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昭奎:怎样看待外国媒体揭中国的短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近来,围绕食品、产品安全等问题,国外有关我国的负面宣传和批评比较多。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对我说,现在住在美日等一些国家的人们似乎已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在电视等媒体上一出现“中国”字样,马上就会想到“肯定又不是好事”。某些国外媒体简直成了传播、批评、渲染、夸大中国负面问题的“专业户”。“作为中国人,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说,“本来还可以在女儿家多住一阵,令人不快的舆论环境是促使我提早回国的一个原因”。

  笔者也刚从日本回国,对于日本媒体异常热心地报道中国的负面问题,也有类似的感受,并与日本的媒体人士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在日本等国的媒体上,对中国的负面宣传如此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当今世界各国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各种事件、问题,比如美国校园里的枪击事件,日本肉食加工企业卖“假牛肉”事件,日本国内频繁发生的杀人灭尸、近亲相杀案件等。媒体为了迎合市场,往往对“狗咬人”的新闻兴趣不大,而一旦抓到“人咬狗”之类有刺激性的新闻就蜂拥而至,不断炒作,无形中对事件进行了放大,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相比之下,负面新闻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就使得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报道大多“不是好事”。

  中国是日本人十分关心的邻国,中国国内每发生什么事件或出现什么问题,被日本媒体反复炒作,无需大惊小怪。一般来说也不必上纲上线,说日本媒体“有意煽动反华情绪”。当然,国外的一些报道确实存在以偏概全甚至恶意丑化的问题。比如,最近一位常驻北京的西方记者写了一本“集中国问题之大成”的书,题为《中国把世界搞得乱七八糟》。这本书竭力宣扬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带给世界的负面影响,却很少谈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既然你存在短处,人家揭你的短也就无可非议。关键在于揭短是实事求是,还是蓄意为之;
更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看待别人揭短。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说,应邀访问中国的日本女高中生吃惊地发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厕所里居然不备有手纸!由于当今日本的公厕大多备有免费使用的手纸(东京做得差一些),对比之下,对方感到吃惊也很自然。随着赴中国旅游、访问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拿中国与外国作对比,由此产生各种的反应自然也会增多。比如,笔者不止一次听到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天经常是雾蒙蒙的,国外的媒体上也经常批评中国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怕别人揭短不是办法,真正要做的不是护短遮羞,而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外媒体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有意进行歪曲、夸大和渲染。比如,抓住中国食品不符合日本规定的进口标准,而大肆宣扬中国食品是什么“毒菜”、“毒鱼”、“毒药”,竭力煽动日本消费者的不安心理。这样做也许有助于保护日本国内农业食品业,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因为日本消费者很青睐价廉物美的中国食品。笔者对日本地方超市出售的日本“国产”食品与“中国产”食品作了比较,发现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两三倍,如果停止进口中国食品,日本人的生活难免受到影响。

  其实,日本制造的食品也未必“安全”。如果拿日本针对进口食品的不断“升级”的标准检查一下日本“国产”食品,未必就没有问题。有日本流通专家通过调查发现,日本的某些方便店出售的一些熟食,使用了过量的防腐剂等化学药品;
日本某食品公司在肉类食品中掺假,甚至将过期半年以上的或已被废弃的肉混入自己的产品当中,其性质极为恶劣,却没有一家日本媒体称之为“毒肉”。两相对照,令人怀疑某些日本媒体对中国食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的背后,是否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或其他别有用心的动机。

  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或者美国,都会有成绩和缺点,都会有个别行为不轨者。人口10倍于日本,国土26倍于日本,民族数近56倍于日本的偌大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出现问题多一点,也完全可能。更何况将发展中的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

  作为中国人,不要怕别人揭短,这是一个大国公民应有的底气和信心。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应该做客观、公正的报道和宣传,“抹黑中国”不是良知媒体的作为。我们欢迎客观的报道,有积极意义的批评。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怎样看待 外国 媒体 冯昭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