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心得体会(2020)
发布时间:2020-11-14 来源: 工作计划 点击:
( 改革创新心得体会(5 篇)
(篇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 11 月 2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
会议指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畅通市场循环 疏通堵点。
会议强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支点,围绕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等重点任务,畅通市场循环,疏通堵点,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3、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
会议指出,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管好用好。
4、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
会议强调,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
会议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6、推动各类文化企业创作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7、严格退市监管 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
会议强调,文化企业承担特有社会责任,要指导推动各类文化企业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8、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9、对新提出的改革要提前布局主动作为。
会议指出,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任务和举措,要科学统筹、分类推进。
(篇二)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定信心、把握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 30 多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繁重。虽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开创了新局面,但现在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是一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历史新起点。
坚定信心,闯劲要足、韧劲要强。冲破桎梏、革除积弊,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触动利益、较真碰硬,离不开自我革新的勇气。相对于30 多年前,当前改革难题更多、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言退的坚持,在改革中就会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应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改革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利益和矛盾,反复研究论证、大胆探索创新,既要有十足的闯劲,又要有强大的韧劲,不可迟疑,不可退缩,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勇气,朝着改革目标勇往直前。
把握方向,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成败。回顾 30 多年的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立场,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当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我们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主 动权。勇于突破,起点要高、落点要实。当前,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远未结束,尤其是体制障碍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难啃的“硬骨头”。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
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改革开放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我们既要冷静思考,防止急躁冒进出现错误;又要敢于面对,防止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应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冲破因循守旧的“大山”,突破思维定势的“峡谷”,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高起点搞好顶层设计,为革除弊端、锐意创新打开通道。同时,将改革的总体构想、过硬举措落到实处,力求精准制导、落地开花。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这既是对过去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认识。在改革实践中,“单兵突进”很难形成“合围之势”,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会暴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目的就是要避免改革“碎片化”,把握改革的整体性,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明确改革的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问题。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改革的目标。当前的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改革,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改革,目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效能。
把握改革的重点。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的进度决定着整个改革的进度,它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改革的成败。只有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改革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到现在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的主体,市场是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主体。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看得见的手”真正有效。形成改革的合力。改革没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很难顺利推进。相比过去,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改什么、怎么改,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群 ti 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就需要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在深化改革问题上形成聚焦。应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民
主听证、民主恳谈、民主讨论等方式凝聚共识,消除群 ti 隔膜,清除沟通障碍,不断聚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尊重规律、开拓前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推进改革开放既需要政治勇气和担当,也需要政治智慧和谋略,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内在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几个关系。
顶层与基层。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有力武器。我们既要通过基层实践探路,也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顶层设计,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航标作用。在深水区前行,遇到的阻力更大,面对的暗礁更多。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 抓好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优先顺序、主攻重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基层实践,探索的是规律,获得的是真知。应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从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为顶层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把顶层设计的蓝图 变为现实,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
治标与治本。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治本先要治标。抓住当前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打出“组合拳”频频发力,打好“歼灭战”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求质变,不断为治本赢
得时间、创造空间。同时应看到,深化改革不能满足于局部领域的“小修小补”,不能只针对表层问题“开方下 药”,治标更要治本。坚持站高、看远、想深、做实,破除改革设计的“碎片化”、改革方法的“短视化”、改革目标的“应急化”,防止老问题久改不革、新问题层出不穷。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失时机治本,加大力度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 顽疾。
面上与点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不抓面上推进,难免顾此失彼;没有点上突破,同样会乱了节奏。应坚持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对面上能改的要坚决改、马上改、彻底改,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同时,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取得改革实效。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落一子而活全局”。对时机一时不成熟的,可以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局部先试,积累经验,为更大规模、更广领域的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只有把个别经验上升为一般经验,在制度层面巩固好实践成果,改革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客体与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角度说,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服务对象和客体。为此,应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找到体制机制的弊端,把准深化改革的重点,让改革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深化改革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同时,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始终做到正确对待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把群众的实践作为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获取真知的不竭源泉,让群众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能力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充分调动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篇三)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改革推进到今天,在改革顶层设计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大盘子。今后一个时期,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上,以落实“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为牵引,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抓纲带目。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保障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都要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改革创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实好主体责任.
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地方抓落实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既找准定位,又突出特色,有条件的地区要奋力走在前列。
(篇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认真做好“机制、创新、政策”三篇文章,不断优化人才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努力打造各类人才的汇聚之地、发展之地、成功之地,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健全机制,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加强顶层设计,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整体蓝图,与重大项目实施、产业布局调整同步谋划、一体推进。要注重以上率下,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机制,实行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从领导层面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要强化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及时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注重创新,深化引才机制改革。注重发挥政策引才“风向标”作用,针对人才引进难点、堵点和短板,集成式、精准化升级政策体系,优惠力度不断加码提档,吸引人才,让各类人才待遇更高、负担更小,尊重更多、进步更快。要破解企业引才难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要补好民生领域人才短板,缓解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紧缺现状。要拓宽用人单位引才手段,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研发、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要吸引乡土人才回归,打好“乡情牌”,着力做深做细“乡情引才”文章。
政策支持,深化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改革。着眼长远目标,紧盯实际需求,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的“大培训观”和“大教育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加大人才利好支持,加大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积极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通过人才培训、利好支持、经费投入等多维度打造有利于人才主体成长的生态环境,不断涵养人才良好发展环境。
(篇五)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从“大包干”到“三来一补”,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创新创业创造浪潮激荡神州,人民群众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开拓,无不带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
云计算、大数据、共享经济、物联网、“最多跑一次”改革……近年来,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各领域的新事物、新做法、新探索不断涌现,折射出我国发展的旺盛生机活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远程办公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前进路上艰难险阻不少。特殊时期,更加需要鼓励基层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和活力,让新事物、新做法健康成长、发展壮大,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底气、夯实根基。
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重要讲话中对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提出新要求,为促进新生事物健康成长、壮大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从“大包干”到“三来一补”,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创新创业创造浪潮激荡神州,人民群众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开拓,无不带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
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新生事物往往折射出发展新趋势,孕育着发展新机遇。“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对待新事物新做法,首先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打
破思维定式、摆脱陈旧观念,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
让群众受惠是改革创新的落脚点。推动改革创新需要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基层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谈发展,谈改革,最终目的和指向都是改善群众生活、增加人民福祉。要把改革的方向与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形成基层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