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95后”大学生犯错忌用“训斥”,善用“批评”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95后”大学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群:既热情开放,却又沉默孤独;既具独立性,又不乏依赖性;既追求新鲜,又有很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既缺乏责任感,又往往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担当;既心理脆弱,又不善交际。对“95后”大学生犯错简单粗暴地训斥是一种很失败的教育方法,因为这会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自信心丧失;学生进取心缺失;学生性格缺陷;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有十种批评方法润物细无声:换位式批评;自责式批评;提醒式批评;折射式批评;鼓劲式批评;递进式批评;交心式批评;问答式批评;比喻式批评;温和式批评。
  关键词:“95”后大学生;训斥;批评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95”后大学生是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的一代,相对于“60后”、“70后”、“80后”,“95后”大学生特点可谓“与时俱进”,对这样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群成员犯错如果采用简单粗暴地训斥方法,注定是很失败的方法。善用批评,一定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95”后大学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群
  “95后”的大学生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各方面给予的竞争的压力。由于家长,教师、社会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
  中国首份在武汉大学“出炉”的针对“95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直击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这份报告表明:“95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她)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他(她)们:热爱读书,出手大方,电子产品不离左右;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恋爱不稀奇,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笔者在高校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对“95后”大学生关注和研究,很认同武汉大学对“95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但笔者的研究认为“95后”大学生还具有以下特点:
  1、既热情开放,却又沉默孤独
  “95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奔放,充满活力,能言善谈,但这些表现大多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却表现得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从笔者担任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与同学交流并不多,他们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同学会反映他们比较孤僻,遇到事情也从来不和周围同学交流,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不好交往,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沟通。这样,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变得沉默。
  2、既具独立性,又不乏依赖性
  “95后”大学生存在着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排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他(她)们中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另外,由于是独生子女,被宠爱习惯了,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能力都相对较差,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有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3、既追求新鲜,又有很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
  “95后”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涉猎的信息广,诸事都追求新鲜感,喜欢寻求刺激,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当然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既缺乏责任感,又往往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担当
  “95后”大学生比较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历史使命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别人,只关心自己,这是社会普遍认为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成长起来的社会背景与“60后”、“70后”有很大的区别。“60后”、“70后”经历了最艰苦的生活,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而“95后”一生下来就有好的生活,父母的呵护下不知道什么叫苦,他们不需要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发展,除了父母、老师教育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外,没有人告诉他们还需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他们就显的对国家、对社会关注不够,责任感不太突出。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也可以看到“95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中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等,媒体也经常报道“95后”临危救人,扶贫帮困的感人事迹。
  5、既心理脆弱,又不善交际
  “95后”大学生生逢良时,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而且父辈们宁愿自己吃很多苦,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再受苦,想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几乎物质上有求必应;另外,孩子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整个家庭都以这个孩子为中心,他们可以任意发脾气,家长无条件的接受。这些孩子是成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從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像天塌了一样,觉得世界一片灰暗。“95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不懂得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固执、任性、偏激甚至喜怒无常等等。无聊、空虚、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如何经营友谊。
  二、“训斥”是一种很失败的教育方法
  何谓训斥,可分开来解释。训:就是教训;斥:就是责骂、责备。合在一起就是训斥者用犯错人的错失来责骂犯错人,并对其进行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训斥 善用 犯错 批评 大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