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集中发力背后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进入5月底,“支出进度”正在成为我国地方财政工作的一个关键词。
5月28日,上海市政府网站发布了《上海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这份《通知》从九个方面,详细安排了加快上海财政支出进度的工作,其中包括加快下达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抓紧细化落实本级代编预算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多项工作细节的安排具体到日,比如要求各区财政局在本级人大批准预算后60日内,下达本级预算安排的对下级专项转移支付;对市级分配时已明确具体补助对象及补助金额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下达到位;对市级分配时尚未明确具体补助对象或补助金额的,应在接到专项转移支付后30日内分解下达到位。
上海此举并非个例。江苏、新疆等地方政府也于近日对加快支出进度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针对支出总量、结构方向、进度日期等工作细则一一部署。
地方财政支出集中发力,显示出相关部门对今年前4个月积极财政政策执行力度的担忧。不过,多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无论是整体上的扩大内需政策,还是落实到加快财政支出上,都不会再重复过去“大水漫灌”的刺激方式。
连续发文
“财政部加大了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督促力度,这是地方紧锣密鼓加快这一工作的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表示。
财政部日前针对地方财政支出连续发文。4月25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 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明确表示,“有一些地区存在支出进度较慢”“影响到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
5月11日,财政部印发《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支出进度考核办法》,其中提到囊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盘活存量资金在内的六项考核内容。
这份文件同时还对考核结果提出了明确的处理方式:同一项考核结果连续3次排名居后5位的地区,省级财政部门应于考核结果公布后5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提交工作改进方案。对于排名持续靠后的地区,财政部则表示将视情况提出整改要求或约谈。
财政部如此大力度,并在短时间内集中敦促地方政府的支出工作,并不多见。财政支出集中发力的一大原因,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体定位。
4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在今年外需不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对记者说,具体到财政上,通过加快支出来促进有效需求的释放,就成为积极财政的落点。
数据走向
5月以来地方财政支出集中发力的另一原因,在于今年前4个月的财政支出数据有乏力的迹象。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693亿元,同比增长10.3%,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6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较低点。其中,地方支出下降更为明显。今年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730亿元,同比增长1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个百分点。
虽然前4个月支出整体增幅走弱,但积极走向已显苗头。从4月当月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96亿元,同比增长8.2%,比2017年同期3.8%的涨幅高出了4.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8%,达到2017年同期涨幅的两倍。
分支出项目来看,4月当月医疗卫生、教育和城乡社区事务等项目的支出都有提速,比如医疗卫生支出4月当月同比增幅接近6.7%,比3月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这说明从4月份开始加快支出的政策就开始在地方显现作用了。”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他预计,进入6月份后,在财政部上述文件要求和地方纷纷出台本地支出提速细则的背景下,财政支出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一位东部沿海地级市财政局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财政资金下拨节奏加快、年初预算抓紧落实到项目、将地方结余结转资金收回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重新安排、加快新增债券发行节奏和置换债券的置换进度等等,都将成为地方政府支出提速的主要方式。
结构性发力
多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无论是整体上的扩大内需政策,还是落实到加快财政支出上,都不会再重复过去“大水漫灌”的刺激方式,而是站在供给侧改革角度,突出结构性调整,并紧紧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展开。
这一政策取向在2018年前4个月的支出数据中已有体现。虽然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同比下降,但有两项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顯著提高: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90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农林水支出4933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达到去年同期的6倍有余。
“文化体育与传媒关系到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体现了财政的支持方向。农林水支出显著的增长速度,则充分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今年前4个月地方政府的发力重点。”张斌说。
多位专家表示,进入2018年下半年后,财政支出将更多倾向于创新驱动、扶贫、环保和教育等领域。而尤为重要的一个积极财政落点,就是加强基建相关支出。
“无论从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目前我国来说,扩大内需都离不开基建的提振。”苏剑说。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重点反映基建相关支出的交通运输项目,全国支出3679亿元,同比增长15.8%,这一增幅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接近40个百分点。而农林水项目支出虽然在前4个月的累计增幅显著,但从变化趋势来看,则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曲线。
潘向东认为,未来几个月基建支出的发力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与高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有关的新动能领域。
“扩大内需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扩大消费需求不等于零投资。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需要相配套的投资支持。比如新兴的网络消费就需要大量的互联网通信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苏剑说。
基建提速将多措并举。5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苏剑表示,未来将主要从审批流程和资金支出两个层面推进,共同提高财政资金投放效率,从而提振基础设施建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