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选择专项训练3
发布时间:2020-07-10 来源: 工作计划 点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14 道小题,共 42 分。
1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发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嫦娥四号”的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
科学家合成世界首
陆器等器件用到
的燃料为液氢液氧,
功“天机芯”芯片,
个由碳原子构成的
镁合金锻件,属于
有高能量、无污染等
其成分为二氧化硅。
具有半导体特性的
合金材料。
特点。
碳环
C 18 ,属于单质。
2.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84”消毒液是以 NaClO 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 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CH 4 的球棍模型:
B . CO 2
的电子式
C.Na 2 CO 3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 3 2— + 2H 2 O H 2 CO 3 + 2OH —
D.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3Ag + 4H + + NO 3 — = 3Ag + + NO↑+2H 2 O 4.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苯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NA B.密闭容器中 23 g NO 2 与 N 2 O 4 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数为 0.5N A C . 1
L
0.1
mol·L- 1
的
NaHCO 3
溶液中, HCO 3-
和
CO 3 2-
离子数之和为
0.1N A
D.密闭容器中 1 mol N 2 (g)与 3 mol H 2 (g)反应制备氨气,形成 6N A 个 N-H 键
5 .下列实验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实验
Cl 2 通到 AgNO 3 溶液中
乙烯通入酸性
KMnO 4 中 NaOH 溶液中 滴入 FeCl 2 溶液 K 2 Cr 2 O 7 溶 液 中滴 入 氢 氧 化 钠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由紫红色褪为无色
产生白色沉淀, 最终变成红褐色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6 .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 16 H 13 O 5
B.该物质遇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mol Br 2
D.与足量 H 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 7.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 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 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 H 2 O 被还原生成氧气 B .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基于合成 NH3 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 N 2 +6 H 2 O
4 NH 3 +3 O 2 8 .高铁酸钾( K 2 FeO 4 )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 K 2 FeO 4 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产生 Fe(OH) 3 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B.用 FeCl 2 溶液吸收反应 I 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反应 II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D.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 2 FeO 4 < K 2 FeO 4
9 .合成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应避免与碱性物质(如 NaOH)长期接触
B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 1mol 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 2mol 银
D .通过质谱法测定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0.已知 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 0.01m ol/L)溶液的 pH 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ZO 3 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
X>M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Y
D.X、Z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有白烟生成
11.温度分别为 T 1 和 T 2 时,将气体 X 和气体 Y 各 0.16mol 充入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K
t/min t 1 t 2 t 3 t 4 T 1 n(Y)/mol 0.14 0.12 0.10 0.10 T 2 n(Y)/mol 0.13 0.09
0.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T 2 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4 C .温度为
T 1
时, 0~t 1
时间段的平均速率 υ(Z)=2.0×10- 3 mol·L - 1 ·min - 1 D.在 T 1 下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 0.2molZ,平衡时 X 的体积分数增大
12 .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 “ 全氢电池 ” ,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
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B .
吸附层
b
发生的电极反应:
H 2
–
2e-
+
2
OH- =
2H 2 O C. Na + 在装置中从右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 D.“全氢电池”的总反应:
2H 2
+ O 2 =2H 2O
13 .常温下,在
HA
和
NaA
的混合溶液中
c(HA) + c(A- )=0.1
mol·L - 1 ,溶液中
c(HA)
和
c(A- ) 的大小随着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0- 5
B.在 pH=3.75 溶液中:
c(Na+ ) + c(H + ) + c(HA)
=
c(OH - )
+ 0.1
mol·L - 1
C .在
pH=5.75
溶液中:
c(OH- )<
c(H + )<
c(A - )
<
c(HA)
D .在
K
点的溶液中, HA
的电离程度大于
A- 的水解程度
14.某小组在 Fe 2+ 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
I 实验
II 实验
III
将实验 I 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 为进一步探究― 红色褪去‖ 的原
别进行实验 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
①
步骤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
BaCl 2 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 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 O 2)
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此实验条件下
H 2 O 2
氧化
Fe 2+ 的速率比氧化
SCN- 的速率快
B .通过实验 Ⅱ 推出实验 Ⅰ 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
SCN- 被氧化
C.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Ⅲ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 H 2 O 2 的氧化性有关
D .综上所述,实验 Ⅰ 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