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奥运会的历史篇一: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
一、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
二、 现代奥运会的起源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希腊、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78名代表集会。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会议终于通过了恢复举办奥运会的建议,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并为举办奥运会建立一个长期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IOC),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三、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经过顾拜旦等人近两年的艰苦工作,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大会开幕,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各国来宾及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当他赞扬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做的努力时,全场6.9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顾拜旦表示深深的敬意。生前,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去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往奥林匹亚,为他建立了圣洁的大理石墓,并在雅典的大竞技场中给他保留了一个永远空着的座位。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共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主要是希腊、德国、法国的运动员,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目。
四、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概括地说,奥林匹克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
五、奥林匹克格言
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旦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提出的。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是3个词(译成中文为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出了以白色为底色并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1914年6月15日至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大会同意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分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是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象征。奥运会会旗亦称奥林匹克旗或国际奥委会会旗,它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
近二十年各届奥运会主题口号!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各届奥运会都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以使其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并作为奥运会各种文化和视觉设计活动(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形象与景观、开闭幕式等等)的创作依据。
一九八四年洛杉矶 Play part in History参与历史</strong>
<br/>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那年,一句“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aPartinHisto-ry)”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虽然活动效果一般。但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口号作为一届奥运会重要的标志性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p><p><strong>一九八八年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和谐、进步</strong>
<br/>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理念是“和谐、进步(Harmony and Progress)”。这个理念最终成为汉城奥运会的口号。它强调了韩国追求和平的基本国策;旨在体现汉城奥运会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遵从、对和谐之追求,同时论及人类的进步;意在强调韩国卓越的民族文化及其出色的奥运会举办水准;力图暗示汉城奥运会的非凡意义。 </p><p><strong>一九九二年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永远的朋友</strong>
<br/> 巴塞罗那奥运会:再看看一九九二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朝鲜抵制了的汉城奥运会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冷战刚刚结束的国际背景,赋予了这届奥运会特殊的意义。 当国际政治中
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主题口号,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将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见证者和纪念物而永存于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 </p><p><strong>一九九六年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世纪庆典</strong>
<br/> 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p><p><strong>一九九八年长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strong>
<br/> <br/><strong>二零零零年悉尼 Share the spirit分享奥林匹克精神</strong>
<br/>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当时,悉尼正在申办第27届奥运会,因此,这一口号实际上是首先作为申办口号出现的。悉尼试图通过“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来反映奥林匹克精神举世共享的特性和理想,也试图以此来鼓舞悉尼及澳大利亚人申奥的热潮,并将此作为对全世界人民前来参与和分享悉尼奥运会的邀请。从1992年悉尼仍在申奥时起,这句口号一直被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p><p><strong>二零零二年盐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点燃心中之火</strong>
<br/> 盐湖城冬奥会:一九九五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二00二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随即陷入了不尽的申办丑闻之中,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的主题口号在这种背景下走上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暗喻了本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表现了组织者直面流言蜚语,勇敢自我辩护的精神。 <br/> 盐湖城冬奥会开幕之际,又恰逢“九一一”事件余波未平,这样一句以“正义”为内涵的口号不仅再次为美国作了辩护,其所寓意的激情和希望也起到了令美国人振奋精神的效用,“心中的圣火”自然被理解为了“心中的希望”。 <br/> 盐湖城冬奥会把这句口号贯彻在火炬、奖牌等视觉设计工作之中,不仅以直观的方式表现了口号涵义,更在视觉上实现了冰与火的和谐相处,成为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口号案例。</p><p><strong>二零零四年雅典 Welcome Home欢迎回家</strong>
<br/> 雅典奥运会: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的主题口号,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br/> 在“欢迎回家”口号的感召下,观众亲眼目睹希腊人如数家珍似的将希腊文化、奥林匹克历史在开闭幕式上进行展示,希腊之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深入人心——而这正是组织者所期望的。 <br/> 作为一句口号,“欢迎回家”的成功之处概有两点:第一,它令
主办国在文化声誉和地位方面的收益达到了最大化;第二,它极其精准地找到了雅典奥运会的定位和主题。 </p><p><strong>二零零六年都灵 An Ever Burning Flame永不熄灭的火焰</strong>
<br/> 永不熄灭的火焰(激情在这里燃烧)这一口号是从冰与火、白与红的强烈对比中引申而出的。</p><p><strong>二零零八年北京 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strong>
<br/> 北京二00八年奥运会主题口号今天面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简洁大气、内涵深刻,但最终成功与否还要看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和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奥组委能否很好地利用其指导赛会组织工作,达成本届奥运会的公共形象构建目标,使其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
奥运会的历史篇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first Games were held at a place called Olympia in Greece over 3000 years ago. The Games were ceremonies for the Greek god Zeus. Young men ran a race of about 184 meters-the length of a stadium-to see who would be crowned champion.
3000多年前,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一个名为奥林匹亚的地方举行。那是一个祭拜希腊主神宙斯的典礼。青年男子会进行约184米的赛跑,看谁是冠军,这个比赛距离其后成为运动场标准跑道的长度。
The first recorded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766 B. C. Although there was only one event-a running race-other events were added in later years. Men competed in chariot racing, wrestling, boxing, horse- riding, and many kinds of running races. In one race men had to run wearing a full suit of armor!
第一个有记录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公元前766年举行。当时只有一个比赛项目——赛跑,后来才加入了其它的项目,有赛战车、摔跤、拳击、赛马以及各种形式的赛跑。有种赛跑选手们还得穿着一整套盔甲上场!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Greece for over 1000 years. But when the Romans conquered Greece the Games were banned, and battles between slaves and animals became a more popular competit
ion. Fifteen hundred years were to pass before the Olympics would be born again.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举行了1000多年。但罗马征服希腊后,运动会被禁止了,奴隶和动物之间的搏斗则成为更流行的比赛。过了15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才得以重新举行。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were started by a Frenchman,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During his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he noticed that many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liked sports. So in 1894 he arranged a meeting of people from nine countries to discuss holding a sports competition for athlete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法国男爵皮埃尔.德.顾拜旦。他在环游世界的时候发现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运动。于是,他于1894年召集了九国会议,商议举办一场由全世界运动员参与的运动比赛。
Two years later the first modern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Athens, with 311 men competing. At the next Olympic Games in 1900, 19 women joined the competition.
两年后,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当时有311名男子运动员参加。在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有19名女运动员参加。
In the century to follow, the Olympics travele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meeting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ople, facing new challenges, growing and evolving. And now they have returned to Athens, the country of their birth.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奥运会在世界多个国家举行,与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擦出火花,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成长和发展。现在,奥运会又回到了它的发源地-——雅典。
奥运会的历史篇三:奥运会的发展历程
漫谈奥运会发展历程
苏延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743000
在古希腊的西部,坐落着一个风景秀丽、美丽富饶的小村,这里是一直崇尚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的人们向往的体育圣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奥林匹亚。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通过组织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作为现代奥运会标志的“五环旗”,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友爱与和平,以及鼓励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公平、平等和友好的心态参加奥运会。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经过2900多年的曲折发展,如今已成为人类社会公认的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所设项目最全的综合性体育盛事。它不仅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古代奥运会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宗教祭祀活动,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也是古希腊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减少和制止战争的作用,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希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商品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古希腊人特有的性格与观念,古希腊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他们以城邦为单位分散成不同的小国,城邦统治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尤其重视军事扩充,使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各城邦间为了生存,不断进行着吞并和争夺,对于科技不发达的奴隶社会时期来说制胜的关键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军事战争。为了培养出体格健壮、行动敏捷、能征善战的士兵,各城邦都非常崇尚体育运动,以达到军事训练的目的。由于连年的战争,造成生灵涂炭和社会经济滞后,人们渴望和平怀念祭祀和庆典活动。于是在公元前884年,古希腊各君王达成一致协议并协定了《神圣休战条约》。协议规定:各城邦之间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集会(即奥林匹克运动会),集会期间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否则就是背叛了神的旨意,将会受到严罚,如果战争发生在奥运会期间,那么双方必须停战、准备参加奥运会。根据奥运会的起源我们可以知道,奥运历史源远流长,它的举行与当时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宗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的是和平、友好、祭神祈福等等。
二、奥林匹克兴衰史
古代奥运会的目标是把个人本身的最大努力推至极限,获胜后的光荣除了属于参赛者本身外,同时也属于他所代表的城镇。有记载的奥林匹克竞技从公元前776年开始举行,到公元394年,由于战争,奥林匹克运动被废止。从兴起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1170余年。共举行了239届。据文献记载,奥运会最初的比赛项目只有赛跑一项。是从阿尔提斯的宙斯祭坛跑到泊罗普斯基,距离约192?27米。后来陆续增加了往返跑、五项运动、摔跤、拳击和赛马等项目。非正式比赛项目有火炬赛跑、传令比赛等,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军事锻炼目的。偶尔也举行一些诸如作战时可用的投掷、举重物等项目。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精神
是来自于伯罗奔尼撒平原的一个部落民族,他们在举行宗教庆典时,加上了运动比赛项目。
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庄严隆重,比赛胜利的运动员被授予从阿尔提斯采摘的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赋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能带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就说明他获得了最高的荣誉。这种至高无上的光荣,无论是远古,抑或是现在,都同样具有权威性。当优胜者凯旋归来后,城邦还会组织盛大的庆典活动,他们将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和尊崇。
(一) 古奥运会的兴盛时期
古代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世界体育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尽管奥运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陷入危机,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人们不断战胜自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进步和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在奥林匹亚举行运动会。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奥运会开始到公元前720年的“埃里达时期”,奥运会只限于奥林匹亚所在地人员参加,竞赛项目比较少,规模也不大。公元前576~338年,称为“金希腊时期”,这段时期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非常发达,奥运会成了全希腊人民的盛大庆典,无论是参赛规模还是参加人数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奥运会的鼎盛时期。
(二)古奥运会的衰落
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胜利结束后,希腊的城邦奴隶制进入了鼎盛期。奴隶为希腊社会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但未能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
明显。由于奴隶主不断剥削导致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因此战争频发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奴隶制的进一步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征服希腊。这时奥运会虽然仍按期举行,但其规模以及人们对它的热情程度已远非昔比。
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希腊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古奥运会更进一步衰落。奥运会成为罗马奴隶主贵族消遣取乐的“观赏会”。公元前1世纪,罗马统治者苏拉和尼禄曾先后破坏奥运会传统,篡改比赛规则。这时的奥运会已经面目全非。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立基督教为国教,宣布古代奥运会为“邪教”活动,394年宣布废止了奥运会。从此,历时一千多年的古代奥运会便随古代奴隶制的衰亡而销声匿迹。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发展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当时人民对社会基本生活条件之外的生活需求,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代奥运会在世界体育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也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后人所尊崇和借鉴。 三、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
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兴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14世纪起,欧洲各国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18世纪到19世纪,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它们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的诞生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社会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时代开始,随着工业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刺激性体育活动来消除紧张的工作状态,尤其是户外运动和竞技运动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这也大大地推进了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步伐。
1793年,被誉为德国“体育运动鼻祖”的顾茨·母茨先生,首次提出了复兴古代奥运会的建议,但当时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支持。
在众多为复兴奥运会而“战斗”的先驱中,法国人勒巴龙·皮埃尔·顾拜旦是一位杰出的历史性人物。他为现代奥运会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被誉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他于1883年提出了定期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主张,并把他们扩大到世界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到各处奔走游说,不断发表文章,宣扬奥林匹克精神。
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了用现代形式复兴奥运会的设想。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大会商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以后每隔四年举办一次,并决定第2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如果奥运会年因故中止,届数照算。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在希腊人民的大力支持下,1896年4月6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体育场正式举行,揭开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序幕。第1届奥运会只有13个国家,258名运动员参加,并且运动员多以个人形式参加比赛。比赛项目有游泳、举重、
相关热词搜索:奥运会 历史 里约奥运会的历史 奥运会的历史渊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