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语句与顺序结构(第十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06 来源: 工作总结 点击: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1 课题 语句与顺序结构 教科书 书名:

 《信息技术》必修 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

 2. 进一步理解赋值语句的用法。

 3. 进一步理解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4. 应用恰当的语句编写顺序结构的计算机程序,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特点、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教学难点:运用顺序结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钟 情境引入 ? 以计算机 模拟倒计时 的情境导入,引出程序语句

 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交通倒计时器在显示当前信号的同时,还显示该信号剩余时间长度。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倒计时器。

  一般来说,程序是由语句组成的,执行程序就是按特定的次序执行程序中的语句。程序语句包括赋值语句、控制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等。其中,控制语句通过对程序流程的控制,决定了程序执行的路径,也决定了程序的结构。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 导入模块语句

 在编写程序时,经常需要引入其他模块。这些模块补充了许多功能强大的函数。在使用 import 语句将函数所在模块导入后,就能使用其中的函数。

 6 分钟

 知识讲授 ? 结合 程序 实例,讲解 顺序结构

 结合倒计时小程序,提出问题:如果改变语句的顺序,程序会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将显示数字 3 和数字 2 的语句交换顺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调整程序语句顺序,演示执行结果,得出结论:如果改变语句的顺序,程序的执行顺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得出结论:顺序结构指程序的执行按语句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

 ? 思考生活中的顺序结构

 成语“按部就班”指做事依照一定的道理和顺序。

 在顺序结构中,任何事情都遵循着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思想进行,直到整件事情做完为止。这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顺序结构。

 例如修建房屋的顺序,即设计工程-基础工程(地基)-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搭建)-装修工程(外立面、内饰)。这些步骤必须按部就班,顺序执行,是生活中典型的顺序结构。

  ? 练习体验,修改调试交通信号灯小程序

 尝试修改倒计时器程序,实现先红色 3 秒倒计时再绿色 3 秒倒计时的变化。

 思考:如果将倒计时的时间延长至 5 秒,如何通过程序实现?

 5 分钟 实践探究一 ? 实践探究 :利用 顺序结构及语句 解决水酒互换问题

 有两个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了水和白酒,现在要将两杯中的液体互换,用水杯装白酒,用酒杯装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通过错误示例,引导学生思考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结合赋值语句的特点(新值替代旧值)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化顺序结构的特点。同时结合水酒交换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出在简单的顺序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变量解决一些貌似复杂的实际问题。

 ? 结合程序, 深入理解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格式:变量名 = 表达式 赋值语句的作用: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说明赋值语句的注意事项:①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被赋值。

 ②赋值号与等号形同而意不同。

 ③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

 ④把字符串赋给变量时,该字符串必须用引号括起来。

 ⑤变量每次只能存一个数据,但可以多次赋值,给同一个变量重复赋值时,新值代替旧值。

 提示 python 语言中赋值语句的特殊用法。

 激发学生思考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办法。

 ? 练一练,巩固赋值语句的用法

 练习 1:判断以下赋值语句写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D=6+9

 (2)F+3=E+6

 (3)Z=X*Y

 (4)C$=goodnight 练习 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多少? A=30 A=A+10 A=50 print(A)

 5 分钟 实践探究二 ? 实践探究:利用顺序结构及语句解决 温度转换问题

 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温度,而美、英等国家使用华氏温度。对于去美国旅行的中国游客来说,需要将当地发布的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以符合自己的理解习惯;同样,来中国旅行的美国游客亦如此。

 请你想一想,能否利用计算机辅助旅行者进行温度转换?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运用顺序结构编程调试。

 分析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c=(f-32)/1.8 设计算法:①输入华氏温度 f=90 ②利用公式计算 ③输出摄氏温度 c 编写程序并调试。

 ? 进一步 调试程序, 深入理解 输入输出语句

 提出问题,如果希望程序能够实现将任意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应该如何修改呢? 讲解输入语句,即 input()函数的用法:f=input("请输入华氏温度:") 通过错误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类型转换。

 Input()函数默认返回字符串类型数据,如果需要进行计算,应将其转换为数字类型。在程序设计中,可以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操作,把某个数据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成为另一种数据类型,即,f=int(f)。

 作为程序的设计者,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让程序具有更加友好的交互性。讲解输出语句的用法,即 print()函数的用法:print(f,"转换为摄氏温度是:",c)。

 1 分钟

 总结提升

 ? 归纳程序的 O IPO 模式 程序通常包括: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结果三部分。

 Input:程序输入,是程序的开始。

 Process:程序对输入进行处理,产生输出结果,即算法。

 Output:程序输出,展示运算结果。

 ? 实践练习,巩固所学

 根据键盘输入的身高和体重值,编写程序计算体重指数 BMI。(BMI=w/h/h,w 为体重,h 为身高。)

  2 分钟 课堂小结 ? 小结

 顺序结构 程序语句:导入模块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 布置课后练习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技术 高一 课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