通河水常发生泛滥,殃及土地和屯落。迁衙暑时,该地虽称宽城子(又名宽街),但并无成,至今尚未发现古城遗址或古文化遗存。清乾隆年间,该地经过流民开垦,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村落,主要居民是农民,村落里有农田、宅地、手工作坊、店铺,互相交错,但没有形成城市那样的街坊,厅衙暑迁驻后它才逐渐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长春厅的政治、经济中心。长春厅衙署迁驻后,厅名不变,衙署修建在宽城子中心地带(今南关区大经路63号至67号一带)。衙署开厅视事后,长春便有了宽城子别名,至于这个小村落为什么称呼宽城子,目前考古界和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认队识。”

同治朝初年,东北地区掀起了农民起事高潮,其中马振隆义军(绰号马俊子)遭到镇压后,流窜为匪。长春厅理事通判博霖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主持修筑长春城池,防贼保民。宽城子是个大集镇,经济不富裕,又是仓促决定,时间紧迫,便动员商户集资,速建木板城(中间夹泥)。墙高一丈二尺,周长2O里,墙外挖寸壕,深宽各一丈,壕内充水,名护城河。有的墙段将商铺、农家的院墙连接起来。西南水壕利用河沟(黄瓜沟、兴隆沟),东面水壕利用伊通河。木板城墙的范围大致东到伊通河边,西到今岳阳街西河沟,南到今长春大桥,北到今北大街口。城内面积约7平方公里。木板城初设6个城门,以后又增加4个便门2个内门,各城门都是用砖瓦建筑的。长春木板城防御工程,在1865年9月3日、1866年2月日两次击退马振隆攻城战斗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春木板城经历年风雨侵蚀逐递渐坍塌而消失。各城门自1912年开始逐渐拆除,1948年拆除了最后一门即祟德门。长春木板城是简易的、粗糙的不规则的防御工程,但它是吉林将军所管辖的镜内修建的第二座城池(馆一座是1676年修建的吉林木板城),构造了城市的雏形。

1882年(清光绪八年)3月17日,长春正印官理事通判改为抚民通判加理事衔,首任

直隶清苑人孙堪。职宫改称和加衔后,意味着职掌扩宽,权力增加,主要体现在开始有权审理蒙古族与民人之间的词讼事务(不是管理蒙人事务)。与此同时,长春厅在农安乡添设分防照应衙署,照磨正九品。车靠山屯添设分防经历衙署,经历正八品。一般而言,向外地派出分防官员是知府的职权,长春厅衙署外派分防,反映了长春厅地域的扩大和政务殷繁,预示着厅向府过渡的趋势。

从1800年起至1889年,罢厅改府之前89年间,厅的正印官历经39人次(咸丰二年至同治三年的12年间不详),正任官除3任外皆由旗人出任。

长 春 府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8月14日,吉林将军长顺奏请长春厅改升长春府,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春,(准长春厅改为长春府,领辖农县。原厅署改为知府衙署。内设吏、礼、兵、刑、工六房。农安分防照磨衙署移驻山屯,

189O年移驻朱家城子,分防怀惠乡和沐德乡。设府之初,有人口约10万人。1911 年(清宣统三年)长春府辖6个镇、14乡,即德安镇(卡伦)、永清镇(东站)、绥恩镇(鲍家沟)、来远镇(万宝山)、太镇(小合隆)、恒平镇(烧锅店)、安仁乡、抚顺乡、、抚靖乡、裕生乡、裕民乡、裕国乡、裕信乡、裕忠乡、裕顺乡、恒清乡、恒庆乡、恒升乡、恒岗乡、恒丰乡。长春府城乡有105959户,其中府城内有8088户。

长春知府从四品,首任满洲正蓝旗人觉罗同勋。自1889年起至1911年的23年间,长春知府历任21人次,其中10人次由旗人出任。长春府知府的职掌是:宣布国家政令,考核属下官吏,审决讼案,治理百姓。

长春厅升府,是长春经济实力和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的需要,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向行省制过渡的步骤之一。长春自设治以来,历经近90年的开发,长春城经几十年的建设,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吉林将军长顺用“生聚繁庶”四字概括这种变化了的局面。农村人口已是“三里一小屯,五里一大屯”,人口达23975户、92135人,熟地40余万垧,已经成为吉林将军所管辖的境内最大的农业生产地和粮食集散中心。城内居民已是“屋字栉比,鸡犬相闻“。城内逐步修成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街、北大街,以这条大街为轴线,东西向形成了头道街二、三、四道街,主干道与十几条街巷交叉连通(都是土道),形成了城区的路网。在几条主要街道上有许多店铺和手工作坊,有些商品、手工业产品,在某几条街上集中易,如粮米市、牛马市、菜市、柴草布、皮革市、金融街花街、食品街等,各种行业的店铺约有1600多家。在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以长春为中心,自发地开辟了一条直接通往科尔沁,经盛京达通江口(或营口)的民间交通要道,与以昌图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牲畜交易中心相联接,长春成为“吉奉孔道,省城西北户”。过种形势提高了长春厅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影响,客上要求长春厅正印官有较深的资历和更强的才能。用府一级行政单位取代厅级行政单位,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结果。

长春府存在的22年间,东北地区废除了将军镇守体制,1907年置奉天、吉林、黑龙江3

个省,俄国修筑了纵贯东三省的丁字形大铁道,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俄国武装占领东三省等严重事件,受这些严峻形势的影响,长春的发展进程也有明显的变化,在城市发展方面,发生了几件大事、急剧地加速了长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

【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

沙俄帝国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7月开始修筑东清铁路支线长春至大连段(亦称东省铁路)、中东铁路,1945年光复后称中长铁路,今称哈大路),铁路从长春城西北5公里处通过,1899年在二沟北修建一座火车站,名宽城子站或称二道沟站(旧址在今机车厂大门附近)。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7月5支线正式通车。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14日,清铁路全线正式营运。根据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午)9月2日签订的《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中国府拨给建造、

防护、经理铁路以及开采砂石所需要的土地铁路用地由铁路公司一手经理,不纳地税,并允许建造种房屋工程。俄国于1896年9月20日单方面制定了《东省铁路公司章程》,决定在铁路用地区域内,开采煤矿和设厂;由公司派出警察维持社会治安;民事、刑事案件由中俄地方官署按约办理等。俄国以这些不平等条约为依据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建筑,相继修建了仓库、兵营、学校、教堂、俱乐部、商店、住宅等及其配套设施铺设了一匡街、二酉街、三辅街等几条街道,形成了一个酷似俄式的小镇,大约占地总面积4平方公里。按照《同》规定,这个铁路使用地自通车之日起,俄国有80年使用权。从《合同》和《章程》行文看,这个区域是铁路用地,既不是“借”也不“租”。俄国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2月28日,单方面公布了一个《中东铁路附属地民政组织大纲》,将铁路沿线的铁路用地统称“铁路附属地”,清廷经过抗争后同意使用这个名词,铁路附属地领土主权属于中国,俄国在铁路附属地内享有行政权、司法权、设警权、驻军权、开矿设厂权。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是长春历史上因修筑铁路,被外国侵略者攫夺去主权的第一个特定区域,其区域独立于长春府区划之外。它的出现既标志着长春地方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又在客观上为长春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继承了沙俄帝国享有的特权,经过5年之后即1922年(民国十一年)11月,中苏签订《中东路大纲》,双方决定在哈尔滨设立东省特别政区长官公署,将中东铁路干线和北满支线11公里以内域,划归东省特别行政区管辖。根据这个《大纲)规定,宽城子铁路附属地在民国年间仍不在长春县行政区划之内。

【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

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而结束,经美国调停于1905年9月签订《朴茨茅斯条的》,俄国同意将东清铁路支线,以长春为界,长春以南段称南满铁路让给日本,长春以北段称北满铁路仍归俄国所有。但是设在长春的宽城子火车站及附属地归谁所有,两国争论不休。1906年8月俄国正式将孟家屯火车站以南的南满段交给了日本。日本为了急于解决孟家屯站与宽城子火车站之间的联运问题,1907年6月,在俄国宽城子火车站之间1里地方(今长春客车厂附近),修建一座简易的火车站,名叫西宽城子临时火车站,做为南满铁路的起端站。日本还不甘心这种结局,它趁长春开辟商埠地机会,以铁路用地为借口,不经中国政府同意,秘密地用高价向中国居民购买土地。后来经过中日交涉,长春府同意日本购买修建火车站所需的土地,并具体规定头道沟及其偏东地段,可以由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906年11月成立,简称“满铁”)承买。到1907年8月统计,日本购买了大约49O万平方米土地。在这个地域日本修建火车站,1907年12月落成,这就是头道沟火车站,又叫日本站,头道沟火车站即今长火车站旧址。长春火车站1907年12月1曰开始办理客运业务后,西宽城子临时火车站关闭。由于北满线是宽(1524毫米),南满线是窄轨(1067毫米),都必须在长春换乘、换载。1907年6月,日俄两国就宽城子火车站归属问题开始谈判,经过付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俄国宽城火车站和俄国附属地归两国共管,作价112.0786万卢布,双方各占有二分之一所有权。俄国为了保持独有权,于6月13日用56.0393万卢布赎买了日本二分之一的所有权。

长春的历史篇二:长春市风土人情概况

长春市风土人情概况

关键词: 长春动植物公园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亚泰足球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长春电影宫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有“东方底特律”之称。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中文名称: 长春

外文名称: Changchun 旧译:HSINKING

别名: 北国春城

行政区类别: 副省级

所属地区: 中国东北

政府驻地: 人民大街10111号

电话区号: 0431

邮政区码: 130000

地理位置: 东经125°19′北纬43°43′

面积: 20604平方公里

人口: 745.9万(2007年)

基本信息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新中国电影工业摇篮,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东方洛杉矶”的美誉。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总面积20604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四环内建成区(核心建成区)面积379.94平方公里,五环内建成区面积660.19平方公里(五环-绕城高速以内)。

截至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四环路以内)其中三环以内户籍人口368万。长春户籍总人口745.9万(2007年)。包括外来和流动人口总人口接近千万。

四环内实际居住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外来和流动人口约为200万。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大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

长春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绿化最高荣誉——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光电之城”“科技文教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会展之都”“东方波士顿”“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称谓。

长春方言 长春方言分古典方言和近代方言两个发展阶段。

古典长春方言来源于古老的肃慎语以及后来的古扶余语和辽东古汉语。清中叶之前一直是满洲国语的正音地区,随着近代长春的崛起逐渐与闯关东的河北、山东方言相混合,满洲国语正音遂消失。

近代长春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吉长方言长哈小片,起源于大量的河北,山东移民与原关外汉人和满族人语言的混合。由于长春在建国后大量各地移民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东北大部分地区为轻,即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普通话普及程度排名前列的。

历史沿革

古典历史时期 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

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然茶啊冲历史早于喜都数千载,实则后人混为一谈。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称谓。

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肃慎王国之第二个王都。时为肃慎南支(满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三个七字读音Xi,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报喜之义而得名),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喜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

公元前约1800年,肃慎南支的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部族(满族前身一支),为了纪念两大部族融入肃慎王国,肃慎王遂改国号为德惠(得秽),改“喜都”为“合龙(合隆)城”。西汉时期建立扶余国,渐与中原东汉文化交流。道教传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满语“关口二郎”当为灌口二郎转音,实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改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改过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东北古代王国的王都。

唐朝开元时期,长春地区成为唐‘安北都护府’的一部分,时被中原人士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犯人的地方,当时书山城被冤枉发配的文人很多,也使之成为文化之城,是许多中原学子向往的学习之地,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广为流传至今。此时长春已人口近十万的大城市,城墙面积扩大了数十倍。也因为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广泛传入东北亚地区,此后千年一直影响东北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定为国都。后迁都“敖东城”,但隆州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万。

公元916年,契丹建国,逐渐强大。长春地区成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于契丹的一个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将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为“耶律德光城”。

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居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此后蒙古日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蒙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将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遗迹。

明朝后期女真再次勃兴,建立大清帝国,长白山成为满洲族(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祭祖的圣地,在原来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驿站成为去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千载古喜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诗句,后来嘉庆登基后去长白山祭祖,来到这个驿站时也发现这里气候很凉爽,又听说先帝说过的话,便在嘉庆五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

近现代时期 嘉庆五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

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

清政府嘉庆5年(1800年)于新生城地方设“长春厅”。设理事通判、巡检各一,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于吉林将军;从此使这座千年古都又重新建制。

清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治所由新生城迁至北面的宽城子(原宽城遗址南),仍名长春厅;

光绪七年(1881年)政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

光绪十五年(1889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仍隶属吉林将军;

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

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沙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将军为行省,长春府隶属于吉林省。

1908年日本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民国二年(1912年)三月废府,改为长春县;

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东北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长春县划属吉林省吉长道所辖;

民国十四年(1925年)分设长春市政公所;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称长春市政筹备处;同年废道制,此时仍保留长春县制,隶属吉林省,为一等县。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121.7万人,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是北方唯一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城市,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当时城内的满、汉、蒙古、回和朝鲜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今天的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今天的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关区、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称为“东方小瑞士”。

1946年4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军曾一度解放长春。

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接收长春。东北光复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正式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废除新京特别市,正式批准析长春县置长春市,为吉林省省辖市,同长春县均隶属于吉林省。

1948年解放军围困长春,使得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1948年围困长春使得市区人口最后减至17万人。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

1949年长春市为吉林省辖市。

1952年原由省直辖的长春县撤销,并入长春市。

1953年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长春市划归吉林省,为吉林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长春市设10个区,即长春、头道沟、南关、朝阳、二道河子、宽城子、兴隆山、大屯、范家店、净月,其中后4个区是农村区,市内6个区有52条街,农村区有1个镇、43个乡、164个村。

1957年6月,调整城内为5个区,即朝阳、宽城、南关、二道河子、郊区,全市改划为19个街、6个镇人民公社、97个农村人民公社。1958年11月,将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等5县,划归长春市管辖;是年,长春市面积20369平方千米,其中长春市4个区面积146。76平方千米,郊区和5个县面积20222。24平方千米。长春市有3572496人。

1958年原公主岭专区所属农安、九台、德惠、双阳、榆树等5县交由长春市领导。

1966年1月,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等5县,划归新成立的德惠专区领辖。

1969年德惠专区所属农安、德惠、九台、双阳、榆树5县划归长春市。

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长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

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97号)撤销德惠县,设立德惠市。

1994年长春市行政区域内,设59个街道、73个镇、73个乡、4个民族乡。面积20369平方千米,其中长春市区积544平方千米,郊区和五市县面积19825平方千米。长春市人口有1700389户、6574999人,其中市区内有630679户、2237074人。各市县人口有1069713户、4377925人。

1995年8月,正式撤销双阳县建制,设立双阳区,属于长春市。撤销长春市郊区建制,重组绿园区。长春二道河子区改名二道区。长春市5个区的各行政区域做了相应的调整。市区面积由1116平方千米增加到357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由136平方千米增加到137。35平方千米。

2005年,将九台市的卡伦湖镇、龙嘉镇(原龙家堡镇)、东湖镇3个镇划归二道区管辖,将

长春的历史篇三: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

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

伊通河是美丽春城——长春市历史上的第一大河,是长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第二松花江(1988年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第二松花江的名称,恢复松花江原称。故以下均称松花江)的二级支流。伊通河在满语读音为yi tu ula(今伊通,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的音译,主要含意为“洪大”、“汹涌”之意。引自:《漫话吉林》第208页),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主要支流(由南往北)有小伊通河、干沟子河、双庙子河、伊丹河、碱草沟、小河沿子河、西河沟(繁荣路-南湖-动植物园-吉顺明沟)、东新开河、四间河(即串库)、新凯河、农安排水干渠、两家子河、小苇子沟、大苇子沟等。经过踏查长春团队实地踏查考证认为:实际上,伊通河上游有两个源头、一条支流:

——东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渗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经寿山水库至营城子与西源汇合;

——西源,则出于东丰县磨盘山西北石碑岭,通称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为伊通与东丰两县的界河。

伊通河从源头至营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间,河床较深,水清流急,经常爆发山洪。过营城子后进入山间平川地带,有杂木河、西苇河等先后流入,流速渐减,河谷渐宽。出县城后接纳了干沟子河、双庙子河等支流。河道进入平原地带,河谷宽阔,流量渐增。

——支流伊丹河,发源于伊通县最南端河源乡(原板石庙乡)青顶山北麓流沙林夹槽子屯和苇塘沟,越过二道乡石门水库,流约80公里,在朝阳区乐山镇南与1933年为种植水稻而开辟的新开河汇流进入伊通河。伊通河在农安县靠山镇靠山大桥下5公里与饮马河汇合,

长春的历史

从河源至汇合处流程343.5公里,因饮马河在汇合处以上流程为368公里、比伊通河长20余公里,按“河源唯长”原则,以饮马河为干流,该流域统称饮马河流域。两河汇合后,向北继续流经20公里注入松花江。

据史料记载,古时的伊通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每船可装米六十石”,是一条重要的运粮黄金水道。早在明清时期的顺治十二年(1658年),东辽河上游赫尔苏驿东北秦家屯附近,是叶赫河、东辽河域粮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马队将粮食运到乌苏城(即今伊通县城)河口和柳条边伊通边门。那时,每逢冰雪消融、开江开河的季节到来之时,伊通河口的人流车马便开始络绎不绝。由于水陆交通的发展,伊通河流域的经济空前繁荣。在清康熙年间,康熙帝曾下诏书令南北延长伊通河道,沟通松花江和辽河;为确保雅克萨(雅克萨现名:牙克石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之战的胜利,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体长7.3丈,宽6尺,船腰宽9.8尺,后身宽6.6尺,每艘装粮200石,船上载有土炮,每艘船可运兵135人……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争中,这条“母亲河”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壮举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政府又在伊通河渡口设立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商贾云集之地,亦是满族人习武、比箭的场所,素有“十个营城子,不如一个箭亭子”之说。在以后的1681年至1690年间,由大小运输船组成的粮草辎重船队,以威武的长龙阵式浩浩荡荡地穿过伊通河,经古伊通边门再向黑龙江瑷珲城进发,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为确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伊通河也因此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另据载,伊通河水最盛时,当数清同治年间。据《满洲地志》记载,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游河幅三丁(即河宽327米),水深一丈,沿河两岸林密如壁,水清见底;游鱼如梭”。而在下游的农安县伊通河沿岸,据民国初期县

署文件记载:伊通河两岸从亮衣门到嗽叭营子,长200里,宽里许,每年夏季,水清柳绿,鸟语花香,景致宜人。到了清道光年间,伊通河河水大减,规模航运就此中断。

作为千年运粮古道,伊通河不仅在东北运输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还汇集了清以来东北重要的人文景观。据《吉林省志〃自然地理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06>:

第四章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一节河流一节)中载:伊通河,明代称一秃河、一统河,清代称伊敦河。发源于伊通县吉林哈达岭山脉青顶子岭北侧,向西北流,经长春市区,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河长342.5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3‰。在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以上为低山丘陵区,生长稀疏的杂木林,有水土流失现象。河谷宽1~2公里,河道弯曲,河底为泥沙夹小卵石。新立城水库坝址至新凯河口区间为丘陵、台地,河谷宽5~10公里,河道弯曲,河底为细沙和淤泥。新凯河河口以下,地势广阔平坦,河道弯曲,多牛轭湖,河槽较深,河底为泥沙。从源头到新立城水库大坝为上游,从新立城水库大坝到新凯河口为中游,从新凯河口到靠山屯为下游。产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递减。年径流量约3.5亿-6亿m3。

新立城水库大坝至新凯河口段区间支流虽较多,但除了小河沿子河外径流都较狭浅、水量不足。包括小河沿子河在内的大部分支流都遭到半封闭式截流蓄水,旱季支流汇水均以生活污水为主。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将处理过的大量污水排入伊通河,由于新立城水库基本不放流、北郊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承担起伊通河中游的灌溉任务。

最大支流新凯河口以下为下游,农安水文站枯季径流主要为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汛期新凯河流量对伊通河下游水位影响很大。由于一江二河在靠山镇汇流,汛期松花江和饮马河洪水对伊通河形成顶托作用、致使最下游的防洪任务每年雨季都较重。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铁路(伪新京至大安)通车后,伊通河的水运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时在河道上行驶的主要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长途水运也黯然失色,而由区域性水运取而代之。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在伊通河中游、1962年在伊通河上游,分别建了新立城水库和寿山水库,新立城水库在汛期拦蓄洪水,枯水期每日由输水洞向伊通河下游河道放流28万立方米,供长春市一水厂(南岭水厂)取水。因南岭水厂取水口日取水只能达到22万立方米,所以每天仍有6万立方米的水通过小板桥水闸进入市中心区。1999年,“引松入长”开始从松花江向饮马河中游的石头口门水库供水,一水厂由石头口门水库负责供水。新立城水库改由地下管道向三水厂输水,随着输水洞的关闭,长春市区段的伊通河从此断流,长春以下河段终年流淌着几乎都是长春市的自然雨水和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

2010年伊通河上游发生超历史实测洪水,新立城水库一面发挥拦蓄洪水的作用,同时也自92年后首次“喝饱”,此后的数年里保持定期向伊通河注入生态水量,断流10年的伊通河又有水了,在市区两坝三闸蓄水作用下重现了波光粼粼的景色。

伊通河是饮马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为8840平方公里。其干流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区、农安县和德惠市。河长为342.5公里,其中23公里河段从长春市区流过,农安(德惠)境内为209.0公里、伊通县境内为110.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4800万立方米。位于中游的新立城水库是长春市区用水的重要水源。从1865年到1985年的120年间,伊通河共发生过洪涝灾害38次,其中对城区危害较大的有5次。

终上所述,可以归纳出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的伊通河,也曾是艰难地分成三个历史阶段走完了它的蜕变重生的不同时期。

第一阶段: 第四纪晚期伊通河形成以来至1958年,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状态共存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保持了河流的自然属性,人类活动对河流的自然属性影响不明显。

第二阶段:1958年至1986年,是伊通河受人工影响和大规模开发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以新立城水库的修建和上游植被的破坏为标志。新立城水库位于伊通河中上游,北距长春市

16公里。新立城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34亿立方米,总库容5.9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75亿立方米,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1958年7月,新立城水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60年10月,水库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道三大主体工程竣工。1975年11月,水电部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将新立城水库列为全国重点险库之一。1983年,吉林省水利厅指令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承担保坝工程施工,同年5月开工,1987年完工。

第三阶段:从1986年起,伊通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恢复阶段。其主要标志是1986年5月24日,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对河流护岸工程的生态设计与调控,使受损的两岸生态系统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及其景观格局,恢复河岸生态系统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协调的内在关系。 2005年11月16日,长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伊通河生态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和城市建设一号工程,坚持高水平规划、市场化动作,用新理念把水利、生态和美学有机统一起来,加快建设进度。全面推进伊通河生态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将这项“民心工程”和“城市建设一号工程”建设成亲水、亲绿、亲民,集水利工程科学、环境工程科学、建筑园林美学于一体的精品工程。时至今日,长春市主城区共规划污水处理厂16座——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8座;新建、扩建及提标改造的有4座(北郊、串湖、英俊及兴隆),其中北郊污水处理厂为扩建并提标改造。结合此次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为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提高中水利用率、实现生态补水的目标,拟将东南、天嘉、西部3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并提标改造。同时,展望伊通河的明天,在伊通河上游或还将建设新闸口,而面对尚在继续干涸的伊通河,或还将进一步引松入伊。在2016年1月9日,“引松入长”工程首段宣布贯通,比计划提前了110天。作为吉林省水利的“一号工程”,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须在完成70公里山洞掘进及地下填埋管道后,连成地下水动脉后,方可惠及沿线长春、四平等地区1000余万人口。

如今,在伊通河两岸散步休憩,已经成为了市民们安居乐业最普遍的休闲方式。无论是年轻的市民,还是“老长春人”都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伊通河近些年来的变化——河水越来越清,河水异味几乎没有了,困扰南部新城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基本得到了彻底解决,河岸两边景色也越来越好啦。市民们正在翘首企盼着明天的伊通河更加美丽,河水更加清澈,不时有鱼儿欢快的上下穿梭,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河水欢快地流趟着,渐渐地流向远方……

相关热词搜索:长春 历史 围困长春的历史血债 困长春的历史评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