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我们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让历史告诉我们篇一: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是历史?我们看到的文字记载是真正的历史吗?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历史又能够帮助我们什么?我们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不搞历史研究之人就不用知道历史?这样诸多类似的问题曾经困扰了一些人。历史到底是什么?雨果曾经这样说:“历史是什么:死过去传道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形容历史“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班固说过:“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诸多名言名句告诉我们,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今昔,是一个国家的跟、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人生命历程。没有哪个国家是没有历史的,只有历史的长短而已;没有哪个民族是没有历史的的,只是历史的多少而已,没有那个人是没有过去的,只是回忆与不回忆的。我们从历史中了解了一个国家,了解了这个国家的兴衰史,我们从历史中懂得了一个民族,懂得了一个民族的源远流长,我们从历史中明白了一个人,明白了这个人的之所以这样原因。于是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了如何治理国家,所以有了秦始皇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焚书坑儒,有了明清统治为了自己的江山学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产生的“文字狱”。这是历史的延续。鸦片战争,甲午风云以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让我们从这屈辱的历史中明白,只有反抗,只有强大,才有能力对于外来列强说:“不”,所以八年浴血抗战,牺牲一代代烈士,换来今天屹立于东方的伟大巨龙。这就是历史能够帮助我们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民族的缩影,在他的身上无不流淌着这个民族的源泉,无论是不是研究历史的专业之人至少应该懂得自己民族的历史,等于知道了自己的过去。所以应该人人都懂一点历史。这是今天的中国人尤其需要的,今天我们看的书多是外国的,我们看的视频多少外国的,我们穿的衣服品牌多是外国的,我们用的手机多少外国的,我们对于自己国家过去又懂得多少呢?重阳节和情人节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轻视历史或者不知道自己的历史,或者不屑与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对于以个人而言是非常可悲的,因为这等于你不知道自己的家是如何诞生的,你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延续这个家并将它发扬壮大,所以学习历史对我们而言是如此重要,应该冲娃娃抓起。
让历史告诉我们篇二: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读《全球通史》后的思考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的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他是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以时间段作为划分依据,讲述世界各地在同一时间段内经历的历史。拜读后给我了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不像一些历史书固定人的思维,它启发人的思想。历史不是静止在过去的事物,它一直在向现世的人们诉说着世界运行之道。我们应该去聆听和学习,历史会指导我们去迈出下一步。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学习历史也是学习事物运行之道。
一、正视历史接受历史所带给我们的礼物
存在即有理。历史作为过去的事物,它存在过,发生过并经历过,自然有着其缘由,过程与结果。历史学研究历史,就如同研究一个人一样。我们承认现在,但不能否定过去,更不能扭曲过去。每个人的历史组成了每个家庭的历史,每个家庭的历史组成了每个国家的历史,每个国家的历史组成了世界的历史。科学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预见性。预见性的本质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我们利用它预测事物,制定对策,利用它创造事物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利用它来解释发生的现象,如我们用牛顿运动定律来预测物体的运动,用化学来创造新材料,用电荷来解释闪电。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所揭示的道理是我们人类发展的规律。历史的主角是我们人类,历史学研究的就是人类的发展及人类在每个时间段内生存生活环境。认识一个人可以从他的过去经历中得知,认识我们人类自己需要研究我们人类的历史。自然科学中我们认真对待数据,才能得到真正的公式,历史中我们客观对待每个历史事件才能得到真实的规律。当我们用修改的数据,用个人情感或有色眼镜去看历史都会得到错误的公式和规律,在当我们利用这些东西得到的不是错误的答案就是灾难。所以我们需要客观的正式历史。我们看待一个人的时候,当他犯错时能知错能改,那便是善莫大焉了,对于错误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就会对他有很好的印象。甚至会有认为他有很大的潜力的判断。那我们也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历史。不能因为一个事件不好,我们便将之雪藏,更不能将之扭曲颠倒是非黑白。某国政府对于他们的历史不以正视更以加以扭曲并反映在历史课本上去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及最近听闻又有一国修改历史书,这无疑
是对历史的错误的利用,是对历史的亵渎,历史是一门科学,我们学习它是为规避战争与灾难的,创造幸福与美好的,但若为了政治利益去牺牲他人或下一代人,去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增加了未来发生悲剧的可能,那无疑是历史之殇,再次走入悲剧历史的轮回。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正式历史学习历史,
二、关于历史的主角,人性的本质
当我们研究一个事件时,能明白其本质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这件事,历史学研究的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的生存生活环境里发生的所有事件,所以人性的本事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讨论的话题。古有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性善论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性恶论者言曰,人之性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其意为,人皆有欲,知止为善,顺之为恶。人之欲生而故生而固有之,若不知其何止,无从以扼之,欲乃恶,故人之本性乃恶。故教也,人知其何止,乃为善也。这是中国哲学提出的对人之本性的解释,善恶论。还有西方曾有过的利己论,利他论,基于人类是社会性群居动物的协作论,还有基于人类的占有欲的争夺论。不过这都是比较片面的看待人类,或只是从人类的几个方面上的表现来看的。
人类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它拥有高的智商,广博的知识又同时拥有利用知识的智慧,所以单从人类的几个方面或几个地域上的人类族群去探究人类的人性本质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历史,人类生而既不喜爱和平,也不喜爱战争;又不趋于协作,也不趋于侵略,即非善,亦非恶。决定人类的行为是自己本身,但人类生来一无所知,我们通
过学习来建立一套自己的行为处世的观念。把人类比作一个系统,从外界输入一个激励,在人类系统内部这个观念作为函数处理这个激励有两个影响结果,一个是输出响应,二是根据响应的反馈,观念对其本身有一个自主修正的过程。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学习。我们从我们生活生存环境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周遭的社会环境及文化来塑造我们的观念。也可以说是长期以来的外界条件及其积累的效应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在《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可以感觉到外界环境有时对一个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西兰的毛利人对在查塔姆群岛上的莫里奥里人的屠杀。我们不能就此论定人性的本质是侵略或者和平。人性是一种巨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来自于我们的基因,我们善于模仿学习,只要一个事件在理论上可行,终究有一天我们就有可能将之变为现实。
我们人类会有多面性的原因是我们人类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及其他人的影响使我们具有对人性的多种表现形式。侵略性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或不可变更的特性,而是一种鼓励侵略的社会环境产物。这同样对于和平,协作甚至于善与恶也说的通。综上所述,人性有很多面,善、恶、和平与好斗都是其中之一,而这些对立的面具有辩证统一性,一件事再换一个角度看可能是善变恶,大部分的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此,在这里需要问一个根源性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分化的?人类的设计图纸是我们自己的基因,基因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即只要一件事能符合规律人类就有可能办到。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人类更倾向哪些可能?这取决于人获得的信息的倾向,信息量的大小,来源的多少,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所传递出的信息的倾向。如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样,其目的是传递出使人学习和向善的具有此倾向的信息。那么信息的倾向可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性的本质=可能+观念+信息
三、关于对可能,潜力和多元(变量)的深入思考
在上一节人性的本质中讨论到可能,之前对于可能的思考有点简单,有点天真,可能不仅仅是我们有可能完成某件事,并以努力而实现,而是当我们有可能完成这件事,并完成它后就有可能完成一系列的事,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可能的意义在于,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更深层次的进步,更多的可能。还有积累效应,当我们完成足够多的事情时就会有量变转为质变。我们做出了风筝,是飞上天有
了可能,飞机就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原来越高,飞出地球有了可能,火箭航天器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越来越远,就有了登月的可能,月球车做了出来,我们能飞的时间越来越长,登陆火星就有了可能,火星车做了出来,火星都已经登陆了,那么其他星球就不再是不可能了。可能就是告诉我们前方还有路可以走,当我们走的路越多,能够选择的路也就越多,当然我能得到的和能达到的地方也就越多。可能就是实现一系列事并创造更多的可能。
上一节说了人性的本质,现在说说人类的实力,我将人类的实力划为两类:一是硬实力,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能跑多快,能跳多高,有多大的力气;二是软实力,软实力分为两种,精神品质与智力。智力能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工具,创造更多的可能。精神品质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用来实现可能。我们用软实力来创造工具弥补我们先天身体上的不足的硬实力。我就是在不停地创造可能并实现可能中生活并进化。目前我们的软实力远超硬实力。我们可以将人类潜力与软实力相比同,我们的软实力通过学习在增加,同样我们的潜力也在增加。
事物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细思其本质其实就是引入了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变量。我们将之称之为多样或多元。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维稳的过程,从开始出现总会向一个值趋于稳定,不是绝对的固定的稳定,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稳态,就像阻尼衰减震荡曲线一样。多样性在生物学中有三种体现: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对于某一个物种而言,其遗传多样性越高此物种的基因库所包含的基因也就越多,可供环境选择的基因也就越多,相对于其它物种而言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就更有利于这个物种的生存和进化。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种群内的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越高,那么这个种群所在的生态环境就更加稳定。同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越高生态圈也就更稳定。在自然科学中引入新变量,多样性越高,新的基因,新的物种都能使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增加。
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将之称为多元化。其中有两个体现是多元文化和多元化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文化越多元就能证明其对文化的包容力越强。可以从侧面说明其文明程度越高。对文化的包容力越
强对人的包容力也就越强,人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多元文化与发达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现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们可以见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发达的大城市中可以见到世界上的很多文化,即使各国的发达城市,在其城市中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纵观历史,古代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唐朝就能见到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先进文化。不得不说多元文化是促进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中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其中包括产品的多元化。现在市场动向瞬息万变,为保证企业的生存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
多样性与多元化在各方各面长期并且持续的影响着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本书和之前读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都能深刻的体会到。在欧亚大陆上一新月沃地为例,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润,夏季干热。短距离内海拔与地形多变,其气候与地形的多样性导致其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这意味着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动植物种类的可能较多,被驯化可能增加。其结果显而易见,全世界中将种子较大的种类作为驯化候补,有56个种类。在其中新月沃地就有32种,还有大量的哺乳类动物作为动物类的驯化候补。在中国地跨三个气候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地形上从临海、平原、高原、盆地与山区。同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使得新月沃地与中国成为早期的粮食生产中心。这也使得新月沃地和中国成为早期的发达地区。而对比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由于生物多样性过少导致无法形成大规模耕种的粮食生产是的其土著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采猎生活,无法定居又导致积累财富与知识无法发展技术继而导致了其社会发展落后。再看人类社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由于早早地完成统一,社会的意识形态较为单一,其又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其弊端就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当中央集权政府制定了错误的政策时,由于社会承受力和容错能力较弱,对社会的冲击相当大。例如:在明朝时对远洋政策的禁止,和在清朝时的闭关锁国与八股取士。而新的西方文明却与之大不相同,其根源是其独有的特性——多元化。使其社会适应性强,摆脱了束缚欧亚大陆其他所有文明的传统枷锁。新的观念,工业与科学给西方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使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奠定了全球领先地位,并给全球带来影响。先进市场瞬息万变,很
让历史告诉我们篇三:历史告诉我们
历史告诉我们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炮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汲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我们渴望和平。让我们用拼搏的心。进取的心,创造今天的奇迹,明天的辉煌,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灿烂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告诉我们 历史 历史告诉我们作文 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