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琴:试论中国经济外交的成就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0-06-1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在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主动构建贸易自由区以及大力拓展能源进口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外交成就,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外交必须从具体的经济实务方面的活动转向整体性与战略上的研究与规划,承担更高层次的战略责任。

  关键词:经济外交;
成就;
挑战

  

  随着各国经济交往的深入,经济外交成为外交领域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这个首先在二战后日本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青睐。经济外交有两层涵义:其一是指由主权国家或国家间经济组织及其代表(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有关部门或经济组织的官员等)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其二是指一国政府或代表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围绕国际经济问题展开的访问、谈判、签订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双边及多边的活动等等。在当今国际交往中,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利益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经济上的联系和交往,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交往和联系,因此经济外交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的经济外交活动相对起步较晚,但也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以及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经济外交正在全方位的展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遇到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兴时期。中国领导人拨乱反正,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自身外交政策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中国外交战略一个重要转变就是配合“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经济外交。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外交的主流也由以个体国家为核心的政策与活动,向以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以及全球性经济、政治组织为轴心的多边外交过渡。中国利用国际形势变动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不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交往,经济外交工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重大突破。

  其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外交的重大举措。中国正式成为WTO一员,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外交政策取得极大成功,意味着中国将与占世界经济贸易额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意味着中国的增长速度将由此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其二,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重要舞台。作为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成员国沟通与协调、寻求利益交汇点以及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各成员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并把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中国开展高层次经济外交的重要舞台,为维护和改善中国与本地区各经济体的关系提供了有效渠道。2001年10月中国成功主办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等纲领性文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能力。

  其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最新尝试。2001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这个倡议获得东盟十国的一致同意。倡议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开展对外经济外交的一个最新尝试。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加强双方业已存在的经济合作,也将有助于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

  其四,中国近年来在非洲、中亚以及南美地区开展的能源外交也是中国经济外交的一大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进口量增幅加快,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上日益增高的国际油价加剧了中国能源进口的严峻形势。近年来,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在非洲、南美以及中亚、俄罗斯、缅甸等地区拓展能源进口市场,并积极协助中国能源公司投资海外,与资源国展开包括勘探、开采在内的国际合作,能源外交成果显著。中国在苏丹、安哥拉、赞比亚等国的能源外交力度很大,通过援助、合作开发、直接投资等经济手段在非洲扩展了勘探、采油、输油管、炼油厂和港口等各种业务。2007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成功建成卡拉干达到中国新疆的输油管道,把中亚和伊朗的石油通过陆路输送到中国。另外,中国企业以购买油田股权的方式,参与缅甸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2007年初,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已与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缅甸首都仰光签订正式合同,获得缅甸3个深水区块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权。中国的能源经济外交成果为其实现稳定能源供应与维护能源安全提供条件。

  中国在经济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26847.05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042美元。而到2008年底,中国GDP总量有望超过德国,达到世界排名第三。在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与世界市场、全球经济体系融合,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尽管中国经济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新世纪以来,面对摩擦日趋频繁的国际贸易市场与竞争日益激烈的能源与初级原料的获取与定价权争夺,为确保当前以及未来经济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外交仍面临巨大挑战。

  其一,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持续增长,中国进入了一个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这将是中国在经济崛起中不得不面对的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

  由于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削减,主要贸易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转向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重灾区,这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彩电、鞋、草莓再到汽车零配件,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试图遏制“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欧盟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皮鞋征收高达16.5%的反倾销税,这使鞋类产品交易明显受到影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压力也不逊色于欧美国家的压力。作为全球使用反倾销措施频繁的国家之一,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不断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度政府每年对中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多起,主要涉案产品为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车辆零部件和可刻录光盘等。今后数年内,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的形势依然会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

  其二,在全球资源日益短缺、中国经济又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能源和资源的依存度急剧增高,并因在全球资源市场缺乏国际定价权而陷入被动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石油、天然气还是铁矿石,中国对这些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显著增高。2006年中国原油总消费达3.2亿吨,进口依存度已超过40%。据预测,中国2010年原油依存度将达50%,2020年可能超过60%。另外,中国钢铁企业所需的铁矿砂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2007年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已达到55%以上。在如此巨大的对外需求中,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非常缺乏国际定价的话语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安全。

  尽管中国近年广泛开展石油外交,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并参与非洲的石油开采,但仍未在全球能源市场取得主动权。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剧变,中国身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因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始终缺乏定价权而只能被动跟随市场变化,最终遭受70多亿美元损失。而在近年铁矿石涨价风波中,中国钢厂也同样因定价话语权缺失而蒙受巨大损失。按涨幅71.5%计算,中国钢厂平均每生产1吨钢就要多支出约40美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钢铁的涨价对广大下游行业造成极大影响。而作为最大买家却对定价无力过问,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开展提出严峻挑战。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挑战并非偶然,在国际贸易市场与全球资源市场获得“规则制定权”对于中国来说绝对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经济的外扩将日益导致中国外交资源、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的外扩,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外交需要承担更高层次的战略责任。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外交整体上还限于一些具体的经济实务方面的活动,缺少整体与战略上的研究与规划。因此,有必要树立广义的经济外交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与地区多边经济、金融事务的对话与各项“国际规则”的决策过程,真正把经济外交提高到中国国际战略的高度;
另外,中国需要加大政府对外交涉力度,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在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中国应当加强开展反倾销、反补贴方面的经济外交,为中国企业产品走入国际市场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到了经济崛起、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和平崛起,中国的经济外交还需要进一步规划与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 试论 外交 成就 挑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