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背景下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14 来源: 工作计划 点击:
浅谈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 【 关键词】主题背景
艺术教育 【 论文摘要】在主题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门类,这种艺术教育活动具备活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整合性、过程的整体性、形式的互动性几个特点。内容能够幼儿的生活、文学作品、单科内容等为切入点。在主题背景下实行艺术教育,会不同水准地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培养幼儿的综合水平,比较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展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延伸到每个幼儿园;《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性主题活动应运而生。而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就面临着在主题背景下如何理解、实施艺术教育的新挑战。
我园自 2011 年开始实施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门类。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起伏的旋律恰似舞蹈动作的流动,给人以线条感;重叠复合的和声犹如错落有致的舞蹈动作、交织的线条、排列的色块,同具结构感和立体感;节奏要素使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浑然一体;情感和表现性更是所有艺术的共性……而不同门类的艺术间的相异性又产生了互补性,如: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是有形而无声,一个是有声而无形……正是艺术间的种种关联性,使幼儿的艺术思维在活动中得到迁移和整合,从而实现了《指南》中艺术教育的多元目标。下面作者谈谈近几年在主题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得到的几点理解,供幼教育同仁学习讨论。
一、主题活背景下的艺术活动具备的几个特点:
1、活动目标的多元性。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活动不但把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同时更注重培养幼儿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某种水准上,它降低了艺术表达的标准,重视的是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美、近距离地感受美、自主地表现美的情感体验和鼓励幼儿多种表达和表现的行为方式。
2、活动内容的整合性。
主题活动中,不但把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种类交叉融合,而且让艺术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整合,成为一种彼此融合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这样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活动过程的整体性。
主题背景下的每一次艺术活动过程中,强调幼儿感知、体验、创造、表现、反思的互相交叉、渗透,感知体验中有创造、创造与表现中有反思,评价与反思中又蕴涵着感知与创造,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活动过程。
4、活动形式的互动性。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在教学中强调师幼平等、和谐、
尊重,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幼儿成为彼此尊重、共同成长的亲密伙伴。它强调在开放环境、多元的价值观下幼儿、教师、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主题背景下艺术教育内容的创作来源。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利用活动线索将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以幼儿的生活为切入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艺术活动的主题既简便快捷,又贴近幼儿,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可为艺术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瓶子是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林林总总,形态、用途各异,于是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瓶子总动员”,引领幼儿尝试实行音乐、工艺设计、手工创作等全方位的瓶子创意活动。音乐——歌曲《瓶子家族》和表演《汽水瓶》,让幼儿学习了京调的演唱风格和慢摇的表演风格;打击乐启发幼儿亲自动手使用各种瓶子制造不同的乐器实行合奏,体验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以及相同的瓶子装不同量的水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舞蹈《玻璃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工艺设计——通过欣赏艺术家的瓶子和工艺玻璃瓶,感受瓶子艺术的美,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继而自己动手设计装饰瓶子、实行瓶子彩绘,使幼儿对艺术的美由欣赏发展到了创造与表现。手工制作——请幼儿利用各种废旧的瓶盖、瓶子实行装饰创作出了瓶盖门帘、风铃、灯、花等漂亮的作品。通过这类活动,孩子们逐渐体悟到艺术要素间的关联性,慢慢学会了迁移和整合,培养了想象和
创造的水平。生活中蕴藏着很多与艺术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浸透着艺术的心,用幼儿的眼睛去细心观察,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主题就会冒出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2、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事件、场景等可为主题内容的生成提供众多线索。如:我们中班教材里的主题“听不完的故事”中,由故事《彼得与狼》而衍生出系列艺术活动:手工制作、演奏、表演等,手工制作——根据故事的角色彼得、狼、小鸟、猎人而制作相对应的提琴、法国号、长笛、大鼓等各种乐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水平;演奏——利用制作的乐器实行交响乐的演奏,感受交响乐的和谐音响效果,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演——根据故事情节实行表演,锻炼幼儿的表现水平。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内容广泛,比较符合幼儿易于幻想的心理特点,是对幼儿生活经验最好的补充。
3、以单科内容为切入点。
幼儿艺术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一首歌、一幅画、一尊泥塑、一个舞蹈都有可能衍生出一些相关联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法。从某一具体的艺术活动切入,确立主题,再逐一展开形式各异的艺术活动。如歌曲《蚂蚁搬豆》,那形象生动的歌词使幼儿在演唱时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了,接着又实行了文学和建筑的艺术活动,由此展开了“蚂蚁王国”的主题活动。文学——从幼儿观察蚂蚁的经验入手,启发幼儿根据蚂蚁的身体、一块搬运饼干、面包屑而编出儿歌,让幼儿在创编中体验儿歌的韵律美。建筑构造活动——就地
取材,使用各类结构玩具、废旧材料、沙池、树叶、树枝、报纸、花布、吸管、纸箱、纽扣等,通过拼搭、制作、粘贴、剪纸等让幼儿构筑自己所了解的蚂蚁的家,从中学习分工与合作、交流与商榷,并渗透形体、节奏、色彩等相关建筑方面的粗浅知识。幼儿的表演和制作虽然很稚嫩,但是洋溢着童心、童趣,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孩子们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描绘了蚂蚁王国的奇妙,虽然手法各异,但是有共通之处。
在主题背景下实行艺术教育,会不同水准地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生态链,在这样的活动中,空洞的“关爱”、“友谊”、“责任”“合作”“分享”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比较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或许我们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还不足以体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但是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值得深思的问题还很多。让我们携手在教改中大胆尝试、积极反思,愉快感受和孩子互动的一种欣喜体验吧!
参考文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