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真善美剧情
发布时间:2017-01-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爱情真善美剧情篇一:《福贵》影评
关于《福贵》——活着
看过余华的《活着》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福贵,整本书以福贵第一人称写起,断断续续叙述自己的一生,从富家子弟到贫民佃农。由于他是徐家的独生子,徐老爷和徐夫人对他是各种宠爱,而祸根也正因此而埋下,福贵在家百般顽劣,从不好好读书,却很喜欢跳花鼓灯舞,由此而开始了他的噩梦般却又幸福的人生。 绝对的意外,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徐福贵出人意料地娶到了十分漂亮、知书达理的米行老板千金陈家珍,却在婚后赌掉了徐家的全部家产;沦为佃农的一无所有的福贵,却出人意料地脱胎换骨,开始真正拥有了亲情和爱情;为徐少爷设下赌局的龙二爷,接替了徐家的产业,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土改时被镇压枪决;被拉壮丁上了战场钻进死人堆里的福贵,却阴差阳错地被解放军解放捡了一条命回来;亲耳听到枪决龙二的枪声被吓得尿裤子的福贵,却意外的被评上了贫农,分到了五亩好地;以为练出钢铁来就可以天天在大锅里吃到红烧肉的福贵,很快就面临大饥荒;刚要出门去逃荒的福贵,却惊讶地碰上了战场上同生共死、现在回来当县长的春生;当福贵把一家的希望都寄托在跑步跑出名次的儿子有庆的身上时,有庆却死于一场意外;因有庆而相爱的胡老师和福贵的女儿凤霞又因有庆的死而各奔东西;聋哑的凤霞刚刚被下乡采风的艺术家发现了她的舞蹈天分,却又因那个时代的政治运动而希望破灭;善良朴实,人缘极好的女婿二喜让晚年的福贵家珍感到欣慰和踏实,却万万没想到女婿和女儿都接连遭到噩运…… 最后一幕,他和他的外孙女,出现在稻田里,那幅画面,
是那么催人泪下。
命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以一种喜剧的荒诞捉弄了福贵,其间不乏美丽,不乏精彩,也有欢乐,也有喜庆,山川秀丽,阳光普照,然而,全剧最终还是构成了把一个又一个美丽人生撕碎践踏的人生大悲剧。
这部优秀的电视剧,通过细节处理可以看出剧情很有生活基础,还有就是剧中人物很真实,性格很丰满,很有反思和现实意义!让人奋进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现在会有这么大的胸怀反思自己。
很多年轻人不理解那个年代,不理解余华,认为余华过于残忍,怎么可以把那么多悲惨的事情都聚集在了一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悲剧小人物的故事,和当今社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出一辙的场面,人物当今社会仍然比比皆是。
首先是电视剧《福贵》中的取景十分的真实。
取景的真实是离不开制作的。《福贵》制作最好的是感觉不到制作痕迹。一个个记忆犹新令人心碎的场景:徐老爷的地主宅院、谷仓-福贵家、村里的祠堂、生产队的羊圈、荒坡上的新坟、石板桥和百亩贡田。。。哪个家活在世上的“历史”里,都有间难忘的老房子!先不管这老房子是真实的,还是搭景,总之,那种真实是真的打动了万千观众,把万千观众又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场景,那个回忆之中。
其次,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巧妙。
蒙太奇是摄影,影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法。电视剧《福贵》有
了蒙太奇的运用,使整个电视剧看起来更完整,更流畅。
比如说,第九集一开始演福贵和福贵娘说话,福贵问,“家珍会想咱们吗?”紧接着演家珍生了个儿子,坐在床上,看着刚生下的儿子,依着床,开始回想她和福贵一起的日子。这时就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首先是平行蒙太奇,福贵和福贵娘说话与家珍在床上看儿子想福贵是同时异地发生的两个情节,导演把它们并列表现,体现了家珍是个好女人。在家珍回想的时候,又用了几个镜头,这就是表现蒙太奇中的心理蒙太奇,第一个,第二个镜头是和福贵一起跳花鼓灯,第二个镜头是和福贵在稻田里打闹,第三个镜头是坐在花轿里……导演通过这几个镜头画面的有机结合,表现出家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家珍对丈夫的思念,从而表现出家珍是个好女人。
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还有很多,导演通过镜头间的组合,或是一种思维方式,运用更多的铺叙和描写,体现了《福贵》中各人物的心境,体现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观众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电视剧《福贵》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小中见大,描写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画面。故事真实艰辛,但却是真实的写照,福贵是平凡的,福贵的经历是平凡的,但是历史的真实是那么的不平凡,所体现的人生内涵也是那么的不平凡,中国农民有着顽强的生活意志,宽容的胸怀,人性的真善美。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长卷,和福贵一般,只是历史环境不同,悲惨命运不同,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剧,是悲是喜全凭自己的一
双手,全凭自己的一念间,生活是艰辛的,生命却是坚韧的,什么生活,生存,归根结底都是生。所有人都在为活着而活着。
我只是简单看过余华的《活着》,没看过电影版《活着》。暂且不论哪个更伤感。就电视剧《福贵》来说,我们哪个人的生命不和福贵一样荒诞不经,悲喜交加。如果福贵没有诸多苦难加身,如果我们一辈子生于安乐,又怎能体会到活着的意义。人活着是一种心态,要有一种看尽世间百态后的超然。
莎士比亚的悲剧不是因为其悲而成为旷世奇作,而是因为其中思考的问题发人深省,电视剧《福贵》同样给人那种心灵的触动与震撼:“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这部电视剧,也堪称是绝品之作,不论是配乐还是演员,使得剧中感情充斥,看着看着就潸然泪下。看完片后,整体感觉电视剧比电影温情多了:电视剧的最后结尾给福贵留下小外孙苦根,福贵还在联产承包的申请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的希望。毫无疑问,电视剧《福贵》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既要有那种与命运抗争的那种志气,又要有佛家那种“看开,放下,自在”的超然。有了这两样,我想,我们是领悟了《福贵》,领悟了“活着”。
爱情真善美剧情篇二: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解读
电视剧研究
《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解读》
20072871 广告学 周山山
Shanshanzhou89@gmail.com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话梦
——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文化解读
摘要:青春偶像剧根植与现代大众文化的深厚土壤,赋予自信、善良、坚强、勇敢、奋斗等积极成分,调动起青春、爱情、美丽财富等一切世俗元素,将王子与灰姑娘的的童话故事演绎得精彩纷呈。包罗万象,青春靓丽,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 大众文化 爱情 人物塑造 叙事模式 灰姑娘 文化消费 真善美
近年来,青春偶像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绝对主角,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忠实实践者,赢得观众的好评。2009湖南卫视年度重点制作的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更是掀起了一股青春偶像剧的风潮,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收视率却一路飙升,最高达3.01%,成为湖南卫视今年电视剧收视之冠,可见观众对它的认可和喜爱。下文,笔者将从大众文化角度对该剧进行解读,以此管窥青春偶像的一般模式和剧长盛不衰的原因。 一 人物的塑造
青春+偶像的类型化人物形象塑造成为了青春偶像剧中的一条万能
定律。男主角如白马王子一般高大英俊,拥有财富和地位,对爱人一网情深,是众多女性梦中情人的化身。女主角则如灰姑娘一般外表迷人、可爱至极,天资聪颖,独立,自强,乐观,对感情执着又富有牺牲精神。
并且在近些年来,编剧更是喜爱给女主角塑造出一些非常独特的性格,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楚雨荨从小失去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的遭遇磨练了她的性格。雨荨个性极为坚强,常常把强烈的愿望和独立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反对习俗、不愿意随声附和,说话和做事全凭自己的兴趣,率性而为。这种鲜明个性的塑造更为满了女主角形象,她们不再是楚楚可怜等待王子来搭救的传统灰姑娘,她们是虽然出身贫寒但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新世纪独立自强的女性。但对于这些女孩来说生活中最核心的还是爱情,她们最重要的品质还是亘古不变的善良。当遇到重大抉择的时候,平时勇于最求,敢于表达的她们还是会选择自我牺牲,也正是这种善良赢得了王子的心,感化了女配角,最终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是而与之相对的男女配角,男配角往往有着男主角不具备的某种品质,男主角若骄傲自大,男配角则性格温和;男主角若一无所有,男配角则家财万贯。女配角往往是天使脸蛋魔鬼身材,气质优雅却工于心计,以此和女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男女主角又有着各自的朋友,这些朋友一般性格与男女主角互补,剧中负责给男女主角“无心”地造成各种误会,或是在男女主角遇到问题是给予及时的帮助。此外,这些朋友们往往给该剧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令人捧腹大笑的
喜剧元素。
男女主角的各自家庭也有着天壤之别,“白马王子”男主角的往往家境富裕但父母十分傲慢,竭力反对男女主角的爱情,给男女主角设置了重重困难,而女主角一般家境普通,或者是十分困难,通常需要男主角的帮助,但正是这普通或是困难的家境更体现了女主角的坚强善良与勇敢。体现了女主角对家人无私的关心爱护和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也为剧中增添了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元素。
例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人物类型化塑造的具体模式
二 类型化叙事的模式
青春偶像剧永远是二元对立成人的童话世界,爱情是永远是全剧最大的追求,也是青春偶像剧永恒的主题。典型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通常以三角恋形式展开,再由多对食物链式的爱情构成不规则多边形网状结构。由男女主角身份悬殊所造成的矛盾,男一号和男二号之间的矛盾,女一号与女二号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的逐渐发展。不仅整剧有开端、高潮、结局。每一集都有开端、高潮、结局。看的观众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一起来看流星雨》,与男女主角的的爱情相互穿插的是男主角的朋友,三个富家公子的爱情旅程。端木磊既是男一号的好友也是情敌,让男一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叶烁,男一号的好友,也是男一号姐姐的爱慕者。花花公子上官最后和女一号的好友小渔终成眷属。几对人的爱情历程,悲欢离合在一个点上交际,上演了一个让观众为之所倾倒的青春励志爱情饕餮。男女主角的善良与牺牲、男配角的隐忍与退让、蛇蝎心肠的女配角最终会被感化,冷酷自私的家长被说服,最后大团圆结局,实现了完美的爱情。同时,青春偶像剧中更是含着大量的积极向上的成分。个性自强独立的女主角终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雨荨自强、独立、好学,工作勤奋认真。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剧中大团圆的爱情也让大家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会有一个童话爱情故事般美好的结局。青春偶像剧通过对这些人类优秀道德——善良,努力,上进,的肯定和赞扬来实现其艺术价值,将伦理文化和道德美感作为影视剧的灵魂并坚信真善美终将战胜
爱情真善美剧情篇三:长生殿基本介绍
长生殿基本介绍: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
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
《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
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
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
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
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
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目录
该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共五十出。
剧情
唐明皇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他却从此寄情声色,下旨选美。因发现宫女
杨玉环才貌出众,于是册封为贵妃,两人对天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杨玉环自册
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赏。这年春日,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
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
宿。杨贵妃知悉后,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
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杨贵妃遂剪下一缕青丝,托
他献给明皇,明皇见发思情,命高力士连夜迎接回宫,两人和好如初。失机边将安禄山按律
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不但免于一死,反而升了官,从此骄横于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将他
调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一到范阳(今北京),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此时,
唐明皇还沉湎在声色之中。杨贵妃新舞《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自此,三千宠
爱,集于一身。唐明皇为她,不惜劳民伤财,从海南运来荔枝。
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
更逼杨妃。唐明皇无奈,被迫赐杨妃自尽。自此心灰意冷,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
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大败安禄山,收复长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归来,仍是日
夜思念杨妃。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
找到杨玉环幽魂。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太上皇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玉帝传旨,让
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
经典句子: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行过处,辨不出紫陌红尘。
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偷从笛里写出无馀剩。人散曲终
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旦)罗衣陡觉夜凉生。(生)唯应,和你悄语低
言,海誓山盟。
百年离别在须臾,一代红颜为君尽!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七月七夕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谁知道比翼分飞连理
死,绵绵恨无尽止。
★《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一)
《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
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 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
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
卷。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
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
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
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
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
地呈现出来。
第二, 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
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
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
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
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
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
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
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
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 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
奇特。
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
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
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
痛咽难言。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诉
不出相思万万千。”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
古证奇缘。”(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和562页)
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
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
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
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
第四,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
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蘋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见《长生殿》
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
象和花园中柳叶黄,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写得呼之欲出,读之陶醉,听到昆曲的优美的旋
律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眼帘中再也挥之不去。。。。。。
又如第二十九出《闻铃》把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热烈讴歌推向了极致,如深深
打动观众并被广泛流传且传诵不衰的名句:[前腔]“渐渐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
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着
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
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
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
年版,第326页)今天读来,这些情景交融的优美名句,仍能让人泪湿衣襟。
总之,《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
杰作和艺术精品,而且经久不衰。
★《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二)
《长生殿》艺术风格浅论
方晓丹
内容提要 《长生殿》剧本的主题集中、深化,艺术处理与情缘虚幻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使该剧本在艺术上成为戏曲史上一座颠峰。
关键词 长生殿:剧本;艺术风格
《长生殿》剧本十几年三易其稿,剧本的主题更为集中、深化,也使剧本
的艺术处理与情缘虚幻主题的表达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戏曲发展史上的一座颠
峰。赢得了“千百年来曲中巨顷”的美誉。
一、对李、杨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首先,洪昇笔下的李、杨爱情较前代其他作品中相关爱情的描写有了新
的发展。《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三部作品,在反映婚姻爱情问题
上都获得很大成功,它们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的高峰。如果我们把《长生殿》放
在这三部作品的发展历程中,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长生殿》中的爱情描写是
《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之间的过渡。在《西厢记》中我们看到更
多的是崔莺莺与张生如何艰苦地克服封建礼教对他们灵魂的毒害和思想的束缚,
他们终于在矛盾而痛苦的斗争中向性爱迈出了第一步。在《牡丹亭》里,作者主
要是写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的被摧残,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这对揭露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是十分深刻的。《长生殿》中的爱情又出现新的特点,主要写
李、杨的感情由不专一发展到他们排除爱情的杂质,使其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
中,作者十分强调感情在爱情中的作用——只有真正的感情才能克服帝妃爱情以
色相为基础的致命弱点;而感情的力量又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前进路上的曲折,使
他们产生面对生死殊途而无所畏惧的勇气。剧本写出李、杨最初的结合虽然不是
出于爱情,但是他们在亲密的交往中建立起一种感情,它使他们的性爱达到那样
的程度,以致于使他们沉迷在爱情中,而忘记了社稷之重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一旦被拆散,他们便感到极度痛苦,并迸发出重新结合的巨大力量。恩格斯在谈到现代性爱时有一段精辟的话,他说:“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能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生命孤注一掷,而这种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能发生。最后,对于性交关系的评价,产生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不仅要问:它是婚姻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情,由于相互爱而发生的?”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可以认为在《西厢记》和《牡丹亭》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性爱的某些萌芽。但与《长生殿》相比,显然后者表现更突出一些,特别是在情感契合这一点上,洪昇要比王实甫和汤显祖走的更远些。这也不奇怪,因为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清朝初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伦理学的猛烈批判,个性解放的思想在清朝初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思想必然给清朝初期文艺家们以新的启发,使他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看待爱情问题。这种观念到了曹雪芹的时代就显得更加突出了,他已经能够认识到爱人之间不仅存在着“如花美眷”式异性间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契合和思想的一致。在强调思想一致这一点上,曹雪芹显然比洪昇又高出一筹,他把古代性爱中出现的民主思想和现代性爱的萌芽又向前推进一步。当我们把《长生殿》放在几部著名的描写爱情的作品中加以比较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出,《长生殿》是古代爱情作品发展链条中很重要的一环,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但是,由于这爱情的体现者是帝王和妃子,加上作品死刑内容的复杂性,所以洪昇笔下的爱情不但长时间被忽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这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
其次,杨贵妃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要求提高妇女地位的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是杨贵妃对平等爱情的争取。帝妃爱情注定了男女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妃子不但是古代帝王的臣子,还是他的奴仆和玩偶,杨贵妃也不例外,她的被选入宫,本身就带有强迫的性质。此后被谴与复召,马嵬坡赐死等等,都表明这爱情的不平等。但是,作者在写这种不平等时,又寄予了对平等爱情的渴望。在剧中可以看到,杨贵妃要求明皇能够和自己真心相爱,她不甘心作他的玩偶,而要求做他终身乃至来生的伴侣,她要求他感情专一,遵守誓言,不允许他朝三暮四,视爱情为儿戏。特别是在杨贵妃死后,他们在精神世界里相互爱恋,这里不再有强迫与服从,有的是平等相爱,心心相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平等思想是“商品等价交换关系的反映”(列宁语)。洪昇的平等观只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产物,它还很原始、朦胧,其(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爱情真善美剧情)中很多只是一种幻想。
相关热词搜索:真善美 剧情 爱情 爱情真善美剧情介绍 爱情真善美分集剧情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