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走访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扶贫走访调研报告 【篇一】扶贫走访调研报告 ?

 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作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贫困村的 xx 市 xx 区 xx 镇 xx 村今年继续被确定为自治区安监局的帮扶对象。受党委、政府的重托以及自治区安监局领导的信任,我于今年 3 月底到 xx 镇 xx 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确保各项帮扶目标的实现,一到任以后在xx 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 xx 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 xx村的人畜饮水、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 xx 镇党委、政府领导和 xx 村“两委”班子座谈,具体了解 xx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 xx 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

 xx 村位于 xx 镇南部,面积 xxxx 平方公里,距 xx 市 xx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 5 公里,东与集合村相连,南与那银村接壤,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全村辖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烟、那华、那马等 11个自然屯,17 个村民小组 652 户 2745 人,其中瑶族 6 个自然屯,瑶族人口 1402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51%,均为农业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 14 户,88 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

 土地总面积 2、2 万亩,耕地 4031 亩,其中水田 1201 亩,旱地2830亩;有经济林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成林面积3000亩、八角 800 亩,杉树成林面积 1000 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 亩。农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 3 个,小型茶油加工厂 8 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去年开始有区直单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驻村。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一)经济发展情况。***年,xx 村人均纯收入 xxxx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年全村进厂原料蔗约 9100 吨。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 800 多头,耕牛 90 多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 15 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 6 户,大小运输车 6 台(含 1 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 310 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 xx 或附近地区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xx 村在那户屯设有一个村中心小学和在六合屯的一个教学点(仅一年级),全村一至五年级在校生 199 人,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 xx 镇中心小学完成 6 年级教育,并在 xx 镇第一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3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

 学生 18 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内各有一民办幼儿园,入园入托人数分别为 30 人和 18 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605 人,参合率达到 97%;***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 1321 人,参保率75%。全村 60 岁以上老人 219 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 xx 至 xx 镇公路路边,为一栋两层建筑面积为 160m2 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 7 条 13、2 公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村部至百苗屯 650 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进一步是屯内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烟、那幸屯的屯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xx 至 xx 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础实施以及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盘山公路已开通并铺上砂石,新建桥梁一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其余村屯道路无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为 2-3 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设施还相当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 8 条 12 公里,灌溉面积 1200 亩,主要水源来自平禄水库,只有 1 条 4 公里水利渠道达到“三面光”标准;其余包括那母、百秀、六

 烟、那马、六合、那华等屯的水渠还是许多年前依田埂开挖的水沟,日积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 11 个自然屯均通电、通电话、有手机信号网络覆盖,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七)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 5 人,其中支部书记 1 人,副支部书记 1 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 3 人(2 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 6 人,其中村委主任 1 人,副主任 2人,村委委员 3 人。平均年龄 40 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 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 2 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 49 人,其中有女党员 16 人,党员年龄老化。

 三、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近几年来,xx 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都在温饱线下徘徊,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村屯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础设施薄弱。一是那母、百秀、那幸、那户、平利、那华、那马的通屯道路亟待加固路基,维护修缮。这些通屯道路均为泥石路,多为依山而绕行,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在 2-3 米,严重影响了村民及村小学 1400多人的出行。二是,人畜饮水比较困难。该村的水源较少,下辖的那马、平利、那母、六合、那户等五屯的人畜饮水设施还很薄弱,现引水水源不够稳定,枯水期间的人畜饮水均

 出现断供或不能自给情况。给这 5 个屯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三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xx 村的灌溉水源欠缺,那母水利渠道(主道 2 条共 3 公里)、六合水利渠道(主道 1 条 2 公里)、平利水利渠道(主道 1 条 1、5 公里)、那马水利渠道(主道 1 条 1、5 公里)均需维修,其中那母屯的水稻面积为 91 亩,那母灌溉水利渠道所经之处均为大面积水稻田,水田集中度、灌溉利用率均为全村,然而多年的失修失护使河道堆积了较厚的淤泥,急需清理修缮。四是,危房改造任务艰巨。由于群众收入来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设资金非常有限。虽然,这几年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缮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危房。但全村还有 47 户农户居住在简易木瓦结构的房子或危房中,这些房子多建于上世纪,大部分已严重倾斜,均属于危房,安全隐患大。五是,六合屯教学点的基础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有待完善。该教学点设在屯边的山丘上,途径一条泥泞湿滑的土坡台阶,只有一间教室和一间老师办公兼休息室,虽在***年经过当地政府努力,为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接入电力线路,安装了照明灯具、门窗扇叶等,增加课桌椅。但该教学点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任何的文体活动场所器材和设施,教室内墙也未粉刷,严重的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遇炎热、寒冷天气时,小孩难以安心听课学习;遇大风、大雨天气时,只能停课放假回家。

 (四)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经济作物退化严重。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xx 村长期

 以来都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为主,辅以种植油茶、八角、杉树,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由于甘蔗、水稻、八角、油茶已成规模种植,短期改变种植方向存在一定的难度。

 2、八角、油茶果退化严重,缺乏技术指导。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八角种植面积共 800 亩,12 年的适龄八角树单产仅 75kg/亩;油茶果种植面积共 3000 亩,单产仅 100kg/亩,远低于平均产量。为此,也曾请过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但未能予以解决。

 3、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生猪为主,家禽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还没有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禽解决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束缚。前些年,有的农户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项目,因受市场波动影响,现在存栏数已经很少,没有上规模的养殖户。

 (五)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 1360 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六)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据初步统计,全村党员共 49 名,50岁以上老党员有 24 名,30 岁以下的党员仅 3 名。二是办公

 条件有待改善。村部办公楼受 20**年“6、28”洪水灾害影响,墙面出现了 3 条宽 2mm 的纹裂,雨天楼顶板漏水较大,严重影响到村“两委”的办公、开会、学习以及农村农技培训等活动,另外村部还存在办公桌椅陈旧、电源线路老化等现象。经积极向上级争取,目前村部改造项目已进入征地测量的收尾阶段。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现对 xx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 ?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全会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 xx 村发展规划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建议首先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道路、人畜饮水、学校、

 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后要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xx 村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建议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一点”的思路,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大力支持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投入,尽快建立高速通道,泽福人民。在实施整村推进中,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来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山区行路、饮水、农田水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设,解决阻碍扶贫进程的关键因素,切实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1、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设,解决阻碍扶贫进程的关键因素 ?

 ①跟踪落实“百秀通屯及屯内道路硬化工程”的项目及工程施工建设。根据道路现有路况,部分修缮、加固路基后,拟水泥硬化 1100 米道路(含屯内硬化道路),宽度 1-4 米,

 供会车停让。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 30 万元。该项目已列入今年 xx 区“一事一议”项目当中,仍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力争在今年内完工投入使用。

 ②做好硬化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项目立项实施工作。根据道路现有路况,开挖护路水沟,从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约 600 米)水泥硬化,路面宽度 3米,新建 5 个驻车点,供会车停让,其路基另需少部分加固维护。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 22、5 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争取交通部门、扶贫、民委、教育、糖办以及社会赞助给予协调解决,力争在 20**年底前解决那户、百秀、那幸、百拿、六合 5 个自然屯及村属小学近 1400 多人出行交通严重受阻的问题。

 2、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①跟踪落实“那马、那母屯人畜饮水工程”的项目及工程施工建设。该项目去年已列入 xx 区扶贫办帮扶项目当中,管道及其配套设施基本落实,但仍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工程施工建设相关事宜,力争在今年年内完工投入使用。

 ②那母、百拿、那马、那户等 4 个屯的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应采取“一事一议”、扶贫、部门支持和企业赞助的方式,逐年予以解决。彻底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3、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政治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xx 区作为第一名列入自治区向国家水利部推荐为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水利部审批后,每年

 将获得 2000 万元的补助,三年将获得 6000 万元,给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维修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因此,我们要配合村委做好那母“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建设、六合水利渠道、平利水利渠道、那马水利渠道的维修项目立项工作。尤其是那母屯水利渠道,要及时清理渠道淤泥,并在原有渠道基础上,修建长 3 公里、宽 0、5 米,深 0、5 米的“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彻底解决那母屯大面积水稻田灌溉。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 32 万元。

 (四)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

 1、大力发展甘蔗生产。xx 村甘蔗种植已成规模种植,从播种到收购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体系。**年,甘蔗种植总面积为 2990 亩,进产原料蔗约 9100 吨。但由于受天气影响和甘蔗品种制约甘蔗减产严重,加上 xx 村现有耕地已经用完无法通过扩种增收。应积极争取区糖办和科技部门支持,立足改良甘蔗品种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促进 xx 甘蔗种植发展和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根据***年统计数据,xx 村目前有油茶成林面积约 3000 亩,小型茶油加工厂 8 家,20**年 xx 当地茶油价格为 22 元每斤。积极引导和培训农民科学配方施肥,通过推广优良品种,低产改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油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油茶林单产,重点扶持一两家有条件的加工厂提升产品品质,打造茶油品牌,做大做强 xx 村油茶产业。

 3、大力发展特色养殖。xx 村现有养殖专业户普遍存在

 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落后等现象。应积极争取蓄牧水产部门支持和鼓励有意向的养殖户扩大规模改进技术,引进其他特色养殖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4、充分利用每年冬季闲田增收。xx 村目前有 500 亩冬闲田,大部分冬闲田位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平地地带,种植条件好。加强对冬闲田的农业综合开发,组建农村合作社,引进公司,形成订单式农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五)加大教育培训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科技知识,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 ?

 1、完善六合屯教学点基础设施。在教室房前修建一个卫生间和新建文体活动场所,添置设施和器材;及时解决该点师生生活用水问题;对泥泞湿滑的土坡台阶进行硬化改造,确保师生出入教学点的安全。

 2、积极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增加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我国当前职业工人缺口大,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籍学生都能得到国家教育补助和推荐就业政策,有效减轻家庭教育负担。针对当前农村很多学生初、高中毕业以后就弃学外出务工的现象,结合自治区安监局直属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广西动力技工学校的办学特点、热门专业,宣传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就业优势,推荐该村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到一工校、动力技校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和成人教育。同时一工校、动力技校针对该村学员提供减免学杂费的优惠政策,以吸引生源。根据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对

 库区移民、扶贫异地安置、城镇低保、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凭低保存折)、退伍士兵、国办福利院大龄孤儿等特定人员全部可享免学费。占学生总数 25%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免学费。保证就业收入1500元/月以上。农村学生享受1500元/年国家助学金;95%的学生可享受 40-80 元/月的校内助学金;优等生 300-3600 元的奖学金。

 3、协调有关部门及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 1360 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积极协调劳保等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得大部分农民掌握 1-2 门致富技能。多方收集信息扩宽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或者外出务工、经商。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

 以后要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和选拔高校毕业生到该村任职,改善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吸收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年轻入党积极份子,争取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 1 人。认真抓好党员培训工作,学理论、学科技,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等各方面的有序发展。

 xx 村村部办公楼始建于**年,由于受到 20**年“6、28”洪水的浸泡,地基下沉,天面开裂,成为危房,影响了正常办公。为此,xx 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按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原址上扩大建设村公共服务综合楼和一

 个篮球场(配套气排球场)、室外兵乓球场、文艺舞台、村级卫生室(占地面积 80 平方米)等集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协调开展征地和测量工作,并落实了组织部门基层组织建设资金 3 万元、卫生部门村级卫生室 8万元;文化部门已列入 20**年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5 万元)。力争今年组织兴建。【篇二】扶贫走访调研报告 ?

 20**年 6 月,自治区党委**全委会议确定了“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到村入户,整村推进,三年解决 44 万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十年使 329 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整体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针和部署。随着三年解决特困户人口温饱问题目标的基本实现,我州扶贫开发将开始新的进程,今后扶贫开发工作将主要围绕两大任务展开:一是巩固温饱成果,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平。二是进一步改善贫困乡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乡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如何解决“巩固”、“提高”的问题,是今后我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此为前提,20**年7 月 20 日至 30 日,在计委艾委员的带领下,由州扶贫办、XX 县、XX 县、XX 县、XX 县参加的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组一行10 人,前往北疆学习调研。调研组克服天气炎热、路途遥远等不利因素,合理计划安排,历时 11 天,对北疆 XX 州、XX州、塔城、阿勒泰四地州进行了调研。其中,重点对 XX 县移民搬迁工程、XX 县扶贫项目管理、XX 县扶贫资金管理、

 XX 县喷灌项目、XX 县扶贫开发档案建设和管理、XX 县牧区扶贫项目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这次调研得到了自治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本委宋主任、沈书记也都亲自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调研组通过座谈讨论、实地参观、现场交流等方式,对当地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取得了很大收获,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伊犁州、博州两地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伊犁州是新疆的地区级副省级单位,州直下辖八县二市,由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单位共 207 个,其中重点贫困县两个,重点乡 19 个,重点村 186 个。到 20**年底州直尚有贫困人口 27806 户 143549 人,占州直农牧业人口的 8、7%。伊犁州确定的扶贫开发的目标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奋斗,到 20**年末,按现行贫困线标准,在自治区率先全面解决低收入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步骤是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分批整体解决。前四年为解决温饱攻坚阶段性,后两年为巩固阶段。20**年的任务是,力争 30%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 200 元,农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 10 万人左右。

 XX 州总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 385 公里。自治州下辖 XX 市、XX 县、XX 县两县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 11 个团场。全州有 35 个民族,总人口 42、89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 33%。有区级重点贫困村 6

 个,州级重点贫困村 16 个。现有贫困人口 545 户 2426 人,占贫困村总人口的 26、72%。博州扶贫开发工作以县为主,采取点面结合,社会各方协同帮扶的办法,确保三年内使 8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到 1500 元以上。

 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北疆四地州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都有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地、县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地、县、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完成当年扶贫开发任务、未能按目标责任制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评选先进。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区负总责,地州统揽,县抓落实,乡镇衔接,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各级扶贫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形成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计委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使扶贫资金挪用、流失、滞留、截留,保证了把“救济钱”真真用在救济贫困百姓上。

 2、积极拓宽扶贫开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如何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发挥自我动力,增产增收,摆脱贫困,是扶贫工作的难点所在。伊犁州以实施“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增

 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使贫困户在摆脱贫困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一是对贫困户所住危房进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围墙,有院门,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养 1头牛、10 只羊、100 只鸡,有定单协议的养 10 头驴。三是每家房前屋后种 5 分地马铃薯、5 分地蔬菜,每家种 6 棵苹果树,每家挖菜窖 1 口、家庭水窖 1 口;每家的口粮田,60%种小麦,40%种玉米,小麦作口粮,玉米和桔杆喂养禽畜。四是帮助贫困户学手艺,制作花毡、地毯、花帽、刺绣等。五是帮助、引导贫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员结构,使每户都有一名会经营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创收人,一名上学有成的读书人,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养殖、种植的勤快人。从而使贫困户在初级起步阶段,就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劳动,开展家庭种植业、家庭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成为最现实、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围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重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为重点,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自 20**年至 20**年,XX 区已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 17925 万元,为重点贫困县、乡建立建设了一批以牲畜养殖、水利基础设施、饲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为主的骨干工程和示范工程,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借助国定贫困县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从而使扶贫开发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博州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向扶贫重点地区集中,他们把全州确定的 60 个村作为州直单位重点联系和帮扶的对象,签定三年责任状,不脱贫不脱钩。对其中 16 个最为贫穷的村,由州财政口径注入 160 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帮助贫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设等,解决了贫困户最为紧迫的生活问题。

 4、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

 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做法。XX 区采取让贫困户在本地区境内给种养大户打长工和农忙季节打零工、短工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火车换装、棉花和枸杞生产等相关服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抓。伊犁州 20**年组织 10000 名贫困户劳动力走出乡村务工,其中 2000 名纳入县、市劳务输出计划,走出伊犁到外地务工。通过劳务创收不仅缓解了贫困户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直接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也带来了贫困户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成为贫困农牧民摆脱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

 5、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

 伊犁州实施“贫困户子女劳动技能职业培训教育工程”,

 每年培训 120 人,由州教育局、财政局、扶贫办、职业中专负责实施,工程实施 6 年,为贫困户家庭子女劳动就业,务工创业打下了基础。同时结合“科技之冬”活动和“科技扶贫培训”,灵活多样地开展“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养一训”、“一种一训”、“现场培训”、“观摩培训”等培训活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群众的参与性。XX 区 XX 县坚持实施科技扶贫兴农战略,确立科技扶贫的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本相结合,加强对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素质,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认真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减轻贫困户负担。

 XX 区对人均口粮不足 300 公斤的的贫困户,实行“五减免、一优先”,即:减免乡村统筹、提留、粮食定购任务、水费、教育基金,优先给贫困户安排种植计划,购买母畜赊货给贫困户,增加牲畜饲养量。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农业税 5 年,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 300 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补助救济。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学杂费和课本费合并收取,初中学生每学年不超过 260 元,小学学生每学年不得超过 160 元,浮动范围不超过 20%。通过实施扶贫优惠政策,2001-20**年共减免贫困户农牧业三税 451 万元,减免课本费、学杂费 190 万元,减免义务工 93039 天,减免集体提留 124 万元,免征异地搬迁定居贫困户农牧业税 181。4万元,同时减免其他各种费用 150 万元。博州对特殊困难户,

 县财政从教育费附加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中小学学杂费减免。对贫困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免征 5 年农牧业税,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 5 年农业税。对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 300 公斤以下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补助。通过制定和落实扶贫优惠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广大贫困户的生活负担,为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7、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伊犁州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要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经教育不改的,采取缓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

 1、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不断为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

 XX 区 XX 县针对特殊的环境和致贫根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增加农牧民生产资料占有量、增

 加农牧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增一加强”为目标,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方向汇集,向以户为单位的贫困农牧民手中汇集,XX 县、XX 县作为国定贫困重点县,积极争取大单位、大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收到积极成效。XX 县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电视台、自治区额河建管局三家单位帮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 XX 县帮扶各类物资达340万元。XX县先后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等四家单位进行帮扶,帮扶资金及物资达204、6 万元,建成喷灌农田 1 万亩,石油希望小学 1 所,蜂蜜加工厂 1 座。由于大单位、大企业的带动,社会各阶层扶贫帮困积极性得到提高,全县有 46 个县直单位 130 多大户参与到扶贫帮困队伍中来。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贫困户异地搬迁工程。他们对于环境恶劣、居住偏远、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坚决实施搬迁。采取“一户一策”、“几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换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种方式。察布查尔县则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成片集中开垦 4 万亩土地,成立扶贫农场,对异地搬迁户统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异地搬迁和生产生活问题。

 2、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

 通过调研,可以感觉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们在正确把握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大胆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伊犁州从每年的扶贫贷款额度中切块 10%-15%,作为全贴息小额信贷,专门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通过“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大户+贫困户”、“协会+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方式实现放贷、承贷和还贷,使贫困户在务工生产中学到技术,得到收入,获得生产资料方面的实物回报,实现自我滚动、自我表现发展。XX 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运用上与其他资金通过“捆绑使用”,使资金和项目发挥出效益。

 XX 县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推行了一套“五户帮扶小额信贷模式”。具体做法为:成立县扶贫总社、乡分社和村扶贫中心的三级小额信贷资金发放专门机构。同时把全县农牧民以五户为一个单位,按照“一户党员户或干部户、一户富裕户、两户中间户、一户贫困户”的形式组成了605 个“五户帮扶组”。每一个“五户帮扶组”对信贷资金的返还实行五户联保,共同担负连带责任,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一种“党员带,富户促,亲帮亲,户帮户,利益相连,风险共担”的帮扶促进机制。从而使小额信贷成为全县五年来各项扶贫措施中成效、收效最快的办法。

 3、多措并举,敢于创新 ?

 伊犁州通过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工程建设贫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贫困户收入。在实施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项目时,都要限度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县级扶贫办、计委在扶贫资金工程项目的发包、检查、验收时,必须把使用不低于

 50%的贫困户劳动力作为工程合同的一项指标。

 察布查尔县积极鼓励贫困户外出打工挣钱,并帮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为此他们积极实施五个 100 工程,具体为:以乡为单位,在贫困户中选出 500 人,根据实际情况,培训100 名泥瓦工、100 名缝纫工、100 名修理工、100 名理发师、100 名烹饪师,连续培训 3 年。在培训中,无偿提供学习工具和设备,学成后工具归个人。

 XX 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式、搬迁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帮扶、小额信贷等多种扶贫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符合县域实际的扶贫措施,三年来,通过多种措施,全县累计有 183 户 1160 名特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从原来的 600 元以下增加到 1100 元以上。

 三、对我州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州扶贫开发的变化随着我州三年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州扶贫开发已开始新的进程,由此也带来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

 一是工作对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变化。随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特困人口已全部进入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范围内,扶贫对象也随之进入以低收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阶段,但由于我州解决温饱的水平低,这部分低收入人口经不起自然灾害,经不起身患疾病、经不起市场波动,很容易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是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发生了变化。按照新阶段国家

 确定的贫困标准 882 元,到 20**年底,我州农村牧区有低收入贫困人口约 33757 人,集中在且末、和静、XX 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XX 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呈集中连片的区域性分布。

 三是扶贫目标由解决温饱问题到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的变化。解决温饱问题任务单一,而实现小康目标多样综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人口,今后增收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前几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扶贫内容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到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的变化。目前,我州贫困乡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统筹发展就是扶贫开发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贫困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也要以人为本,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

 五是扶贫方式由以户为单元到整村推进的变化。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要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以村为扶贫单元,通过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进解决一家一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州 20**年将有 18个重点村进行整村推进验收。

 六是扶贫投资由规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变化。在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州扶贫开发要立足现有资金规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贫数量、收入指标的倾向,将收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州扶贫开发工作。

 统筹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事关我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扶贫开发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决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关键在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从我州发展的现状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仍然在且末、和静、XX 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XX 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扶贫开发既要解决好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现实紧迫的问题,又不能盲目开发,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扶贫观,立足当前,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深化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的扶贫观实践于扶贫开发中去,在扶贫规划上加以体现,在

 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扶贫工作中加以落实。

 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结合我州实际,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坚持扶贫到村入户,巩固提高温饱成果。从 20**年起,对全州 34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情况开始进行分批验收,条件成熟一批验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强难点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要把且末、和静、XX 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XX 县荒漠干旱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财力物力,采取综合性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投入多又见效慢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扶贫,做到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三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导思想,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发挥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三要在扶贫贷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或大户,只要能带动贫困户,与贫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系机制,给贫困户带来实惠,扶贫贴息贷款都给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发、季

 节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关于“劳务报酬”管理的规定,就近组织农民工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 l 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

 五是改进资金项目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一要加强三项扶贫资金的捆绑力度。按照各有侧重,优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三项扶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二依据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杜绝项目申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资金效益和项目的科学性。三要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激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潜能。四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监督工作,聘请自治州对口帮扶单位的干部作为自治州扶贫办的督察特派员,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重点村的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情况。六要实行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法人制。

 六是整合社会扶贫资源,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坚持“联系到县,定点到乡,帮扶到村,受益到户”的原则,一要加强社会扶贫力量的整合配置,使各种社会扶贫力量能

 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形成共同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合力。二要加强 99 个州直、驻州帮扶单位工作的督促检查,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在政策领导、制定规划、资金管理、社会扶贫、监督检查、综合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篇三】扶贫走访调研报告 ?

 新阶段新形势下,扶贫工作是贫困地区的首要政治责任、主要经济工作和重要社会管理内容。围绕提升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扶贫攻坚新局面的目标,xxxx 年以来,xxxx县在运用“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基础上,创新尝试“一县一式”,全面推行“划分五类扶贫对象、对应实施五大工程、配套建立五项机制”的“xxxx”扶贫工作方式,通过思路变新,推动机制创新,实现方法出新。

 一、做法 ?

 xxxx 县,地处秦 xxxx 区腹地,全县总面积 1525 平方公里,总人口 18 万,其中农业人口 15 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和秦 xxxx 区集中连片开发覆盖县。“xxxx”期间,虽解决了 2.74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99 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但依据新扶贫标准,XX 年全县尚有贫困人口 6.6 万人。XX 年,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前一轮扶贫工作和制定新一轮扶贫规划时,经过全面深入调查研

 究,针对贫困人群的差异性、致贫原因的多重性和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从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入手,把准扶贫脉博,确立了“分类扶持,片区开发,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和“一县一式、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围绕“xx”全县减少贫困人口 3.6 万人,移民搬迁 1 万户,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500 元以上,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免费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的目标,决定瞄准“五种类型”,实施“五大工程”,建立“五项机制”,以推行“xxxx”扶贫方式来全面提高扶贫工作的能力和实效。

 (一)科学划分五类对象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 ?

 区别情况、分类施策的扶贫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规律。通过带着分类意图的深入调查摸底,在全面掌握各类致贫不同原因和生存状态差异的前提下,把贫困人口分成了五种类型。

 移民搬迁类,属分散居住高寒偏远山区需要搬迁的。现有 0.32 万户 1.1 万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濒繁,贫困程度深,倒致脱贫难度大,因灾返贫多,唯有搬迁才能拔掉穷根。

 综合扶持类,属于农业基础较好,生存条件尚可,人口相对集中,但基础设施薄弱,主导产业不强,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公共服务不到位,脱贫返贫波动无常,这部分有 0.65万户 2.5 万人,处在 5 个镇的 9 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域。

 救助保障类,是因生理缺陷形成的痴、呆、哑、傻和无

 依无靠的五保、低保等特殊群体。大多生存能力弱,主要依赖救助保障,一部分虽享受社会保障但标准低仍摆脱不了贫困,另一部分游离于保障范围之外。目前,全县需要实行集中扶助和供养的特困对象有 0.72 万户 2.29 万人。

 教育扶贫类,专指没有受教育或文化程度很低,智能和技能“双低”群体。据抽样调查,xxxx 年全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66302万人人,小学文化程度的60718万人,文盲3841人,三者合计占全县常住人口的 76.5%。

 医疗扶贫类,主要源于因贫致贫或因病返贫群体。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虽已覆盖 90%以上,但由于受居住条件、身体状况、经济基础、贫困程度等因素制约,一部分群...

相关热词搜索:走访 扶贫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