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3 来源: 精准扶贫 点击:
互联网+ + 背景下农村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研究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
常福学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还是处于落后和贫乏,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教育发展路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潜移默化带动了教育的信息化,让农村的教育水平与城市接轨。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决胜之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而教育脱贫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环节,义务教育是否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一项硬性指标,更是弥补教育发展短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教育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和各项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使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享受国家教育的阳光和温暖,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和扎实做好教育脱贫工作,精心研究部署,尤其在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研究方面,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大扶持力度,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及家长解决一些学习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词:互联网+;精准扶贫;教育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是全面衡量和判断一个地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一个地区利用教育信息化有效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意识形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发展规模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尤其是信息化教育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也让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不能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这对教育发展而言是不一致、不均衡的,也影响或制约着教育扶贫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精准扶贫研究。
一、乡村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思想、教学模式及策略、教学方式及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中小学尽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及教育资源,但一些相对较为偏僻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发展速度处于迟缓,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育基础设施配备不够齐全
农村偏远乡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应的教育设施配备不齐全。例如:多媒体教室配备、艺术课学习工具、音体美器材场地配备、心理咨询室设备不齐全、不完善、不
配套。有的偏远ft区,发展更为滞后,没有互联网或是刚刚连接互联网,与之相对应的多媒体设施设备跟不上教育教学要求,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对教育发展而言,教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教育资源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乡镇的教育资源开发主要基于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将资源数字化,即将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二是学校利用自己已有的数据库加以利用,比如将多年的试题保存下来,老师把它作为平时练习题让学生做。还有的是学校的老师自己编拟试题给学生,这样在把握命题动向、难易程度、评判标准等方面就没有确切地参照和依据,由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信息、教学动态等不能及时获取和利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受到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缺乏及获取途径的限制,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方面相对迟缓,例如:有些学校没有多功能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录播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设施设备,导致乡镇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难发展起来。
(三)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人才缺乏
教育的发展靠教师,然而在乡村教育信息化活动开展中,不少老师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且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多媒体教学水平不高,对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功能投影设备不能熟练地应用甚至不会操作,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仍然以传统式教学模式授课,还停留在“黑板”阶段,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四)教育信息化普及率相对较低
我国现阶段教育信息化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农村偏远学校还没有配齐配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以传统教学为主的模式上,即便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由于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老师的操作水平、教育教学观念等因素,使得多媒体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及效果,出现了教育信息化处于层面的情况。
(五)撤并后的多媒体设备有所损失
有些学校由于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异地搬迁等原因,导致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有的无法继续办学或停办,原有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有的处于闲置,有的无法拆迁,有的在拆迁过程中损坏或遗失,造成了部分信息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没有做到信息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用、有效管理维护。
二、教育信息化精 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和探索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加快农村欠发达地区学校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信息资源,加快网络建设,力争使农村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尽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推手,教师教学水平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的成败,教师的成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的成长,教师能否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的实现。时代是前进的,教育的成果是不断发展的、更新的,因此要求我们教学人员也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校集中培训,即学校定时定期定点对教师队伍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教学考核,检验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人人学技术、用技术、授技术,不断传递压力,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紧迫感、使命感。二是教师个人自觉学习,即学校安排学习计划,教师根据计划安排,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以及自己身边的资源进行学习。三是提供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即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利用互联网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通过教学方法的交流、学习,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积极外出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培训后及时在教师当中进行扩散和传播;五是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还要做好平时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把教师是否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应用的熟练程度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考核指标。六是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研讨会、观摩会,积极开展研课、磨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教学竞赛活动,如:高效课堂竞赛、一师一优课竞赛、信息技术竞赛、电脑制作竞赛、PPT 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班班通教学竞赛、微课竞赛、论文大赛等,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形成浓厚的赶、超、比、拼、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有效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
(二)善于借助多媒体实现教育信息化
人类社会已步入到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时代。乡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进行教育信息化。由于受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教育观念、师
资水平及办学规模等条件的制约,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落后,教育信息化的精准扶贫,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信息化,这种扶贫方式对互联网技术掌握要求较高,但效率比较高,效果很明显,可以有效改善地区教育贫困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提高,精准定位教育贫困区域、贫困环节等步骤实现教育脱贫。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它具有快速分析数据、完善储存信息、超强理解记忆等功能,对实现教育脱贫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和贡献。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是指哪一个方面,它是一个广义上的含义,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设备、教育人才、教育经费、教育环境等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和维护好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使用价值和功能优势,在用好、用实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套设施,进一步补充完善信息技术资源。同时, 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购置一些多媒体设备,并在使用过程中注重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维修,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有效助力于教育精准扶贫。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要注重效果
教育脱贫要注重实效,不能盲目脱贫,要找出、找准造成乡村教育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真正原因,聚焦乡村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在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和整改方案,在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有的地区因为人口稀少,办学规模小,导致开不起课,上不了学;有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设施设备落后,办学条件差,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有些学校由于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造成学生大量流失,无法办学; 有些贫困家庭因为“没钱上学”导致孩子辍学;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不让孩子上学等等。认真分析完造成教育致贫的原因后,再给出可行性的整改意见建议,并想方设法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师资力量,办好学校教育。如果出现布局调整、撤并搬迁、异地新建等现象,也要注意多媒体设施设备的合理解决和有效整合。同时,在社会和家庭中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校就读、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XX脱贫的重要意义,及时加大劝返力度,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示,消除家长顾虑,提高家长认识,让家长切身感受到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时代气息和重要作用,从而让家长和学生积极、放心地投入到学业当中,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中,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当中,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学业改变命运,用技术实现脱贫。通过建立“校校帮”“大手牵小手”“一对一”“手拉手”
等帮扶机制,将贫困地区的学校与发达地区的学校联系起来,利用互联网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使每一位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树立目标,实现梦想,达到教育扶贫的目的;针对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挽留人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将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乡村基层一线去,把优质资源吸引到基层,为基层教育服务,为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做出贡献。
(四)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春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促进区域间教学思维的交流,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区域间的教学水平,并为教学活动者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快捷,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应用、管理、维修等方面要切实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互联网的开发和利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教学理论,例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互联网的一个操作平台,它将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设施设备密切配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在事先设计好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书写、绘画、修改、擦除、注释、保存、暂停、播放等等,通过触摸技术实现人机实时交互;它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并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丰富的思维空间与创造资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使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互动能力得以提升,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洁轻松、丰富高效;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化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是可行的、客观的,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同时,受互联网自身特点带来的便利,使教学活动的成本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也随之提高,教育质量得到质的飞越,能有效助力于精准扶贫。
(五)因生施教全力以赴控辍保学
对有厌学情绪、疑似辍学及劝返学生,要及时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要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其原因,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多给予关心、关爱和帮助。对完成义务教育有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要尽可能单独编排班级、单独进行教学、单独设置课程, 降低课程难度、减轻作业负担、加大辅导力度,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及多媒体课件,使
教学情境更加丰富多彩、活灵活现、充满生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校要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信息技术课、劳动实践课、音体美课,尽可能挖掘和发现他们的亮点、特长及优势,多组织开展和参加一些电脑制作、电脑设计、职业技能培训、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活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学有一技之长,让他们接助互联网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全力以赴让他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稳,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目前,一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由于各种原因,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失学还比较多,“读书无用论”观点也有所蔓延,不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同普通家庭的差距在扩大。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要对农村平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发生的一连串令人痛心的事件警醒我们,扶贫之策从设计到落实都要更加人性化、更加精细化,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因此,我们务必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措施研究,创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出更多、更优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真正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尽早实现教育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