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这个“鸟巢”将引来什么鸟?——再谈北京奥运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0-06-1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我本来对“鸟巢”不大感冒,但最近突然感悟到这个违反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观而被当局执意选中的怪异建筑物,有着挺深刻的意涵:它将引来众多的、各色各样的“鸟”。筑巢引凤大概是拍板者的初衷(遗憾地是从没有人明确地说出这一点)。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鸟之王,起码是一只吉祥鸟。透出一点玄机的是张艺谋:他声称由他导演的奥运开幕式的点火仪式,要和鸟巢结合起来。怎么结合呢?于是有人猜测大概就是所谓凤凰点火之类。不过,我们的鸟巢有点大,置于世界这个大树林中,引来的可能不会仅是凤凰,也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鸟,包括乌鸦、麻雀甚至猫头鹰之类。让我产生这个联想的,是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前不久出访,谈到北京奥运引发世界不同的声音和各种不“友好”的举动时,诙谐地作了一个比喻:在一个笼子里有各种鸟,如果把那些吵得厉害的鸟赶出去,那么笼子里就不热闹了。习副主席言语之间,折射的是自信和淡定。不过,习副主席这里用的词儿是“笼子”,大概反映了中国领导人的一种话语传统,比如当年陈云先生的“鸟笼经济”。不过我由此联想鸟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么好这么大的窝,自然就不能凤凰一鸟独占。
我是坚决赞成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我在给学生上课时,有时会讲到1993年我们第一次申办的失利,并对导致失利的两票究竟出于何方,进行自己的分析,弄得学生们一个个也义愤填膺。我也完全赞成这一点:奥运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持续两周的体育盛会,它对于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只是这个意义,我们对它的认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众多事件的发生,一点点深化并完整的。这也从奥运口号中反映出来:当初说要举办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现在只是说要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不过现在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有一个是颇为妥帖的:“同一个世界”,真成了“同一个梦想”。
我曾经写过一篇《北京奥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文章,现在离奥运开幕只有两天,虽然仍然还不是一个盘点算帐的时候,但不妨再来小结一番“奥运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积极的方面,如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社会风俗的大为改观,城市大气质量的优化,以及全国人民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情怀的高涨,这些有目共睹,特别是北京人民深受其利,上次我已经说了,不赘。
我觉得有一个积极意义,是一些文章提到、但没有充分展开的:中国人民以更加冷静、客观、平实、从容、开阔的态度对待奥运,并由此反思关乎国家发展的一些事情。试陈述之:
一,中国人民对奥运更理智。
我前两天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引用《中青报》一个调查说,北京人对奥运的关注度为69%。这比申办时的93%的支持度是差多了。不过我不大相信这个数字,特意去《中青报》查,没有查到。另外人民网的一个调查,则说北京人今年对奥运的关注度比去年高了10几个百分点。这些调查结果弄得我有点糊涂。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中国人民对奥运不那么狂热了,更趋理智、冷静。
从奥运本身来说,在投入巨资修建了众多的场馆和标志性建筑后,我们发现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平安奥运。面子已经不再置于首位,对于金牌数量、国外游客和参加开幕式的外国元首有几多、奥运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等等,国人都开始不大在乎。
对奥运的附带影响,也开始重新审视。
胡锦涛主席昨天说,对于奥运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要估计过高。
这句话说得到位。
奥运一般来说,是富人富国的游戏。在奥运举办国的名单中,大多是富国。但是有两个例外,就是1964年的东京和1988年的汉城。这两个国家开创了另一种先例:通过举办奥运会,开启了迈向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门。因此,当年我们申办奥运会时,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对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在申办成功后,奥运成了众多经济领域炒作的题材,最明显的是房市和股市。
当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了被温家宝总理称作“最困难的一年”后,我们开始反思奥运对中国经济泡沫化的负面作用。胡主席的话,如果三四年以前说出来,效果当然会更好。也许在胡主席的话后,我们还应当加上一句,奥运对中国经济的泡沫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为什么奥运在日本和韩国就是经济的推动力,在中国就成为双刃剑,甚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本文不欲展开讨论。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与中国经济的特性有关,即中国还基本是一个权贵控制型经济。奥运泡沫化的这几年,是中国财富快速增长的几年,也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几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奥运泡沫中,获利最大的是什么人,失去最多的是什么人?当然我们没有太多的根据说奥运泡沫是某些人有意为之,但是,最终的结果表明了这种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不仅是经济,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我们对奥运的期待值都在调整。无疑,进步是存在的,某些方面甚至还很可观。但是,对于这些进步能达到什么程度,以及它们是否昙花一现,我们已经不再奢求与痴迷。
比如奥运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我甚至还有一点悲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说,奥运会将给中国留下丰富遗产。国际奥委会是坚决反对奥运政治化的。不过,一个事实是,奥运从来脱离不了政治。当年国际奥委会在给予中国举办权的时候,一个理由是要给中国一个机会,由此促进中国的变化。我想他们的话外之意,是希望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文明进步。
不过,罗格这两天在北京盛赞北京奥运的筹办工作是如此之好,“充分表现了中国的优势”时,他并不完全是对的。不错,中国举全国之力,全神贯注,不惜一切代价,当然会将筹办工作做到今天这种样子。但是,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说的,“用力过度”并不是我们制度的优点,而正是我们的毛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质疑政府在安保方面即使如此不惜一切代价,也会有难以顾及之处,举的例子是政府不可能对公共汽车乘客安检。不过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有对有错,对的是昆明爆炸案证明了公共汽车是我们也是所有国家的软肋,错的是北京和我所在的城市已经开始对这些乘客进行安检。尽管这种安检更多地是一种形式,心理震摄力大于实际效果,但我不得不对政府的无所不能感到惊叹。
中国政府再次证明了它是一个无远弗届、无微不至、无所不能的政府。奥运的举办成功(我衷心希望在今后的十几天里一切正常),将会强化政府的信心,即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奥运之后,中国政府有这样的可能:更加威权。这对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以及公民社会的建设,恐怕是不利的。
关于中国政府的这种体制的优势与劣势,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讨论,不再重复。
二、中国人民对外界的批评更平和
大概是从藏独闹事开始,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开始了一轮集中的批评中国的浪潮,而奥运成为批评者最好的工具和手段。我们曾经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击,它们被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但是在经历了热血贲张的斗争之后(表现最激烈的是海外华人,事实一再证明,最爱国的好像是他们,不过他们如果置身国内,即使想游行示威,也不会得到批准),相当多的中国人开始冷静,对待外国某些人持续不断的这种动作,已经不再那么激动。
一方面,是中国人感到自己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标志是外国元首聚集北京是历次奥运最多的,包括那些曾经放言要挟的外国元首,最后还不是乖乖来北京赶大集。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正如习近平副主席所说的,开始有一种自信和淡定的心态。
不过,我想,我们还应有一种态度,就是从外国人的批评中反思自己的问题。
我总觉得人类有普世价值,有基本的、共同的是非之心,否则人类就不能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也就不能相互往来。我也不觉得外国人包括政要、非政府组织和人民对我们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或者都是出于狭隘的私利。比如说最近公布的美国皮尤调查,其中一个内容很有趣,就是我们中国人怎么看待自己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而世界又怎么看我们,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脱节。四分之三的中国人认为其他国家对中国有好印象。实际上,根据皮尤调查,23个被调查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的大多数被调查人对中国有正面印象。并且,在有去年调查记录可查的21个国家中,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在9个国家有所下降,而只在2个国家有所上升,在其他10个国家保持不变。
不是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么?莫非外国人民都是瞎子,都是受传媒和政客的欺骗?也不要说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恐怕超过好几亿,比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多得多。在提到外国对中国的批评的时候,现在中国的报刊上还充斥着外国人对我们的“成见”、“偏见”和“利益主导”的字眼。但是如此多的外国人民对中国印象不佳,恐怕不能用上述字眼来解释。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不是外国人对我们有偏见,而是我们自己确实做得不够好?
比如说,外国人对中国批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人权。中国的人权到底怎么样,难道我们中国人自己不清楚么?中国众多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哪些不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权利被侵害?那些批评外国人“偏见”、“成见”的记者们,其实自己就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诸种权利,有多少是真实的?就说一点:这些记者自己有言论自由么?我的一位父执,曾经是中国某中央大报的领导,当我25年前希望从事新闻事业时,他对我说:在中国最令人羞辱的职业就是记者。而今天,中国新闻事业的自由度,恐怕还不如25年前。起码,当年中央的大报还可以批评国家的部长。今天,恐怕批评一个县长,都不行吧?
我赞成人权无国界的观点,我认为联合国的几个权利公约是所有国家政府都应遵守的。当你的人权状况不好,你自己不抗争或无法抗争,别人替你说话,你反而说人家别有用心,我们自己也太不把自己当人看了吧!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奴才,自己平时也诉苦,但别人替你争权利,你却帮着主子打人家,并向主人邀功。现在的中国某些人,还比不上我们2000多年前的祖先,孟子还认为人权大于主权呢!
借由奥运,让我们从外国的批评中不仅学到自信、淡定,而且学到虚心、反省,并借由奥运,取得一点点进步。那就是最大的幸事,最好的奥运遗产。比如,政府划定的北京三个示威场所,能否在奥运后也固定下来呢?
三、中国人民对国内重大政治事件更清醒
奥运触发了中国人民对过去没有太大感觉的一些事情的关注和认识。比如说达赖和藏独、疆独势力。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事情虽然随着奥运而突出,却不会随着奥运而淡化,它将长期影响中国的方方面面。
这些势力过去人们也知道,但过去大多数中国人没怎么太把他们放在眼里。人们不明白的是,这帮人怎么借由奥运,突然成了北京奥运舞台上的角色了呢?你演出就演出吧,怎么也是个配角,怎么就像陈小二,居然抢了朱时茂的戏,好多时候成了主角?
中国人民的第一反应是奋起反击,以牙还牙,在全世界打响了反击战。但事情还没有完。几个爆炸案,告诉我们事情正在向我们所担心、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即使在奥运后,我们与他们的斗争,也还会长期,有时会更激烈。
奥运暴露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内部孕藏着的一些民族矛盾也开始激化。中国的治安形势将更加严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将进入一个反恐的时代。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冲突甚至国家分裂,是一个古往今来并不少见的现象,即使是像英国、西班牙这样的西方现代国家,也经历了长期的与爱尔兰共和军和巴斯克分裂分子的武装斗争以及各种恐怖事件。
我想,解决反恐问题的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一个基础是,真正地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比如在西藏问题上,我们过去强调中央政府对藏族同胞给予的好处很多,比如百万农奴得解放,以及内地对西藏的援建,提升了它的现代化水平,但是我们对于历史上某个时期如文革中对西藏宗教的迫害,检讨得是否够呢?如果过去我们做了哪些不对的事情,是否真诚地向少数民族兄弟道歉并赔偿了呢?
即使对于那些坚决的藏独分子和疆独分子,在奥运期间我们激烈反应与坚决斗争之后,也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在策略上如何做得更好。针锋相对、坚决镇压是一种办法,谈判解决与必要妥协是另一种办法。
特别是对于达赖,我想我们是否能更加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相应的处置?
达赖自称是一个非暴力主张者,他也曾经得到过诺贝尔和平奖。按照政府的说法,他言行不一,虚伪狡诈。不过,从政府后来的说法中,似乎他与许多暴力事件又关系不大。说到这里,我认为政府对于达赖的有关资讯,向国人公开得不够。如果按照政府的简单说法,达赖在世界上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就是按照政府所说,达赖也是有可能争取的。我曾经以为,他岁数不小了,等他去世,藏独势力将自行消亡。但最近事情的发展表明,第一,达赖与搞恐怖活动的藏青会有区别,第二,如果达赖死了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那么藏独分子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恐怖活动,形势将更加严峻。
在纵览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民族矛盾与冲突的时候,我发现,民主国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是做得最好的。比如美国,虽然历史上欧洲白人移民既无情剥夺了原住民印地安人的家园,又残酷奴役了千千万万个非洲黑人奴隶,但它在数百年来可以为解放黑人奴隶而战,也可以向印地安人道歉并赔偿保护。因此,美国虽然有族裔冲突问题,却从来没有因此造成国家的分裂。民主国家是如何解决民族矛盾与冲突的,是否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也值得一思。
二○○八年八月六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