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志的家风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有人说,只有祖国强大繁荣,才会有家庭的幸福平安。的确,生活在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更应该时刻牢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结果,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特开设“家庭故事”栏目,讲述那些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的家庭故事,感受幸福的真谛,正如鲁迅所说:“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家庭是最重要的纽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良好的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虽然他的军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位注重家教的好父亲,严格却不迂腐,寓教于生活,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八字家风。
传承优良传统家训树立家人价值观念
在中国的传统中,家庭往往传承着祖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立业的教诲。这些祖训,往往体现了一个家族的核心价值观。朱德得到了祖训的教育和引导,又根据时代需求,对这些祖训进行了传承、创新和发展。
朱家祖先都是憨厚、勤劳、朴实的农民,朱德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把十几口人的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虽然贫寒,但全家和和顺顺,尊老爱幼,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尊敬。朱德的父母都是“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侍亲孝,持家勤”的一代人,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朱子家训》的引导,深深地影响着朱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养成了勤俭廉洁的好习惯,一生都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树立严格家教规范家人行为
“国”与“家”紧密相连,“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先治家。朱德在遵循和传承祖辈家训的同时,还以无产阶级优秀分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子孙们,树立了严格的家规:不许使用他的小汽车;不许以他的名义去办事,特别是亲友相求;不许讲究吃、喝、住、玩;不许追求享乐主义,用以规范家人的行为。
朱德对子女后辈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他特别强调,要把子女后辈培养成革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不是要接“官”、接“权”。新中国成立后,他也一刻没有放宽做人做事的标准,而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家人。
朱德的儿子朱琦去世后,有关部门把朱德的三孙子从海军青岛基地某部调到北京,以便照顾。朱德知道后,极不高兴地说:“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不要孝子贤孙!哪里来的,还应该回哪里去!”当朱德得知他的二外孙分配到工厂工作的消息后说:“当工人好啊,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不要想当‘官’,要当个好工人。”
在朱德看来,干部子女有了特殊化思想,那就是变质的开端。朱德告诫子孙们,躺在老一辈的功劳簿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要求他们不要贪图享乐,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朱琦从部队转业后,到石家庄工作,先在铁路机务段当练习生,后又成为火车司机。有一次,朱德坐的专列正好是朱琦当司机,朱德便在车厢中接见了他,并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朱琦始终牢记父亲的教导,勤勤恳恳地工作,在铁路部门一直工作到病逝。
培育良好家风塑造家人思想品德
家风,是家庭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人的心灵,塑造人的人格和思想品德。朱德对家人立下的规矩,不仅要求子孙们做到,自己也身体力行。
闲暇时,朱德往往会带领孩子们挖地种菜,让他们养成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朱德也从不允许孩子们乱花钱,他们上小学时添置必要的衣服用具,都要征得朱德的同意,并一一记账。朱德还经常检查这些开支。孩子们参加工作后,朱德也从不轻易给他们买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儿女们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朱德将孙子、外孙接到身边抚养。为了报答家乡亲人当年支持他读书和革命的恩情,他把老家亲属的孩子也接到身边抚养,目的是能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十几个孩子的到来,使朱德家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朱德始终重视家庭教育,他曾对子孙们说:“如果一个革命的家庭连自己的后代都管不好,那怎么能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呢?”
1975年3月6日,朱德写下了“革命到底”四个大字。他的妻子康克清说:“这四个大字,既是对他自己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总结,也是对我们全家的期望。”(编辑 冀青艳)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