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职业教育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来源: 工作计划 点击:
县域经济职业教育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扩大就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制度不同,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把推进城乡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但同时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2.有助于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可以培养造就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会加速区域各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提高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进而为县域经济做出更大贡献。同时,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职业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能够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有助于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从乡村向城镇迁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增强了县域的经济实力,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县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而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普及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局面下,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最终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与良性互动。因此,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而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却比较滞后。近年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出现的技工荒,也从侧面凸显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滞后。与高等教育的高速度发展相比,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特别是在面向产业发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上相对弱化,职业技术学校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社会重视各个方面都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也是造成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原
因之一。虽然这两年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薄弱、办学质量不高、生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而且这些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发展作用很小。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教育内部的小循环,而是要纳入到全社会的宏观体系之中进行大循环,在国家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体系中定好位,积极对接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打造与世界制造业大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组织结构单一,缺乏有效集成整合各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资金的模式和机制。产业、行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创新模式的多样性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市场需求特点,不断摸索适应新形势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机制,适应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畅通和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然而针对职业教育的学历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能力等级制度尚不够完善,尚未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宽松、自由、优越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我国职业教育还没有从量的增长转移到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密切相
关,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微观管理制度和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发展经验,明确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建立适应职业教育活动特点又有利于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办学模式和机制,探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教育政策,不仅有助于理论上深化对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发展,实现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的叠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三、职业教育在城镇发展的路径探究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农民工发展职业技能
第一代农民工主要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却更迫切地想融入城市。我国 2012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 2.5 亿,农民工平均才 36 岁左右,大多都是初中文化程度,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技能培训。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随时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根据城镇经济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供机会,尤其是劳务输出重点区域,更要搞好技术培训工作。
2.加快以就业为指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
虽然,劳动力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劳动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要使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提升劳动人口的素质和质量,挖掘其潜能。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职业教育必须要有所为。
政府应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把人才培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储备能量。国家可以通过对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或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或减免税收等方式促使其自主办学或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能促进城镇或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职业教育实现规范快速发展的过程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政府要给予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扶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作者:张冰 孙云轩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