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9-06 来源: 精准扶贫 点击:

 XX 市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把握我市政务服务的真实情况,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工作思路,做到有的放矢。市政务服务中心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政务服务事项明确 推行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简称权责清单制度)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我市各级政务大厅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具体承办权责清单中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和其他职权等五类行政管理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自 XX 年全市市县两级行政机关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并经 XX 年重新修订后,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事项基本明晰。

 存在问题:一是纳入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数量不统一,甚至有些类型的事项出入较大。如,XX市的行政许可事项有 X 项,而城区仅有 X 项;XX 县行政给付事项有 X 项,而 XX 市仅有 X 项;XX 县应进事项 X 项,城区应进事项只有 X 项,相差 X 项。二是全市所有政务服务场所均未实现应进事项的全部入驻,以 XX 市城区为例,应进事项 X 项,只有 X 项进驻,未进驻比例高达 X%。三是行政权力清单以外的公共服务事项尚未清理公布。

 (二)政务 服务场所全面覆盖 截至 XX 年 12 月,我市由市、县(市、区)和乡级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场所共 X 个。其中,市级政务服务场所 X个,县级政务服务场所 X 个,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 X 个,覆盖率 100%,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场所全覆盖。由行政村(居委)设立的便民服务点共 X 个,覆盖率达到 X%。

 存在问题:一是 XX 市、城区和 XX 县的行政审批服务场所设置过多,其中,市政务大厅和分大厅共有服务场所 7个,社会保障服务场所 6 个;城区除旅发委、食药局、住建局、卫计委、环保局、教育局等 6 个单位与市政务大厅合址办公外,其余机关均在本单位设置办事场所;XX 县除行政审批中心外,还有 8 个在本单位设置的办事场所,企业和群

 众办事仍要在不同的场所之间奔波。二是除 XX 市、XX 县、XX 县实现了政务服务场所的综合设置外,XX 市、城区、XX 县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已全部投入使用;XX 县仍缺乏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三是 XX 县、XX 市、XX 县、XX 县实现了行政村便民服务点的全覆盖,XX 城区和 XX 县的行政村设置便民服务点的比例分别是 X%和 X%。四是除 XX县、XX 县实现了应进部门全部入驻外,其他县级政务服务场所未入驻部门的比例在 X%至 X%之间;以 XX 市城区为例,应进部门 X 个,只有 X 个部门进驻,未进驻比例 X%。

 (三)政务服务场所办件数量大 政务大厅是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多年来,通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办事效率,大部分大厅正在由单一审批向综合服务转变。调查数据显示,XX 年 1—10 月,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类事项 X 万件,日均办理 X 件。从年平均办件量来看,市政务大厅最高,达 X 万余件,是企业和群众办理事项的主要场所。

 存在问题:各地对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分类不细,统计数据显示,除 XX 县和 XX 县对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其他职权事项进行细化外,其他各市、县(市、区)均将办理事项归类为“行

 政许可”一类,归类不明反映出事项清理不到位,对各类事项的办理流程未区分对待。

 (四)政务服务机制普遍建立 市、县级政府普遍设立了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统筹推进政务大厅建设、管理监督进驻业务部门、优化创新具体政务服务,成为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力量。

 1. 政务服务管理制度相对完善。自 XX 年各县(市、区)设立审批中心以来,就同时建立了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XX年以来,随着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的建立,XX、XX、XX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或管理办法,对政务大厅建设、部门事项进驻、办事服务标准等提出规范要求。

 2. .“ 两集中、两到位”。

 初步完成。XX 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新政务服务的意见》,要求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截至目前,市直机关共组建行政审批科 X 个,县级共组建行政审批股 X 个。“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启动,使我市的政务服务从设立之初简单的“收发室”模式,开始走向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将更加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提高审批效率和监管效果。

 3. 基本服务机 制普遍建立。所有市、县级政务服务场所管理机构均出台并实施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 角工作制,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XX 年,健全的服务机制已经列为“三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指标。XX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 XX 年 7 月 1 日落实 XX 省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比省政府要求提前 15 天。

 存在问题:一是审批机制已建立,但没有全面落实,如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和联合验收,只在个别审批项目和某些审批环节可以实现,不具有普遍性。二是“互联网+”各项制度和措施没有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没有被广泛应用,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

 二、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切实提高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的认识 深入推进政务平台和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对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形式,

 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的审批事项。

 同时还要认识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是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强根固本的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XX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 时,对我省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给予充分肯定,进一步指明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XX 年 9 月 1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 XX 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意义非同凡响。这对我省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把 XX 改革发展推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

 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实践证明,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优良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国务院的支持就没有对象,我省、我市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抓好政务环境建设的思想,增强紧迫感,不断消除政务环境建设中认识上和体制上的障碍,自觉顺应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不断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方面,按照全国政务服务发展的模式变化,X 年至 X年为第一阶段,以部门设立办事窗口为主要特征;X 年至 X年为第二阶段,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特征;XX 年至 XX年为第三阶段,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为标志,各地建设把行政审批、社会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纳入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为特征;XX 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标志,各地大力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探索和推进为特征,也就是说,全国先进

 地区的政务服务水平已经进入第四阶段,而我市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实现我市政务服务的跨越式提高,需要顶层设计。

 另一方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既是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的不二选择,也是对民心民意的主动顺应。然而,群众的事要真正化繁为简,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难,不仅在于内容涵盖上的方方面面,还在于各自所求千差万别。顺利推进“互联网+政务”的“一号制”,需要信息技术升级,更需要打通部门间的信息“梗阻”,它涉及众多部门和地区的信息关联,需要部门间、地区间按照统一标准,科学整合服务流程。部门之间如果做不到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必然导致程序多、效率低、耗时长。这样的情形,群众肯定难满意。这样看来,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和规划特别重要。

 (三)扎实做好政务服务中心的入驻工作和标准化建设 1. 严格落实“ 两集中两到位” 。一是在市、县两级认真落实晋市政发〔X〕X 号和 X 市政办〔X〕X 号文件精神,执行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对行政审批科室和首席代表授权到位、行政审批科办理审批事项到位的工作要求,各入驻部门要派驻正式编制的业务骨干承担窗口服务工作。二是明确行政审批科的工作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本部门行政审批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本部门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和年

 度计划、总结;按照授权范围负责统一受理、办理经市政府公示的本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和其他服务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限时办结;负责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服务事项的动态管理,定期清理行政审批等面向社会的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编制服务指南,向社会公示;及时向本部门相关科室通报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理情况,配合做好后续监管工作;参与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联审工作,按照联审决定受理、办理本部门的有关手续;负责对下级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业务指导;承办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2. 办理事项应进必进。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尽量统一入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入驻单位是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经信(国资)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计委、市外事侨务和旅游委员会、市食药监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商务粮食局、市人防办、市园林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文化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规划局、市公路局、市司法局、市人民银行的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入驻;市工商局企业登记局、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含车驾管所)、市国税局办税服务中心、市地税一分局、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工程验收科和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成建制入驻。

 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公费医疗统筹基金管理中心、失业保险管理中心、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农村社保管理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中心、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创业融资服务中心、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农民工工作指导协调办、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建制入驻;医疗互助中心设置办事窗口。

 不动产登记中心、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成建制入驻;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扶贫办、公交公司以及部分中介服务机构设置办事窗口。

 3. 首席代表授 权到位。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直和驻市各行政单位原则上要确定一名副职或行政审批科长为本单位的首席代表,首席代表凭本单位的《授权委托书》行使职权,授权期限不少于 1 年。并明确不需要经集体讨论即可做出的行政审批决定,由首席代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直接签发;需要经集体讨论作出的行政审批决定,由首席代表按照集体讨论结果在承诺时限内签发。

 4.。

 制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联合办理制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XX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在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

 无审批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和联合验收。探索在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与项目初步设计合并审批的基础上,实行施工图备案与招投标文件同步审查、施工许可证联合办理;完善施工图联审或网上并联审批制度,房建类项目,住宅小区、厂区等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纳入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图审查,参与相关联合审查会议,不再单独组织审查审批。

 5.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落实“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将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十七证合一”改革。按照“证照分离”的要求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制作不同类型企业后置审批事项申请材料的一次性告知书,对其他后置审批事项组织有关部门召开联审会议,进行联合勘验、联合办理,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

 6. 试行“ 五险合一”。

 。对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试行“一个窗口对外、一张票据征收、一个平台共享”的工作方式,在一个窗口就可以把参保登记、基数申报、业务变更、核定缴费等业务办理完。

 7. 简化申请材料。对“重复提供、反复提供、无理提供、无需提供、无法提供”的申报材料一律予以取消,坚决杜绝没有法定依据的公示、论证、评估和签字盖章的行政行为。对

 实行联合审批的事项,在不同部门要求提交的相同内容的申请材料只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同时可探索建立改变审批文书档案管理方式。

 8. 完善工作制度。继续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 角工作制。继续完善和执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制度,加大对窗口人员考核的评优比例,建立职级并行激励机制。建立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相关职能部门可先予受理和审查的容缺受理制度;建立对确实不能受理或不能审批的相对简单事项,实行“为什么不能办”和“怎样才能办”的书面双告知制度。

 9. 建立政务服务监督员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由各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选择“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的人作为政务服务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向政务服务中心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 建设政务服务“ 一张网”。

 。按照省政府《XX 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建设我市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配置、阳光政务、互动交流、效能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标准统一、多级联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材料、证照共享机

 制,推进事项全流程电子化运行,内化部门间办事流程和材料报送渠道,变“群众奔波、基层跑路”为“信息跑腿、部门协同”,通过门户网站、实体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政务服务。

 11.。

 主动、超前、精细服务。各级行政审批部门要改变“坐等审批”的习惯,特别是在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中,要主动联系入企服务联络员,提前了解项目信息,尽快与项目单位联系对接,提前告知需企业准备的事项,让项目单位心中有数、早作准备。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到、细致、齐全,注重细节,对份内的事不能漏项,对份外的事及时提醒,让企业和群众舒心、暖心。

 12.。

 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帮办、代办窗口,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开展免费的引导、叫号、打字、复印、填表、网络上传等服务。在“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运行模式,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

 13.。

 整合组建市民热线。整合完善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平台。整合各部门现有的投诉举报平台和服务热线功能,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和“12345 市长热线”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政务公开、行政监察、效能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求助建议的互助

 平台,形成一条热线统一受理、相关职能部门归口负责、联动办理的新型政府服务沟通体系。

 14.。

 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在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基础上,发改、财政部门对中介机构的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进行清理规范;市和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搭建中介服务平台,在政务服务网上开辟“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15. 统一“ 三个清单” 。针对县(市、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名称、数量、标准各不相同的状况,建议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县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梳理,做到职权统一(因市、县、区职责不同的除外)。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负面清单。

 16. 制定出台《XX 市实体政务大厅建设与服务标准》。依照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便民高效、规范运行,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的服务设施设备、进驻窗口岗位设置、人员要求和管理、办理事项及流程、服务评价与考核等方面施行统一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情况 体系建设 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