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生命历史篇一:教 给 学 生 有 生 命 的 历 史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
山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齐 健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10期)
许多年之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即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我们可以再追问一句:就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没有生活做中心,那又会怎样呢?
据2001年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9.6%的同学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同学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 ①,等等。尽管这份调查主要是在高二年级中进行的,有一定的客观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即,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数充其量只不过是机械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和对学生反复施以机械式的所谓“强化训练”的场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动的生活场所。直言之,这样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显然是完全被割裂开来的!
由是观之,究竟如何基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重构我们的历史课堂生活,以便教给他们“有生命的历史”,也就成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历史是有生命的
毋庸讳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学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把“历史”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了。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死背历史,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历史教师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强调,“某某问题很重要,一定要背过”、“某某问题特别重要,一定要死死地背过”,等等。这种做法,显然是把历史看成了僵死的东西。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学习历史就等于机械地死记硬背了。可是,恰恰相反,事实上,“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
早在1923年11月29日,著名史学家李大钊先生在他发表的《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即明确提出: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而仅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吾人研究有生命的历史”。“历史学虽发源于记录,而记录决不是历史。??我们研究
历史的任务是: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
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亦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②
在这里,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强调了两个字——“生命”。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和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因此,所谓“有生命的历史”,也就必然应当首先体现在历史知识深层所蕴含的“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等方面;体现在“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
③广阔”。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历史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历史,就必须也必然应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它应当是“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和“有生活”的历史。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
这,也就应当是所谓“有生命的历史”的基本内涵所在。
反思现实:我们的历史课堂究竟缺失什么?
如果说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作为历史学科的教育自然也应当同样具有毋庸争辩的生命性。体现在历史课堂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现实中的历史课堂却恰恰严重缺失了这一重要特性。具体而言:
一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包括教师。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殆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杀。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景象:在课堂里,所谓“知识
”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自然而然的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强势权威者,学生则相应的沦落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同样都是非常可怜的。即,他们是工具,是“物”,但唯独不是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人”。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曾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
当年,他有一名在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了优异高分成绩的得意门生,在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节给他寄来了一张精美的贺年卡。贺卡上写着这样几句顽皮的话:
“亲爱的老师,真抱歉,当我给您寄这张贺卡时,我才突然发现,您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教给我的那些历史知识,我已经将它遗忘在早晨长跑的跑道上了,淹没在拥挤嘈杂的餐厅里了,丢失在周末联欢的舞会上了??。真不好意思,现在,您辛辛苦苦教给我的历史,我已经又把它们全部奉还给您啦!??”
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这位刚刚离开中学校门的学生那略带调侃意味的无奈话语中,我们应当感悟到什么呢?显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是倍受推崇的,它一向被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来看待。然而,上述案例却表明,事实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即便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做得最扎实、最有效的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也远不是像我们主观上估计的那样高,那样好。为什么学生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堂才仅仅四个月就基本上将那些看上去已经烂熟于心的历史基本知识很快遗忘了呢?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除了知识点的接受之外,从历史课上就再也没有感受到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呢?很明显,一个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了,而且,这种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就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已经相应地变成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被动的知识“储蓄罐”了。这样,我们所传授的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由此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自己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
国外著名学者保罗·弗莱雷曾就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作过一番非常形象的分析,他尖锐地指出:这类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将“人”变成了“物”和“器”的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是典型的“储蓄式教育”。因为,它“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于是,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④。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使最起码的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自由对话与交往权,从而就使得他们会逐渐养成一种只知道盲目依附于权威的奴仆思想,最终沦为只知顺从、迎合,而鲜有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被压迫者”。这样,我们所追求的以教育来促进“人的解放”和生命主体性张扬的理想,就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二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情”。所谓“情”,即情感。它是笔者所称的“有生命的历史”的内核,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却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于是,在这样的课堂里,就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
固有的生命价值就得不到体认,情感缺少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最终,“情感”也就被异化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和可怜的认知工具了。
那么,学生究竟喜欢学习什么样的历史呢?一位高中生曾作过如下描述:——
“(学习历史)我们更钟情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譬如,“老师在提到完颜阿骨打时不经意说到金庸和他的小说,同学们的神经立即高度兴奋起来,有人搬出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对联,大家对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这样感性的历史怎么可以被过于理性的条条框框缚住手脚?我们愿意听老师旁征博引,多讲些课本外的知识;我们也愿意站在讲台上向别人讲述我们自己眼中的历史;我们更愿意多读一些课外书籍,看一些有关的影视作品。试想,又一个司马迁式的学生很激动却很自信
⑤地讲三国讲唐宋讲康熙大帝,是怎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这位中学生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尤其是他所讲的“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一句,是极富于哲理意味的。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学生最厌倦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瘦骨嶙峋、味同嚼蜡,板着面孔机械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他们最崇尚最向往的则是主体参与的、充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因此,历史教师“要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不能只是干瘪瘪,瘦楞楞,一二三四,ABCD,几条杠杠,几句结论。瘦骨嶙峋,缺血少肉,如何叫学生吞下肚去?又如何叫他们消化吸收得了?”⑥
三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并不懂得带着一双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太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然而,如上所列,在我们某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堂里,居然有高达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调查问卷中,竟会有多达41.7%以上的中学生明确地认为中学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了⑦。
据报道,2001年2月初,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曾在我国文化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四个城市对14~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进行过一次《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极不令人乐观的。在这份范围并没有超出初中历史课本内容,满分为100分,而且绝没有偏题怪题的问卷调查下,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27.69分;而如果以60分为及格,则全体受访者的及格率只有区区1.5%。据披露,在回答是什么人“1860年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这一历史常识性的简单题目时,正确选择了“英法联军”的只占受访者的31.8%。关于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方面,占86.9%的受访者回答是通过学校教育(课堂)获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大专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得分只比整体的平均得分仅仅高出5.77
分;同时还发现,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尽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要高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
在这份调查材料中,有一个矛盾现象应当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即“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并且“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那么,这种与知识积累规律似乎是相矛盾的状况说明了什么呢?很显然,这些受访者在学校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或强制性的,而这种教育方式所造就的只不过是学生的机械“短时记忆”而已,并非“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与反感。这样,一旦他们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而不得不学过和考过这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之后,要不了多久必然就会很快遗忘了。可见,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的话,那么,我们不仅不可能指望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根本性的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就连最起码的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这一最浅层的基本要求也难以达到。
重构课堂: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一位被特邀参与编制上述《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专项调查问卷的历史学专家在分析以上现象的成因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使许多孩子从小对历史产生了抵触情绪”;是“某种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把‘活’的历史教‘死’了”。因此,在历史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历史‘活’起来”⑧。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起“死”复“活”呢?在我看来,这就必须要变僵死的“课堂教学”为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生活”。
这里,就必然要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课堂”究竟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大约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再讨论的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如果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就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应当讲,这种界定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很明显,倘若按照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来审视,那么“课堂”的本质及其所包容的丰富内涵远不止这些。譬如,有学者即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站在一种新的高度来重新检视课堂、反思课堂,那么就可以看到,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定向上是着力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即:“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
⑨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另外,也有人以诗化的语言进一步阐述
道: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⑩。很明显,这些解读都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那种把课堂仅仅看作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的一般层
生命历史篇二:生命历史改革的后盾
生命---历史“改革” 的后盾
在历史的潮流中,乐观——历史“改革”的动力,勇敢——历史“改革”的需求,健康——历史“改革”的本钱,生命——历史“改革”的后盾。
——前言
失去了生命,就好比那折断翅的雄鹰,不能展翅翱翔;好比那失去嗓门的夜莺,不能高歌一曲;就好比那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长满了枯枝败叶……他们的种种遭遇,都与各自的人生追求相关。我们人类正是如此,如果我们失去了生命,那么一切东西都不再有他的价值意义,我们的人生之梦也随之破灭。只有人民健康了,国家才有本钱去发展经济。因此,由此可以看出,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想让生命迸出璀璨之花,那么安全是第一。
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求之物。人们吃饱了,力足了,才能图经济,但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安全意识也随着时代的更换而退化,琳琅满目的"垃圾食品"跑上了人们的餐桌,成为了人们食物的主菜,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停的称赞着:“好吃,太好吃了”。在人们为此欢呼雀跃的时候,可曾想过,那其实就是“定时炸弹”他们进入了人们的身体里,腐蚀着我们的内脏,稍不妨,我们的身体慢慢出现各种疾病,如肚子痛,发烧,呕吐,甚至更严重的还会得癌症。特别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犯病率很高,因为他们的抵抗力都不是很强,因此造成了悲剧,一声声撕
心裂肺的呼喊,一阵阵触人心弦的诉说,成为世间的主流,每天都有这样的场景上演,每天几乎每时每分都有生命流逝。
我们是生命的主体,是生命的体现,是生命的代表。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个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肩负起生的使命,让自己有意义地在世上走一回。杜绝垃圾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抛弃不良饮食陋习,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做一个讲究饮食的社会成员,为国家的建设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请让幸福一直从人们手中传递下去,让和谐美好的社会变得更加繁荣。谱写人时间最优美的乐章!让我们一起抬起脚来共同奋斗吧。
桃林桥中学 C60 黄思敏指导老师:卢伟群
生命历史篇三:生命起源与进化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生命起源与进化史 班号:10011413 学号:1001141328 姓名:郑忠昊 成绩:
人类现代化之反思
通过一学期对生命起源与进化史的学习,我感到我们需要也必要对人类现代化进行一下反思。下面让我们从生命的起源说起。
按照大爆炸理论,大致是从亿年前大爆炸开始的宇宙起源,到约50亿年前太阳系的起源,到约46亿年前地球的起源,到大约38亿年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我们人类正处于第六次生命大绝灭时期,而前五次生命大绝灭也是相当恐怖的——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的奥陶纪大灭绝;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使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泥盆纪大灭绝;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的二叠纪大灭绝;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使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的三叠纪大灭绝;距今6500万年左右,白垩纪晚期使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的白垩纪大灭绝。这些典型生物的灭绝和灭绝生物的数量上是无法想象的。而我们人类是否能够想象到自身的命运呢?
这个问题让我不禁联想到老师曾在课上播放的一部经典电影——《侏罗纪公园》。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恐龙的复制可能性较小,《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的复制基于蚊子中的DNA。DNA 虽号称稳定,但是又不会太稳定。现在估计常温寿命很难超过百万年数量级,而目前所知的生活最晚的恐龙的也是在6500万年前,而晚侏罗世距今也有一亿五千万年。即便提取出来,想要修复DNA也是一大难题。况且现在有观点认为生物体基因之间是动态网络关系,照此说来不同物种即使是功能相当的元件也很可能不兼容,何况恐龙没有什么太近的亲属。即使修复了但仍然还有问题:DNA不等于细胞。拥有这种高科技人类最后的命运也只能受这些恐龙的摆布,同样也只有一个结果——人类的灭亡。
这部电影着重反映的是一种思想,当人类站在这充满神秘色彩的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贪婪,高傲,永不满足让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结果却是悲剧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正如:“当地球没有了动物、植物或者更有甚者破坏了自然,人类的贪婪之网就会蔓延成沙漠,而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将成为人类为自己挖掘的坟墓。”就像英国科学家说的:“人就不应该生存在这个原本祥和的地球上,因为人有贪婪、人有欲望、人有无底的物质需求。”可是有些盲目的贪婪的人类为了金钱利益不顾一切后果的破坏自然。而当自然灾难来袭,人类所能做的也只是逃避,只有预防,而无法战胜。
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只是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反而是我们对于自然的依赖。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
对人类现代史危机,首先,树立自然囊括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的意识。人类只是大自然在此时间段所产生的一小部分,人类的存在与消失毫无对大自然产生影响,而人类却是面临着有去无回的下场。 其次人类要有尊重和敬畏生命和大自然的心。生命是无价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植物以及微小难辨的微生物,我们都要尊重和保护。 总之人类尤其是现代化的人类千万不要做下一个恐龙,待到末世步其后尘。
现在的人们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应该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得保护好自然,不失为明智的态度。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
任课教师: 张建平日期:2015年 6月 7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