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0-18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强调今天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自从资讯革命以来,资讯工具、硬件、软件,平行发展、与时俱进。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数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数据》读后感按: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
大数据: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话题
许倬云
涂子沛先生的新著《大数据》,已经完成,是一部 300多页的大作。最近他将这本书的打样稿送来给我看,并且要求我作序文。可惜的是,我将要远行,而他索序甚急,我只能在浏览一遍之后,发抒自己一些感想。至于细细咀嚼和消化这本有趣作品的内容,必须要在一两个月以后,也就赶不上涂先生大作的出版时间。我事先声明,这些只是我浏览他大作以后的一些感想,非常立即的直觉,也一时谈不上深刻的见解。
这本书的内容,强调今天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自从资讯革命以来,资讯工具、硬件、软件,平行发展、与时俱进。数据在我们生活之中,日常接触,已是处处可见的现象。收集数据,当然是靠电脑的快速分类和记录,
然而更重要的是搜索引擎的进步,与网络之间网际的交流。到今天,一个一个网,不但可以串连在一起,互相沟通,而且“云端”(云计算)的设计,可以将每一个地区个别数据,储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有助于我们更迅速广泛地搜索。
这些现象,20 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以来,已经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新事物,在 21 世纪进展速度之快,更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涂先生在这本书里强调:不仅数据经过管理而大量地存在,而且,在现代的国家,尤其是民主社会,开放的社会与政府之间,经由数据,彼此一目了然、无所隐瞒。一个自由的社会,掌握公权力的政府,跟任何其他政府一样,有压倒社会的庞大力量,因为他们手上掌握了人生需要的许多数据。不过,这些数据,在自由的社会,公民也可以一样取得,使政府所作所为,可以摊开在天地之间,让我们检验。过去封建专制和集权各种政体,其执政者能压迫老百姓,而老百姓没有办法回制公权力的压迫。涂先生特别标榜,美国奥巴马接任以后,尽力将数据开放于大众,固然奥巴马是一个有开放心胸的政治人物,如此将政府掌握的数据,大量地开放于群众,也是拜时代之赐,有如此的机缘,才能将数据公开。
涂先生引用胡适之先生与黄仁宇先生的话。胡先生说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先生”,凡事马马虎虎、不求精确。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不懂得用数字来管理国家。涂先生引用
这两位先生的名言,当然是要彰显传统中国和今天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不过我必须有所说明:胡先生和黄先生的话语,都是“爱之深而责之切”的心态,他们身经当时中国的混乱,激愤而出此感言。
从历史上看看,不论中国和西方,任何国家发展到可以有一个复杂文官系统管理以后,没有不依照数据来治国的。人口、资源、土地、财产种种的统计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战国时代形成列国的国家体制以后,没有一个朝代不具有一定的数据库;只是以今天的标准来讲,粗糙和细密之间,古今有很多的差别而已。以汉代为例,汉简所显示的家户统计,每一户中的人口,男女老小,以及拥有的资产数目字,都详细统计,而且不论是居延边塞,或是荆州内郡,格式一致。汉简各种家户统计,与唐代西域州府的记录对比,其内容格式也是相当一致。这种基本的数据,在列朝的会典中,都见到其大概。当然,各个朝代的数据,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大致讲起来,外族侵犯中国建立的朝代,以武装力量强制建立政权,也往往依靠暴力的掠夺,取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一个上轨道的朝代,其数据还是相当完整。
再看西方历史。希腊时代,我们了解的资料不够。罗马帝国时代,全帝国包含各种不同的政治单位,并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文官政府;因此,全国性的资料库似乎不存在。等到中古黑暗时期,国不成国,地方不过是大小封建领主占有领
土而已,他们并没有建立详细的资料库。近代以来,列国各自组成完整的主权国家,这些数据也纷纷出现了。
这是以历史上政权掌握数字而言。一家大型的企业,例如,中国清代的票号,如果他们手上没有复杂的数据库,就不能进行汇兑、放款、存款等等活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手上握有丰富的资源,他们也不能不具有一个相当完整的数据库,否则无以经营这么复杂的开拓业务。
今天的数据时代,我已经在前面提过,不仅公司单位都有搜集数据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有搜寻引擎可以将资料迅速检索,从其中归纳出条理,有助于了解情况。举一个例说,最近我们才看到,数据资料显示,美国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全国财富百分之四十以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拥有全国财富才过半而已。对于许多长期习惯于美国是开放社会的一般人民,这一组数据显示的现象,几乎可说是理想的破灭,使大家必须检讨: 美国真是如此开放吗?还是相对地在逐渐关闭?是不是财富与权力,已经逐渐集中到社会顶端一小撮的人手中?他们以财富作为魔法师的指挥棒,安排了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这种现象能够暴露于众,当然就因为在美国究竟资讯是公开的。
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资讯时代,对于极权的掌权者,他们
拥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工具,甚至于比坦克车和催泪弹更为有效。资讯管理、资讯控制,是无影无踪,又是无所不在。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更多警惕。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看惯了世间的灾难和创伤,不能不提出警告:这个中性工具,也只有在了解到资讯工具阴暗面——双刃剑的特性,在权势独占这一工具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此认识,我们才能善于利用这了不起的工具,开创更好的未来,也防治不虞的灾害。
涂子沛先生《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的控御力。他讨论的范围方方面面、极为广泛。我盼望有了这本书作为起头,还有很多对资讯工具有研究、也有心得的人,参加讨论,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 21 世纪正在坐长的新的知识工具。为此,我们要对涂子沛先生致敬与致谢,因为他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的话题。
《大数据》读后感近读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革命》,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许倬云(王力宏的舅公噢:))先生所作的序言,引用如下:
“美国真是如此开放吗?还是相对地在逐渐关闭?是不是财富与权力,已经逐渐集中到社会顶端一小撮的人手中?他们以财富作为魔法师的指挥棒,安排了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这种现象能够暴露于众,当然就因为在美国究
竟资讯是公开的。”
“资讯时代,对于极权的掌权者,他们拥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工具,甚至于比坦克车和催泪弹更为有效。资讯管理、资讯控制,是无影无踪,又是无所不在。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更多警惕。”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看惯了世间的灾难和创伤,不能不提出警告:这个中性工具,也只有在了解到资讯工具阴暗面双刃剑的特性,在权势独占这一工具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此认识,我们才能善于利用这了不起的工具,开创更好的未来,也防治不虞的灾害。”
《大数据》读后感刚拿到这本书时,被这个书名搞迷糊了。原以为是一部技术类的书籍,读过之后,才发觉这书大段大段谈论的都是美国政治历史,关于大数据的技术知识只是顺带普及了一下,将之归为政治类更确切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的话,这书主要讲的是美国逐步实现大数据的开放、采集和使用的历程。
首先,他们有着相信数据,使用数据的传统。基于数据事实的决策过程,帮助他们改进社会管理效果。
以交通管理为例。美国于 1966 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突破 5 万人之后,2009 年,机动车增加到 2.46 亿,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升反下降到 3 万多人。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996 年开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交通事故记录系统,以分析确
定交通事故及伤亡的原因。随着数据越来越多,群体的行为特征就会在数据上呈现出一种秩序、关联和稳定,更多的规律浮出水面。据此改进交通管制措施,效果显著。相比之下,2010 年中国拥有 7800 万辆机动车,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达到了 7 万人,是美国的两倍。
其次,更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他们的社会中,政府与民众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良好互动促进了他们的数据治国。
早在其开国之初,他们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说过如此有见地的话:"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他们的民众也清楚地明白,公共事务就是大家的事。他们积极争取知情权,而他们的政府最终也能够积极回应。以近为例,奥巴马政府设立了联邦政府 CTO 职位,设立 data.gov 网站,开放大量政府拥有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民间力量开发出各种数据分析应用。通过他们共同的努力,信息公开从原先的政府和国会范围,逐渐扩展到全社会范围。
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大数据技术也一样。将之用得好,它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反之,若被滥用,则它会成为另一种“老大哥”。
良好的官民互动,不仅推动着政府信息透明与社会公正,也保护着个人隐私。
"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几乎每一则信息都在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公开过。但是,就个人隐私而言,不同时期零散地公开和一次性完整的公开,即使内容相同,也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放任任何一方进行毫无约束地信息加总和数据整合,那么脑壳内的几个立方厘米也将会不属于个人的了。
他们民间对隐私权的持续不断的抗争,使得其政府的中央数据银行计划一次又一次搁浅。社会力量强力制约了政府的数据监控能力,让其沿着造福民众而不是驾驭民众的方向发展。
总之,带着妒嫉之情和担忧之心,读完此书。虽然这书几乎通篇都是讲美国事,但能够感觉得到作者的一声声叹息,感受到国内当下的种种反差。
谨以此书作者的题记,作为本文结尾:"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