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纱》命名赏读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内容摘要:作品名称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失去了对名称的准确解读,就失去了对作品理解的完整性。本文通过对毛姆《面纱》的解读,来领会毛姆在作品命名上的匠心独运。
  关键词:毛姆 《面纱》 命名 隐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作为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作品广为流传,研究亦众。已有的研究者对毛姆作品及其本人多落墨于女性主义、东方思想、人性书写,甚至也有从毛姆身世(幼年丧母)和生理缺陷(口吃)等探求其婚姻不幸和性取向的改变的研究,这些都丰富了人们对毛姆作品的深度解读。略有遗憾的是,毛姆作品的命名,所获研究甚少。事实上,与毛姆作品谋篇布局的精巧、对人性幽微的洞察,遣词造句的精准等引领读者时时击节而叹的阅读体验相比,作家对其作品的命名却常常将读者陷于困惑之中。作品名称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失去了对名称的准确解读,就失去了对作品理解的完整性。本文通过对毛姆小说《面纱》的解读,来领会毛姆在作品命名上的匠心独运:作品命名的整体性隐喻。
  一.第一重隐喻:来自经典文学作品的整体意像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说,小说的灵感得自于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碧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那个以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带上的人,/对此应当知晓。”锡耶纳的贵妇碧雅被丈夫怀疑出轨,在被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后,她幸运地没有死,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从窗口扔下去。
  当毛姆去香港旅行、听到了一个出轨的故事之后,《炼狱篇》碧雅的故事再次跳跃出来,他据此创作了《面纱》——
  一心攀龙附凤的中上层阶级姑娘凯蒂Kitty在压力中“下”嫁给了她并不爱的青年学者沃尔特Walter,婚后不久,凯蒂陷入了与英属殖民地香港高官汤森Townsend的婚外情。察觉了妻子不忠的沃尔特设计让凯蒂看穿了汤森的虚伪与欺骗,之后执意将她带往云南霍乱疫区——潜意识里希望借助疫情置凯蒂于死地,但是最终染上了霍乱死去的却是全心投入与疫情作战的沃尔特本人,而凯蒂则通过在修道院参与对染疫病人和孤儿的志愿救助工作真正看到沃尔特的可贵。怀着一个生父未明的胎儿,凯蒂在香港与汤森重逢,虽然对他满怀愤怒,却又一次被后者乘人之危。彻底清醒了的凯蒂逃离了香港,回到了常年郁郁寡欢的父亲身边,此刻她理解了野心勃勃的母亲的去世对于父亲的解脱意义,并发誓要教养出一个与她自己不同的、獨立的女儿。
  但是,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毛姆没有一次使用“面纱”这一具象。那么“面纱”何以作为小说名称出现呢?经过探寻,我们可以在英国著名诗人济慈(Keats)的作品中得到顿悟。
  《面纱》英文名称《The Painted Veil》的字面准确译文是“被涂抹过的面纱”,语出济慈的诗:
  The Painted Veil
  Lift not the painted veil which those who live call Life:
  Though ueal shapes be pictured there
  And it but mimic all we would believe
  With colors idly spread-behind, lurk fear.
  至此,毛姆已经向他的读者抛出了第一层隐喻:来自文学经典《神曲——炼狱篇》和著名诗作The Painted Veil的未直白言说的寓意——以爱之名义闪耀的绚烂生活,其实是人们自欺欺人蒙上的面纱;对于自由与爱的渴求,非经炼狱不能抵达。
  二.第二重隐喻:细节中包裹的层层文化隐喻
  毛姆对他的读者是有要求的。他不愿意把真相轻易地、整个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要的是读者潜心地、投入地去读出他的字里行间。这个逐字逐句领会的过程,就是他要求读者自身完全投入、运用耐心和智力,启动更广阔的视角,去揭开“面纱”覆盖下社会文化真相的过程。
  就汤森这个角色而言,虽然读者后来能够和凯蒂一起认识到此人的卑鄙、虚伪、懦弱、自私——这在婚外情暴露之后他的嘴脸一变再变、只求自保,已经有相当的描写。
  但是,对人性洞察入微的毛姆却并不肯就此放过他。毛姆设计了一处“闲笔”来考验他的读者,是否能够继续揭开汤森的“绅士”面纱。
  凯蒂在丈夫去世后经香港返回英国。此时,汤森不顾新寡的凯蒂的哀痛与反对,再次实现了对她的身体占有。接下来:
  汤森:“你要喝点儿水吗?”
  凯蒂:“不”。她羞愧地躺在床上。手捂住了脸,眼泪汹涌。
  汤森:“你还是应该喝点儿,平静一下”。
  汤森到盥洗室用牙杯接了一杯水。
  如果光是听汤森的言语,读者会觉得他仍然是一个绅士,不忘记安慰哀伤的女人凯蒂,但是看到这里,如果读者能够想一想:盥洗室?牙杯?那不就是生水吗?
  1925年的殖民地香港卫生条件远不如人意,生水是不能饮用的,而且凯蒂刚刚从夺取了她丈夫生命的疫区回来,喝生水与感染疫情有直接的可怕联系,但是汤森完全没有顾忌这些。他对凯蒂的看似关心的举动,其实质,只不过是他在志得意满之后能够有心力维持的、他一贯处心积虑维持的所谓绅士形象罢了。
  两个单词——盥洗室/牙杯,揭下了汤森作为绅士阶层的精致面纱。然而如果读者不用心,是觉察不到的。毛姆在这里向读者发出了一个并未明言的邀请,或者说,一个成熟的乃至骄傲的写作者的试探:你有没有资格做我的真正的读者呢?
  见微知著的毛姆并未将对读者的要求止步于揭示出已经恶名昭昭的“大反派”汤森一人的面纱。他如精雕刻刀般的笔也没有放过好人——凯蒂的父亲。凯蒂从香港回到了家中,她事先没有打电报告诉父亲她的确切归期,以免父亲去接她。

相关热词搜索:毛姆 面纱 命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