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历史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10-18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共青团历史小故事

  历史故事何其多,我在此整理了共青团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共青团历史小故事一

 共青团的诞生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在中国传播开来,党的早期组织逐步开始建立。在"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建党过程中,一些领导者就同时考虑了建团问题,以便为党培养后备力量、吸引进步青年。特别是陈独秀,明确表示"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的预备学校........这在苏俄叫作少年共产党,在中国则可命名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的条件不可太严以期能吸收较多的青年。

 1920 年 8 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陈独秀便指派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8 月 22 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 8 人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担任了中国第一个地方青年团组织的书记,而团的机关就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 6 号。在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中规定:在"正式团的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中央职权"。所以,这个时候还不能算共青团的正式成立,只能算是团的早期组织。

 此后,在李大钊领导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于 1920 年 11 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1 年 7 月,党的一大召开,全国统一的党组织正式成立。在党的领导和帮助下,1922 年 5 月全国各地代表相聚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 年 5 月 5 日大会开幕,这一天也是卡尔马克思诞辰 104 周年纪念日。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说。大会共开了 6 天,举行了 8 次会议,于 5 月 10 日胜利闭幕。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选举了领导机构,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

 团的一大召开,标志着青年团的正式诞生,每年 5 月 5 日也就成了建团纪念日。选在马克思诞辰日这一天召开团的一大,也表明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这一点,95 年从未改变。

 说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就一句话:

 "五四"是青年节,"五五"是建团日。

 小伙伴们,记住了吗?

 当然,召开团的一大的时候,

 党的领导人有没有考虑过纪念"五四运动"这个因素,

 因为团团没有看到过相关资料,

 就不好讲了。

 另外,不仅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党、中国少先队,都有自己的纪念日。

 比如,党的一大召开时间是 1921 年 7 月,

 因为年代久远和当时档案缺失,

 就将"七一"作为建党纪念日,

 后来虽然查到 7 月 23 日是开会的时间,

 但"七一"已经广为知晓,

 所以就没有变动。

 对孩子们来说,"六一"过的是"国际儿童节";

 而对少先队来说,

 1949 年 10 月 13 日团中央作出《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

 "10.13 就成了少先队建队纪念日。

 联合国官方微博中午发布"严正声明",

 称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 15 岁与 24 岁之间的群体。祝大家节日快乐!

 共青团历史小故事二

 共青团的发展历史故事

 1919 年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这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青年运动,一大批接受了新式近代思想的爱国青年勇敢的加入反帝爱国运动中。此次的运动,为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奠定了人员基础。

 1920 年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创建者陈独秀带领其小组成员,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政治青年团体——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个组织团体是中国共青团的前身。

 1922 年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东园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青年团体组织。

 此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青年团的纲领、章程,选举了团的领导机构,标志着国家有了一个青年的核心组织。

 1925 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了适应斗争性形式的需要,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 年

 为了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造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青年团体。

 1946 年

 中共中央根据形式发展的需要,决定建立新的青年团体组织——民主青年团

 1949 年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毛泽东亲自接见了议会代表,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周恩来进行了重要讲话。

 1957 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再次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决定把解放前后的青年团的历次大会衔接起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要求与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改变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与后备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运动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共青团按照党的纲领和要求,坚决贯彻党的路线与方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适合青年特征的活动,促进了青年的进步与成长。

 共青团历史小故事三

 周恩来旅欧时期的 "共青团岁月"

 1920 年 11 月,周恩来、李福景、郭隆真、张若名等 197 人作为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五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启程赴法。

 背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由于经济萧条,失业风潮遍及整个法国,留法勤工俭学生陷入了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的困境。

 这时,华法教育会突然宣布同勤工俭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对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停发维持费。于是,400 多名留法学生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发起了一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斗争。

 这就是有名的"二二八"运动。

 在这次事件后,几支革命力量都深感有消除隔阂、团结起来的必要。

 1922 年 6 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赵世炎任书记,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周恩来负责宣传工作。

 周恩来与"旅欧共青团"的创建

 1922 年 8 月,从国内传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已于当

 年 5 月在广州召开的消息。

 10 月间,周恩来赴巴黎参加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会上举行了总投票,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 5 人当选为委员。

 11 月 20 日,周恩来和赵世炎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名义写信给国内的青年团中央,要求"附属于国内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

 1923 年 2 月 17 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正式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支部",在欧名称定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会后收到国内团中央 1 月 29 日来函,批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为日后中国革命培养并输送了大量骨干人员。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在 1949 年 1 月 1 日公布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同年 4 月 11 日至 18 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为大会题词;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大会致贺词。

 周恩来于 4 月 22 日作了《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前进》的重要讲话,他说:团员要思想入党,要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学习,要团

 结更多的人,要多听,但要有主见,要思考,要到青年中去做工作。

 周恩来参与共青团团旗、团徽审定

 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团中央根据团员代表的提议开始制定团旗、团徽、团歌的工作。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参加了审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旗图案,特别认真地做出了图案的选择,并作出了详细建议。

 原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李玉琦:周恩来(对团旗的确定)批示的比较长。周总理说,同意这个,五星、金色的圆圈要放在红旗左上角四分之一部分中心的位置,经过周恩来这样明确的修改意见,1950 年 5 月 4 号,(团旗)就打出来了。

 此后,周恩来还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周总理与青年

 在一起

 周恩来与早期团员黄爱烈士的革命友情

 黄爱烈士,字正品,湖南常德县人。

 01

 相识

 他和周恩来的友情始于五四运动。当时黄爱就读于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五四运动中,他在天津学联执行部工作,担任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日报》的编辑,同时参加了周恩来组织领导的两次天津进京请愿代表团,他组织过营救周恩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的活动。

 02

 遇害

 1922 年 1 月,黄爱、庞人铨发动组织长沙工人,反对美、英、日等国在华盛顿召开的"共同支配中国"的太平洋会议而举行的集会和游行后,又一次发动和领导了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开展要求年终发给工人双薪的罢工斗争。

 由于资本家和军阀赵恒惕反动政府勾结,罢工遭到血腥镇压。1 月 16 日,军阀派兵抓捕了黄爱等人,17 日将其杀害。

 他们时年同是 25 岁,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最早的牺牲者。

 03

 悼念

 1922 年 3 月,周恩来在德国获悉黄爱被军阀残杀的消息后,写下悼念黄爱的诗《生别死离》。

 周恩来

 《生别死离》节选

 壮烈的死,

 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

 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

 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周总理与知识青年

 01

 故事一

 在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曾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这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邢燕子、董加耕。

 1964 年 12 月 20 日至 1965 年 1 月 4 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先进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当选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

 12 月 26 日,是毛泽东主席 71 周岁诞辰。根据过去毛主席提出的并经中央政治局做出"不准祝寿"的决定,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只邀请了参加"三届人大"的十几位知名人士,用毛主席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设便宴祝贺,邢燕子、董加耕这两位知青带头人也在其中。

 那天,周总理把他们安排在毛主席的左右两侧。席间,毛主席与他俩亲切交谈,亲自为他俩夹菜助餐。此殊荣见诸报端,立刻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01

 故事二

 周总理日理万机,却时刻惦记着知青们的许多平凡小事,而且百忙之中,总要挤出时间来看望下乡知识青年,接见知青代表。

 1965 年 7 月 5 日,周总理出国归来,不顾劳累,特地到新疆石河子垦区视察,并看望了上海青年连。

 总理问了大家自愿下乡的情况,当知道他们都是冲破重重阻力来到新疆时,连连赞许"不容易啊!"

 总理又问了共青团的活动开展情况,指示大家要把团的活动搞起来。

 谈到家庭出身时,总理告诉大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总理还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毕生献给祖国边疆的建设。

 著名作家梁衡在文章《大有大无周恩来》中,将周恩来的品质归纳为六无,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文章写到:"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诞辰 120 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始终与青年人在一起的"人民总理"!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相关热词搜索:共青团 小故事 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