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安排(最终版)
发布时间:2020-10-05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
2020 年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安排
为贯彻陕煤集团及矿业公司2020年安全工作会精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全面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好二号煤矿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因环境不安全引起的各类事故,打造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根据黄陵矿业发〔2020〕88号《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考核办法》相关要求,结合二号煤矿生产实际,特对2020年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矿业公司“实”文化为引领,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创建为导向,以灾害及系统环境治理为重点,健全安全生产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环境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四员两长”现场监管职责,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为公司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的认识,为安全环境治理的开展夯实基础。
2.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管理、检查、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标准,实现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3.消除煤矿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打造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
4.杜绝一切因环境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和重大涉险责任事故。
5.每月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考核得分不低于93分。
6.每个区队每个季度申报不得少于2项有关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方面创新成果。
7.全年成功创建2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1个安装工作面、1个回撤工作面、1条主运输巷道、2条辅助运输巷道、1条主回风巷道、2个机房硐室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精品工程。
三、成立安全环境治理领 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成
员:各部室、区队(厂、车间)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生产部部长任办
公室主任,负责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定期检查安全环境治理计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排查治理隐患、安排布署下一步安全环境治理重点工作,实现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建立月度考核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做到周有检查,月有考核,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安全环境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
3.负责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及奖罚兑现工作。
(二)各职能部室责任划分:
1.生产部负责矿井采煤、掘进、顶板灾害防治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2.机电部负责机电、供排水、压风、运输系统、地面等设施、设备及检修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3.通风部负责通风系统、防灭火、瓦斯防治、油型气治理等灾害防治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4.地测部负责地测防治水管理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5.安监部负责职业卫生管理的安全环境治理工作。
6.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安全监测监控、通讯联络系统和调度信息化等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7.其他相关单位配合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办公室做好相关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
四、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内容
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按照“区域划分治理、全面覆盖检查”的思路开展相关工作,将井下工作环境划分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矿井(盘区)生产系统、机房硐室、临时施工场所等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内容包括:
(一)自然灾害治理内容 1.治理顶板灾害威胁 治理受地质构造影响的漏顶、片帮、底鼓及顶板压力显现威胁;治理支护设备工况不完好或数量不齐全,永久支护失效导致的漏顶、片帮、底鼓、顶板压力显现以及其他威胁。
2.治理水害威胁 治理生产环境中存在的顶板水、裂隙水威胁,以及矿井生产活动造成的老空水、钻孔水的威胁;治理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质预报不到位造成的水害威胁。
3.治理“一通三防”方面的灾害威胁 (1)治理通风存在问题
治理生产环境中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设施不齐全、风量不足造成的人员伤害或粉尘、火灾、瓦斯超限、温度异常(或超限)以及其他威胁。
(2)治理火灾威胁 治理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内因火灾、外因火灾威胁以及可导致火灾发生的隐患威胁;治理防火设施及监测系统不完善造成的威胁。
(3)治理粉尘威胁 治理生产环境中积尘爆炸威胁以及浮尘造成的职工尘肺病、设备损伤威胁;治理除尘设施不到位、防尘系统不完善等造成的粉尘威胁。
(4)治理瓦斯、油型气的威胁 治理生产环境瓦斯超限、油型气超限威胁;治理瓦斯抽采系统运行不稳定、抽采管路连接吊挂不牢固、抽采工艺不完善、监测系统不可靠等造成的瓦斯、油型气超限威胁。治理上、下隅角悬顶、风流不畅、封闭设施不可靠造成的瓦斯积聚威胁。
(二)机电设备治理内容 1.治理生产环境中机电设备不完好、安设不合理、安全保护装置不到位或动作不可靠、安全设施缺失或设置不合理、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行人过桥缺失或布置不规范造成的威胁。
2.治理生产环境中机电设备开关及操作装置设置不合理、闭锁装置失效等造成的威胁。
3.治理生产环境中供电系统不完善、供电线路及设备保护不可靠,线路吊挂不牢固、接头工艺不规范,规定照明点无照明造成的威胁。
4.治理生产环境中辅助运输设备不完好,无轨运输路面质量差,运输巷道高度不符合要求,轨道运输线路不完好,安全警示标识不完善,安全设施不齐全或失效造成的威胁。
5.治理生产环境中供排水、压风、瓦斯抽放管路布置不规范,吊挂不牢固,控制阀门设置位置不合理造成的威胁。
(三)职业卫生治理内容 治理生产环境中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治理避灾路线、逃生指示牌、安全警示牌、职业卫生牌内容错误、悬挂不正确。
五、安全生产环境治理重点工作
围绕2020年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以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为重点,以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安全环境创建标准,创新环境治理工作方法,强化现场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分方面开展安全环境治理工作:
(一)顶板管理
1.根据矿业公司《2020年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安排》及我矿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二号煤矿《2020年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安排》和《顶板管理制度》。
2.二季度做好211工作面初采初放及209工作面矿压治理工作,一是继续对209工作面回风巷进行矿压治理,确保回采期间顶板安全;二是针对209工作面下隅角顶板管理,继续优化定向预裂切顶爆破工艺,解决下隅角顶板冒落不及时对瓦斯治理及顶板管理造成的影响;三是更换211回风巷(209辅运巷)矿压监测设备,保证井下数据实时上传,为211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治理提供基础保障。
3.三季度组织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重点针对巷道支护技术优化、支护材料回收复用、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上下隅角悬顶治理等顶板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治。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现场支护管理和日常检查规范,记录齐全,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及时到位,全面消除矿井顶板管理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水平。
4.做好三盘区三条大巷、中央辅运大巷、主运输大巷维修等零星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5.做好《复杂条件下厚煤层小煤柱留设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掘进及后期回采期间留设煤柱的矿压变化规律,
为灾害防治、巷道支护参数优化和煤柱最佳留设参数提供依据,形成实施方案。
6.开展《深埋煤层特厚顶板工作面及巷道顶板灾害机理防治技术研究》,采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有效解决矿井强矿压显现问题,一是通过采用原位地质力学参数测试,掌握矿井原岩应力、围岩强度和结构,基于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理论,进行支护参数优化分析,实现支护设计科学合理化目的。二是从改善巷道自身受力环境出发,采取人工切顶卸压干预围岩应力分布,采取主动“卸压”方式,降低巷道围岩自身应力环境;三是开发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平台,实现顶板灾害超前预警预测、超前治理。
7.加强综采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管理工作,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落山角面积大于1.5m? 5m)的应采取措施,超过的应进行强制放顶,放顶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8.继续沿用掘进工作面顶板“三步作业法”,第一步,双重闭锁为综掘机装上双保险;第二步,敲帮问顶把好安全关;第三步,规范操作保障人身安全。从设备停机、顶板检查、支护作业站位三方面进行对各环节作业流程进行严格规定,彻底消除作业中的潜在隐患,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
9.绘制《二号煤矿井下巷道顶板灾害预警平面图》,按照二
号煤矿井下顶板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四个等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科学合理的管理顶板工作。
(二)机电运输管理 1.一季度进行运输专项整治,一是加强主运输管理,保证斜井提升系统保护、闭锁装置、“一坡三挡”和防跑车装置齐全完好,动作灵敏;二是加强顺槽皮带管理,完善皮带转动部位、皮带悬空段的保护工作,合理设置行人过桥;三是完善机械设备的各项保护,不断提升机电运输专业管理水平,确保运输系统安全、可靠;四是深入实施防爆胶轮车“三况”安全确认检查和周检、季检、年检管理制度,执行好车辆包机制、四检制管理,强化车辆检修保养,保证辅助运输工作安全;五是严格执行“车让人”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安全管理制度。
2.二季度开展智能化专项整治活动,一是进行2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调试工作,同时开展LASC惯性导航技术应用项目,采煤机机身加装LASC装置,完成采煤机自动化改造,在初采初放时进行调试;二是开展自移设备列车应用项目,完成36台自移列车组装,在211工作面设备安装时进行使用;三是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严格执行“机环双检”制,保证设备长期处于安全运行
状态,提高开机率,降低停产停机时间;四是主胶带运输系统地面集中控制常态化运行,采掘胶带运输机实现井下集中智能控制;五是处理好节支降耗与设备检修维护的关系,保证设备维护保养所需材料的正常投入,做好大型部件的定期检查检测及更换工作。
3.三季度开展供电系统专项整治活动,一是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及安全责任心,进一步夯实二号煤矿供电设备安全管理基础,杜绝供电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四检制、包机制及机环双检制”,使设备维护责任明确,检修到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杜绝各类电气设备带病运转和重特大机电安全事故;三是提高电气设备完好率,电气设备完好率全部达到95%以上,彻底消除井下电气失爆;四是电气设备设施各级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动作灵敏,整定值准确有效;五是缆线吊挂、电气设备安装符合标准,外置机械闭锁和安全防护设施配备齐全,小型电器挂牌管理。六是通过理论和现场实际操作培训考核,提高全矿机电从业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普及煤矿机电设备防爆知识,达到人人懂标准。
4.四季度开展供排水压风系统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加强系统管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管路掉落伤人及管路、阀门、托梁影响车辆行驶事件的发生;二是完善供排水压风系统管理制度,
及时更新技术资料及图纸;三是确保大巷供排水压风系统及顺槽管路正常运行,管路安装规范、颜色统一、管路有说明牌,有编号,支管、阀门完好,朝向合理,供排水压风管路及顺槽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四是矿井在用主要水泵、排水泵、压风机完好率达到100%,大巷及顺槽在用潜水泵完好率不低于90%;五是供排水压风系统维护人员通过学习,达到熟知供排水压风系统,全面提高处理管路“跑冒滴漏”的能力,最大程度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降低影响。
(三)“一通三防”管理 1.一季度开展通风系统专项整治活动,一是优化矿井通风系统,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杜绝无风、微风、循环风及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消除风速超限及闭墙漏风现象,使得矿井有效风量率达到95%以上,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二是开展通风设施标准化隐患排查整治,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统一进行编码、登记、建档、挂牌管理,定期做好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保矿井通风设施设置合理可控,设施规格、数量符合《新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2017试行)》及二号煤矿《“一通三防”制度汇编》等相关规定;三是对通风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检测,确保矿井通风设备无缺陷,保证一用一备,运行正常。
2.一号风井回风通道施工完成后,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提升矿井通风能力,降低井下作业现场温度,并做好井下三个变电所独立通风系统改造工作。
3.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坚持“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治理方针,开展瓦斯防治、油型气环境治理工作,加大瓦斯治理力度,重点按照矿业公司要求做好矿井瓦斯“精准抽采”工作,落实“七步法”瓦斯精准抽采工作体系,实现“抽、掘、采”接续平衡,杜绝瓦斯超限。
4.加强矿井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施工、封孔及抽采系统的优化管理,提高钻孔封孔质量和抽采效果,确保各采掘工作面瓦斯、油型气抽采达标,做好211工作面回采前各类型钻孔、抽采系统等治理工程施工及监测工作,加强回采期间瓦斯、油型气防治现场管理工作,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将211工作面打造成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中精准抽采示范工作面。
5.开展3#煤层瓦斯、油型气综合治理工作,为矿井瓦斯、油型气治理奠定基础。
6.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科学组织生产。一是充分发挥采煤工作面阻化剂喷洒系统、注氮防灭火系统及凝胶防灭火系统作用,完善矿井消防洒水系统、井下烟雾报警装置及其它安全设施;二是加强密闭墙施工质量管理,杜绝采空区瓦斯泄漏和漏风
现象发生;三是加强采空区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维护好二、四盘区的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及时完善三盘区采空区束管、光纤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矿井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
7.加强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向无尘化开采迈进。一是积极开展综合防尘对标工作,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新工艺、新材料,重点做好采煤工作面和岩巷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工作,整体提升无尘化开采水平;二是从源头降低矿井作业地点粉尘的产生,全面完善矿井采掘工作面“粉尘传感器-喷雾”联动装置的布置;三是综采工作面加强生产过程的尘源防治工作,开展《综采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研究,减少粉尘对职工身体健康危害,改善井下工作环境,为智能化安全开采创造条件;四是综掘工作面必须长期配置“长压短抽”除尘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对老化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保证系统除尘效果,除尘效果不符合标准的工作面不得进行掘进;五是加强入井车辆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尾气排放和检查的各项制度,持续开展无轨胶轮车尾气治理工作,杜绝不合格车辆入井现象;六是按照规定做好粉尘、游离SiO2测定及粉尘在线监测工作,完善矿井综合防尘系统。
(四)地测防治水管理 1.夯实地测防治水基础工作,严防矿井水灾事故发生。依据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修改完善各项地测防治水制度,规范地测防治水图纸台账资料,抓好地测防治水基础管理工作。
2.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复杂区域采掘作业,坚持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建立完善可靠的工作面排水系统,确保安全生产。
3.及时掌握采空区积水水位变化,做好采空区积水疏排和动态监测工作。
4.完成黄试1、槐199两石油勘探井的地面封堵处理,消除其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
5.做好一号回风通道、三号进、回风井施工期间穿过强含水层段的水害防治工作,重点做好三号风井地面防洪和一号回风通道淋水段治理工程。
(五)监测监控管理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19)相关要求,加强对井下各个地点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监督,确保井下各类监测监控设备安装、吊挂到位,系统监测的环境参数真实、可靠。
2.定期对井下各类监测监控设备进行调校、检修、标校,确保各类监测设备灵敏、可靠。
3.严格按照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要求各责任区队,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中断运行前提前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确保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杜绝系统意外中断。
(六)职业卫生管理 1.完善修订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文件、制定下发2020年度职业卫生防治计划。
2.完善职业卫生告知卡、警示标示,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依据国标对于老化、模糊的牌板及时定制更换,对未悬挂的工作面进行标示悬挂。
3.进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害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人员职业伤害,演练项目暂定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做好演练方案,精心组织,确保演练的实效性。
4.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有力宣传,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休、宣传栏、影像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5.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我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检测评价。
六、措施及要求
1.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安全环境治理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安全环境治理
与矿井灾害防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大隐患排查、安全行为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2.各相关部室、基层区队要高度认识安全生产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创建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精品工程,做到一次治理到位,要将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同纳入常态化管理,全面创建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
3.各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智能化、自动化集中控制技术,升级改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大力推进“四化”建设步伐。认真开展生产系统优化工作,通过简化生产系统,优化采掘布局,减少系统风险隐患,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夯实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基础。
4.各单位要认真自查本单位安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管理漏洞,摸清、找准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安全环境治理中发现的隐患实行“零容忍”,严格落实隐患主体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资金、责任、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五到位”。
5.相关基层区队必须成立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本队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环境管理规定,全面安排部署,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6.将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向班组延伸,向现场前移,加大对班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四员两长”现
场管理职责,开工前对安全生产环境进行菜单式评判,不达标或者存在安全环境隐患时先治理,合格后再开工。生产过程中持续监测各项环境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确保现场生产环境动态达标。
7.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标准的全员学习工作,促使全体干部职工掌握标准,提升全员业务素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安全警示教育等进行活动宣传,及时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推广运用,不断提升安全环境治理管理水平。
8.各分管部室每月25日前将本月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包括整体情况、主要措施、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报送生产部。生产部就各部门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进展、信息报送等情况纳入标准化绩效考核,并定期通报。
附件一: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考核办法 附件二: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标准(表 1-5)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