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表达风格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顾明远先生是我国的当代教育家,是我们敬仰、爱戴的先生,是老而弥坚、青春永葆的著名学者。顾先生的教育理论积淀深厚,思想深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升华,又极具鲜明的风格。研究顾明远教育思想,在当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个人而言,研究的过程就是我学习的过程、吸收的过程、继承的过程。通过研究、学习,我以为顾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意蕴,映照着教育改革实践。理论意蕴与现实映照的双重建构,以及所形成的双重特征,彰显着顾先生的学术魅力与实践引领的智慧。
一、顾明远教育思想的表达风格与透射出的人格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思想,应该包括话语方式和表达风格。表达风格往往是教育思想内核与精髓的折射,而且透射出表达者的人格。因此,研究教育思想的表达风格,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顾先生的表达风格是丰富、鲜明的。我将他的表达风格概括为四点。其一,丰厚的简要。阅读顾先生的文章不费劲、不吃力,似乎简单、好读、好懂,却越嚼越有味道。其实,简洁的背后是丰厚,蕴藏着丰盈的内涵,是顾先生把丰盈的内涵简明化、简洁化了。其二,深刻的朴素。顾先生从不玩花样,不玩概念,明明白白,实实在在,有时朴素如“白话”。透过朴素,我们看到的是他在安静、从容地思考和表达,却使深刻的意思让人觉得清清楚楚,绝无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之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等,不正是如此吗?其三,白描中的深描。白描、深描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顾先生的研究方法及表达风格,就体现了这一点。他直面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从不回避,而是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比如,《素质教育的十大原则》提出的每一条都有根有据,有理论的深刻剖析,进行了“深描”。“白描”让我们对问题与现象有了直观感受,“深描”则让我们对问题和现象有了深切的认识。其四,表达风格的多样化。顾先生关于纯粹的学术问题的讨论及表达,十分严谨、深邃。比如,《马克思论个人的全面发展——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他从《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考察开始论述,到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意义的阐释,就不是可以用“丰厚的简要”“深刻的朴素”所能概括的。学界流行一句话:风格多样,所以长寿。顾先生是长寿的。
表达风格总是与理论的格调自然联系在一起。顾先生的表达,透视了他理论的高格调、视野的大格局。他把理论深深扎在广阔的田野上,扎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扎进教师的心里。顾先生对问题的论述是在大视野下展开的,对现状的剖析是在大格局中进行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在澎湃的思想上盘旋/在那里,我找到了语言/灵魂这家伙/从人的身体里不断涌出。”[1]所以,这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达问题,也绝不仅仅是文风问题,而是理论的高格调和思想活跃、深刻的问题。这样的高格调,是在提醒我们:看待问题,对待问题,研究理论、学术问题,应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去,回到原点上去,回到规律上去。如同教学中有“黑洞”一样,教育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也有“黑洞”,要让“黑洞”敞亮起来、澄明起来,这样才能走出“黑洞”,走向规律。顾先生的表达风格,其实是帮助我们揭开遮蔽在问题、现象前的幕布,揭示事物的真相,引导我们祛魅,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顾先生的表达风格,不仅透视了他理论的高格调,而且透射出他的人格。风格是关于人的,是人投射的背影,是特殊的人格。顾先生的表达风格正是他人格的生动体现。在接触中,在学习中,我感受到顾先生人格的崇高,试着概括了三点:一是求真。顾先生发表对问题、现象的看法,总是让调查研究走在前头,让真切的思考走在前头、走向深处,实事求是,而不是凭经验、靠想象。其实,他对许多问题是熟悉的,但相信“熟知非真知”的判断,要获取真知,必须有求真的品格。二是平易。顾先生是温润的长者,有儒雅之风,行君子之道。他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爱护、提携后辈,真诚耐心帮助、指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冯友兰曾说,不必理直气壮,而应理直气缓。顾先生正是如此。三是嫉恶。顾先生发表讲话或文章,都是直截了当,直抵要害,是非分明,爱憎分明,以平易的方式抨击与批判,毫不含糊。顾先生人格中最为闪光的是他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静观深思,恪守真理,对教育、学生、教师的满腔热情。
研究并学习顾明远教育思想,首先要学习顾先生的求真人格,学习他的高尚品格、精神和气度。同时,学习他理论的高格调,学习他的大视野和大格局,学习他的学术规范。所以,研究、学习顾明远教育思想,完全可以从他的表达风格切入。
二、以学生为主体:顾明远教育思想的精髓和理论意蕴
顾先生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常常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战略研究与战术研究统一起来,研究触角比较多,研究成果丰硕、多元。其中,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当下,以学生为主体几近共识,在形成這一共识中,顾先生是做出巨大贡献的。1981年,顾先生在《江苏教育》发表《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一文,在全国率先提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界引起一场关于学生主体地位问题的争论。时过10年,即1991年,顾先生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瞿葆奎先生之约,在该刊发表了《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的文章,对这场争论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理论做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论述。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一些重要基本理论问题的逐步展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逐步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了对教学过程的传统认识,开始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秩序。这一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展开到形成共识,顾先生显然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以为,这应在中国教育史上,在课程论、教学论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我们将其简要地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应是顾明远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占据中小学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顾先生这一思想的孕育、形成、提出,是有宏大的研究背景和深沉的理论思考的。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