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帆的历史篇一:西洋帆船发展史04:浓烟代替白帆
星移斗转,历史的进程进入了20世纪。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曾经是水上运输主角的帆船先后都进上了英雄暮年的不归路。人们不禁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地平线上:浓烟代替白帆
就像我们难以确定帆船是何时诞生,要确定帆船何时到达最低点也是极其困难的。虽然很难用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判定帆船的终结,但是,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机动船的浓烟而不是白帆,在地平线上显示了水上航运的存在。
这里有一系列的原因,部分是技术上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上的。这在贸易实践中总是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在20世纪下半叶运输帆船的消失。尽管最早的机械推进是那么地不可靠,甚至到了20世纪初也是如此。而且早期的蒸汽船,除了要给锅炉和燃料(木柴或煤)保留许多地方,还需要频繁地靠岸添加燃料,其输出的功率相对又嫌不足。当然,这个问题由于内燃机的出现而基本解决了,其形成的优势是帆船所无法抵挡的。狄塞尔在1897年改进的柴油机首次在1912年装上了数千吨的大型运输船舶,这个事件开创了航海事业的新纪元。
早期内燃机的效率为35%,这就把蒸汽机的15%给比下去了。其次,内燃机所用燃料的体积也相对小得多,而且还可以在航行途中由另一艘船给它补充燃料。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像蒸汽机那样需要大量从事危险工作的司炉工。
另一方面,连接世界各地的航线实际上已经扩展到整个地球,大量涌现且设备齐全的的港口为航运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另外,几条大运河的开通,为世界航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个技术因素也帮助了新型船舶的发展:钢结构。这种金属材料的引进,自然使得200英尺(61米)的木船长度限制得以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各地先后用焊接代替了铆接。从此,船舶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航运的经济性,单船排水量快速增加到以前无法想象的数十万吨。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又使得操作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
巴西“西斯内·布兰科”号风帆训练舰
新的黎明,还是昙花一现
前面已经说过,人们抛弃风帆运输船,固然有技术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则是由于经济的一系列原因。也正是由于经济上的波动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了70年代到80年代初帆船的突然复活。但是,这种由热爱帆船人士的热情和愿望所掀起的骚动在时间上并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因为当时石油涨价以及“石油危机”的构想,其政治因素超过了地质因素,感性的因素超过了理性的因素。
但不管怎样,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在现代条件下风帆推进的航海实验对于人们认识大自然和自身能力总是有益的。技术进步的结果提供了一系列新生事物(包括新材料和新设备),使得帆船在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在节省操纵人员数量方面也是如此。铝基轻金属和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使得船体能够做得又轻又牢,因而能够提高船速。为大规模普及竞赛和
巡游帆船而发展起来的风帆装备使得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人手来进行操作——和同尺度的机动船相当。
具体来说,在那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在同一艘船(尤其是在一些风向稳定区域航行的船)上安装2种推进系统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设计了种种方案,主要是一些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金属硬帆。最后,这些试图复活过去传统的尝试浪潮都归于平静,只留下了一些淡淡的痕迹。阿拉伯国家重开油井,而不断增加的动力机组再一次提醒人们什么才是唯一可行的商业航运的推进方式。但是,风帆爱好者并不气馁,他们仍然在努力、在探索、在等待出击的最佳时机。
时光流逝,又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原油的价格也不是当时从每桶9美元提高到13美元的情势,而是在每桶65到70美元的区间徘徊了。其中虽然有少量通货膨胀的因素,但运输成本的提高确确实实震撼着海洋航运企业的老总们。他们会永远将现代化的风帆系统拒之门外吗?
今日的帆船
几个世纪以来,风帆航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和代表之一。大量的人员和货物在风帆下远渡重洋,许多有影响的发现和征战也都是在风帆的帮助下完成的。事实上,当时任何重大的旅行活动都涉及三江四海。因此,在风帆航海活动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后,尽管我们现在不必非得依靠风帆来飘洋过海,但是,帆船在当今世界的影响还是不可小觑。
虽然,人们已经放弃了依靠帆船来进行人员和货物的运输;装备滑膛炮的风帆战舰早已由铁灰色更加凶猛的现代军舰取代游弋在深邃的大海上。但在今天,帆船依然存在,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变化。它们中一部分成为许多国家航海博物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帆船则还在辽阔的海洋上航行——它们或许是帆船训练舰,或许是为了体育竞赛或巡游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帆艇,也可能是对于古代母型船的复原。
古老的帆船之所以还在海上巡游,是为了向人们讲述一些和历史与人生有关的东西,也能够让人们尝试一下带有一点原始成分的冒险经历,体会一下在人类文明史上在造船和航海方面曾经有过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训练帆船
许多年来,随着最后的商业帆船的消亡,那种高海情下的帆船航海实践基本上都是由各国的海军传承下来的。许多有着悠久航海传统的西方国家海军舰队都至少有一艘训练帆船,用来训练学员和下级军官,并执行访问外国港口、展现美好形象的外交使命。例如,智利的“埃斯米拉达”号等训练帆船曾多次来中国访问。
用帆船来进行远航训练,现在已经十分普遍了,但是,这主要是用那些幸存下来的的帆船来进行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另外的情况,例如,计划明年来中国访问的“歌德堡”号帆船就将安排40名实习学员。对于用帆船来进行远航训练,一直有人怀疑这样做的价值:因为现在无论是商船还是军舰,无一不是采用机械动力方式推进的,再来学习那套“屠龙之术”有何意义?但实践证明,驶帆航行有着其它方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教育意义和价值。帆下航行意味着和大海的零距离接触,并使自己和帆船二位一体,仅仅利用大自然给予的手段来使船前进。这就能够在和大自然的对话中认识自身的局限和潜能,激发起学习的动力。而且,帆船操作中看来比较原始的集体协作,对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是有着特殊的效果。因为以上这些原因,世界各国的海军还在继续他们的帆船训练形式。
风帆训练船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东西。无论是民用的航海实习船或者是海军的训练舰,这在整个风帆船时代都始终存在。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有这样特定功能的专业船只和一批专业人员来对搭载的学员进行指导和训练。传统上,每艘英国帆船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学徒,他们干的活和雇佣的水手有所不同,主要是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来接受航海知识和操船技艺的传授。在战争期间,当局也会征用一部分民用帆船来起到运送货物和训练船员的双重作用。
阿根廷“自由”号风帆训练舰
当然,在现在风帆船处于最后岁月这样特定时间里,这种训练活动必定也收缩到最低限度。为考虑降低成本,对于所需的专业人员的编制当然也减少了。例如,有一艘训练船的编制只有4人:船长、副长、水手长和帆缆匠;其余的水手都由那些被航海探险所吸引并对航海事业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人来担任。其它训练船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极端,但其原则大抵如此。
现存的训练帆船大部分是钢质的,但还有一部分训练帆船是根据历史上的母型船复原重建的木船。人们在复原船身上寄托了无限的情思和希望——它们是怀旧情愫的倾诉对象,是承载历史信息的活标本,它们还承载着将传统的航海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殷切期望。
训练船上的生活
今天,在帆船上的生活和前两个世纪当然是大不相同了,今日学员在衣着和卫生方面的条件之优越就连当年的官员也不敢想象的。虽然,船员还是睡吊床,但内部住宿的卫生条件有着严格的规范,也禁止大声喧哗。过去那种不人道的肉体惩罚是取消了,但是服从命令听指挥还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涉及全船生命财产的安全。
帆的历史篇二:中国船舶发展史
中国船舶发展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岛屿的国家,也是拥有众多江河湖海的国家。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逐水草而居”。为了进行水上活动,就必须利用和制造渡水工具,最早的舟船就开始出现了。早在1万年到4千年前,人类用古斧、古凿以不断成熟的木工技术,制造出独木舟。独木舟的出现,开始了中国造船业的历史。
三国赤壁之战的斗舰斗舰的舷侧设有女墙,下开棹孔;舷内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人在船中,没有后顾之忧。所称斗舰,即用于战斗的舰只。这种斗舰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率斗舰数十艘,驶近曹操军营,同时放火。火借风势,大破曹营,致使曹军水师全军覆没。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上战例。
隋代龙舟隋炀帝曾率庞大船队三次巡游江都(扬州)。隋炀帝乘坐的龙舟,上建四层建筑,有正殿、东西朝堂,全部用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住处。龙舟航行全靠拉牵,拉纤壮丁达八万人,奢华程度,令人咋舌。从造船的规模和工艺看,已经是十分精美、豪华。 唐代游舫游舫,是继隋代兴起航行在大运河上、为官宦乘坐的大型豪华游览船。最大的长达20丈,上建5层舱楼。船的结构、造型精美灵巧,雕琢玲珑剔透,装饰金碧辉煌,工艺已是炉火纯青。
客舟在汴河中行驶的有货船、渡船、游船等,客舟只是其中一种。它造型美观,结构紧凑合理,是唐宋时期造船高水平的集中表现,在中国造船史上有特殊位置。
宁波出土的宋代海船它的突出特点是设有松木制成的龙骨,并设有6道水密舱壁,壳板底部装有减摇龙骨,这一技术比外国要早600年。
两头船是明代战船。因两头装舵,可以做到东风西驰,西风东行。航行中可以旋转,进退自如,十分灵活。
南京船是明未清初航行在长江下游以北近海一带的货船,是中国古代优秀帆船的一种。
郑成功战船:郑成功是明清时期收复台湾的名将。南明永历15年(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数万人,乘坐这种船从厦门出发,于台南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迫使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种战船立下卓著功勋。郑和宝船(宝船,并非船装饰如宝。系郑和称“三宝太监”):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便是这种船只。它长125米,宽48米,深12米,排水量1700吨。当年郑和统领将士27800人,宝船10余艘,遍访东南亚、印度洋南岸、东非南岸等30多个国家。宝船船队规模宏大,航海技术精湛,航海区域广阔,政治、经济影响深远,为世界所瞩目。
戚继光抗倭战船: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蓬莱人,原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在家乡蓬莱经营海防10余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调浙江抗倭,1562年又赴福建沿海,官至总兵。戚继光统率的战船是福建沿海建造的大福船,大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据载,依大福船之上抗击敌人,矢石火炮居高临下而发,遇到敌人小船,象耕地一样把敌船耕沉。经过几次大型海战,两年后平定了东南沿海倭患。建国以后,戚继光抗倭大福船成为北京军事博物馆重点展品。
雅克萨抗俄战船:清顺治七年(1650),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雅克萨城,之后还不断侵犯我松花江,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巡视松花江,并亲自调兵遣将,康熙二十四年(1685),共调兵3000人建造战船百艘,收复雅克萨并逐出侵略者。1689年,签定了举世闻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船首设红衣炮两尊,可轮番发射,必要时可运到陆地上使用。 清代广东水师快船这种船的特点是有风时用帆,无风时划桨,回转灵活,航速快捷。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广东水师提督就使用这种战船。
闽南渔船又称白底船,用来运输和捕鱼。它结构坚固、装饰秀丽,在闽南一带广
泛使用。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造船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拥有2100万载重吨的远洋船队。中国的造船业除为交通、海洋开发、渔业、国防现代化服务以外,出口船舶已获国际航运业的信赖和欢迎。中国正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鱼雷快艇:这是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适宜于隐蔽、突然地在水面对敌舰进行攻击。这种艇曾在我海军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著名的“八一”海战和收复西沙之战,鱼雷快艇立下了赫赫战功。
水翼导弹艇:由于快艇底部装有双翼,因而航行起来减少了阻力,使航速大大提高。艇上装备有舰对舰导弹。由于航速快,机动灵活,攻击威力大,突出了独立的战斗特点。
海军62高速护卫艇是以护航、巡逻为主要任务的高速舰艇。
潜艇是一种既能水面航行、又能潜入水下活动的舰艇。由于它隐蔽性好,自给力大,续航力远,可长期潜入敌方海域作战。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曾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海上作战任务。
航空母舰号称水上活动基地,可载近百架各式飞机。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
强大威力。由于威力巨大,现已成为大国争夺海洋霸权的重要工具。 全浮式汽垫艇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快速艇,特点是在艇底和贴水部分衬了一层气垫,使船体阻力大为减少。由于船体已高出水面,更适宜于作登陆艇。
导弹护卫舰是以护航、反潜、巡逻为主要任务的水面战斗舰艇。因为这种舰多以导弹为主要武器,因此称导弹护卫舰。这种舰艇在中国海军被广泛使用。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以核原子为动力的大型军舰。由于它排水量大,武器装备强,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指挥性能,主要用于远洋作战。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中国大连造船厂建造和修理的在海上开发油田的钻井设备。 泸州一号散货轮是中国自行研究和制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货轮。
集装箱货船是上海造船厂与德国马尤福姆公司联合设计、上海造船厂83年建成的,可载724个标准集装箱,是多用途货船。由于性能好,首批出口西欧,并获1983年国家质量金奖。
滚装船是江南制造厂为联邦德国亚联航运公司造的,可载4000辆大型汽车的滚装船。由于这种船达到当时世界同类船的先进水平,所以被誉为“世界未来型”船舶。
“长征”型沿海客货船可载客960人,同时载货1500吨,目前中国生产了14艘,航行在上海-大连,上海-广州等航线上。
穿梭油轮这是大连造船厂于1986年研制成功的1500吨穿梭油轮,用于挪威北海港口,将油田开采出的原油运至欧洲各港口。它能适应当地恶劣气候情况下的运行,并能够在无码头停靠的情况下进行安全装载。
中山舰原名叫“永丰”舰。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艘曾创立过不朽功勋的著名战舰。1922年6月,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宋庆龄曾登舰指挥平定陈炯明在广州发动的政变。1925年孙中山逝世,将此舰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抗战期间,正在长江巡航的中山舰突遇六架敌机攻击,舰尾要害部位中弹沉入江中。为纪念“中山”舰的不朽功勋,湖北人民政府于1997年1月28日将它打捞出水,现陈列在辛亥武昌起义博物馆。
31-Y3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远望”号主要用于进行洲际运载火箭试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的科考船。
向阳红十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总长156.2米,排水量13000吨,1979年
12月在中国江南造船厂建成。这是当时世界同类船舶中最大的一艘(航速为每小时20海里,续航力18000海里),该船配合远望号先后完成过中国洲际运载火箭的实验任务和发射通信卫星的实验任务,1984年11月还首航南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参与建立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工作。
喷水推进豪华客船是航行在香港、澳门之间的客运船。
扬子江乐园号是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武昌造船厂建造的船只。该船是符合国际水准的豪华型旅游船。
爬吸式挖泥船是用以疏通航道、清淤的专门船只。
导弹驱逐舰这种舰艇是现代各国海军广泛使用的一种军舰。驱逐舰装有对海、对空、对潜等多种武器,有较强的海上作战能力。以导弹为主要武器,还配有直升飞机,所以叫导弹驱逐舰。
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对第一代驱逐舰实施了现代化改装,1989年改进型导弹驱逐舰建成服役,这只模型是中国051改进型导弹驱逐舰。
航空母舰(辽宁号):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帆的历史)。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帆的历史篇三:造船史
1.中式帆装的组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西式帆的比较。
2.中国造船与航海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影响。
3.郑和下西洋,海权与国家的发展。
4.评点古代中式船的结构及工艺特点。
1中华文明是黄土内陆文明的说法为什么不对?
答:河姆渡和萧山跨湖桥都属于海洋文化遗址 文明、文化、新石器时代
2怎么理解有段石锛对中国及亚太舟船历史的影响?
答:石锛 磨制石器的一种。长方形,单面刃,有的石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块),称“有段石锛”。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
(1)可以伐木,为造船提供材料;(2)提高了生产力(3)为造船提供了工具
3独木舟在我国出现的年代、特点及意义。
答:最迟不晚于8000年前,以一段木头制成,解决了浸泡水寒之苦
4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舟文化器物。
答:河姆渡桨,跨湖桥独木舟
5中国最早的船检官员
答:公元前10世纪的舟牧
6古文字与舟船文化的关系。
答: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古代传文化的发展。也可看出古代船的外观及使用方式。如甲骨文中“舟”字,可看出所表征的舟,是由纵向和横向构件组合成的。由甲骨文中的“般”,可看出一个人持桨或蒿使船旋转移动。
7中国舟船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年代、意义。
答:船尾舵 东汉 水密舱壁 晋代义熙年间 车轮舟 晋代义熙十三年 指南针 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
8中国人早期的渡水工具有哪能些?
答:葫芦,皮囊,筏子,皮船
9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的奠定时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本所有文明的文化根基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有学者称这一时期为“轴心时代”.从中国历史来讲,时至春秋战国,我 们在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淀,又适逢社会产生了较深刻的变革,所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对以往思想文化进行了总结,同时又根 据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做出了许多自己的发挥创造.我们后世的思想基本没有超出他们的思想范围,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基.
10对中国舟船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先秦时期典型的船舶。
春秋时的冶铁技术已有所发展。铁制工具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密,木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即春秋时鲁国人鲁班,为传统造船技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用途上来看,有民用和军用的船舶,也有河湖船舶和航海船舶。
11邛沟、泛舟之役、
答:泛舟之役:公元前647年秦用船运粮给晋
12秦代有三大水利工程与造船业
答: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3秦皇巡海的意义及对造船业的影响
答:显示了当时船舶的发达,对造船业有这巨大的推动作用
14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答:汉武帝开辟了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
15汉代对中国船舶发展的主要贡献:
汉武帝开辟了到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桨、橹、船尾舵、风帆等船舶推进工具的日益完善和广泛使用,横隔舱造船结构的重大贡献等。 16发明船尾舵的意义:
舵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必不可少的设备。如果“舵失针迷,如坐积薪而待燃”。船尾舵是中国造船技术的一个重大发明,公元10世纪,阿拉伯航海者引用中国舵,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舵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中国舵成为开创15世纪人类大航海时代的技术条件之一。直到今天,舵仍然是船舶的主要操纵工具。
17《释名》是本什么书?作者,其中对船舶的论述:
《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汉末刘熙作,其中对船进行了总结定义,论述了船的船舶属具,船体结构,稳定理论。
18东西方船帆的比较:
中国帆:1.硬帆 2.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 3.落帆容易
西方帆:1.软帆 2.吃风大,支撑点多 3.操作复杂,升帆时间长
19“汉习楼船”的背景和意义:
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当然,楼船是最重要的船舰,是水师的主力。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
20汉代的主要船舶:
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种类型的船,有客船、战船、货船等。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舟扁)、艇、扁舟、轻舟(舟令)舟、舫舟等。战船中又有弋船、桥船、艨艟、斗舰、楼船等。
21晋代中国船舶有哪两项发明:
1.水密舵壁 2.车轮舟
22车轮舟对船舶推进技术的影响:
其出现将人力推进动力的划桨转化为轮桨,使到车轮舟的运转能够进退自如,且提高了舟船的机动性,其首制者是祖冲之。
23双体船出现在何时何处:
晋代画家顾恺之所绘《洛神赋》上的舫船就是具有纵通整体甲板,并有舷伸甲板的双体船。 24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中国造船业尤其是南朝却有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六朝建都江南,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战争中心也随之南移。南方的地理特点是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位便利,又先后以黄河,淮河,长江为守,因而南方的水军极为发达。当时南方出兵,或以水军为主,或必辅以水军。
25南北朝时期代表性的船舶:
南北朝时期以舟船为代表,如隋朝的大龙舟 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扬州一游,命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 2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水战:
赤壁之战,钟离之战
27“燕鼎之重乎千钧,。。。所托者浮道也”说明了船舶的什么性能:
浮性。 浮性是造船理论的基础,船舶能漂浮于水面(包括潜艇上升与下潜)也是利用了浮性理论。从事现代船舶设计的人员,设计时必须进行重量与干舷计算。船舶浮态是很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
28“季春之月,舟牧五覆五反,乃告天子舟备具于天子”说明了船舶的什么性能:抗沉性 29“舡三百斛日舟 刃,舟 刃豹也短也,江南所名短而广安不倾危也”说明了船舶的什么性能:稳性
30隋唐海外交通:
唐代的南北两大国际航路:北方航路是“登州入高丽的渤海道”并可延航到日本。南方航路“广州通夷海道”。中国舟船从广东徐闻出发,经越南,达马六甲,苏门答腊,印度,巴基斯坦,而且一直将航路延续到阿曼湾和波斯湾。 31斗舰与龙舟反应的隋唐造船业水平: 大龙舟高数层,船体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长度有限,这就要求把许 多较小较短的木料连结起来。同时,船体的骨架与板之间,船体与上层建筑 物之间的连结技术要求很高,连结不好就不坚固,所以在龙舟的结构强度中, 连结是极重要的。隋代大龙舟的连结方法是采用榫接结合铁钉钉连。用铁钉 比用木钉、竹钉连结要坚固牢靠多了。隋代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的方法。大业十一年令造龙舟数千艘,只用一年就 造成,可知隋代造船能力之强,技术之高。
32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中国造船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造船技术就达到了一定水平,而且远航至南洋。到了宋代,造船技术站在世界之巅,并出现了很多造船中心,当时,不但官方造船,民间也造船。宋代的多款船型和造船技术,在世界造船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造船技术,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人类已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我国宋代,江河汇通,水上交通发达,船运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北宋时期,水军基本成型,且配备了多种造型的战船,造船技术高超。宋代造船技术在当时领先世界,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从而推动了航海事业发展。宋代所造的船,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合理、装饰华美,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33神舟与客舟
宋代所造一般的海舶叫“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每舟篙师水手可六十人”。内部有独特的水密舱构造。客舟分三个舱:前一舱底作为炉灶与安放水柜之用。中舱分为四室。后舱高一丈余,四壁有窗户。“上施栏楯〔shǔn吮〕(即栏杆),采绘华焕而用帘幕增饰,使者官属各以阶序分居之。上有竹篷,平日积叠,遇雨则铺盖周密。” “神舟”就比“客舟”更大得多了。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派使臣安焘、陈睦往聘高丽,曾命人在明州建两艘大海舶,第一艘赐名“凌虚致远安济神舟”,第二艘赐名“灵飞顺济神舟”,自浙江定海出洋到达高丽,高丽人民从没见过这样的神舟,“欢呼出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再次派使臣去高丽,又在明州建造两艘巨型海舶,据史载,它们“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到达高丽后,高丽人民“倾城耸观”、“欢呼嘉叹”。“神舟”大者可达五千料(一料等于一石)、五六百人的运载量,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也可载二三百人。
34指南针与罗盘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影响
指南针及磁偏角理论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人们获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人类第一次得到了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自由。从此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缩短了航程,加速了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意义怎么说也不为过。十六世纪,中国的罗盘传入欧洲.这一技术很快用于航海业,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通过殖民掠夺.大量财富被掠夺到欧洲,成为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后,
发生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等一系列改变.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这也是欧洲现在比较先进的原因.
35出土宋船所反映的宋代造船技术水平
宋代的多款船型和造船技术,在世界造船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不但有官方的造船场,也有很多民间的造船场。民间船只类型多样,民间船只以用途得名,或以形状得名,或以设备命名,名称和船型多达千百种。而水密舱技术、减摇龙骨、平衡舵等造船技术当时位居世界前茅。
36中国古船的三大船型及特点
沙船有许多特点:第一,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第二,沙船能调俄 使斗风,顺风逆风都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航性能好。第三,船宽初稳性大,又有各项保持稳性的设备,所以稳性最好。第四,多桅多帆,帆高利于使 风,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好。 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 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优良战舰。广船产于广东,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和大维持。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37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及宝船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现代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及仿制较多,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制结构及尺度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38明代的船舶专著
王鸣鹤的《登坛必究》、郑若曾的《筹海图编》、谢杰的《虔台倭纂》、何汝宾的《兵录》、王圻的《三才图会》、茅元仪的《武备志》
39海禁政策与清代船舶的发展
清朝出于孤立和封锁台湾郑氏集团等反清势力,配套施行了一种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这4个口岸可以理解为有政府设立海关的口岸。但是,实际上与海外通商的口岸超过100个,只不过政府还没有设立正式的海关而已。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商人的捣乱,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这一规定最多只是给外国商人造成一些不方便而已,并没有影响贸易额。相反,即便只有广州一个口岸,海外贸易额依然大幅上升。统治者多次实行海禁政策,使我国原 有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急速下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 内河与沿海航权落入外人手中,更使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事业 一蹶不振,到解放前夕已处于奄奄一息的凋败状况。 40洋务运动对中国造船事业发展的意义
工艺学堂 工艺学堂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例如左宗棠在创办福州船政局同时创办了船政学堂, 在 之后的四十多年中,船政局有半数以上的船只由船政学堂学生自行督造,到 1874 年,船政 局辞退了大部分的法国技术人员, 表明了中国造船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 降
低了西方在科技方面对我们的压制能力,有利于中国的自强独立。
41近代中国造船业的若干“第一”
中国船舶订单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订单量的世界市场占有率等三大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 42新中国造船造船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装备,也为世界贸易提供了必需的平台,它也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产业。同时造船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兴建一个造船厂动辄几十亿元的资金。造船也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建、扩建船厂,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增加就业率。 纵观世界造船历史,中国造船业曾经走在最前列。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它们充分展示了我国当时高超的造船水平。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各方面的工业技术开始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随着罗盘针和各种机械用于船舶上,西方的造船业逐渐超越东方。又由于船舶是通达世界各大洲的重要交通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世界各地销售他们的产品和在其它地方获取廉价的原材料,远洋贸易的发展和黑奴贸易的发展,使得船舶工业成了许多西方国家的重点发展对象。西方的造船技术开始超越东方,而中国的船舶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 新中国成立60年多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中国实现了船舶工业发展的第三次跨越,在造船产量上成功超越日本,造船完工量达到2881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29.5%;新接订单5818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7.7%;手持船舶订单超过两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5.5%。三大指标均跃居世界第二位,标志着造船大国地位的真正确立。2009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厂新船订单量更是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开创了与韩国、日本“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新格局。但自2007年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船舶市场急转直下,定单急剧减少,2007年全球新定单量为2.4亿吨,2008年降为1.5亿吨,2009年更低至2007年的1/10。目前全球造船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新船需求量急剧下降,而造船业不似别的产业由于其行业惯性,无法快速退出。船舶的建造周期长,它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有滞后性。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对船舶行业的生产没有带来太大影响,因为两三年前手头的合同很多,三年前定的合同今年才交船。假如2009年~2011年的新船完工量平均达到在9000万载重吨,而全球生产能力在1.8亿载重吨,那么将会有一半产能过剩。2011年以后产能过剩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所有很多专家预测全球“造船业冬天”即将来临。
--------------------------------------------------------------------------------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