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发布时间:2020-11-03 来源: 工作计划 点击:

 “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 x。首先,感谢市委和各位领导给我这次交流发言的机会。可以说,能够代表广大“两新”组织为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言献策,我今天非常激动、同时也倍感自豪。“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各级组织部门持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但基层反映,在发展党员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发展指标总额偏紧,结构比例不均衡。目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面广量大,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集聚,但发展党员存在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增速不合理的问题,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形成对比。x 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现有党员 x 名,仅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的 x%,占全县党员总数的 x%,近三年新发展党员 x 名,仅占同期新发展党员总数的 x%。x 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值从 x 年的 x%增长为 x 的 x%,而发展党员同比仅增长 x 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准确把握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党员队伍结构研究不够,对企业实际现状调研较少,忽视当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

 发展活力和潜力,单纯以党员基数分指标、卡比例,简单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分配党员发展计划偏紧,而且分配到各企业各组织计划“旱涝不均”,有的分配较多难以完成,而有的分配较少无法满足需求。x 市 x 家大型非公企业拥有员工 x 万人,x 年发展党员 x 人,x 年发展计划仅 x人。x 集团 x 年上半年收到入党申请 x 份,但年度党员发展计划仅 x 人(x 县 x 医疗集团 x 年收到入党申请书 x 份,党员发展计划仅 x 人。)。x 县 x 年 x 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仅给 x 个非公企业党委分配了党员发展计划,其他的则需到挂靠乡镇(街道)党委争取名额。

  二是培养对象较为缺乏,源头活水不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用工制度的灵活性,造成员工流出流入相对频繁,且“苗子成材”需要周期,党员培养对象甚至刚发展为党员因离职跳槽等原因转出,发展党员过程普遍存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难、跟踪考察难、户口所在地和企业党组织“双政审”制度执行难等问题,发展党员计划难完成,甚至出现个别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降格以求现象,近年在新发展党员中推优和先进模范减少幅度较大。x 年至 x 年,x 市非公企业发展党员 x 名,仅占同期发展党员总数 x%;社会组织发展党员 x 名,仅占同期发展党员总数 x%。x 县、x 县、x 县均存在 x 年无新发展党员企业。x 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因员工流失,今年 x 名入党积

 极分子中仅 x 名培养为党员发展对象。x 区 x 年 x 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有 x 家未完成党员发展计划。x 区 x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 x 年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中 x%人员辞职。x 区 x 科技园党总支发展 x 名入党积极分子和 x 名入党申请人因离职中断入党程序。宜阳县 x 年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推优党员数不到 x 年的一半。

  三是党建力量相对薄弱,发挥作用不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虽实现党组织联合建、挂靠建全覆盖,但分散管理、管理缺位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方面,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不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流动性大导致专职党务工作者年年换“新人”,业务不熟;下派党务工作者 x%以上为兼职,精力有限。同时,针对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范围小次数少,未能实现全员覆盖,对发展党员工作政策和程序把握不准,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联合党组织的党员发展培养活动开展不够。大部分党组织存在重组织建设、轻作用发挥的问题,区域联建因跨行业党员相互陌生、时间分散,行业联建因党员地域分散,无法经常开展活动,党员同志对不在一个单位要求入党的同志认识不够,制约了党建工作开展,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难发挥。x 县 x 家“两新”企业均无专职党务干部,x 区 x%以上“两新”党组织没有党务专干,管理松懈,不少支部坦言心里急但力不足。x 区存在 x 名党建指导员兼任 x 个联合

 党支部、x 家“两新”组织的情况,精力严重不足。x 市近x%的党务工作者反映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x 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全是所属乡镇(街道)招商办党员干部兼职,近 x%党务工作者反映参加党建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x 县 x 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中有x 个是联合党支部,因开展活动时间自主性不足等原因,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现象突出。x 区 x 集团部分党员离职后,党组织关系未及时转出,影响组织生活开展。x 服饰有限公司x 年未发展党员。(x 县 x 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x 县 x 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至今未能成功发展党员)

  四是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部分非公企业主是非中共党员身份,虽接受党建工作安排部署,但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普遍存在,社会组织也更重社会效益。党建与经营“两张皮”导致政策执行上存在偏差和党员权力义务的不统一,从党员中优先考虑选拔中层干部的工作开展不够,发展党员内生动力不足,影响部分优秀青年入党热情。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因岗位性强、参与组织生活自主时间少,存在“合意就留,不合意就走”的临时“雇员”心态,把企业和企业党组织混同起来,对党的工作持无所谓态度,甚至存在个别党员考虑到工作不稳定性或年纪大等因素,不主动表明党员身份,成了“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真正在生产一线中稳定发挥先

 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人数偏少,党员发展缺乏群众基础,直接影响员工入党积极性。x 县 x 家“两新”组织中,x 名企业主是非党,仅 x 家企业主是党员且担任支部书记。x 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x 人,x 年仅 x 人提交入党申请书。(x县 x 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党支部 x 年来,只有 x 人提交入党申请。)x 区 x%的非公企业没有党员。建议:一是抓好源头培养,发展过程严设“防火墙”,多看“达标指标”,少看“数字指标”,确保发展质量。在严格控制队伍发展总数的前提下,发展指标适当向“发展强、党建强”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倾斜,严格控制党建基础较差、党组织活动开展不规范企业的发展计划。二是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动态跟踪信息库,扎实做好手续接转、培养考察等工作,逐步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三是强化针对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员的激励保障,有计划吸收优秀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入党,有意识在岗位空缺时优先推荐党员优秀人才,在业务培训、政治荣誉及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四是积极做好在企业家中发展党员工作,发挥企业家参政议政作用。加大党建促发展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家支持党建工作。

 扶贫协作“十三五”发展情况与“十四五”规划情况报告

  尊敬的***您好:

 **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 9 镇 1 乡 2 街道、*个村(社区)、*个自然村,2018 年末户籍人口*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 100 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魔芋和**乌猪两个地方品牌享誉全国,**乌猪是国家两个地方生猪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2018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55.3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34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473 元。

 2014 年以来,**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 8 个贫困乡镇(街道)、130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5728 户 111138 人,深入落实五个精准、六个一批,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至 2018 年末,实现 22861 户 100821 人稳定脱贫,115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 2014 年的 16.1%降至 1.5%,2019 年 4 月 30 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系列。2017 年以来,上海市**区结对帮扶**县,在为期

 3 年的沪滇协作扶贫工作中,在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帮扶、劳务对接等方面给予了**县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一、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农村建设、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行动六个方面,密切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区张庙街道、淞南镇以及**区合作交流办、教育局、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协作。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621 万元,实施帮扶项目 113 个;**扶贫干部、党政干部、专技人员等共 13 批 70 人次到**参加培训、6 名年轻干部到**挂职锻炼,7 名专业人才到上海进修;组织了 58 个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专场,进行了 2234 人“订单式”劳动技能精准培训,连续两年设置 1000 个公共服务岗位,实现了2650 人劳动力输出;**区张庙街道与**县后所镇连续两年签订“携手奔小康”协议,上海市**区淞南镇、上海电气集团等 16 家企业与**县 36 个深度贫困村结成“携手奔小康”帮扶对子;组织搭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对口帮扶地区展销会,召开上海电商企业与帮扶地区企业座谈会,为**县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在上海打开销路,已实现销售总额达 600 余万元。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以来,惠及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户 22321 户 95887 人,帮助 8600

 人(含残疾贫困户 953 人)实现脱贫,为全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沪滇扶贫协作“十三五”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典型案例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县 2018 年成立**县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9 年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对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专题研究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制定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进沪滇扶贫机制的不断健全,协作领域不断扩展,**县把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教育扶贫、贫困村提升、携手奔小康作为工作重点,全面编制《**县沪滇扶贫协作 2018—2020 年三年行动计划》,逐年逐项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内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落实考核要求。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的通知(国开发﹝2019﹞13 号)要求,将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 6 个方面 19 项指标、5 项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

 账,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信息系统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督查检查,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管理办法》、《**区关于对口支援“自选动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出台《**县援滇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2018 年沪滇扶贫资金“以奖代补”温氏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公示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科学、规范、安全使用和管理沪滇项目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化统筹安排,高效推进落实,按照确定的协作项目内容,严格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倒逼、任务倒逼,确保项目早建成、早受益。

 (五)促进消费扶贫。主动“走出去”,积极主动联系上海电商和企业,做好**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积极搭建组织化转移就业平台,精准对接上海市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性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务输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群众到上海就业增收。积极“引进来”,以沪滇扶贫协作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

 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上海企业到**投资兴业,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典型案例—**镇沪滇扶贫协作黄桃种植项目成效显著。为破解贫困户无种植技术、市场销售难、增收难等问题,**镇 2018 年立足本地优势,在新铺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发展黄桃种植 2200 亩,分两年实施。经县级多方评审论证,决定从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中安排 680 万元用于发展**镇黄桃种植项目。该项目两年计划总投资 1520 万元,采取“贫困户+农业龙头企业+镇扶贫开发分公司+村服务社”运行模式,贫困户以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村集体参与协调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收益分红可带动建档立卡贫户 1133 户4740 人增收,壮大 18 个村集体经济。

 根据入股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投资占比分红当年净收益 46.2%(村集体经济占 10%),当年净收益 53.8%为公司(合作社)盈利。为了杜绝贫困户坐等“分红”现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根据贫困户务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身发展脱贫等挣积分方式实行积分制分红, 2018 年起铺、挑担、党恩佳园贫困户 533 户分红 26.43 万元,户分红 0 至 1000 元不等;57 户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 500 元,75 名贫困人口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 15000 元以上。项目见效后,所带动的贫困户户均增收可达 5000 元

 以上。同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继续扩大黄桃种植规模,力争达到万亩黄桃种植基地规模,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

 三、沪滇扶贫协作当前和“十四五”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困难 我县在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产业扶贫方面。受自然极端天气、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部分扶贫产业出现绝收、减产等现象,或因市场价格偏低,销售困难,导致产业扶贫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

  (二)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一是劳务培训组织难度大。由于在家务农的群众年龄偏大,平均在 50 岁以上,大部分是妇女为主,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对技能培训意愿不强烈,培训后效果不明显;二是培训后转移输出难。大部分培训后输出到上海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受家乡观念、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当地扎根务工,输出后回流比例较大;三是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可以让贫困群众不用外出务工也有稳定收入,同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但由于部分村、组的管理不到位,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安排的岗

 位人员未能全面履职,实施的效益不够理想。如安排的村保洁员未能按时打扫,打扫时敷衍了事,村内人居环境难以彻底得到改变。

 (三)在消费扶贫方面。一是有好产品卖不出去。虽然多次以对接会、展销会等方式在上海推销本地农特产品,但受品牌效应弱,产品包装简单,产量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物流成本过高等方面的影响,本地农特产品对外销规模依然偏低,难以彻底打开上海市场;二是发展观念滞后。当地企业家在发展的观念、理念上依然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同一产品多种小散品牌,各吹各打,未能抱团发展,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商机稍纵即逝,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极低。通过消费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十四五”期间沪滇扶贫协作的主要目标、方向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导,健全协作机制、细化协作内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东西部扶贫考评各项指标体系,全力抓好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将沪滇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培育一批能形成规摸、减贫带贫机制明显、

 能长期见效的产业。对能形成固定资产的明确产权、股权,避免资金损失浪费。

 (二)强化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组织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强的贫困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对接周边、省内及上海市企业,实行劳动力转移输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解决外出务工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深入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继续实施 36 个深度贫困村、2 个深度贫困镇的结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解决特殊贫困家庭、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携手共进奔小康。

 (四)进一步拓展消费扶贫领域。通过资金、政策的支持鼓励,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加强宣传对接,引导政府机关食堂、学校、医院、企业等机构采购使用贫困户农产品。引进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销售、电商平台销售拓展消费扶贫领域。

 (五)“十四五”期间各类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额以及需要上海对口支援额度。根据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基本要求,"十四五"期间预计需投入 58.08 亿元,其中产业发展5.17 亿元,农村建设 7.56 亿元。由于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

 限,希望上海能每年对口支援 4000 万元左右,五年支援 2亿元。

 五、完善沪滇扶贫协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交流与对接,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有效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努力改进和学习的同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意见:

 一是加强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我县的农特产品大部分属于初加工阶段,产品利润不高。在深入开展企业交流对接时,不仅要加强本县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品牌及合作意识培训和引导,更希望能引进**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科技企业到我县考察,合作投资。

 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希望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放宽培训条件限制,允许非贫困对象、有外出就业意愿的群众参加培训,扩大培训范围和转移输出规模,通过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和增收的难题。

 三是深化人才交流。观念的转变、科技、人才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希望我县能有更多的干部、教师、医生、专技人员到**区交流学习,接受新的观念理念。同时也希望**区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为我县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帮助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座谈会上 规划编制 党工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