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实施好几年了,各地不断兴起各类课堂教学改革,一时间,花样繁多的课改模式竞相呈现,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地方的课堂并没有真正践行新课改的理念,老师仍然没有从以教为中心的怪圈中走出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坚守“以生为本”的根本理念,对课堂进行深度改革。要从教师角色、备课思路、课堂操作和训练策略等四个方面入手,彻底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关键词:课堂改革;以生为本;备课
要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地生根,我们得继续对课堂进行有深度的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再转观念,让“教”师真正成为“导”师
新课改一再强调,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各地当初推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也是想强制性地还原学生的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显然做得不够。即使坚守了这些所谓“模式”的基本环节,更多的是有其形而无其神。所谓的几个环节,也不过是变换了“教”的节奏。老师想得更多的,依然是这个环节怎么教,下个环节教什么而已。而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才是所有教学环节的灵魂,老师一定要守住这个“灵魂”,把自己的角色从“教”转型到“导”,不要再去“抢镜头”了!
二、改变备课,让教案不再只是老师的“教”案
传统上的老师备课过程,就是老师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老师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过程,最多再思考一下教学方法,考虑一下学生应有的反应。教学环节设计的中心都是老师。这样的教案,是名副其实的“教”案,完全是用以指导老师如何“教”的。老师设计再周密,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都效果有限。因为没有让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角,漠视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没有了落脚点。
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从备课开始。教学的目标要落在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教学的环节设计,要落在学生的参与、思考与反馈;教学的方法设计要落在对全体学生的关注,落在知识信息的二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从老师转换给学生,第二次转换是学生从接收到领悟);教学设计思考的主语,要从老师变成学生;教学的效果期待要从“我讲得好”转向“学生学得好”。把传统的“教学”案变成真正的“导学”案,或是“学历”案。
三、改革课堂,让学生真正有获得感,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关键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老师就不要讲。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感受、智慧等都是教学的生长点,老师要充分地让学生呈现。老师要讲的是精妙处、点化處,是提炼性的东西。
当前的问题是,部分老师由于喜欢讲,所有的知识都被老师“讲解”“灌输”给学生,变成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边听边记,这就违背了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和“悟中学”的科学规律。本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学”的知识,硬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就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于是,学生很累,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越来越厌学;教师很苦,因为讲解的问题学生一直不会,考试总考不好。老师要精心设计“预习”“检测”“交流”等重要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悟中学”。老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将课堂教学的核心真正落在学生的学习收获。
四、改进训练,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迁移
我们每年都在研究高考考纲和高考试题,似乎感觉变化都不大。高考命题首先是稳中求变,相近年份的考纲和试题变化肯定不明显,但若是把五年前的试题和五年后的试题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高考试题一直在变化。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高考越来越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的学生看不懂题,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题目,原因何在?高考已经从解题的考试演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考试,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思维素养,不是刷题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各科的作业布置一定要有训练价值,要有思维品质。要在质上取胜,而不是靠量的堆砌。学生要从有限的训练中迁移出应对高考试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来。如果通过大量的训练却迁移不出东西来,那就是无效的训练。
教学质量瓶颈的突破点肯定在课堂,课堂效率提升的突破点在学生,而关键点在老师。我们只有尊崇科学道理,遵循教育规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根本原则,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去下功夫,紧紧扣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培养具有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适应未来需求的优秀人才,才能不负教育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
[2]季哲.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系统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誗编辑 温雪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