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生:《十九札》之二

发布时间:2020-06-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XX同学:

  上次向你们提到,我们艺术学系的前几届同学在一年级时都要经过一次读书(准确获取学科信息)和综述(对获得信息进行科学整理)的方法的基本训练。为了使我们的中级研讨课(选择课题并模拟解决课题)有效进行,我试着将我原来用一学期的时间施行的训练要点逐条写下来,并附上一些例证,以期对未受基本训练者加以弥补。有不清楚的地方,请随即在我的答疑时间面询。

  首先讲科学阅读。

  科学阅读是读书的方法之一。但与一般的读书不同,它以拾取专业信息为唯一单纯目标,并且要求用最经济简便的方法实现这个目标,同时还要求不仅正确,而且完整地获得该阅览对象的有效专业信息。

  科学阅读是对学科其他学术论文(包括专著)的阅读,同时也就包含了对自我撰述学术论文的规范(请参考1999年春季学期发给的学期论文规范和附给的《学士学位论文参考规范》)。这是一个双向训练。知道如何读,就相应知道如何写。如此去写,也就为其他研究者(学生和研究者)如此去读准备了最合适,最方便的规范的信息显示文本,使他们能够既经济、简便又完整、准确地获得所撰述的文本中包含的有效信息。(这还涉及到科学语言问题,将另说)。

  如果我们通过工具书和目录数据库获得本课题的全部(理论上的)论文之后,科学阅读就开始了。在规范的学科(即已经稳定和规范化地发展并处于严格的学术制度管理之下)中,应该从出版年代最近的论文读起,同时阅读本课题阶段性结果论文(此问题已获全部解决,被公认为定论而后人不再加以研究的结论)。

  如果这份论文是一部专著,或者一本"书",我们要求在20分钟中获得基本信息。(20分钟只是个约数,因人而异,因阅读对象而异,但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阅读对象的整体作出判断是"时间限定原则")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第1看作者:利用书中的信息和你个人的见闻,判断他是否为本学科的重要研究者。有些人很著名,什么都喜欢谈一点,所以名气很大,但造诣不一定高。《高僧传·序》中解题时,区别了名僧和高僧,正是学界的通例。但是也有一些人,由于杰出的才能、独特的角度和过人的精力,会在自己的本专业之外涉及其他专业,或在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交叉部分有所发明,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能够从作者简介中知道他的出版目录,或在本书的参考书目中回查作者本人的出版的文献目录,则会增加判断作者学术地位的参考。

第2看出版年代:科学论文的前提是在以前一切研究的成果之上作出更新的研究。如果是同题异次原始报告,也是要先引述已有的报告,再说明自己的报告对已有报告所做的纠正、补充和更新的程度。如果是新课题的开发,则要说明此课题与已存在的相关课题之间的关系。总之,出版年代越近越好。但是也有几个例外。

  2.1 "划时代的"科学报告。科学报告的结果必须是可重复验证的。但是如果这个结果几经验证确认,甚或可以作为练习题而被学习者反复演练,而其结果却不发生改动,那么这个报告就以其首次发表的年代为"划",多久之后人们还会看它。

  2.2 "经典的"科学论著。由于它是一个时期的人类精神的体现,有时虽然其具体结论已经过时,但论著的气息和思维已成为本专业和学界的一种"常识"。所以必读,无论多么古老。

  2.3 在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下,由于发表和出版不正常,不仅新出的不如旧出的,甚至还有掩饰、搀假和歪曲科学结论的情况,所以要了解出版年代的社会背景,如1966-1976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应予怀疑的年代。再如目前大学里也搞"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即在学术规范还没来得及健全的时候,就大规模开展评价工作,并立即与教授的私人生活和社会地位挂钩。所以正如北大社科处肖群老师所说:"许多非科学论文(如教材、通俗读物、随笔和未经科学检验的个人意见)都被当作科学论著发表、接纳甚至获奖。"这种时期或年代发表的论文,就要注意鉴别。

  第3看出版社:由于出版宗旨和传统的不同,归属和基础的区别,不同的出版社就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出版科学论文的专业出版社的书刊,应该先看,反之则后看或不看。比如国内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科学著作是可以信任的;
北京大学出版社分成二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出版部分,水平可比中华和商务,另一部分是商业性出版,因为国家和北京大学都无力支持这个出版社,中国又没有基金会制度,所以这个一流大学的出版社为了生存,不得不落架,出版大量的商业性流行书籍。另外有些教育出版社,因为受体制的特殊惠顾而承包本省、区的中小学教材,积累了大量的经费,变成了变相的科学出版基金,出版了一些专业科学论著,要特别加以注意。

  第5看主题词、关键词和内容提要:(关于主题词、关键词的区别和作用,科学性内容提要的结构及其与商业广告性的内容提要的根本区别另论)

  第6看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有三个要点要注意。

  6.1 参考书目的时限。一方面以此可以判断作者的实际研究是何时进行的(因为出版周期长短无定),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个作者对出版年代(上文第2)有无准确的判断能力。这是对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判断力的一个辅助性的根据。

  6.2 参考书目的范围。书目不在数量的多少而在选择范围的适当和质量。如果一个作者选择非本课题的书籍进入书目而遗漏了本课题的最重要参考书,不仅说明这个研究的价值应当遭到怀疑,而且说明这个作者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训练存在缺陷。比如我系一年级的新生都选读钱钟书的某篇文章(事先把作者用各种原文列出的注释一律译成现代汉语),推敲他的引书,结果发现他常常把一些一般性的书籍引入,象蜜蜂采集一样,但是本课题的主要和重要的直接研究成果却未予列出,因此虽然看起来引书很多、范围很广,但对此课题来说,未做出慎密的选择,不构成全面的覆盖。于是同学们立即?quot;真理胜于吾师"有了体认,当然也对钱钟书先生绝高的才气和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加了对他的恰当的崇敬,使同学锻炼了自我的理论能力。

  6.3 参考书的取向。因为引书有些是为了读者复查,有些是为了综述问题。为了复查,会引用正式出版的、他人可以方便获得的材料;
为了综述问题,则会引用正式出版物之外的"秘密材料"。由此就能协助你确定这个研究的性质。

  第7看目录:科学论著的目录就是这个研究成果或报告的内容结构,如果在目录中看不出内容的全部结构,就有理由怀疑论著的规范和可确信程度;
如果在目录中出现的是而非的文学性描述(除了作为象征概念),则可将之视为非科学专著。

  第8看一个与你最熟悉的内容相关的段落:从段落划分,行文结构,修辞方法,推理的严密程度,脚注和尾注的使用(参见《关于注释》)对该论著的质量作出判断。

第9看结论:

  9.1查看专著的最后结论,看它达到了何种结果。同时可以考察作者对自己的结论的反省程度。如果武断,说明方法上有疑点;
如果夸大,说明作者理性上有问题。

  9.2 检看章节的小结部分,协助你理解总体结果。同时检测上述方法("武断")和理性("夸大")是否真正存在问题,问题大概的严重程度。

  以上的过程在20分钟之内完成后,你就可以决定这个研究成果应该全文研读、部分研读、通览、选查、备考等等。至于阅读时如何拾取信息,请见《关于资料卡片Ⅱ(研究用卡)》一信。

  祝

   进步

  

                                         朱青生

                                       2000年4月8日

  

相关热词搜索:之二 朱青生 十九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